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刘翔跨栏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刘翔跨栏图片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1. 刘翔至今打破过几次世界纪录
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秒91,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创造了中国人在110米栏项目上的奇迹和神话!2006年7月12日,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金牌,并打破沉睡13年之久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
2007年2月,在德国田径室内赛上,刘翔以7秒42打破了60米栏亚洲纪录。2007年8月31日,在日本大阪的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在第九道以12秒95获得冠军,成为集世界纪录、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于一身的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得主。
2. 作文刘翔110米动作描写
比赛开始前的瞬间,仿佛时间都已经停止.运动员第一次准备好起跑后,八道的伊诺森西奥表示踏板位置不舒服.比赛重新开始,美国选手特拉梅尔抢跑.下一次如果再有人抢跑将被罚下. 第三次比赛终于开始,刘翔今天的起跑相当出色,在跨第一个栏之前刘翔就领先了第二名加西亚1个身位.而在本届奥运会100米栏项目上突然冒起的法国新秀也是刘翔的最强劲对手多库里却起跑过慢在第一个栏前只排在第四、五名的位置. 此后,刘翔在栏间的优势发挥了出来,要知道刘翔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栏间表现最后的选手.刘翔越跑越快,与其它队员之前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而眼见刘翔跑在前面,身后的各国选手节奏发生了变化.加西亚、特拉梅尔、多库里选后出现在踏栏、压栏的现象. 最终,刘翔以领先第二名3、4米的优势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而时间就是破记录的12秒91.美国选手特拉梅尔13秒18第二个冲线,古巴选手加西亚13秒20排在了第三位。
3. 刘翔亚运会110米栏日记
刘翔亚运会110米栏日记
北京时间11月24日,2010年广州亚运会田径比赛继续展开争夺,在万众瞩目的男子110米栏决赛里,中国飞人刘翔(微博 官网 博客)以13秒09摘得金牌,实现了前无古人的亚运会110米栏三连冠,他的成绩同时也刷新了亚运会纪录。微博祝贺刘翔夺冠
5'18''视频:110米栏刘翔王者归来 13秒09强势问鼎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是古巴选手罗伯斯保持的12秒87,亚洲纪录是刘翔保持的12秒88,亚运会纪录是刘翔多哈亚运会创造的13秒15。今年世界最好成绩是美国“肌肉男”奥利弗跑出的12秒89,今年亚洲最好成绩是史冬鹏(微博)跑出的13秒39。
刘翔在预赛小试牛刀就跑出了13秒48,排在所有参赛选手的第一名,创造北京奥运伤退复出后的个人预赛最佳战绩,也创造了三次参加亚运会的个人预赛最佳成绩,刘翔接受采访坦言争取决赛跑进13秒20。史冬鹏在预赛表现不佳,仅仅跑出13秒89。
决赛里刘翔在第六道登场亮相,左侧是第五道的韩国老将朴泰硬,右侧是第七道的日本选手青木悠人,史冬鹏则被安排在第四道。
刘翔出现在赛场,现场6万观众沸腾了,刘翔在表情调皮、身体放松,比赛之前,身穿红色战袍的刘翔示意观众静下来,以免自己听不清发令枪响,现场瞬间鸦雀无声。
从22日的预赛来看,远离赛场半年的刘翔恢复得非常好,尤其是他的栏间节奏又回到了巅峰时的感觉,人们记忆中那道红色闪电又回来了。值得一提的是,13秒48是刘翔近3届亚运会预赛的最好成绩。
决赛中,身披56号战袍的刘翔从第六道出发,排在中国飞人两侧的分别是韩国的朴泰映和日本选手青木悠人。另一位中国选手史冬鹏被分在第四道,他在预赛时发挥不佳仅跑出13秒89。比赛时的风速为顺风1.1米/秒,这样的天气条件非常有利于选手们创造好成绩。
检录之后,刘翔身着一件印有"广州"字样的白色T恤入场,现场观众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比赛中刘翔今天依然身着一袭红色战袍,当介绍到这位奥运会冠军时,中国飞人轻松的蹦跳着,显得非常放松。
发令枪打响之前,由于现场6万多名观众欢呼声过大,经验丰富的刘翔为了更清楚的听到枪声,马上向裁判示意要求重新准备,现场立即安静了下来。发令枪打响,刘翔的起跑反应为0.122秒,随后中国飞人迅速攻第一个栏,三个栏架过后稍稍领先。
进入中途跑阶段,刘翔再次展现了行云流水的攻栏节奏,栏间的三步加速非常脆。5个栏架过后,刘翔已经确立了领先优势。后半程,刘翔的跨栏依然非常的凶狠,进一步扩大了领先优势。
冲刺阶段,刘翔毫不减速的向终点冲去,此时他的目标就是新的亚运会纪录。13秒09!刘翔冲过了终点线,连续第三次打破了赛会纪录,并且成为亚运会历史上第一位三夺110米栏冠军的选手。史冬鹏以13秒38摘得银牌,韩国的朴泰映排名第三。
4. 刘翔破纪录难忘的画面作文600字
难忘的表情
昨天,奥运会刚刚闭幕,在奥运会里,运动员们改变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写下了他们人生中辉煌的一页。他们的表情是激动的,仿佛让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而有人那失望的表情却是让整个世界都屏住呼吸惋惜的看着他,刘翔就是一个例子。
那天预赛,刘翔知道他的腿可能会坚持不住,但他仍然要跑下去。在裁判说预备的时候,他的教练、医生……只要知道刘翔可能会坚持不住的人都会为他担心。那一刻为他担心的人都在想要把刘翔的腿治好,可惜下一秒钟裁判就打响了枪。刘翔的速度减慢下来的时候全国的人都在为他担心,他让那短暂的几秒变成了他在北京奥运会留下的唯一的记忆。当他跑不动了的时候脸上露出的表情是自卑、惋惜和痛苦,那一刻这个表情刻在了中国人民的心坎里。让中国人民记住那短暂的几秒——刘翔在北京奥运会留下的唯一的记忆。
5. 用文字写出2004年雅典110米栏刘翔破世界纪录的过程
距离比赛开始10分钟,刘翔静静地坐在起跑线前,目光投射在眼前十道高高的栏架上。110米外,是那道醒目的终点线;身旁,是七个如狼似虎的强悍对手。
今天的决赛必将十分惨烈。减少了美国老将阿兰·约翰逊“一头虎”,但也窜出了法国人多库里“一条狼”。刘翔的竞争对手瞬间突变,意外连着意外,悬念接着悬念。这场高栏上的巅峰对决,不但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神经,也引起数十亿全球电视观众的关注。
瘦高的多库里,站在刘翔身旁。昨晚,他跑出13秒06的今年世界第二好成绩;今晚,13秒06怕也挡不住“黑马”的狂奔。
第六道上是野心勃勃的美国奥运亚军特拉梅尔,最好成绩13秒08。在去年世界锦标赛上,他战胜刘翔,夺得银牌。半决赛中,他从蛰伏状态突显峥嵘,扬言要染指金牌。
第七道上是古巴的奥运冠军加西亚,他袒露胸毛,镇定自若。一直“阴”到决赛的这位经验最丰富的老将,今天会不会晴天霹雳般炸响,施展一剑穿喉的绝杀?
第二道上是拉脱维亚名将奥里加斯。奥运会前,他和刘翔6次对决,5胜1负,占据心理优势。此人过栏动作快如镰刀割麦,长长的双腿跨栏如趟平地。
以上四人是刘翔决赛中的对手。前三轮中,谁把实力保留了多少,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决赛前,有的赌博公司开出赔率,押刘翔夺魁,有的则猛赌多库里获胜,加西亚和奥里加斯也是不少人看好的争金人选。
巅峰对决,天下超一流“剑手”血拼雅典,是“中国闪电”炸碎欧美堡垒,还是欧美豪强封阻“黄色闪电”?一场恶战将拉直这天大的问号。
激战即将开始,爆满的七万观众寂静下来。
发令。起跑。
一次无效,再一次抢跑后,刘翔第三次走向起跑线。他使劲地拍打着两肋和胸口,全力动员起体内最大的能量。
“各就各位”。
刘翔蹲下后,抬头望着眼前的十道栏架,目光中陡然射出浓浓的“杀气”。
一声枪响,炸裂长空。刘翔疾如炸雷,快如电光,起跑反应速度第一快。第一个栏,刘翔已经领先。
前三栏历来是刘翔的“软肋”,但今晚,刘翔快如闪电,第四跑道上,已经形成了一支红色箭头。
奥里加斯并不示弱,拼命地追赶。第四栏时,他和刘翔的差距似乎有所缩小。多库里也在狂追,第五栏时,他和刘翔仅差半米。
但是,刘翔不给他们任何机会。慢镜头中,刘翔表情凶狠得令人恐怖。他一栏一吼,像是要把栏架踏个粉碎。
红色的刘翔,在红色的跑道上,再现着《火的战车》的 *** ,80米之后,优势惊人。
最后一栏后,刘翔已经遥遥领先。红色的刘翔,黄色的面孔,高喊着撞向胜利之线!
12秒91!全场人惊呆了。刹那间,全场爆发出震耳的欢呼声……
刘翔赛后恢复了平静和往日的谦虚:“我今天的起跑非常好,我没有想到自己能跑出这么好的成绩。我把这块金牌归功于祖国和人民。”
6. 刘翔事迹(要文章)
2004年9月3日,奥运冠军刘翔返沪回到家,受到小区幼儿园小朋友们的热烈欢迎。 早报记者 张栋 图
昨天,一位老师正向记者展示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印有关于奥运冠军刘翔的照片及文章的五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试验本)。早报记者 张栋 图
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铺开,它极有可能成为每一名上海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及时反映社会生活的脉搏,值得鼓励
■选择公众人物进教材要非常慎重
■对公众人物也许是不可承受之重
刘翔,这个名字昨天再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原因是一篇对他的新闻特写首次被收入上海市小学教材,这创造了上海市教材快速引进最新时文的纪录。
而与此同时,围绕这一举措的争论也随之产生。昨天,上海市教委的相关负责人士向早报表示会关注教材选取课文的稳定性。
篇幅900字属于新闻特写题材
北京时间2004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中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2秒91获得金牌。这个成绩不仅打破了奥运会纪录,还平了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1993年8月20日在德国斯图加特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
“红色的刘翔,黄色的面孔,高喊着撞向胜利之线……”课文以这样饱含感情的文字来向上海的学生们介绍公众心目中的明星刘翔。
这篇课文出现在最新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本(试验本)的第10册第6课,取名《跨越新纪录》,属于新闻特写题材。在900字长的篇幅里,特写讲述了刘翔创造世界纪录的故事,并且还附上了刘翔“精彩一跨”的大幅照片。另外,课后还给学生留出2道关于刘翔的特别问题。
大约40所学校首批采用这一新教材
“太出人意料了。”一名小学老师昨天回忆起同孩子们一起在课本上看到刘翔那一刻的感受时说。
据了解,虽然有刘翔课文的五年级新教材目前还只是在首批40所左右的学校使用,但是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铺开,它作为每一名上海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已成为定局。
“刘翔的课文是后来才考虑加的。”教材编写组成员诸建敏向记者透露,早在2004年的暑假,新版教材的编写就启动了,当时奥运会还都没有开幕,按原计划刘翔不会出现在课文里。
然而,刘翔在奥运会上的表现给国人带来的巨大鼓舞改变了教材编写者的原计划。经过修改与审查,一篇新闻特写最终得以入选小学语文教材。
修改审查时教育专家都表示赞同
“审查组基本上都是六七十岁的教育专家,他们都表示赞同。”市教委的一位知情人士介绍说。
不过,教材编写者们不曾想到的是,随着新教材的正式问世,争论也随之产生,各方说法不一。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轩昨天给予新教材以褒奖。他表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英雄,而刘翔的确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让课文及时地去反映社会生活的脉搏,是值得鼓励的。
“励志,可能更多的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市教委资深小学教研员陈裖则认为,虽然刘翔是形象健康积极的公众人物,语文课也需要考虑对学生励志,但是,不能忘记前提必须是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否则同样也是失败的。因此,陈裖表示,选择公众人物进教材要非常慎重。
还有专家表示,公众人物一旦进入课文,势必成为未成年人未来生活中的榜样,这对于那些同样年轻的公众人物也许是不可承受之重。
面对来自各方的讨论,王厥轩昨天表示,刘翔特写收入小学教材不失为一次积极的探索,当然教材选文的确需要稳定性,上海市教委会密切地给予关注和指导。
刘翔在111米跨栏跨了10个栏。
111米跨栏属于田径赛中径赛项目的一种,也是奥运会运动的一个项目,项目是由111米跑道和跑道上面的10个跨栏组成,参加这项比赛的运动员,要分别跨过这10个栏并且通过终点才会获胜。《比赛时运动员跨过10个栏架,除了用故意手推或用脚踢倒栏架外,身体其他部位碰倒栏架不算犯规》。
沉寂许久的刘翔,最近上了回热搜,看他近期的状态,转型做了模特,没想到曾经赛场上的“飞人”,还可以在T台上闪闪发光。
遥想当年,面对全世界的质疑“黄种人怎么可能跑进前八”,田径赛事的奖项被黑种人独霸的 历史 由他改变。
那一年,他成为了国人口中的“亚洲飞人”,被媒体争相报道,让世界记住了他的名字叫刘翔。
人们近乎狂热地将刘翔称作是“民族英雄”,所有期待押宝一般地砸在他身上,也为他因病退役埋下了“一颗暗雷”。
01
近日,一段 刘翔 走秀的视频在网上传开,很多人开始疑惑他是不是转行做起了模特,于是评论区里,有人感慨他的遭遇,有人夸赞他是“最帅模特”。
可当回忆追溯到2004年8月28日凌晨,雅典奥运会田径赛场,又有多少人记得这个曾经的英雄呢?
赛场上人声鼎沸,尖叫声裹挟着热浪,从观众席阵阵扑来。 “12秒91!刘翔跑平了世界纪录!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世界冠军就此诞生了!”
刘翔的成绩一下就打破外国人对亚洲人的固有思维,那一刻他不仅是冠军,更是改写了 历史 !
那一年人们争相报道他,美国时代周刊也以他为封面,标志性的亚洲长相,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
“刘翔夺冠” 不仅是他本人的突破,也标志着世界对亚洲田径能力的认可。
众所周知,黄种人运动员的先天身体天赋不如黑种人,刘翔想要跻身世界前列,自然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众目睽睽之下,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训练计划,都会被他们写成“ 刘翔正在研究新式跑法,谈笑间就能夺冠... ”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论。
而频繁的比赛和高压的训练为刘翔留下了一身的伤病,赛前他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但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刘翔带伤参赛,却因为伤势太过严重,发令枪响后,他止步在了起点。
人们只在乎输赢,并没有关心他的伤痛。
为了全民的期待,他已经拼尽全力了,然而刘翔参加北京奥运会前,也是在马不停蹄地复健,最后结果却让众人“失望”了。
观众席嘘声一片,有人惋惜有人愤怒,更多的人骂他,给他贴上 “骗子”“影帝”“临阵脱逃”“懦夫” 的标签,不管不顾地骂他。
他们毫不在意这个从2000年开始,12年里一共参加了48次国际大赛,拿了36枚金牌,6枚银牌,3枚铜牌的运动员,为自己热爱的田径付出了多少。
12年职业生涯中,他总共跑平世界纪录1次,打破世界纪录1次,打破亚洲纪录5次,打破亚运会纪录3次。
45枚奖牌,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纪录,如此傲人的成绩却在他摔倒2次,单腿跳过终点的那一刻,全都被抹灭了。
那些亲手把他捧上“神坛”的人,这次不仅亲手把他拉下了“神坛”,还将他的伤痛全都视若无睹,只是一味发泄他们自己的情绪。
02
刘翔默默忍受了流言蜚语,没为自己多做辩解,也没有反驳任何人,而那些声音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曾经在巅峰时期,鲁豫曾采访他:“有没有想过得了世界冠军后就退役,从此功成名就。”
刘翔苦笑道: “我放得了自己,别人放不了我。”
2012年奥运会,人们翘首以盼刘翔王者归来,可造化弄人,伤病再次袭来,为了给自己的运动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哪怕负伤,也单腿蹦到了终点。
自那以后,他宣布了退役的消息,慢慢养伤,好不容易被生活治愈。
14年过去,当和他说起那段不被人们理解的过去时,很多人都觉得欠刘翔一个道歉。
刘翔却表示“大家没必要,人都是在成长,在年轻的时候,可能说了一些话,我觉得都能理解,真没什么。”
刘翔是一个不会被失败牵绊住的人,因为他对输赢总会有释怀的办法,人生要向前看,舆论是打不垮他的。
有的孩子生性好强,对胜利有种执着,好像什么都特别想跟同龄人去比较,无论什么事情,都想要做的比别人好。
好胜虽然是能指引孩子上进的因果,但过分好强就很容易失去一开始喜欢上做这件事情的意义。
正因为孩子这样的心理,所以就让很多孩子特别害怕失败,只有是输了的话就会特别的不甘心,还特别容易哭,仿佛一点打击都受不了似的。
古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人的一生要磕磕绊绊才能更加成熟,困难与失败都是需要常面对的。
当孩子面对失败的时候,如果总是输不起,对“输”感到害怕,那他们注定不能成功。
03
其实有些孩子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失败,其实有很大一定程度是跟自己的父母有关的。
有的父母总是给孩子灌输凡事都要赢的思想,让孩子一定要争气,在他们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我们对孩子要求的态度越严格,他们就对输越恐惧,以至于逃避原本这个很喜欢的事物。
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得失观呢?
首先孩子第一看重的肯定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当他遭遇失败,也许会迎来一次痛骂,但也许一次鼓励会更好——
“没关系,第二也挺好的,你知道这次是哪里没做对吗......失败了,总结好,下次你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理解孩子的失败,去接纳孩子的失败,因为他们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理解,特别是自己的父母。
其次,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他们的主观原因在于他们自己,不会因为他人的鼓励而不难过。
这样就应该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上下功夫,发觉孩子情绪上的变化。
当孩子难以接受自己失败的时候,帮助他们寻找办法解决问题。
最后,畏畏缩缩的孩子对成功也是不敢贪心的,墨守成规是不可取的,带孩子多多尝试新鲜事物,勇于 探索 ,培养出自信大方的态度,心理才能更有承受力。
刘翔110米跨栏用了12秒88。 2006年7月12日,刘翔在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洛桑站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并夺得金牌,该项目原世界纪录是由刘翔和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共同保持的12秒91。
扩展资料
运动经历
初露锋芒
1999年,刘翔进入国家队,刚进入国家队的刘翔,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把技术练好。
2000年10月,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的世界青年锦标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刘翔以13秒87获得第四名。同年年11月,在法国里昂室内赛上,刘翔获得第三名。
巅峰时期
2004年8月28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并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创造了中国人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上的神话。
8月12日,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刘翔成绩是13秒08屈居亚军,以0.01秒的微弱劣势遗憾错失集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于一身的宝贵机会,但创造了中国男选手在世锦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9月17日,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刘翔以13秒05夺冠,并创造了当时个人运动生涯第二好成绩。
2006年7月12日,刘翔在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洛桑站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并夺得金牌,该项目原世界纪录是由刘翔和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共同保持的12秒91。
2006年9月9日,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国际田联田径大奖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刘翔以12秒93夺得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这也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夺得国际田联总决赛冠军。
2007年2月,在德国田径室内赛上,刘翔以7秒42打破了60米栏亚洲纪录。6月2日,纽约锐步大奖赛冠军,成绩12秒92。
8月31日,8月31日,在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秒95获得冠军,成为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于一身的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得主。
2008年3月,在西班牙瓦伦西亚室内世界锦标赛上,以7秒46获得60米栏冠军。5月10日,大阪国际田径大奖赛,以13秒19的成绩摘金,在大阪大奖赛上夺得五连冠,同时7次在日本出战继续保持全胜的傲人纪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翔
楼主您好,按刘翔110米成绩13秒计算,其平均速度约为8.46米/秒,那么忽略缩短时间所造成的种种误差,按此速度刘翔百米跨栏需要 11.82秒 楼主您好,按刘翔110米成绩
刘翔,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栏运动员,刘翔跨栏他身上有很多传奇励志的故事。下面是由我给大家整理的刘翔简短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刘翔的励志故事 篇1
刘翔,1983年7月13日出生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栏运动员。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冠军、室内室外世锦赛冠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2004年,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91秒的成绩追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夺得冠军。 2006年,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保持13年的世界纪录夺冠。 2012年6月,世界110米栏排名第一,刘翔时隔五年后重登榜首。 2012年8月7日,伦敦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刘翔因伤结束奥运比赛。
刘翔的励志故事 篇2
又是一个四年的等待,又是一次伤心的关注,倒下的你,失望的我们,原来那一份期待只能属于八年前地中海之畔的雅典,而不能跟随我们到别处刘翔跨栏!可是我们不遗憾,不抱怨,更不记恨,毕竟这一切,这所有的期待都是因为你的横空出世而随之到来的!
回想起在雅典的那个夏天,似乎就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一般,依然历历在目,那个在起跑点婉如火箭一般冲出的黄种人,瞬间就让我们屏住了呼吸,那种感受、那种感觉,如何能用言语和文字抒发清楚?多少年了?我们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谁能让我们中国,这条东方巨龙的国旗飘扬在那些总让欧美人认为是他们称霸的赛场上?
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汗水经营,刘翔出现了,就像是在宣告我们黄种人同样可以在田径赛场耀武扬威一般的出现了,你们能赢,我们为什么不能赢?你们究竟比我们有多少优越性?我们不服输,我们不放弃,因为这个赛场没有了我们,注定会变的不精彩。那一刻,刘翔身披五星红旗昂首挺胸站在了颁奖台的最上方;那一刻,多少代人期待的一个梦想终于在刘翔的身上得以实现;那一刻,我们这个泱泱大国、体育强国,终于有了引以为傲的新招牌项目!
可是你可知,为了这一枚金牌刘翔付出了多少?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苦练,那是多少载汗水和伤痛的百般阻挠,但是刘翔始终没有放弃,他相信挺过这些难关、摆平这些拦路虎后,他就能荣登殿堂。没错,他做到了,他也成功了,在我们只关注到他风光的一面时,还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过于激烈的训练和参赛,早已让他的全身布满了伤痕?为了2004年的那一幕,可以说他燃烧殆尽了自己的运动岁月,今后怎么办?难道要饱含期待的大家每每看到一个伤痕累累的他吗?
所以刘翔很努力的进行着每一次受伤后的康复训练,更是相当谨慎的安排着自己每个赛季的赛程,只要能时不时的出现在赛场上,只要保持好自己的竞技状态,只要让大家认为他还可以跑,那就心满意足了。只可惜无情的病魔就仿佛每夜都会出现在你面前的梦魇一般,让人厌恶的挥之不去,.
所以当奥运圣火首次在他的故乡—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古国点燃之时,在我们都在期待刘翔千呼万唤使出来之时,刘翔却犹抱琵琶半遮面一般无奈的退场了。那一刻有些人不乐意了,整个奥运赛程就为了看这短短的十几秒钟,就为了看你这一跑、一跨,结果你不战而逃,这什么意思?这怎么能让人心平气和的去接受?我们承认那一刻,刘翔的退赛确实让许多支持他、关注他、喜爱他的人们伤心了、气愤了。可是你们可曾想过,作为一名运动员来讲,他的职业生涯能有多久?他的伤病会将他的身体摧残到什么程度?他究竟是害怕失利不敢参赛?还是为了能让你们多看他跑几年,才选择退赛这一下策?诚然不能在自己的故乡出战,的确是一种精神上的背宗忘祖,可是若不是为了雅典那一枚金牌,会导致他此后伤病缠身吗?
带着四年前的遗憾,我们跟随着他一起来到了伦敦,可是令我们吃惊的是四年前反复困扰他的那个病魔,怎么也来了?难道它又想在这关键的时刻作乱?再不跑,或许就难以再登奥运的舞台了;再不跑,对于自己也无法交待了……
因此,这一刻的刘翔咬紧牙关,踏上跑道,就算是摔倒了,也要再度爬起,就算是没有了晋级的可能,也要坚持到终点!这一跑或许就是他在奥运赛场的最后一刻了,但是这一跑却远远要比04年的金牌加身时刻更加荣耀,他将永远都是我们的骄傲,他更将永远都是田径赛场上的骄傲!他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成功的谱写了一曲"2012刘翔决不放弃"的励志故事!
刘翔的励志故事 篇3
爷爷改变了刘翔
小时候的刘翔是个顽皮的男孩,胆子大是很多大人对他的评价。正是因为看到他别的孩子更顽皮,家人把他送到了少体校。体校的道路并不是很顺利,由于年龄小,刘翔经常受到同校大孩子的欺负,刘翔说这是全国少体校的惯例。这样的遭遇让他几乎决定放弃少体校,但有一件事情改变了年少的刘翔的决定。
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已经70岁了,此前老人家是不会骑自行车的,但70岁那年突然就想学,而且学会了,老人说自己学会去哪儿都方便。刘翔就想,爷爷70岁都能学会骑自行车,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呢?现在回忆起来,刘翔还在感叹,如果没有爷爷的这个行动刺激,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了。
那一次刻骨铭心的比赛
刘翔是个跨栏奇才。要知道1996的时候,他还在练跳高,当时刘翔很自信,他说:"如果我的身高能够达到两米,我在跳高项目上将会很有作为。"他当时已经拿过上海市少年跳高冠军了,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跳高人才。但是就是那一年,现在他的跨栏教练孙海平看上他了。用孙海平的话说,跨栏选手需要胆量,很多人看到1米多高的栏横在眼前就不敢过,而刘翔有这样的胆量,再就是从他练跳高看,他的速度和爆发力很好。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让很多国际田径界的人士都没有想到,再加上中国人甚至亚洲人在直道项目上很少有人能进入决赛,所以造就了那次让他和教练刻骨铭心的比赛。
那是2000年11月法国里昂的一次室内田径大奖赛,6名选手进入60米栏的决赛,刘翔站在第五道,其中有3个美国选手,他旁边的第六道也是一名美国选手。发令枪响过了,没想到第六道的那个美国选手在跨第二个栏的时候就摔倒了,刘翔则是第三个冲过终点,这样的兴奋仅仅保持了2秒钟,裁判和大屏幕同时宣布,第五道中国刘翔没有成绩,怎么会这样呢?刘翔和他的教练感到很气愤,找裁判理论。原来裁判误将那个摔倒的美国选手当成刘翔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不会在这个项目上跑出好成绩的。那是一次没有电视转播的比赛,幸好刘翔的教练用自己的小摄像机将全部过程拍下,这是孙海平的习惯,刘翔的每一次比赛他都会用摄像机拍下的,而这成了那次证明刘翔没有摔倒的惟一证据,录像十分清楚地显示,中国刘翔第三。终于还了刘翔一个清白,也给国际田径界裁判提了个醒,中国人是可以在短距离的项目上有所作为的。
正是这样的一次偶然事故,给了刘翔师徒二人很大的刺激,也让他们的训练更加有了动力。
他兴奋得三天没睡着觉
真正让世界知道刘翔的是2002年7月份,瑞士洛桑的一次国际田联大奖赛。那个时候19岁的他跑出了13秒12的个人最好成绩,并打破了美国人保持了24年之久的世界青年纪录和中国人李彤保持了8年的亚洲纪录。
刘翔说,这一切来得很快,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当时通过终点时,回头看了一下,竟然把第二名甩得很远。有人告诉他破了世界青年纪录,他不相信,但确实是事实,他足足兴奋了三天,他说那三天睡不着觉,也没心思训练,只想笑,只想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破纪录的每一个画面。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感到当初选择跨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也是从那个时候,刘翔发现自己是一个比赛型的选手,越到比赛越兴奋,越有强手,越兴奋。他说:"当看到自己跨过一个又一个栏的时候,就感觉像是在超越,这种兴奋是无法比拟的。"
为奶奶拿了第一块金牌
那是2001年11月广东的九运会,刘翔的奶奶因为胰腺癌在那个时候已经快不行了,但老人家因为一桩心事未了,她要等着孙子刘翔拿全运会金牌。在决赛的那天,刘翔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他一直在祈祷,能够以一块金牌献给奶奶。但那个时候刘翔并没有绝对的实力,他的师兄陈雁浩是他最强大的对手,但刘翔最终以0.06秒的微弱优势获得了冠军,他跪倒在终点,头向地磕了三次,他是在告诉奶奶自己获得了金牌。而他的奶奶没有等着他回到上海就去世了,但让老人家高兴的是已经知道刘翔获得冠军。
刘翔的励志故事 篇4
雅典,爱琴海的夜风轻拂古老的阿提卡平原。夜色中,灯光骤然聚焦在一张年轻的黄皮肤的脸上——中国的刘翔。
今天,他站在了奥运会短距离径赛决赛的起跑线上。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因为在108年的奥运会历史上,他是第一位站在这里的中国人。
在他的前面,橘红色的跑道仿佛燃烧起澎湃的激情,那里承载着中国体育的光荣与梦想;在他的身后,是他教练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是一段追风少年艰苦寂寞而又充满斑斓憧憬的梦幻岁月……
少年之星险夭折
刘翔走上田径场是非常偶然的。10年前,少年刘翔就读于上海市普陀区的管弄新村小学,因为他个子比同龄的学生高,手大,力强,扳手腕从来不吃亏,而且脑子活络。教体育的钟老师让刘翔参加跑步训练,由此成了他田径生涯的起点。
刘翔的故事
一开始的那段日子并不顺利,少体校录取了他,家里的长辈都不同意。妈妈说:"我们翔翔是要读书上大学的。"
唯有父亲刘学根是刘翔最有力的支持者。他的理由是,小时候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有好处。父亲年轻时喜欢体育,玩耍石锁、石担,知道好身体的重要性。
最初的几年里,刘翔练的是跳高。现在想来,那段"歧途"使少年刘翔对田径的栏架有了初步的感觉。一直到四五年级,刘翔赢得了市"跳高小能手"的荣誉,长辈们方才转变了态度。
初一时,刘翔的身高窜到了1.70米以上,在上海市的中学生比赛中100米拿了亚军。有人说,刘翔是跑步的料,他的爆发力强,冲刺好。这样他又进入了市体校,开始练跨栏,一年多就进入了全国少年前3名,然而这时的刘翔心理上出现了一个非常强烈的"排斥期",少年星途差一点就此夭折。
悟性高人一筹
第一个感觉到刘翔心理上"排斥"的,是他的父亲。
"怎么,你不想练了?"在一次接刘翔回家的路上,父亲这样问。
"你不会同意吧?"刘翔反问。
这个对话的情景,刘学根多年后说起来记忆犹新,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刘翔从不在困难面前打退堂鼓,也从来不用这种口吻说话。"那好,我们先回母校宜川中学吧。"
半年后,刘翔家里来了一个电话,是上海队的跨栏教练孙海平。孙海平希望同刘翔的父亲谈一谈。原来,孙海平早就看上了刘翔,"在同年龄的孩子中,他个子比较高。虽然技术比较差,但节奏感很好,这可是先天的优势啊,当时我就想让这孩子跟我练。"没料到回来找他时,刘翔却不见了。
孙教练与刘爸爸谈得很坦诚:"这孩子有天赋,他跨栏的节奏感很好,这可是天生的。他要不练,真可惜了。"孙海平同时提出,刘翔要先参加一周的试训。
一周训练,让孙海平有点担心,他发现刘翔动作僵硬,已经完全不是半年前那棵让人眼睛一亮的好苗子了。孙教练有点泄气了,准备放弃了,但是一个细节最终又让他改变了想法。孙海平说:"第五天,我教了他一个动作,他的悟性很强。因为天赋有两种,一种是先天的,另一种是领悟以后获得的,因此一个练体育的孩子,领悟能力尤其重要。"
"三级跳"选入上海队
另一个细节让刘翔的父母至今感动。交给孙教练之后,16岁的刘翔"三级跳",从一个体校学生变成了上海田径队一队的运动员。当时他膝关节有老伤,留下了积水。孙海平立即带着刘翔去上海最好的医院,找上海最好的医生。
孙海平在训练中注重针对刘翔的特点,加强基础的专项训练。3个月后,孙海平的"刘翔训练模式"就取得了成功,刘翔跑出了14秒19的好成绩,这个进步对上海田径队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14秒30是健将的标准,他也是一个真正的"三级跳"运动健将。
孙海平追求的是"多因素训练"和"实效性训练".孙海平1982年从上海体院毕业之后,教练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他那个年代的田径运动员练得很苦,说难听一点就是"傻练",收效甚微。孙教练说,也许亚洲人从生化指标上不适宜练短跑,人种的差异没办法,但有一点我们是具备的,那就是中国人灵敏的神经系统,说白了,就是脑子灵。刘翔在这一点上有很强的优势。有人说,刘翔是20岁的人,30岁的脑子,成熟聪明,心理素质好。孙海平从接手刘翔的第一天就决定为他全面打基础,把他的优势充分发挥,有了好底子,方法得当就一定没问题。在我国的运动员,刘翔的训练肯定不是最苦的,但成绩上升却是最快的。除了刘翔的努力和天分外,孙海平"恰到好处的方法"是关键因素。
2002年7月,刘翔以13秒12的成绩刷新了李彤沉寂8年的亚洲纪录,同时刷新了美国黑人运动员赫米亚捍卫了24年的世界青年纪录。从那一刻,全世界的人都注意到,一个东方少年在橘红色跑道上刮起的一股"中国旋风".
训练中曾跑进13秒
体育训练是全面的、综合的,不仅要训练技术战术,提高心理素质,还要学会做人。
生活中的刘翔懂礼貌、有孝心,自控能力强。每周训练结束,他总是直奔家中,陪爸爸妈妈,去看望爷爷。为了这份自己喜欢的运动事业,刘翔牺牲了很多,留下不少遗憾。只有一件是他无法弥补的,那就是在奶奶临终前,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小时候是奶奶把他领大,可就在老人家病危住院时,刘翔却不得不拼搏在九运会的赛场。刘翔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全运会冠军,可奶奶永远地离开了他。父母没有在第一时间告诉儿子"老人去世"的消息。比赛回来,刘翔一个人哭了整整一个晚上。
现在的刘翔学会了关心父母,了解刘翔的`人都说他是个难得的孝子。刘翔的母亲以前是一位点心雕刻师,2000年下岗之后,刘翔就不再让妈妈上班:"辛苦了大半辈子,我不想让她再操劳了。"现在,妈妈常常夸儿子:"我们翔翔从小离家,行李包都是自己打理。我突然发现,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有了名气也有苦恼。有一次,刘翔打电话回来,说自己比赛刚下来,气喘未定,记者们就围上来要他说些什么。他说:"让我喘喘气,穿好衣服,慢慢说不是更好吗?结果有记者说我耍大牌。"对此,他母亲吉粉花很心疼,希望媒体的朋友谅解刘翔。他父亲则不同意:"接受记者采访是一名运动员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他们代表了所有关心你的人,你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了记者啊!"
7月13日,是刘翔的生日,也是北京申奥成功的纪念日。今年的生日,刘翔是在训练场上度过的。刘翔思忖着给父母什么礼物,教练孙海平说:"你跑出一个好成绩,就是最好的礼物。"果然他在训练中跑出了13秒以内的成绩。这个消息他对谁也没有说,只是晚上给父母打电话时悄悄地漏了出来。他说这是给父母、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刘翔的励志故事 篇5
俗话说,三岁看老,小刘翔的这股子倔强劲也注定了他未来的功成名就。而让刘翔区别于他人的特质不仅仅在于他的不服输精神,其抗干扰能力同样也超乎常人。从小到大经历过无数比赛,甚至在雅典奥运会这样的最高级别运动会上,刘翔依然能镇定自若,就在于这种优异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当我在比赛的时候,除了赛道,其他的我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那个时候在我的内心世界里,全世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刘翔这样形容自己的比赛状态。而这种堪称运动员最高境界的状态,在刘翔尚且年少时就显露出端倪。
“我记得,刘翔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那时候他才16岁。”老方娓娓道来,正是那一场比赛验证了刘翔的与众不同。1999年初,全国少年赛在河南举行,刘翔报名参加了16至17岁年龄组的比赛。比赛临近开始,裁判已经将小选手们带到了起跑线前,刘翔像往常一样甩甩手臂动动腿脚,认真地做着准备活动。这个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号码布竟然忘带了!小刘翔赶紧向裁判报告了情况,得到允许后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向看台去找教练。刘翔这一举动吓坏了所有人,一听他说居然把号码布给忘了,当时教练们头上汗都下来了。“他把号码布放在自己包里了,可当时他的包还不跟大伙的在一起,在另外一个同学那儿。教练赶紧去找到另外一个孩子,拿到号码布再跑着送到刘翔手里。”谈春华说。这一折腾比赛就被耽搁掉了两、三分钟,幸好裁判通情达理,等刘翔把号码布别到胸前,一切都弄妥当了,才重新宣布准备比赛。比赛的结果再次叫所有人大吃一惊,小刘翔竟然丝毫没受到之前一团混乱的干扰,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比赛中,而且最终还拿到了冠军。“要是别的小孩,经过这么一折腾早就慌了手脚,比赛已经输掉一半了。何况之前他还拼命跑了一段路来看台找教练,体力也消耗了一大半了。”谈春华感慨地说,“刘翔就是心理素质好,他简直就是个奇才。”
短短的两年时间,刘翔用自己的双腿征服了亚洲,也征服了“人种论”和“皮肤论”大行其道的世界田坛,“中国刘、跨栏王”的美誉让刘翔成为目前中国田径最炙手可热的明星。38年前,中国台北的纪政首获罗马奥运会女子80米栏铜牌,这是中国人在短跑上的第一次突破。38年后,人们期盼着上海小伙子刘翔能在男子项目上也为中国写下新的篇章。
刘翔的励志故事 篇6
2011年4月13日,在北京体育大学参加有关活动的“飞人”刘翔,向外界透露了他的一个惊人动向:起跑技术已经从原先的“八步”改为“七步”上栏,并且将在5月15日的黄金大奖赛上海站采用这一新技术。
所谓“七步上栏”或者“八步上栏”指的是从起跑到第一个栏架之间13。72米的距离中,选手所跑的步数。目前世界110米栏最快的两人:美国的奥利弗、古巴的罗伯斯,采用的都是七步跑———那是一种对选手身体素质及爆发力要求很高的技术。
而刘翔,从12岁练110米栏项目开始,到现在已经16年了,他一直采用的是“八步上栏”技术。刘翔今年28周岁,对于一个田径运动员来说已是高龄,况且刘翔已经凭着自己的“八步”拿下过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亚运会三连冠,改写过世界纪录,尽管他经历过伤病以及北京奥运退赛等挫折,但刘翔都挺过来了,至今仍不失为110米栏的世界顶尖选手,那刘翔为何要迎难而上,决心改变自己多年的技术呢?
刘翔小时候,他的爷爷为了接送他上学,在70岁的年纪去学骑自行车。这件事给刘翔的触动很大,他一直记得爷爷的教诲:“没有什么事是不可以改变的,如果你决定改变,就一定要做好。”
在去年亚运会夺冠后,尤其是今年2月参加完德国两站室内赛后,刘翔的感觉还不错,认为自己还是行的,但他同时认识到,要想突破和超越,光有这点感觉可能还不行。所以,在从德国比赛回来后,刘翔主动找到了师傅孙海平,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想从起跑上做文章,我觉得‘七步上栏’是一门技术,罗伯斯和奥利弗都掌握了,我也应该去尝试一下,通过‘八步’改‘七步’,去掌握新技术,去缩小前半程与他们之间的差距。”
孙海平一听,内心非常高兴,不过,孙海平十分清楚其中的难度,十几年的习惯,突然要改,能做到吗?他提醒刘翔说:“因为这个改变涉及神经系统,很多形成了条件反射,要改变的难度是非常之大的。”不料,刘翔回答说:“罗伯斯和奥利弗都能改成功,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最近我又发现一名身高只有180cm的跨栏运动员也可以采取7步上栏,那么我刘翔为什么不可以呢?”
“说改就改,必须完成!”刘翔给自己下达了死命令,马上付诸行动。除了按照师傅制定的“一整套改造计划”认真训练外,刘翔还非常注意从一些生活细节上来配合调整,他以前穿裤子是先伸右脚,然后左脚,而自从改七步上栏后,他现在则是先左脚,再右脚。
八步变七步,也许只有千分之一秒的差别,但是对于十几秒的110米栏来说,它却关乎最后的成败。孙海平在介绍这一新技术的“亮点”时说:“以前,刘翔八步上栏,中间要调整一步,就好比中间有个小碎步,不能太发力,否则就直接冲到栏架前了,那第一个栏就不是跨了,而是跳栏了,而现在改成七步后,就不用倒脚了,可以比较顺脚地跨第一个栏。这样一来,就可以相应缩短起跑到上栏的时间,起跑尤其是前3个栏好起来后,就可以更好地衔接后面7个栏,会越跑越快!这就是新技术的优势所在。”
功夫不负有心人,梅花香自苦寒来。目前,经过两个月来的艰苦训练,刘翔的“七步上栏”技术已经初步练成,经过多次测试,效果不错,成功率已达到了80%。这也标志着,刘翔从此成为了中国第一、世界第四能够使用该技术的运动员。
得知刘翔“七上八下”的成功,人们无不为他这种敢于挑战、勇于超越自己的精神所感动。一位翔迷说:“刘翔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在面临瓶颈的情况下,勇于转型,积极寻求突破,他的这种自信、敬业和不服输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相信刘翔一定能重回世界巅峰,夺取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胜利!”
刘翔的励志故事 篇7
当刘翔在110米栏比赛中再次战胜美国人阿兰·约翰逊后,记者问刘翔:“您认为亚洲运动员要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刘翔提出三点:“一是有一个好教练,二是要理解自己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三是要确定一名成绩比自己好得多的运动员作为竞争对手。”
一个运动员如果没有一个好教练,或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不理解、不热爱,那无异于一场灾难,即便他天分过人,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让人不解的是,确定一名成绩比自己好得多的运动员作为竞争对手,真的那么重要?
曾4次夺得世锦赛冠军的阿兰·约翰逊是名副其实的“跨栏王”,刘翔曾多次表达对他的敬意:“阿兰·约翰逊是我的偶像。”倘若刘翔仅仅把阿兰·约翰逊当作偶像,像图腾一般崇拜,那么,偶像将成为一座横亘在他面前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峰。所幸刘翔不仅仅视之为偶像,更悄悄把他当作比自己好得多的竞争对手。
与比自己好得多的竞争对手竞争,让刘翔吃尽苦头,但同样让他获益匪浅——在两人的多次较量中,刘翔慢慢占了上风:2005年,刘翔3胜2负稍占优势;2006年,刘翔4胜1负完全处于优势地位。在刘翔之前,也有其他运动员胜出过阿兰·约翰逊,但从没有人像刘翔这样对“跨栏王”构成真正的威胁……
所有渴望在各自领域里跑出好成绩的人,不妨都去设立这样一个参照物。这个参照物一定要看起来高不可攀,因为目标越高,成绩也越大;把他视作偶像,在尊重他的同时,视他为重要的竞争对手,取代甚至超越他。
什么是偶像?偶像就是用来超越和打败的。
关于刘翔跨栏和刘翔跨栏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