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奥斯特里茨战役,以及奥斯特里茨战役在哪里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奥斯特里茨战役,联军损失超过27000人奥斯特里茨战役,其中15000人战死,超过10000人被俘。此外还损失奥斯特里茨战役了186门大炮,45面团旗。法军亡仅1350人,伤6940人,损失1面团旗。
史称“三皇会战”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是体现拿破仑军事天才的典型战例。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听后,懊丧地走到墙上张挂的欧洲地图前,说奥斯特里茨战役:“看来这幅地图十年里没有任何用处奥斯特里茨战役了。”
1805年12月4日,弗朗西斯二世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弗朗西斯二世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
乌耳姆一战,法军虽然战果辉煌,但仍来摆脱险恶的处境。就在麦克投降的第二天,法国舰队在特拉法加海战中被英国海军歼灭。法国海军损失329艘战舰,约一万四千人伤亡和被俘。舰队司令维尔纳夫也被捕了。
与此同时,由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军先头部队已经穿过奥地利滚滚而来。
这支俄军约有四万五千人,途中汇集了陆续败退下来的奥军部队,形成了一支颇具实力的劲旅。另外,还有一个更使拿破仑焦心的情况,这就是普鲁士的态度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十几万普军正在向奥地利边境开进,准备加入反法联盟,向拿玻仑开战。拿破仑认为,必须在普鲁士参战前彻底击败俄军,摧毁这根反法联盟的支柱。他估计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军将在维也纳和奥地利的另两支军队会合,于是急令缪拉率骑兵枪先占领维也纳,堵住俄军的退路,不让俄军和奥军会合。其他的法军部队则兵分两路,从两翼包抄俄军。
缪拉的骑兵进展神速,很快和俄军短兵相接,法军立即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库图佐夫指挥俄军艰难地抵抗着,且战且撤,向维也纳退去。
法军的另两支部队也很快跟上。拿破仑的大网已从三面撒向俄军,很快就要合拢了。
面对优势的法军,库图佐夫清楚地意识到俄军的危险处境,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孤军作战,在维也纳等待奥军的到来,但这样做,势必要冒被法军围歼的风险,要么放弃维也纳主动退却,到阿罗木次与沙皇以及已先期到达那儿的另一支奥军会合,再与拿破仑决战。经验丰富的库图佐夫选择了后者。他指挥俄军撤出维也纳,渡过多瑙河后,炸毁了河上的桥梁。
拿破仑一发现俄军撤出维也纳,向多瑙河方向移动,就猜到了库图佐夫的意图。他急派贝蒂尔元帅向缪拉送去了自己的手令,命令他紧紧咬住俄军,越过多瑙河快速追击。可是有勇无谋的缪拉又一次犯了错误——他想先进攻维也纳,夺取攻占奥地利首都的头功。于是他指挥部队调转方向,向维也纳方扑去,没费多少事就占领了维也纳。可是,那只是座空城。奥皇及皇室成员均已逃走了。法军为了这座空城,却付出了一个师的代价。原来缪拉只顾向维也纳推进,和自己的先头部队失去了联系。结果先头部队遭到俄军伏击,损失了一个师。
眼看要到手的肥肉却让它滑掉了,拿破仑恼火万分。他狠狠地斥责缪拉,骂他“简直鲁莽得像个疯子。为了想获得首先进入维也纳的虚荣,使法军受到严重损失”。
缪拉的错误使法军损失了两天时间。为了尽快追上俄军,就必须立即渡过多瑙河。可是多瑙河上的桥大都被俄军炸掉了,只剩下维也纳北面尚有一座桥,桥上有奥军重点把守。拿玻仑命令缪拉率领骑兵立即强占这座桥。
在向大桥进发的路上,缪拉接到侦探报告,得知桥上设满了路障,并埋了许多地雷。河对岸还有几门大炮,炮口全对准桥头。显然强攻是行不通的,还未等法军接近大桥,奥军就会点火炸桥,切断法军渡过多瑙河的唯一通道。
一心想将功补过的缪拉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条妙计。
他先挑选了一营勇猛善战的掷弹兵,命令他们悄悄运动到桥边,埋伏在茂密的灌木林中。然后,他带了3 个将领,手拿着白手帕,大摇大摆地走上了桥。
守桥的奥军见他们过来,急忙打算点火,缪拉一见立刻大声喊道:“法奥已经停战,你们的皇上正在签订停战协定,你们还炸桥干什么?”说着,他扬了扬白手帕。
奥军士兵将信将疑,正在犹豫。缪拉又说:“你们看,我并没有带部队来。我们几个是来谈判的。”
奥军士兵有点相信了,值班的军官将他们带到了桥头堡上。缪拉对那个军官说:“感谢上帝,战争结束了。你们的皇上现在正和拿破仑皇帝握手言和呢。我们要见奥扼斯伯公爵,商谈停火的事。”
那军官信以为真,立刻派人去找守桥部队的司令奥扼斯伯公爵。缪拉他们几个则一个劲地和桥头堡里的军官们套近乎,东拉西扯,说说笑笑,甚至搂着他们的肩,显得十分亲热。
不一会儿,奥扼斯伯公爵来了。缪拉一见他,立刻伸出手去,带着夸张的热情说道:“亲爱的敌人,奥军的杰出人才,土耳其战争的英雄!仇恨完结了,我们可以相互握手了。拿破仑皇帝非常想认识认识你。”奥扼斯伯公爵被缪拉的一番恭维弄得有点飘飘然了,竟放松了警惕,情不自禁地和他们热烈交谈起来。
军官在桥头堡内谈得热火朝天时,埋伏在桥边的那营法军突然冲上桥头,迅速把装着燃烧材料的袋子一一抛入何中,奥军的一个军曹见情况不对,立即想去开炮,一个法军推开了他的手。军曹急忙走到奥扼斯伯的面前说:
“公爵,他们在骗您,法国人来了。”
缪拉连忙装出很吃惊的样子对奥扼斯伯说:“我看不出这是世界上那么被称赞的奥军的纪律,您竟让您的下级这样对您说话!”奥扼斯伯公爵被缪拉说得脸一阵陈发红,他恼羞成怒地对手下人说:“快,把这个目无长官的人带去关禁闭。”
缪拉这时却嘿嘿一笑说:“不必劳驾你们了,还是让我们的人来吧。很抱歉,请您也一起到禁闭室去。请原谅,这是战争,我不得不这么做。”奥扼斯公爵这才知道上了缪拉的当,可是己迟了。那一营法军已围了上来,三下五除二就把守桥奥军的枪给缴了。
样,法军仅用了几分钟时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大桥,使法军得以迅速通过多瑙河,继续追击俄军。
维也纳大桥的丢失,使库图佐夫立刻陷入困境。为了免遭全军覆没和投降被俘的耻辱,他只得命令部队顽强抵抗,边打边退。经过几场浴血奋战,俄军以牺牲一万二千人的代价,冲杀出一条血路。库图佐夫终于带着疲惫不堪的三万三千名败兵退到了阿罗木次,与沙皇和奥地利皇帝及奥军会合。
拿破仑率法军尾随库图佐夫很诀也来到了阿罗木次附近,在距俄奥联军约65 公里的皮尔诺驻了下来,准备伺机和俄奥联军决战。
对于法军大兵压境,年少气盛的沙皇亚历山大并不担心。因为联军在兵力和武器上都占有优势。因此,在联军的军事会议上,他竭力主张立即和法军决战。而库图佐夫等将领则认为应等后续部队到了而且普鲁土也正式参战了,再和法军决战。库图佐夫的意见遭到主战派的一致反对,尤其是沙皇的近卫军军官们,他们认为在联军占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两国的皇帝还被拿破仑赶得躲躲藏藏,实在丢失了皇家脸面。他们慷慨激昂地向沙皇请求道:“我们不能再撤退了,一定要教训教训那个狂妄自大的科西嘉小子。”
拿破仑深知拖延战事对法军不利,急欲速战速决,当他得知联军内部意见不统一,正举棋不定时,又一次要弄起真真假假、诱敌上钩的手段。
这天黎明,一个法军军官打着休战旗向俄军阵地走来。他对俄军前哨说,他带着法国皇帝的亲笔信,要见亚历山大皇帝。
亚历山大一直等到中午才接见了这个法国使者。使者向他转达了拿破仑的休战、和谈建议,并表示,拿破仑希望和他举行个人会见,共商停战之事。
亚历山大拒绝和拿破仑亲自会面,但他派了一名近卫军军官随同法国使者去和拿破仑谈判。这个军官回来后,兴奋地向亚历山大报告说:“陛下,据我观察,拿破仑显然很怕会战,迫切希望停火。我看到的法国士兵,衣衫破旧,精神不振,显得毫无斗志。这正是打垮法军的好时机,不能再上拿破仑那个老狐狸的当了。”
第二天,俄奥联军即向法军阵地进逼,法军的前哨稍作抵抗就向后退却了。第三天亦如此。这种种迹象,促使联军司令部终于做出了立即和法军会战的.决定。
在这一系列表演的同时,拿破仑也没忘了再一次对普鲁士作出友好姿态,以拖延普军参战的时间。当时普鲁士的使者豪格维茨伯爵正在巴黎,他是奉普皇之命去向法国下最后通牒的。在拿破仑的授意下,法国外交大臣塔列立对豪格维茨非常热情,和他大弹法普友好的老调,一再重申要把汉诺威割让给普鲁士,希望两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塔列立这一番动情的表白,使豪格维茨信以为真。这位佩戴着塔列立赠送的法国“荣誉勋章”的普鲁士使者,不仅收起了普鲁士的最后通牒,而且还友好地表示,普鲁士只承担调停,不会加入联盟向法国开战的。
拿破仑既暂时消除了来自普鲁士的威胁,又引诱联军上了圈套,他就放心大胆积极准备会战了。他把会战的地点选在了离维也纳120 公里处的奥斯特里茨村以西,这一带地形良好,中间地形突起,最高处叫普拉岑高地,普拉岑南面是一片沼泽地,只有一条山路通往那儿,占领了高地就能控制周围的大片地段,是个可退可攻的理想战场。
1805 年12 月2 日凌晨,东方渐白,晨雾迷漫。上午7 时,著名的奥斯特里茨大决战的帷幕终于拉开了,世界战争史将在这一天记载下拿破仑一生中最光辉的一页。
战斗一开始,面对联军的猛烈攻击,拿破仑先让部队主动放弃普拉岑高地向后退却,把联军吸引到高地的南部。目的达到后,他命令部队顽强抵抗,迫使亚历山大把位于普拉岑高地的俄军预备队全部用到向两翼法军的攻击上,普拉岑高地的防守出现薄弱环节。拿破仑抓住这有利的时机,抽调一支精悍部队,很快攻占了普拉岑高地。
普拉岑高地失守的消息传来,亚历山大立即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高地的丢失,将给联军带来可怕的后果。他赶忙抽调兵力,向高地反扑,意欲夺回高地。法俄两军在普拉岑高地上展开空前激烈的搏斗。满山遍野烟尘滚滚。喊叫声,马嘶声,刺刀刃的撞击声,受伤者的呻吟声,回荡在战场上空。双方的步兵搏杀扭斗在一起,双方的骑兵以猛烈的冲击迎头相撞。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染山岗。俄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究没夺回高地。这时,联军的主力全部集中在高地的南部,暴露在法军的炮口之下。
拿破仑当机立断,命令部队迅速把大炮拉上高地。在一阵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法军的总攻开始了。几万名法军官兵在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中,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山下的联军冲杀过去,联军立刻大乱,争先恐后地沿着那条唯一的通道,退到了沼泽地里的湖边。湖面已结冰,但冻得还不够结实。败兵们在岸边止住了脚步。
忽然,一颗炮弹呼啸着飞来,在密集的人群中炸开,一位将军立刻从马上跌倒在血泊中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快跑呀,从冰上走,从冰上过去。”
又一发炮弹打来,仿佛有谁下命令似的,人们一齐涌到了冰面上,全然不顾冰在脚下咔咔作响,随时都会断裂。
又有几发炮弹飞来,这次是打在冰面上的。冰面立即四分五裂。几千名联军官兵哭喊着、挣扎着,很快就沉入湖底。留在岸上的也不时被法军炮弹击中,炸得血肉横飞。
战斗结束了。联军死伤一万五千多人,被俘二万多人,其余的四散溃逃。
法国士兵从四面八方向拿破仑涌来,“皇上陛下万岁”、“法兰西万岁”
的欢呼声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回响。拿破仑在一群元帅和近卫军将军的陪同下,视察了战场。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惨烈的景象,遍地是人和马的尸体,到处是丢弃的枪支和大炮,如血的残阳给这一切涂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天渐渐黑了。缪拉元帅对拿破仑说:“陛下,我们回去吧,太阳已经下山了。”
拿破仑抬头望了望西方,西天上最后一抹晚霞也已消失,最早出现的几颗星星在夜幕上不安地眨着眼睛,似乎不忍目睹这人间的惨状。
拿破仑缓缓地转过脸,两眼在昏暗中熠熠闪光,说道:“不,奥斯特里茨的太阳升起来了。”
缪拉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拿破仑说的“奥斯特里茨的太阳”正是他自己!
奥斯特里茨战役结束的第二天,奥地利皇帝要求休战。他被迫割让给法国占全国人口总数六分之一的大片领土,并且每年还要向法国付四千万法郎的战争赔款。普鲁士也只好和法国签订攻守同盟条约。
拿破仑不愧为杰出的军事家,他在战争史上所创造的战争奇迹使人类战争史增添了不少智慧与成功。奥斯特里茨之战就是继马伦哥战役、乌耳姆战役之后的又一次著名战役。乌耳姆战役之后,库图佐夫率领俄军与溃败的奥军会合,力量已很是可观,这使拿破仑很担心。此外,原先保持中立的普鲁士立场也发生了变化,准备加入反法同盟,无异,这对拿破仑来说是雪上加霜。
那么,拿破仑如何来应付这复杂多变的战局呢?他认为:第一,必须说服普鲁士,让他继续保持中立。第二,当务之急是,在普鲁士未下定决心反法之前,一举击败库图佐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俄军失败后,其他反法联军便会瓦解、溃散,至少不会对自己构成强大的威胁力量。
所以,拿破仑命令缪拉率骑兵攻占维也纳,堵死俄军退路,以便一举歼灭,另派其他法军从两翼包抄俄军,形成三面环攻之势。
缪拉确为出色将领,接到命令后,迅速与俄军遭遇,俄军难以抵挡法军的猛烈攻击,节节退向维也纳,但是,从两翼包抄而来的法军也迅速赶了上来,库图佐夫在劫难逃。面对这种情况,库图佐夫十分清楚他的处境:要么与法军拼死一战,在维也纳等待奥军的增援,要么扔掉维也纳,冲出包围圈,去阿罗木次与沙皇会合,然后再同拿破仑决战。库图佐夫权衡再三,担心在维也纳等不到奥军到来就会全军覆没,这样倒不如去阿罗木次,三十六计走为上,库图佐夫决定放弃维也纳,向多瑙河方向挺进。
俄军行动的改变,拿破仑看得非常清楚,他急忙命令缪拉死死钉住俄军,快速追击。缪拉接到命令后却急功近利,想一举占领维也纳,结果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不但没有完成任务,还丢失了一个师,而且,整整使法军耽误了两天时间。缪拉的失误使拿破仑火冒三丈,他大骂缪拉是个疯子,为了个人虚荣而影响国家大事。
为了弥补损失,拿破仑下令强渡多瑙河,加紧追赶库图佐夫。但大桥全被俄军炸掉了,只有维也纳北面有一座被奥军严加防守的桥梁,拿破仑给缪拉下了死命令:必须强占这座桥!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既不能让敌人占领它,更不能让敌人把它炸掉!缪拉硬着头皮、厚着脸皮接受了任务,但完成任务谈何容易啊!桥上设满了路障,埋了许多地雷。对岸是奥军的几门大炮,目标正是桥的这头,缪拉意识到,强攻硬拼只有桥毁人亡这一个结局!所以还是想办法以智取胜。此时此刻,缪拉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同时又感慨良多。自己作为皇帝的得力大将,虽然立过不少功,但也犯过不少错误,这使皇帝对自己非常不满,自己也愧对国人。要是没有这些错误该多好啊!他暗暗下定决心,这次决不能有任何失误!相反,要干得漂亮些,再次将功赎罪!
经过周密地调查,缪拉终于有了主意。
他挑选了一个营的掷弹兵,这些士兵个个英勇善战。缪拉命令他们悄悄埋伏在桥边灌木丛中。他自己则只带领了三个将领,大摇大摆地走上桥头,向敌人走了过去。当他看到守桥奥军急欲点火炸桥时,便高声喊道:“法奥已经停战了,停战协定马上就要签定了,你们还炸桥干什么?”奥军士兵不知真假,但看到他们只有三个人,又听说他们是来谈判的,所以,他们被带到了桥头军营里边。
缪拉一见到守桥军官,就对他说:“真该谢谢上帝,战争终于结束了,我们两国的皇帝正在签署停战协议呢!我们要见奥厄斯伯公爵,商谈我们双方停火的事。”
军官立刻派人去请守桥部队司令奥厄斯伯公爵。公爵来到后,缪拉又立刻与他握手,并热情洋溢地对公爵大加夸赞道:“您是奥军的杰出军事指挥家。刚才我们还互相仇视,现在我们可以手拉手欢呼歌唱了。我们的皇帝拿破仑知道您是一位英雄,很想见见您!”这一番恭维是在奥厄斯伯公爵思想上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说的,奥厄斯伯公爵看到缪拉他们与守桥士兵非常轻松地闲聊,根本就没有怀疑这是一个骗局。正当缪拉与公爵谈兴正浓时,埋伏在桥边灌木丛中的法军士兵迅速冲上桥头,把奥军准备炸桥用的燃烧袋子一一抛入河中。当他们即将完成任务时,一名奥军下级军官发现情况不对,急忙向公爵报告道:“公爵,您受骗了,法军来到了!”缪拉立刻对公爵说:“我听说奥军一向纪律严明,怎么会让不懂礼貌的下级这样对您说话!”奥厄斯公爵感到受到了侮辱,立即下令:“将这个目无军纪的人带下去!”
这时,法军已基本完成对大桥的占领,所以缪拉笑着对公爵说:“公爵,我想,您应该和他一道去,要不然,我们的将士们会埋怨我的。您看,他们来了!”说完,指了指似乎是从天而降的法军士兵。直到这时公爵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他怒视缪拉,缪拉则耸耸肩膀,说道:“很抱歉,这是战争,我不得不如此!”
这样,法军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便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了大桥。大部队迅速越过多瑙河,去追赶库图佐夫。
库图佐夫面对强大的追兵,命令部队拼死抵抗,摆脱法军的围追。经过几次血战,俄军以1.2万人的代价,冲出重围,到达阿罗木次,与沙皇和奥地利皇帝会师。
拿破仑紧追不舍,不久,也来到了阿罗木次附近,驻扎于65公里之外,准备寻找时机,击败敌人。
针对法军兵临城下之势,俄奥联军内部意见不一,沙皇一派坚持与法军决一死战,洗去两国皇帝被拿破仑追赶得无处藏身的耻辱。而库图佐夫深知,速战对联军不利,所以一定要等到普鲁士正式参战了之后再与法军决一死战,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打败法军。
对于拿破仑来说,速战速决是再好不过了。不然,夜长梦多,万一真的普鲁士也加入反法联盟,那就更不好取胜。于是,拿破仑一面派人拢络普鲁士,最终使普鲁士表示不会加入反法联盟向法国开战;一面又采用兵不厌诈的手法,诱使敌人上当。
为了使敌人相信法军想拖延战机,军无斗志,坚定敌人迅速决战的信心,拿破仑派使者到联军中去,谎称要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沙皇则不愿见这个“科西嘉小子”,便派了一个军官跟随法军使者去面见拿破仑。拿破仑在这个军官到来时,故意让军队将士们做出衣衫不整,懒散松懈的样子。果然联军官回去报告沙皇:“此时正是我们打垮法军的时候,请迅速出战吧!”
拿破仑在安排这一切的同时,部队内部也在积极备战。离维也纳120公里处的奥斯特里茨村西面,有一块很好的地形,中间是普拉岑高地,南面是沼泽地,只有一条山路通向外边,如果占领了高地,就可以控制周围大片地区。这是一个理想的战场,拿破仑决定,在这里全歼联军!
1805年12月2日凌晨7时,世界著名的战役奥斯特里茨大战开始了。联军首先发射密集的炮火,拿破仑却先让部队放弃普拉岑高地后撤,将联军吸引到高地南部,达到目的后,他又让部队坚决抵抗联军的进攻,使俄军不得不将预备部队全部拉出,以便攻击处于两翼的法军。这样,联军对普拉岑高地的占领就出现了漏洞,力量分散了。拿破仑迅速抓住战机,利用精锐部队立刻攻占普拉岑高地,切断了联军的联系。亚历山大也马上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匆忙派军队向高地反扑,试图重新攻占高地。于是双方军队在这里展开了空前的激战。结果俄军未能成功,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且联军不得不集中在高地南部,全部处于法军的炮口之下,在这关键时刻,拿破仑果断下令:总攻开始。于是,声势强大的法国官兵呼喊着冲向联军,联军阵营立刻大乱,退到了唯一的通道上,通道旁边,是结有薄冰的湖水。在联军立足未稳之时,法军向联军人群中射出了凶猛的火炮,炮声隆隆,联军死伤无数。不少士兵急忙跳上冰面,试图沿冰面逃跑。但是,法军岂能放行!这正是他们等待已久的机会。一颗颗炮弹又射向冰面,顿时,冰块断裂,几千名联军要么血肉横飞,要么沉溺湖底,联军彻底失去了作战能力。战斗以法军的大胜而告终。
这次战斗,联军共死伤1.5万余人,被俘2万余人。第二天,奥地利皇帝请求停战,并割让了占全国人口总数六分之一的国土和每年4000万法郎的战争赔款。面对这种情况,普鲁士也不得不同法国签订了攻守同盟条约。
战争的胜利使法国得到了莫大的好处,也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拿破仑的威名又一次受到至高无上的崇敬。
奥斯特里茨战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奥斯特里茨战役在哪里、奥斯特里茨战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