陈士杰 陈士杰的儿子

金汇小助手 百科知识 2023-01-25 20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陈士杰,以及陈士杰的儿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太平军鏖战永州:三千余人太平军在湖南宁远集体自杀

咸丰元年(1851)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咸丰二年4月,太平军从广西永安出发,开始了席卷南北的大进军。1852年4月22日,太平军首次进入永州。

太平军到达永州城外潇水西岸,准备过河,适逢潇湘二水暴涨,湖南提督鲍起豹在此督重兵把守,太平军几次泅水强渡未成,便绕道而行,转取道州。

道州知县弃城逃走,4月25日太平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道州城。

咸丰帝急调提督衔总兵和春,统领1.5万名广西兵勇到道州“追剿”,驻防于城北20里的斜皮渡地带。5月5日,清军分4路从城北攻城,太平军分路应战,打退了清军首次进攻。

5月19日,太平军出动2000余人,袭击在五里亭筑城的清军,打死清军1名千总。5月21日,太平军挫败清军进攻,并乘势渡过潇水,占领水南地带,将大本营和主力部队移防水南。

清军屡遭失败后,改进攻为“层层围困,断其接济”的战术,企图使太平军“不战自毙”。

6月1日,钦差大臣赛尚阿从广西移驻永州,坐镇指挥。宁远将领石焕章从长沙回乡招募乡勇一千人,组建疑勇营开赴永州守城,(疑勇营后改为鸟勇营)湖广总督程熵采从衡州和永州调拨数千援兵赶到道州,使清军总数达到2万多人。

6月8日,太平军伪装清军兵勇,南取江华,杀死江华知县刘兴桓、教谕欧阳复,6月13日,攻占江永,使江华、江永同道州连成一片,并同时在这里招到人马足有2万之数。

经短期训练后,组成一支精锐的“道州大旗”,在后来太平军西征北伐中,立下赫赫战功。

25日晚上太平军主动放弃道州,突破清军包围,由城南40里的四眼桥小路进入宁远水打铺,次日到达下灌,进入蓝山县北,经大慈乡(今祠堂圩)四十六村、楠木桥、土桥圩转战郴州。

太平军第二次进犯永州,那是数年之后的1859,正月初,石达开的远征军攻克江西南安,计划取道湘黔入川。为此,他联合湘粤赣天地会起义军,攻占湖南边境。

石达开的主力部队经郴州、桂阳,直指永州。2月12日,石达开率部正式进入宁远县境内。

宁远知县雷寿南得知这一消息后,急令石焕章等人招募团防800余人,于沿途险隘进行阻抗,以保卫县城。针对当时情况,石达开决定避实就虚,主力绕过永州,经祁阳向宝庆(今邵阳市)进发。

为此,太平军兵分三路:南路由赖裕新率领,自盘石圩往宁远县东南方向进发;中路由张士谋率领,自保安经花桥、清水桥、麻江,往零陵进发。

北路主力军由石达开亲自率领,经石家洞、荒塘往祁阳方向进发。这样,南路造成攻取道州、江华之势,中路造成攻打零陵之势,其目的在于掩护北路主力进军祁阳,挥师宝庆。

   太平军祁阳会战 石达开一路开始没有遭到多少抵抗,进军比较顺利。但当部队行进到阻山口时,遇到石焕章组织的鸟勇营埋伏,用滚木和石块打死了方银林部等700多名太平军。

剩余太平军突破重围,经黄土源抄小路行军,于3月9日进入祁阳县境。3月12日,太平军长驱直入,抵达白水一带。13日,到达石坝里、廖家桥、观音滩。

清军安字营段莹田、仁字营何绍彩,曾于当天渡过湘江向太平军挑战,被太平军杀得大败而归。

当天晚上,太平军利用木材商停靠在河边的木排,结为浮桥渡过湘江,扎营于木埠头、三门滩、排楼湾等处。15日,石达开的部队同清军在祁阳县城外展开激战,太平军将领汪同善阵亡。

此后,清军加强了对祁阳县城的防御。知县刘达善组织绅民登陴防守,各地团练相继来祁阳增援。同时,清军各路援军相继云集祁阳城外,靠城驻扎安营。长胜军刘洪顺,吉字营陈堤,阳字营阳安臣,清字营黄三清,统带新楚勇、义勇、新安勇的刘坤一等,分居险要。

和字营赵焕联,质字营魏喻义,则分布在熊罴岭下的灵官殿一带,以防止太平军攻打衡阳。水师萧翰庆,则统带战船,沿江巡截。

为了打破清军防御,石达开将老营驻扎永昌书院,不久又改驻枫木铺,并对兵力部署进行了调整。3月22日,太平军与清军在祁阳东乡展开激战,阵斩清军千总罗士荣、 外委张友元及军卒数百人。

四月初,湖南巡抚骆秉章令道员陈士杰救援祁阳,进驻熊罴岭,与和、质二营合兵,在灵官殿一带与太平军激战10余天。尤以4月15日一战最为惨烈,两军“自卯至申”鏖战12小时,陈士杰部虽然剿灭太平军数千人,但清军也死伤甚众,不得不退守洪桥,这次祁阳大会战,石达开取得重大胜利。

但是,由于祁阳一带集结的清军很多,石达开的目的又不在此,加上部将傅忠信攻宝庆受阻,遂于4月17日晚上,率兵从祁阳西北方向往宝庆转移。

张士谋率领太平军中路军马往零陵方向进发,行至宁远花桥时,与石焕章的团兵遭遇,双方展开激战,太平军死亡200余人,张士谋只好率部退守嘉禾,然后又经宁远礼仕湾向零陵进发。

3月3日,太平军直逼零陵县城,展开攻城大战,数日相持不下。永州知府杨翰、总兵侯光裕闭城固守,并急求新宁道员刘长祐、知府江忠义驰援。

3月6日,刘长祐、江忠义率军赶到。8日,清军佘星元、杨恒升援军亦至城下,与守城清军犄角呼应。9日,太平军与刘长祐军在接履桥、天字地、梁木铺等地激战,重创清军。

12日,刘长祐等部协调行动,从三面向攻城的太平军猛烈进攻,杨翰趁势驱守城兵勇,用火箭、火弹攻击太平军的兵营。攻城的太平军四面受敌,陷入重围,形势非常紧急。部将肖华(肖华为张士谋的部将)率军突围,力竭战死。

第二天,太平军向菱角塘、天字地等地退却,稍事休整以后,攻打零陵的太平军分兵两路:一路由张士谋率领进入祁阳,与石达开部会合;一路由喻子和率领转向道州,占领江华县城,踞城14天,然后进入广西。

赖裕新退军广西 咸丰九年(1859)三月五日,石达开部南路军由赖裕新率领,向宁远县城进军,在高水洞、沙洞一带与李金赐、石国章率领的团勇发生激战。赖裕新打退李、石的进攻后,包围了宁远县城。

知县雷寿南及石国章组织县城军民进行抗击。赖裕新连续攻城七天七夜,由于县城防守严密,攻不下来,只好于3月12日撤军,假道江华,进入广西。

咸丰九年(1859)5月1日,石达开部将石国宗率部由临武进入蓝山。蓝山知县罗行楷闻讯,急调县城附近6个团防局团勇1000 余人登城守卫。石达开部以一小部分兵力攻打县城西北方,遭到城内守军顽强抵抗,太平军伤亡数百人。

第二天,石国宗组织兵力再次攻城,城内防守严密,攻而不克。5月3日,石国宗率部撤离蓝山进入宁远,主力在东门一带攻打宁远县城,守城团勇发炮轰击,由于攻城不克,石国宗率部经道县南部,于5月10日抵达江永城郊玉田村对河,江永知县唐淳灿率团勇隔河堵截。

石国宗绕道三元宫,袭破江永县城,消灭了城内外地方武装力量,此后,石国宗在永明休整部队,募兵马,筹粮饷,修器械,造火药,使部队恢复元气。

与此同时,湖南巡抚骆秉章调副将何绍彩、魏喻义移驻道州。石国宗则以江永为根据地,派兵出击道州及广西灌阳、平乐等地,并在道州田广洞击败道州团勇,毙团绅刘光明。但是,当石国宗部攻打道州城时,遭到何绍彩、魏喻义的清军顽强抵抗,双方相持不下。

针对这种情况,石国宗决定退兵。当石达开部到达桐溪尾、新章一带时,与魏喻义的清军遭遇,双方发生激战,太平军伤亡1000余人。

当时,桐溪尾和新章一带,河水被鲜血染红。这一仗,使石国宗部元气大伤,余部退回江永固守。

与石国宗一同进入蓝山县境的还有石达开部将何名彪,在攻打蓝山、宁远两县城未克后,何名彪与石国宗一同攻占江永县城,然后,何名彪率部进入广西,与天地会军会合,攻打灌阳、平乐、富川等县。

咸丰九年(1859)六月三日,何名彪率部由广西富川进军江华县,在江华涛圩与知县林周培率领的团勇相遇。双方经过短暂战斗,何名彪打败林周培,林周培则率部退守江华县城——沱江镇。

7月2日,何名彪部又击败江华岭东守备向东升及地方团勇数百人,攻克江华县城。9月10日,何名彪率部从沱江出发,在牛角湾与清军遭遇,阵斩清军将领袁九皋,然后由勾挂岭折回广西。

9月22日,何名彪复由广西贺县桂岭进入江华,攻破大锡团卡,接着攻克锦田,击毙清军将领陈大勋等人。

接着,何名彪移兵蓝山,经蓝山大桥向八仙岭、朱门楼进入宁远九疑山鲁观一带,复由鲁观进入蓝山蓝屏圩,然后经小源、大源,进入宁远县下灌之青山尾。

   这时,郴州桂勇统带陈士杰、清军仁字营何绍彩、鸟勇营石焕章等人,联合率部合围何名彪部。

经过一番激战,何名彪部死伤惨重,眼看已无突围的可能,3000余太平军被迫在宁远青山尾集体跳崖自杀,被俘的有400多人,何名彪也在被俘后服毒自杀。

这是石达开远征军在永州境内损兵折将最为惨重的一次,从此,太平军结束了在永州的战场。

石焕章(1815—1879),字麟祥,号玉成,湖南省宁远县石家洞乡人(今鲤溪镇人),汉族,清湘军将领。清咸丰元年(1851)至同治十一年(1872),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军和苗族起义,累官至花翎三品衔补用道,诏授一品荣禄大夫,并御赐“荣禄第”宅第。

陈士杰的人物轶事

寒门子弟 苦学成俊杰陈士杰为曾国藩最重要的心腹幕僚之一,历任兵部侍郎、浙江巡抚、山东巡抚,在清代的洋务、海防、河工、教育等方面都作出过贡献。

陈士杰为衡永郴桂道桂阳县泗州寨人。少年时家境贫寒,苦读成才。小时候,陈士杰看牛时常将书挂在牛角上,牛走到哪里就读到哪里。他与兄长去衡州府(今衡阳市,衡永郴桂道首府)赶考时,母亲将三个盐鸭蛋用蓝布包了交给兄弟路上吃,当时去衡州府(今衡阳)要走水路,来回需一个多月,士杰兄弟考试回来,三个盐鸭蛋吃了两个,还留了一个带回来孝敬母亲。此后,陈士杰进入岳麓书院,1849年,24岁的他进北京参加考试,中廷试一等一名。这对于偏远的桂阳州来说是天大的喜事。而当报子来到泗州寨报喜时,夫人颜氏还在簸谷米。其家谱载:“夫人方簸揉,糠秕尚满身矣。”急忙放下簸箕,向左邻右舍借钱来打发“报子”,可见其时贫穷之状。

陈士杰中廷试头名后,便留在北京任七品小京官,同李鸿章一道常出入曾国藩的家中。史载:“酒罢投壶,惟侍郎与合肥李总督立三马。”果然后来两人都成为曾国藩器重的门生。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在衡阳组建湘军,手书招陈士杰到军中,为参谋大营的幕僚主事,信任有加。郭嵩焘在给陈士杰父亲的墓铭中曾提到:“文正公(曾国藩)所部吏士至,令先诣隽丞(陈士杰)。”即凡要想见曾国藩的人,都要先见陈士杰。曾国藩在湘的几次重要战役,如岳州之战、湘潭之战,都采用了陈士杰的意见。著名学者王凯运曾指出,曾国藩的靖港之战,不采纳陈士杰正确的谏议,方有水军大败,而曾本人也“欲自杀者数矣。”为陈士杰救解,并对曾“宽解甚慰,情谊益切。”不久,陈士杰随湘军进到武汉。此时,传来农民军进攻桂阳的消息,陈士杰念母心切,坚决要求离开湘军大营,乘一叶小舟回到了家乡,组织团练,号“广武军”。1859年,石达开军出天京后,经桂阳去贵州,在桂阳七孔桥处与陈士杰广武军大战,石达开不能胜,于是绕道未进桂阳城。晚年的陈士杰挂官归来,曾在七孔桥附近的凉亭上题联感慨此事:“荏苒半生,几度星霜催我老;纵横尺地,一番风雨庇人多。”

生逢乱世 大鹏展翅难

1862年胡文忠、曾文正大治兵,规复江南,每论荐人材,辄首及之。会江苏省城陷,朝议急完上海。文正以侍郎沉机有谋,奏荐。特简授江苏按察使,将所部四千人援苏松。侍郎自以前出时,家居为盗焚掠,惊忧太夫人,今边界日有游盗钞掠,而石达开党部往来郴永,以桂阳为衢道,不敢一日离。因请巡抚代奏请养,而书谢文正,以防遏上游为己任。

1881年,陈士杰升任浙江巡抚,他在浙江任上善于学习,思想开放,鼓吹洋务,派员采购西洋机器,还力主曾国藩支持容闳派遣幼童出洋学习。其时,钱塘潮水常为患,陈士杰“亲往勘工,改用巨桩长石,又改筑南头,方剥为圆形,以避潮冲。”又督修海口炮台,增筑镇海炮台和定海炮台。其后在帝国主义发动对沿海的侵略时,陈士杰督修的炮台在抵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史载:“其后法夷船至,镇海官军击沉其一舟,凭所建台也。”由于陈士杰在浙江的政绩,在他调任山东离开时,浙江人民皆不舍。

1882年,陈士杰在丁宝桢后接任敏感的山东巡抚、赐兵部侍郎。当时,丁宝桢刚刚处置太监安德海不久,山东未有总督,又靠近京都,朝廷对陈士杰的一举一动都很关注。而黄河水患严重,工程巨大,常常是堵了又漏,漏了又堵。朝廷赐命陈士杰为“治黄钦差大臣”,陈士杰为治黄心劳力竭,常是“青鞋徒步,昼夜寒暑无间。”史书又记载他:“乘小舟沿流视水。于上流数十丈下楗实之,堤遂不漏,众以为神。”说他不在漏水处下工夫,而在漏水的上流打桩夯实。这种聪明的做法,得益于少年时候在桂阳农村作田筑水的经验。陈士杰曾对王闿运说:“余幼时奉命视水,荷锄将筑塍,有老农曰:下有巨穴,筑坚土实之,水遂不漏。”

在陈士杰做巡抚时,桂阳一带去找他谋事的乡亲多达“数百人”。他为避“嫌疑”,在济南城外专门搭棚接待,从私人的俸禄中拿出钱来招待乡亲,给予回家路费,从不“假公款济之”或私下安排亲属。

1886年,陈士杰主动上书请求辞职回乡。上奏朝廷的原因是年老多病,其实他当时还不过61岁,在清末政界正是当年。隐退的真实原因可能与山东情势太复杂、教案之风渐起有关。陈士杰的老师曾国藩尚且因为天津教案,险些丢了一生英名,他的同窗李鸿章也正在对外洋务中进退两难,后来留下“卖国贼”的骂名。对陈士杰来说,引退无疑是最清醒的选择。

陈士杰的“规避”之法,即使他远离了“政治旋涡”,却也使他失去了许多施展才能的机会。曾国藩在选取他的接班人时,想到的第一个候选人是他的九弟曾国荃,但“九弟”一心想着攻克南京;第二个人选就是陈士杰。但当时陈士杰却自请回老家“保一方平安”去了。此时李鸿章主动请求“担此大任”,去上海开辟战场,联系洋务,以图将来。曾国藩只好选择了他,派兵、派钱,另组了淮军,并上书力荐,从此李鸿章一路攀升。

归隐桑梓 重学育英才

1886年,陈士杰从山东任上告老回桂阳后,做了许多善事:创建了“龙潭书院”(现桂阳一中),目前仍保留的“龙潭书院”四字,便是他题写的;在泗州附近建“塔峰书院”,曾国藩、彭玉麟、左宗棠为之题字;当时桂阳一带弃女婴的情况很多,陈士杰又特意办育婴堂,收养被弃的婴儿;当时桂阳常闹饥荒,陈士杰为此“设粥于路”,救助乞讨之人。

晚年,颜夫人去世后,他为兵部尚书彭玉麟所邀,居府城衡阳。

陈士杰基于一生经验,很重视子弟读书,陈氏子弟均获得很大的成就,其中儿子陈兆葵、侄子陈兆文科举进士出身,均入翰林院编修,人称“一家兄弟两翰林”,实为少见;儿子陈兆奎虽以举人出身,但跟从王闿运学习长达30年,久负文名,官至法部总检察厅检察官。儿子陈兆棠,廪贡生,光绪十五年(1889),捐五品同知衔进入仕途,以知县选拔四川兴文县。

陈士杰又支持衡阳“石鼓书院”的办学,与当时在石鼓书院讲学的国学大师、船山书院山长王凯运交游甚厚,两人结为亲家。后经石鼓书院王凯运传授而成的名人有:戊戌变法六君子中的杨锐、刘光第、榜眼夏寿田(陈士杰外甥巡抚夏时之子)、大画家齐白石、同盟会先驱杨度、学者陈六七……

陈士杰临终前仍不忘洋务救国,言“华夏之未来必在学夷长己”。遣其孙陈毓英留学德国学习铁路,陈毓英归国后主持修筑粤汉铁路的衡韶段,第一次打通了南岭隧道,从此使内地和南粤连通一体。

1893年,陈士杰病逝于衡州府城金陵巷(今衡阳市石鼓区),享年69岁。葬于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衡阳岣嵝峰。陈士杰墓,现今被衡阳市旅游局列为历史文化景点,成为衡阳市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著名景区。

曾国藩最中意的接班人陈士杰为何放弃仕途?

清朝后期内忧外患,清政府不得不依靠曾国藩的湘军来平定内乱,维护统治。比起其他湘军将领,陈士杰是曾国藩认为的最合适的接班人。只可惜他因一事放弃了自己的仕途,这才有了李鸿章的淮军和大放异彩。

陈士杰是晚清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聪颖恭孝,24岁时一举夺得廷试第一名,可谓是春风得意。正如人们所料,曾国藩颇为欣赏他的才干,将他召至刚建立不久的湘军幕府之中,为自己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出谋划策。陈士杰军事才能非凡,湘军几次重大战役如岳州之战、湘潭之战能够取得重大胜利,与他的谋划和建议是密不可分的。

后来,曾国藩的水军在靖港之战中大败,才后悔没有听从陈士杰的建议。曾国藩被太平军重重包围,羞愧交加,几次要自杀,都被陈劝说阻拦,曾国藩由是对他愈为尊敬倚重,二人关系也越来越亲近。当时曾国藩认定的自己的接班人有两位,就是弟弟曾国荃和陈士杰。相比之下,曾国荃虽然勇猛善战,但缺乏谋略和统御之才,可为将领兵。而陈士杰沉着善谋,刚毅坚韧,文采能力都超乎常人,是不折不扣的帅才。

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曾国藩都把陈士杰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来看待,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咸丰四年,陈士杰家乡湖南桂阳一带遭受太平军侵扰,陷入战火之中。陈毅然决定返回家乡担任保卫重任,抵御太平天国军队。为此,他不顾曾国藩的挽留,抛弃了自己的大好仕途前程,返乡操办团练,最终成功地抵御了侵扰,大败太平军。五年后,他又率领所组建的武装抵挡住了石达开的进攻,使其不得不绕路而行。

在此之后,陈士杰又辞谢婉拒了曾国藩的举荐,一心专注于家乡桂阳的保卫事业之中。陈士杰还热心洋务,提倡学习西方,抗击侵略,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陈士杰是曾国藩最为中意的接班人人选,甚至超过了曾国藩九弟曾国荃。只可惜他看中的是故里的平定,乡民的安危。为此他不惜放弃仕途,返乡亲自指挥防务。比较而言,当时同为曾国藩幕僚的李鸿章的成就和分量轻的很。

也就是在陈士杰表明志向回乡后,李鸿章才毛遂自荐成功。担负起了建立军队开辟上海战场的任务,此后李鸿章扶摇直上,官场仕途畅通无阻,位极人臣。不客气的说,陈士杰主动放弃仕途,让李鸿章捡了个大便宜,您觉得呢?

龙潭第三中学原名叫什么

龙潭书院。龙潭中学最初沿于陈士杰创办的龙潭书院,因书院左边有潭名为“龙潭”,故名龙潭中学。我校沿于1884年桂阳泗洲籍人士陈士杰(曾任山东、浙江巡抚)创办的龙潭书院,龙潭书院系湖南桂阳县三大古书院之一,位于桂阳县城城北,东塔岭西侧。清光绪十年(1884年)由桂阳籍山东巡抚陈士杰创办,并亲笔题写“龙潭书院”,因书院左边有潭名为“龙潭”,故名龙潭中学。我校最初建校在龙潭书院(现桂阳一中)内。

带杰字的男孩名字

下面就跟随我一起看看带杰字的男孩名字,人们常常用成语“人杰地灵”、“英雄豪杰”来形容男生,寓意着杰出、出类拔萃的意思,而且杰字也是男孩起名常用字,是父母们最喜欢用的起名用字,以下是带杰字的男孩名字。

01

杰字字义解析

读音:xù

五笔:vjd

部首:日

字形结构:左下包围结构

五行属性:木

本义:是指顺从,迎合,继续,接连;担当,应允。

用作人名:意指新生力,朝气蓬勃,光明之义。

寓指: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前途似锦。

康熙字典: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2

《诗·邶风》杰日始旦。《疏》杰者,明著之名。《朱传》日初出貌。

说文解字:杰,[许玉切],日旦出皃。从日九声。若勖。一曰明也。臣铉等曰:九非声。未详。

带杰字的男孩名字起名推荐

搭配单字:

圻、树、均、伟、坤、柄、城、栩、伦、柏

天、奇、子、严、川、延、宁、宇、习、守

推荐名字:

【尔杰】

尔字是指言行举止雍容尔雅,有礼貌,文雅,斯文的意思,与杰字搭配非常好听,寓指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斯斯文文。

【奎杰】

奎字是指玲珑,文苑,有文采的意思,与杰字搭配十分大气,寓指才思敏捷、才高七步、八面玲珑。

【杰晨】

晨字是指希望,活力,开朗,温暖的意思,与杰字搭配非常阳光,寓指朝气蓬勃、积极乐观、活泼开朗。

【杰松】

松字是指坚强,吉利,高贵,长寿的意思,与杰字搭配十分霸气,寓指意志坚强、坚忍不拔、持之以恒。

成语推荐:

【英雄豪杰】

指才能超众或勇武超群的人。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四十回:如今秦王功盖天下,四海扬名,英雄豪杰,莫不归附。

【人杰地灵】

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识时务者为俊杰】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旷世杰作】

空前绝后的,罕见的杰作。

杰字开头的男孩名字大全

杰亨 杰功 杰圻 杰学 杰建 杰桉

杰兵 杰亮 杰树 杰根 杰桂 杰杰

杰健 杰勇 杰均 杰宁 杰弘 杰栋

杰机 杰勤 杰伟 杰安 杰强 杰新

杰权 杰林 杰坚 杰宏 杰彪 杰旭

杰杉 杰华 杰坤 杰家 杰彬 杰信

杰李 杰南 杰柄 杰富 杰影 杰昌

杰材 杰博 杰坪 杰伯 杰德 杰明

杰村 杰厚 杰垠 杰柠 杰志 杰星

杰杜 杰友 杰城 杰山 杰怡 杰晓

杰杞 杰发 杰埔 杰岚 杰柱 杰晨

杰杨 杰会 杰培 杰岩 杰悦 杰朋

杰松 杰栎 杰栩 杰格 杰兴 杰朗

杰杭 杰吉 杰基 杰峰 杰保 杰克

杰元 杰君 杰增 杰川 杰懿 杰木

杰军 杰咏 杰壮 杰希 杰才 杰术

杰冠 杰枫 杰伦 杰平 杰承 杰朴

杰冬 杰哲 杰声 杰庆 杰振 杰斯

杰凡 杰善 杰柏 杰康 杰政 杰世

杰刚 杰喜 杰天 杰庸 杰敬 杰东

杰仁 杰嘉 杰奇 杰柯 杰文 杰乐

杰利 杰国 杰子 杰俊 杰斌 杰云

杰字结尾的男孩名字大全

严杰 丙杰 任杰 公杰 勇杰 哲杰

川杰 人杰 东杰 建杰 弘杰 彦杰

延杰 书杰 会杰 共杰 华杰 善杰

宁杰 尊杰 伟杰 乃杰 卓杰 固杰

宇杰 少杰 希杰 关杰 单杰 国杰

习杰 尔杰 传杰 兴杰 博杰 圣杰

守杰 尚杰 伦杰 常杰 卫杰 在杰

安杰 山杰 伯杰 军杰 之杰 培杰

宏杰 岐杰 体杰 冠杰 广杰 增杰

宗杰 岩杰 俊杰 冬杰 厚杰 士杰

定杰 岭杰 保杰 凌杰 友杰 康杰

宝杰 峰杰 丰杰 凡杰 发杰 壮杰

宪杰 帅杰 廷杰 开杰 强杰 亮杰

亨杰 崇杰 信杰 凯杰 召杰 乘杰

家杰 云杰 健杰 函杰 合杰 夏杰

寅杰 仁杰 傅杰 刚杰 同杰 天杰

富杰 从杰 帮杰 义杰 君杰 奇杰

殿杰 仕杰 傲杰 创杰 含杰 奋杰

羲杰 付杰 元杰 平杰 启杰 奎杰

修杰 令杰 兆杰 利杰 和杰 奥杰

丕杰 中杰 先杰 剑杰 庆杰 子杰

世杰 以杰 光杰 功杰 乐杰 学杰

带杰字的明星名人有哪些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煌固镇黄塘村人。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图片为徐元杰诗《湖上》)。

陈士杰:(1825-1893) 字隽丞。清衡永郴桂道桂阳州(今湖南桂阳县)人。清朝山东巡抚。

周杰伦:1979年1月18日出生,中国台湾流行乐男歌手、音乐人、演员、导演、编剧、监制、商人。2000年发行首张个人专辑《jay》。2001年发行的专辑《范特西》奠定其融合中西方音乐的风格。

桂阳历史最大官

陈士杰。桂阳历史上最大官是陈士杰陈士杰,是清朝巡抚。桂阳县,隶属湖南省郴州市,位于郴州市西部,南岭北麓,舂陵江(湘江支流)陈士杰的中上流。官是旧时官府中任职的人员。

陈士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陈士杰的儿子、陈士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