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军衔 纳粹德国元帅军衔

金汇小助手 百科知识 2023-02-12 61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纳粹德国军衔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纳粹德国元帅军衔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二战中德国国防军的迷彩一般是什么军衔的士兵使用?

二战德国的军衔

二战德国军衔

纳粹军衔设6等20级:

元帅;

将官:大将、兵种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一级上士、二级上士、中士;

军士:一级下士、二级下士;

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上等列兵、列兵。

纳粹军衔的介绍

纳粹军衔是纳粹军队的军衔区分。到1945年战败前,德国武装部队的军衔区分为陆军、空军、海军、武装党卫队和宪兵,党卫队衔级单独设置。其中陆军军衔中另设总参勤务军衔,在海军中又分为海上部队军衔、海岸部队军衔。同时军政官、技术官、女军人另设有专门的级别(军衔)称谓。为便于读者对各种军衔、衔称作横向比较,每一称号后均附编号,以“元首”为始,其他类推。

纳粹德国军衔的介绍

1933年,作为一战战败国军队,受到凡尔赛和约种种限制的德国陆军与海军军衔共分6等20级,但各军衔称谓不同,如元帅分别称为海军元帅和陆军元帅。1935年,组建了空军,在海军中设置了准将军衔。1941年6月29日,赫尔曼·戈林元帅晋升为帝国元帅。1936年到1940年间陆军设置有“元帅级大将”军衔,介于元帅与大将之间。除此以外,直到战争结束,军官衔级一直保持稳定,而军士和士兵的军衔变化较多,各军种的变化情况也不尽相同。

纳粹德国的将官军衔是怎样设置的?

早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纳粹德国军衔,德国纳粹德国军衔的陆军将官分为4级,海军将官分为3级,即:陆军元帅、大将,陆、海军上将,陆、海军中将,陆、海军少将。

当时,大将和元帅地位相当,通常都担任集团军监察长(相当于集团军司令)。元帅没有兵种纳粹德国军衔的区分,而大将则按兵种分为步兵大将和骑兵大将。海军无元帅、大将衔,陆军的上将也按兵种分为步兵上将、骑兵上将和炮兵上将;中将和少将没有兵种的区分。海军将官则在军衔前冠以“海军”,如海军上将、海军少将等。

纳粹德国军衔了纳粹德国时期(1933-1945年),希特勒在疯狂扩军和进行侵略战争的过程中,逐步地恢复纳粹德国军衔了德意志国家历史上所有的将官和元帅军衔,并规定了诸军兵种和各级军衔相应的名称和级别,如:帝国元帅;元帅,海军元帅;大将,海军大将;兵种上将,海军上将;中将,海军中将;少将,海军少将。空军军衔与陆军相同。

这一时期,德国的旅长和师长通常为少将和中将;军长和集团军司令,通常为上将和大将;集团军群和战区司令,全军和各军种的总司令,通常由元帅担任。

纳粹德国时期,元帅、大将、中将和少将都没有兵种区分,只有军种的区分;在上将这一级,陆、空军有兵种的区分,而海军上将则没有兵种区分。德国陆军和空军的上将虽有兵种的区分,但在德文资料中,通常是在某个上将的名字首次出现或者介绍有关将官的简历时,才使用兵种上将的全称,例如:卡尔·埃步尔步兵上将,瓦尔特·冯·阿克斯特尔姆高射炮兵上将等等;而在其他情况特别是泛指的情况下,则通称上将,而不称兵种上将。

纳粹德国军衔的标志

德军制服上的领章能分为元帅和将官、校官和尉官、高级军士、低级军士和士兵四种。肩章分为士兵、军士、尉官、校官、将官、元帅六种,除了士兵和低级军士的军衔不能由肩章区分之外。高级军士、校官、尉官和将官的军衔能以肩章上星的数量区分。士兵的军衔以左上臂上的袖章来区分。

关于纳粹德国军衔和纳粹德国元帅军衔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