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子 蛏子的清洗方法和做法

金汇小助手 百科知识 2023-03-02 15 0

今天给各位分享蛏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蛏子的清洗方法和做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蛏子是什么?

蛏子【chēng zǐ】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竹蛏科。贝壳长方形而两端纯圆,长约4~8.5厘米,壳顶靠近前方。生长线显著,两片贝壳相等;壳面为黄绿色,常有磨损破落而呈白色。贝壳关闭时,前后端开口。栖息于河口附近和有少量淡水注入的浅海内湾的软泥沙中。

蛏子是帘蛤目竹蛏科瓣鳃纲软体动物的通称。又称蛏子皇、圣子、竹蝗、蜻。贝壳长,近柱状或卵圆形,两壳相等。前、后端开口,前端为足孔,后端有水管伸出。壳顶不凸出,其位置随不同的种类而异,有的在壳的最前端,有的在贝壳中央略靠前方。足极发达,长柱状,无足丝。

中国沿海一带均有出产,江苏、福建、山东、浙江是著名的产地,人们还常常在海水盐度较低(适应范围在4-28‰)的河口附近和内湾软泥海涂中筑“蛏田”,进行人工养殖。其中缢蛏、长竹蛏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为主要的养殖对象。

蛏苗在一年之内放养长大,体长大多在4厘米左右,为一年蛏或新蛏,在7-8月采收;如果继续放养到第二年,一般有7厘米左右,称两年蛏或旧蛏,在3-4月采收。目前只养一年蛏和二年蛏。

蛏子是什么

蛏子是一种常见的海鲜。蛏子为海产贝类,有缢蛏、竹蛏等种类。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淡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蛏肉含丰富蛋白质、钙、铁、硒、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每年的6-8月是吃蛏子的最好时节,蛏子可不是什么部位都能吃的,蛏子的两个管子可以吃,内脏里的杂质需要清除,以及肉里的黑线要剔除。而且蛏子要洗干净了,吃起来才美味,下面就看看蛏子的清洗方法。

蛏子的清洗方法和蛤蜊有些类似,先将蛏子表面的泥土冲洗干净,再加入1小勺盐浸泡两个小时,让蛏子里的泥沙吐干净。注意浸泡的时候要换干净的清水,等到水里没什么泥沙了,就需要在水里滴几滴油,搅拌均匀这样可以让泥沙吐的更干净。不过大家也要注意水不需要太多,只要刚好能淹没蛏子就可以了,而且盐别多也别少,和平时炒菜的盐量差不多就可以了,因为盐太少,不会吐泥沙,但是如果盐太多,会导致蛏子死掉。

蛏子怎么读

;     01

      chēng zi

      蛏子读音为chēngzi。蛏子为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淡黄色,里面白色。蛏子常见于潮间带的泥沙中,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动,受惊时很快缩入洞内。

      02

      蛏子,学名缢蛏,别名"小人仙"属软体动物,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生活在海洋之中,为常见的海鲜食材。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对养殖蛏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宁波大众海特产,宁海长街一带,面临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土质以泥沙为主,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

      03

      据清《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04

      蛏子的肉很好吃,并且价格也很便宜,所以是一种大众化的海产食品。在我国沿海,尤其是山东、浙江和福建等省,都用人工方法养殖。专家表示说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吃蛏子的时候最好不要去街边摊去吃,还是应该自己在家食用,一定要注意蛏子的卫生与清洁。因为是在软泥滩上生活,所以蛏子的两个贝壳很薄也很脆。贝壳的形状近乎长方形,表面常生长着一层浅绿色的薄皮。

蛏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蛏子的清洗方法和做法、蛏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