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台湾选举制度,以及台湾选举制服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九合一选举”指台湾选举制度的是我国台湾省的一种选举制度。其中“九”指的是直辖市长、直辖市议员、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民代表、乡镇市长、村里长、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民代表以及区长这九种地方公职台湾选举制度;“一”指的是所有地方公职在一天之内选出。
九合一选举简介
“九合一”选举被称为台湾选举史上最大规模的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台湾选举制度,全台各县市九项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合并进行。
2014年11月29日台湾选举制度,台湾地区“九合一·地方选举”进行投票、开票。据台湾当局选举事务部门统计台湾选举制度,在22个县市长中,国党参选人获得6席,民党籍参选人获得13席,另有3席为无党籍人士当选。国党方面29日晚间承认遭遇极大挫折,表示将尽快提改革方案。
台湾地区2018年11月24日举行俗称“九合一”的地方公职人员选举,民党大败,赖清德宣布辞去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职务。截至北京时间24日晚上9点,国党已经赢得全台22个县市首长中14席。
法律分析:台湾地区选举共有9种,任期均为4年,分述如下:
一、领导人、副领导人:任期4年。
二、台湾地区民意代表:应选名额113人,连选得连任,于每届任满前3个月内,依下列规定选出:
(一)“台行政管理机构直辖市”、县市73人。每县市至少1人。
(二)平地少数民族及山地少数民族各3人。
(三)不分区及“海外侨民”共34人。
前项第一款依各“台行政管理机构直辖市”、县市人口比例分配,并按应选名额划分同额选举区选出之。第三款依政党名单投票选举之,由获得百分之五以上政党选举票之政党依得票比率选出之,各政党当选名单中,妇女不得低于二分之一。
三、地方公职人员:“‘台行政管理机构直辖市’议会议员、县(巿)议会议员、乡(镇、巿)民代表会代表、“直辖市”市长、县(巿)长、乡(镇、巿)长、村、里长。任期均为4年。
法律依据:《台湾宪法》 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选举,于任期届满一百二十日前,其它公职人员选举于四十日前,由台当局选务主管部门发布选举公告,载明选举种类、选举区、投票日期、投票起、止时间、竞选经费最高金额。“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选举公告并载明得推荐领导人、副领导人候选人之政党及受理申请为被联署人之起止日期、时间、地点。
1、范围不同。
民意代表其范围包含立委。在台湾“民意代表”基本上泛指各级立法机关的议员与代表,立法委员、县市议员、乡镇市区代表都属于民意代表。
立法委员是由人民选出、于议会等各级民意机关代表民意的委员。
2、选举方法不同。
“民意代表”选举也可分为“中央民意代表”选举(主要是“立法委员”选举 ),地方“民意代表”选举(主要为市、县议员选举和乡、镇、市民代表选举)。用直接选举的方法,进行最基层的村、里长,乡、镇(区)民意代表选举,而对省参议员和高层公职则用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
立法委员是由人民选出、于议会等各级民意机关代表民意的委员。他们执行对同级行政机关的预算审核权、听取报告及质询,有些议会有立法权及人事同意权。
3、职责不同。
立法委员执行对同级行政机关的预算审核权、听取报告及质询,有些议会有立法权及人事同意权。
民意代表是人民借由选举选出民意代表,来行使间接民主的权利。又称为代议员。
扩展资料:
台湾的“立法委员”选举制度则比较特别,其所采取的“单记非让渡选举制”可谓“举世无双”。这种制度规定,每个选区产生若干名“立法委员”,但选民只能投一票,该票只能投给一个候选人。
这种选举制度使小党容易生存,使一些人可以通过较固定的支持者低票当选。例如1992年第二届“立法委员”选举,台北县应选16席,候选人只须达到6%的选票即可保证当选,但事实上在赵少康超高票当选的情况下,有些人仅以不到3%的得票率即当选。
这种选举制度,使候选人可以不顾所在选区大多数人的诉求,而只须嬴得稳定的部分支持者。这也是造成地方派系长期存在、纷争的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民意代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立委委员
台湾选举制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台湾选举制服、台湾选举制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