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吴三桂墓,以及吴三桂墓地 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吴三桂死后葬在马家寨。
马家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首府凯里市岑巩县,马家寨的人并不是姓马,而是清一色的姓吴,取名马家寨是为了:一是纪念吴三桂的军师马宝,他一路保护陈圆圆逃难至此,历经千难万险。二是掩人耳目,躲避清廷的追杀。
马家寨村围绕“国之宝·思州石砚 思州傩戏傩技 陈圆圆墓”三张文化名片,主动融入舞阳河流域旅游经济带,梵净山旅游区和湘西旅游经济圈发展,马家寨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5万人,旅游收入达500多万元。
扩展资料:
陈圆圆与吴三桂的墓,以及吴三桂后裔都落在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证据确凿。
据“秘传人”陈述:当年吴三桂死后,形势急剧恶化,陈圆圆毅然决定偕同吴三桂之子吴应麒等秘密离开云南,并将吴三桂遗体带走,潜入贵州岑巩县的密林山洞,待数年后风声渐息才下山,搬至今马家寨定居。
圆圆病死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终年67岁。他们感激陈圆圆保全吴氏血脉,尊称她为“老太婆”。清朝视吴三桂为十恶不赦之罪人,故其子孙为生命计,约定不向外透露一字,绝对保守秘密,不许说,更不得写,连家谱也不准修。
但又担心家史失传,便想出一个办法:在每一代男青年中秘选一优秀者,由上一辈传人将祖上历史口授三遍,让其默记心中。担负其事的传人,即被称为“秘传人”。
由此,一代代传下去,传到吴有鹏时,已历10代。传人讲述吴三桂与陈圆圆事,如数家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家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吴三桂陈圆圆魂归何处 吴三桂后人今何在?
陈圆圆与吴三桂的墓,以及吴三桂后裔都落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马家寨。
在马家寨吴家墓地,距陈圆圆墓约三四米处,石碑比陈圆圆碑稍大,中间竖刻一行字“受皇恩养一次八十五岁吴公号墓”。其中三个空白,因年久模糊不清无法识别。仅从其他字判断,此墓主人系男性,绝非张皇后。
现场反复辨识,上述三字还是难辨,幸好他们已做了两份拓片,纸上的字较易辨认。经过研究,终于识别第一个字是“颐”,而后两个字才是碑文解读的关键:这两个字是墓主人的号。
经反复比对,终于认定这两个字就是:硕甫!这正是吴三桂生前用过的号。他最常用的号,有“月先”,还有“长白”等字号,而“硕甫”则很少用,只在部分典籍中有,少为人知。
再看碑文,除“吴公号硕甫”已破解,全文连读如同天书。专家凭借对吴三桂的深入研究,终于获得合理解释:“受皇恩颐养”,其意思是受皇天之恩而被眷顾与颐养。所谓“一次”则很费解,但不能简单解为只“颐养”一次。
如与吴三桂曾即位当皇帝,死后其孙又尊其为“太祖高皇帝”相联系,那么“一次”可解释为“第一次”“首次”,再引申为“开创”“首创”,则与三桂死后的庙号“太祖”相吻合。故“一次”暗指三桂为“大周太祖高皇帝”。
从来墓志铭的碑文正中书写:死者职位爵名某某之墓,或称“神道碑”,却未如该碑正中书写墓主之年龄八十五岁。这里,当另有深意。
在深入调查中,吴氏“秘传人”称:吴三桂死于康熙十七年八月十五即中秋节。据此为断,八十五岁应解读为八月十五日,暗指吴三桂死于康熙十七年中秋。而史载吴三桂死于八月十八日,终年67岁。
据此还有一种解释:67加18,也合85之数,仍与吴三桂之卒年月日吻合。总之,“八十五岁”隐含着吴三桂卒年日期。总结以上释文,石碑中央全文应解释为:受皇天之恩眷顾颐养,大周太祖高皇帝吴公号硕甫之墓。卒于康熙十七年(戊午)中秋。
石碑右侧,刻有“雍正元年岁次癸卯季春月廿七榖旦”竖写文字。意思是说,立碑时间为雍正元年三月二十七吉利之日。立碑之时,恰恰是康熙帝刚去世半年。由于清朝皇帝已经更换,不易再追究前事,吴三桂后人才迫不及待地立碑,而且苦心设计,刻下这段不合常规、让人难懂的碑文。
扩展资料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三桂
吴三桂的墓现已确定在贵州岑巩县马家寨,高圆圆的墓也是在马家寨,马家寨吴姓都是吴三桂后人。
马家寨后裔确系吴三桂子孙、陈圆圆最后归隐地在马家寨、吴三桂墓在马家寨证据充分。
隐匿在马家寨300余年的吴三桂墓、陈圆圆墓、马宝墓、吴应麒墓等一一得到考证。清史专家认为,这些考证成果,填补了中国清史的一段重要空白,通过新华社、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贵州都市报、贵州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后,为天下众人所知。
扩展资料: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吴三桂
吴三桂墓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吴三桂墓地 图片、吴三桂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