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康皇后 孝康皇后和孝庄皇后

金汇小助手 百科知识 2023-02-07 17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孝康皇后,以及孝康皇后和孝庄皇后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

清朝时期的佟佳氏家族可谓是声名鼎沸,十分显赫,而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继位后,曾经有两位皇太后,一个是先帝的皇后,一个就是佟佳氏,其中,孝惠章皇后虽然不是康熙皇帝的生母,但是作为嫡母,她帮助了康熙很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康熙皇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一生。

第一,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一生是平淡的,作为大清皇帝康熙的生母,却没有因为她的儿子享受到优越的生活

这并不是说康熙皇帝对待生母不好,而是因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在康熙二年的时候就去世了,而康熙皇帝还没来得及孝顺自己的母亲,当时顺治皇帝还在的时候,佟佳氏在皇宫中的地位就不高,因为她并不得宠,最后她的儿子成为了皇帝,终于可以母凭子贵,苦日子熬出头了,却因病去世,当时的佟佳氏才24岁,如果她和乾隆皇帝的生母一样的高寿,那么她的晚年一定很幸福,在她去世后,康熙皇帝为了表示哀悼,加封谥号,合葬孝陵。

第二,佟佳氏曾经在顺治十年的时候入宫,成为小福晋,第二年生下了玄烨,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

佟佳氏十五岁的时候生下了皇三子玄烨,在顺治十八年的时候,顺治帝立诏书,立皇三子玄烨为皇太子,说到这,玄烨从小到大都很健康也是佟佳氏付出了很多,当时清王朝天花盛行,而顺治帝就是染上了天花医治不及时,回天乏术了。所以他们才把皇位传给了已经得过天花并且痊愈的康熙皇帝,他们认为这是大富大贵的象征,这也离不开佟佳氏的悉心照顾,佟佳氏的一生是平淡的,但是她教子有方,使得康熙皇帝成为一代明君。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顺治的第二任皇后

顺治的妃子其实不多,只有大概40位

废后静妃

孝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端敬皇后、皇贵妃董鄂氏(也就是出名的董鄂妃,事实上顺治共有三个董鄂妃,还有两位分别是福全生母和贞妃)

孝康皇后佟佳氏(康熙生母,佟妃)

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皇后之妹)

恭靖妃博尔济吉特氏

端顺妃博尔济吉特氏

恪妃石氏

宁悫妃,董鄂氏,在世祖时号庶妃,生一子福全

贞妃董鄂氏(董鄂妃的从妹)

悼妃博尔济吉特氏(废后的堂妹,也是孝庄皇后的亲侄女,在宫中待年的时候就死了)

若干庶妃:穆克图氏,巴氏,陈氏,唐氏,钮氏,杨氏,乌苏氏,纳喇氏、笔什赫额捏福晋、牛福晋、塞母肯额捏福晋

孝东陵内还葬有十七位格格。她们是京及格格、捏及呢格格,赛宝格格、迈及呢格格、厄音珠格格、额伦珠格格、梅格格、兰格格、明珠格格、芦耶格格、布三珠格格、阿母巴偏五格格,阿几偏五格格、丹姐格格、秋格格、瑞格格和朱乃格格。她们号称格格,实际上都是顺治帝的妻妾。

至于最喜欢的当然就是生前是皇贵妃,死后被追封皇后的董鄂氏了。至于有没有第二个,这个实在不清楚,顺治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情种,想来这样的名声之下,独宠一人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好像在董鄂氏之前顺治跟那个传说中埋在公主坟的汉人公主孔四贞好像有过一段模糊地感情,不过好像被孝庄太后给掐了。但是最后顺治死的时候,董鄂妃的妹妹贞妃董鄂氏是自动要求的殉葬。

顺治的皇后有四个。

顺治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姓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生母的娘家侄女,乃多尔衮为顺治所选定。顺治因厌恶多尔衮与太后的暧昧关系,所以也对皇后心存芥蒂,始终冷落皇后,尽管皇后聪明美丽。尤其顺治喜欢简朴,而皇后好铺张奢华,性又善妒,更不得顺治欢心。所以,仅过了两年,皇后便被降为静妃,改住别宫。

顺治的第二个皇后孝惠章皇后跟废后,也就是静妃同出一族,是静妃的表妹。她小顺治三岁,在顺治17岁时,先被聘为妃,后册封为皇后。历史上对这位皇后的脾气禀性并没有过多介绍,从顺治帝找不出废后的借口来分析,孝惠章皇后应该是个安静的女孩,但毫无个性可言,也就是说没有生活的趣味,更确切地讲,她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少女。而这时,顺治的生活中突然有了董鄂氏,于是满腔地热情就转移了方向,本来就对她冷淡的顺治,就再也没有一丝好感了,幸而孝惠章皇后从不管他与董鄂妃的关系,更没有争风吃醋,而是安静地呆在自己的后宫,了度这青春如花的年华。在顺治追随董鄂妃而去后,大、小博尔济吉特氏便双双守寡,可怜她们从未得到丈夫的关心,更在如花年纪丧夫守寡,从此独对清灯,无限凄凉。孝惠皇后一直活到康熙五十六年才死,享年七十七岁。

顺治帝的第三个皇后就是大名鼎鼎的董鄂妃啦。孝献皇后,董鄂氏,又译栋鄂氏,世称董鄂妃,清顺治帝福临宠妃,内大臣鄂硕之女,抚远大将军费扬古之姊。董鄂氏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卒。世祖哀痛至极,亲制行状悼念。追谥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合葬清东陵的孝陵。

顺治帝的第四个皇后就是堂堂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都统佟图赖之女。本姓佟,后改姓佟佳。顺治初年入宫,为庶妃。1661年,清世祖福临驾崩,孝庄文皇后拥立佟佳氏所生玄烨为皇帝,即康熙皇帝。佟佳氏被尊为慈和皇太后。4个月后,体弱多病的皇太后驾崩于北京皇宫,时年仅24岁。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佟佳氏与世祖福临合葬清孝陵,雍正、乾隆朝累加谥,谥号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

其实严格说来,名正言顺的皇后只能是最为顺治所不喜的大小博尔济吉特氏了,只有这两位皇后才是在生前真真正正地封了诰册了典、金印玉册瓕绶、受群臣参拜、敬天告祖,明媒正娶的皇后。至于孝献端敬皇后则是在她死后顺治硬顶着群臣和孝庄太后的反对册立的皇后,没看比人家正经皇后的谥号多了一个字么,而孝康章皇后佟氏更是仅仅因为她是康熙的生母才被封的太后,死后追封的皇后,不过就正统来说,还是比董鄂氏的那个皇后来的名正言顺的多了,董鄂氏的皇后跟其他三个皇后一比简直就是野路子来的,是顺治帝自己闹着玩的……

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其家族背景如何?

顺治的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满洲镶黄旗,固山额真佟图赖之女。她的家族造就了她,她也成就了她的家族。

满清八大姓,佟家居首位。清朝官场有“佟半朝”之说,足见其家族影响力。佟佳氏的先祖追根溯源是女真人,世居辽东佟佳江一带。后来,佟家出了一个人,叫达尔汉,这人走出白山黑水,主要从事与明朝的商业经营,定居在明朝的抚顺关。从他开始,佟家接触到汉文化,并开始发展壮大。

1618年,佟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成了抚顺城比较有影响力的家族,家长是佟养真,一个比较地道的明朝汉人。那年,努尔哈赤挥师南下,兵临抚顺城。佟养真看势头不对,也没想着跟明朝一条道走到黑,于是,带领全家老小投靠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一看主动投降,再加上佟家有点文化,就善待他们,还重用了佟养真和他弟弟佟养性。后来,佟家两兄弟在满清成就了一番事业。

佟养性才华横溢,归顺后不仅被委以重任,还娶了满清宗室女儿为妻,被尊称为“石乌礼额驸”。与皇家沾亲带故,也奠定了家族未来的上层地位。佟养真本人的运气不算好,在天命年间就为后金战死沙场,但他有个了不起的儿子佟图赖。

佟图赖追随太祖、太宗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入关前已经小有名气,以功晋世职一等。崇德七年,皇太极设汉军八旗,授佟图赖正蓝旗固山额真,相当于把他当成自己人了。

顺治元年,佟图赖从龙入关,被调入襄白旗,参加镇压南明残余势力。经过了权力更迭,不仅没有被清算,还能得到多尔衮的信任,这也能看出佟家的立场转变之及时。后来多尔衮被顺治清算,佟图赖依旧屹立不倒,不仅被授予礼部侍郎,还将女儿嫁给了顺治,这对佟家是一项极高的殊荣。

佟佳氏比顺治小两岁,初入宫时,由于顺治专宠董鄂妃,所以,佟佳氏经常被冷落,只是一名普通妃子,但她生下皇三子玄烨。

“顺治十一年春,妃诣太后宫问安,将出,衣裾有光若龙绕,太后问之,知有喜,谓近侍曰:朕怀皇帝实有斯样,今妃亦有是,生子必膺大福——《清史稿》”

佟佳氏为人母,但无奈的是,按照当时的宫廷规矩,她不能亲自抚养玄烨。好在她有婆婆孝庄助力,儿子玄烨顺利地登上皇位,自己也一跃成为皇太后。从此,佟佳氏与康熙见面的机会有所增多,母子感情也增加。

在朝政事务上,佟佳氏的发言权并不大,一来是因为孝庄和四大臣主导了宫廷,二来是因为在她之上,还有一个孝惠章皇后。

康熙继位没多久,佟佳氏便一病不起。在她患病期间,年幼的康熙就非常懂得孝道,日夜守护在她身边,甚至亲自为她尝药。

康熙二年,佟佳氏因病去世,与顺治合葬于孝陵地宫,朝廷给她的谥号为“孝康章皇后”。

佟佳氏去世后,佟家仗着她的关系,继续欣欣向荣。她的哥哥佟国纲,为了提升家族地位,主动要求康熙抬旗,佟家也因此挤进满洲镶黄旗。佟国纲是清朝的一员猛将,征讨噶尔丹时,在乌兰布通殉国。

佟佳氏的弟弟佟国维,是佟家的旗帜人物,带领家族走向了巅峰。佟国维是顺治的侍卫,后来担任康熙朝的内大臣,曾参与过平定杨启隆、吴应熊的叛乱。

康熙十六年,佟国维为了与皇室亲上加亲,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外甥康熙。女儿入宫即被封为贵妃,后来还抚养过雍正,佟国维身兼“国舅”与“国丈”双重身份,仕途也平步青云,军政大事都有参与,还被康熙尊称为“舅舅佟国维”。佟国维并没有因此而嚣张跋扈,而是处处小心谨慎,康熙也因此更加信任他。

康熙二十八年,佟国维的女儿、孝康章皇后的侄女被康熙册封为皇后,佟国维也被特赐殊恩,晋爵一等公。后来,佟国维又随康熙征讨噶尔丹,有功也有过,大致功过相抵。

晚年的佟国维,卷入了夺嫡之争,还公开支持胤禩,康熙对此“不胜老怒”,虽念在亲戚关系上并未深究,但也彻底失去对他的信任。

孝康章皇后的侄儿、佟国维的儿子隆科多,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隆科多凭借着对雍正的从龙之功,瞬间光芒万丈,但光芒太耀眼了,很快又被雍正鸟尽弓藏,佟家的光辉从此一去不复返。

秋媚说:孝康章皇后没有得到丈夫的关爱,在后宫中等到了儿子的上位,却又遇见命运的不公,她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并成为一位杰出君王,也没有看到佟家鼎盛时的光芒,更没有看到佟家辉煌过后的暗淡。

清朝孝康皇后也就是佟妃(康熙的母亲)叫什么名字

【孝康章皇后】: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本姓佟(具体名字历史并无无记载),原属汉军正蓝旗,康熙时抬旗入满洲镶黄旗,改姓佟佳氏。生于崇德五年,佟图赖之女,顺治帝妃嫔,康熙帝生母。

顺治十年(1653年)入宫为庶妃,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皇三子玄烨(康熙帝)。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皇帝驾崩,康熙帝即位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康熙二年(1663年)崩逝,年仅23岁,葬清孝陵,上谥号“孝康章皇后”。康熙、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

【参考资料】:

;fromid=3383502type=syn#viewPageContent

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

首先说孝康章皇后的出身问题,想分清“佟”、“佟佳”很难,尤其是在明末清初兵荒马乱的年代,老百姓不分族群都是普通人,而人都有趋吉避凶的本能,明朝强,一群人就转到“佟”姓,后金(大清)澎湃起来的时候,很多人又转姓“佟佳”。

“佟”、“佟佳”都是辽东大族,人口众多,所以也谈不上谁占谁便宜,在姓氏问题上,相互比较包容,彼此之间也没见谁改姓就被对方看轻甚至反对,彼此也都明白怎么回事,谁也不爱改,仅仅是为了相对来说活得更好一些而已。

努尔哈赤是不是上门女婿的问题咱们不必深究,只需知道努尔哈赤的元妃是佟佳氏,家里很有钱就够了,还有人说元妃佟佳氏就是佟养真一脉,这是没有史料支持的说法,只能说有可能。

努尔哈赤尚未发布七大恨起兵的时候,两家就关系莫逆,刚起兵还远谈不上成事的时候,佟家兄弟宁死也要投靠努尔哈赤,史料上没有写明原因,所以这种猜测有道理,但可惜没依据。

努尔哈赤曾自称“佟·努尔哈赤”,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明朝还没破落到极致,“佟佳”自称“佟”姓的情况较多,二是因为努尔哈赤的上疏对象是明廷,不愿书写佟佳这个女真姓氏。

孝康章皇后这一脉的族人和女真传统佟佳氏的聚集地不同,直白说就是皇后祖先一家一直都在开原扎根,想往佟佳江聚集区方向攀亲戚,那是攀不上的,如果他们真算佟佳一族的话,当初早就随着宗族集体迁徙了,而他们生活的地方却恰恰是在佟姓大族的祖居地之一。

个人觉得溯源到明初就可以了,再早不谈。

祖先达尔哈齐在永乐时期从军效力,赐汉姓佟,佟答剌哈,音译问题用字略有出入,也可以理解为佟·达尔哈齐,虽然是从小兵干起,但因为人很能干,又是经商出身,不但善于逢迎,还有一定资金基础,所以交游广泛,混上去不算太难,到了朱瞻基统治时期,被授予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同知,世袭罔替。

正式被汉化是在他儿子佟昱这一代,标准的官二代,一切文化习俗等等都全面偏向于汉文化,子孙甚至还考中了进士,当时大明国力雄厚,有一定向心力,所以佟昱这一代开始不再眷恋自己的女真身份,全部改为汉姓。

就这样一代代的传承了几百年,转眼到了明末,女真血统已经被稀释的差不多了,皇后这一脉佟佳氏,估计女真血缘稀薄到聊胜于无,当然,大清开国后,人家后代说自己是佟佳氏子孙也不能说有错,那是人家的自由,旁人无权干涉。

努尔哈赤异军突起,佟养性、佟养真兄弟为了家族利益打算投靠努尔哈赤,被明朝缉捕后充当双重间谍。

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佟养性铁了心追随努尔哈赤,女真一方的消息全假的,大明的消息倒是捎回来不少,边衅一开,还主动联络佟养真投奔过来,再到努尔哈赤拿下开原,这哥俩算是回了老家。

镇江大捷,毛文龙凑巧找到了佟养真,直接送到京师被判凌迟处死。

有一点,非常蹊跷,做为努尔哈赤前期最重要的原配妻子,资料少得可怜,这很不正常,因为他不只是努尔哈赤的老婆,还是他的恩人,更是褚英和代善的亲娘,怎么会这样呢?

很怀疑但没依据的猜测就是---努尔哈赤元妃“佟佳氏”就是佟养性的姐姐(一说女儿),总之不是姐夫就是姑爷关系很近。

李永芳、佟养性主管汉军事务,吃拿卡要赚翻了天,连诸大贝勒都眼红,努尔哈赤很生气,说了一句“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们这些汉人了。”

皇太极时期,遇有年节、朝贺,佟养性都被列为汉臣第一的位置;佟氏被编入汉军正蓝旗;佟氏兄弟对自己的成分划分,从来没有提出过异议。

有一种说法:佟养性是女真政权为了更好的控制汉军和后来的汉军八旗所以才被授予这个职位,与宗族无关,这种说法是禁不起推敲的,没法解释汉臣第一的问题,你可以被授权控制汉军,但不会连你的宗族也跟着一起改变,满汉上朝是泾渭分明的,不会混淆。

咱先撇开资料不谈,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搞不清佟氏兄弟的身份么?在我看来,任何人都没有发言权,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作为说明了一切。

为何孝康章皇后在康熙帝继位仅仅四个月后就去世了呢?

后人猜测:主少母壮;汉人身份。

如果这么在乎身份何必要娶呢?汉军镶黄旗并不算低,关键是没有人能想到顺治年轻早逝,更没人想到继位的会是玄烨。

这种事当然不会写在史书上,所以猜测就是猜测,可以参考不能当真。

孝庄当然没事,博尔济吉特氏,根正苗红,又是顺治帝的亲娘,康熙帝的亲奶奶。

那个时代的女性,地位很低,自主婚姻万里无一,但个人幸福无着的孝康章皇后总算替佟氏家族捞足了好处,举家抬旗满洲镶黄旗,身份、待遇差异太大了,再看佟国纲、佟国维的荣宠程度,佟半朝的称呼尽人皆知。

他们看中的人,康熙就要升迁,把康熙气疯了也不管,就必须把这人升上来,很任性,佟国纲殉国,估计康熙帝悲痛之余也算去了一块心病吧。佟国维虽然因为支持胤禩而失宠,但丝毫不妨碍佟氏家族朝中发展。

孝康章皇后的父亲佟图赖,原名佟盛年,一是因为与大明有杀父弑兄之仇(同被大明凌迟),二是他这个次子看到了无限光明的前景所以他的功绩可说是佟氏家族中最高光的人物:

入关前在大凌河、锦州、松山、杏山、塔山、前屯卫、中后所等战阵中屡次建功,入关后山东、太原、山西纳入大清管辖,也都有他的功绩在,西征李自成后,又下江南,从征扬州、嘉兴等地,一直征战到顺治八年,才刚刚能够回京“养老”,十三年退休。

从祖辈的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到大清,一直都是名门望族:

佟养真,祖父。光禄大夫,一等公。

佟图赖,父亲。少保兼太子太保。

佟国纲,兄长。袭承一等公。

佟国维,弟弟。一等公。

顺治帝只爱董鄂妃,但说实话,虽然对佟佳氏比较冷淡,但好歹二人也有所出,也就是康熙帝玄烨,相对来说还算照顾,可惜到了真正该享福的时候,人却没了。

孝康章皇后娘家背景强到什么程度,也还不至于,算是中上等吧,能够真正平步青云的原因,还是靠她的儿子康熙帝玄烨。

有谁知道康熙帝生母孝康皇后的真实闺名的。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少保、固山额真佟图赖女。后初入宫,为世祖妃。顺治十一年春,妃诣太后宫问安,将出,衣裾有光若龙绕,太后问之,知有?,谓近侍曰:“朕?皇帝实有斯祥,今妃亦有是,生子必膺大福。”三月戊申,圣祖生。圣祖即位,尊为皇太后。康熙二年二月庚戌,崩,年二十四。初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及崩,葬孝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后家佟氏,本汉军,上命改佟佳氏,入满洲。后族入旗自此始。子一,圣祖。

清世祖孝康章皇后佟佳氏(1640-1663年),少保都统佟图赖之女。

其家佟氏本汉军,世祖命将佟佳氏改入满族,是为此姓氏入满洲旗之始。初入宫册为妃。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生皇三子玄烨,即圣祖康熙帝。圣祖继位,上徽号慈和皇太后。康熙二年(1663年)卒,仅24岁。

上谥,合葬清东陵孝陵,祔太庙。雍正、乾隆朝累加谥,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孝康皇后和孝康皇后和孝庄皇后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