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物 四时杨柳四时花明朝人物

金汇小助手 百科知识 2023-01-13 24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明朝人物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四时杨柳四时花明朝人物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明朝有名的人物 明朝有哪些有名的人物

1、张居正:张居正,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有名的改革家。张居正当国十年,所揽是神宗的大权,他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使明朝国库充裕;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殷正茂等名将平定边疆;严肃考核吏治 政体为之肃然。张居正出任首辅励精图治的进行改革,就连他多年未见的老父去世,张居正也没有辞官回家守制。张居正一生都在为国事夜以继日地操劳,病逝后,神宗都为之不上早朝。张居正大宰相最大的政绩是推行“一条鞭法”,而且张居正出世时天降祥瑞,从其出生便知此人非同凡人,天降神人也。

2、李善长: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第一任宰相。他早年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 洪武三年(1370年),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

3、杨慎:杨慎的学问非常广博,经史、诗文、词曲、训诂、音韵、哲学、金石、书画无所不通,天文、地理、生物、医学各领域全面涉猎。其中最优者当数文学,他一生一直没有间断文学创作,且众体兼擅,留下了诗、词、曲、杂剧、弹词、小说、民歌谣谚等数量众多的作品。又在大量创作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对文学的真知灼见,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文学思想,留下了《升庵诗话》《五言律祖》《千里面谭》等专著。杨慎据说一生读完了当世所存的所有书籍,超过200本之多,而且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出自他之手。

4、商辂:商辂,在宣德十年(1435)举乡试第一(解元),正统十年(1445)会试第一(会元),继而殿试第一(状元)。为连中“三元”者。历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太子少保、谨身殿大学士。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卒谥文毅。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纂有《宋元通鉴纲目》等。商珞是科举时代的奇才,百年罕见的奇才,连中三元者,百年难遇。

5、常遇春:常遇春,明朝第一猛将。常遇春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麾下的一员骁将。他身为军中前锋,作战勇猛,席卷幽燕,直捣元上都。由于他曾攻克了开平府(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被封为开平王鄂国公。常遇春只活到40岁,就病死于柳河川。一生为将未曾败北,号称常胜将军。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人们美称他为“天下奇男子”。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

6、王阳明:王阳明是中国罕见的奇才,这种人一千五百年才能出一个,能与孔子并驾齐驱,他是明代唯一一个能与张居正比肩的同代人。他不仅是哲学家,同时还是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诗词歌赋也是无一不精。他是中国唯一一个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他的‘致良知学说’在明代后期便已成为了官学正宗,他的弟子遍布天下,与鬼谷子有得一拼。

7、吴承恩:吴承恩,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从小天资聪明,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多方面的才能。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可是事实恰恰相反,他在科举场上极不得志,考了多少次竟连个举人都没考中,直到45岁才考上一个岁贡生。由于科场失意,境遇不好,生活贫困,他曾遭到势利之行徒的笑骂。这种种遭遇使他加深了对封建官场、科场的腐败以及社会上的炎凉世态的认识,心灵里埋下了不平和反抗的种子。

8、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9、朱棣: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但是比他老爹更厉害了,朱棣一生做过的伟大事迹是迁都北京,派遣郑和下西洋,攻占越南,让越南成为中国的领土,几次三番攻打鞑靼部落,让解晋编修《永乐大典》。朱棣时代,是中国最强大的时候,真正做到了万国来朝。朱棣的文治武功,让他成为一代千古圣君。

10、宗客巴: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密宗大师。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的创始人,并在藏传佛教被尊崇为大智文殊菩萨的示现化身。宗喀巴大师一生广参名师,博学多闻,其教理以深刻严谨的态度抉择吸取西藏各派学说与见地,而采取原始佛教之乞食,座具,服装等方式,提倡般若中观与秘密金刚乘之融合说,认真矫正旧派佛教的流弊而严持戒律,并带黄帽以区别于其它旧派,成为十四、五世纪藏传佛教的改革家,因此开创了藏传佛教的黄帽派。著作《密宗道次第广论》等。

明朝著名人物

历史和 故事 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性,故事是历史的传播载体,起到了传承历史的作用,历史则是故事的内涵,丰富了故事的内容。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明朝著名人物,希望能够帮到你!

明朝著名人物篇一:“铁杆棋迷”明成祖朱棣

明朝的棋迷皇帝也很多,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个下棋好手,不过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就果断下了“禁棋令”,不许在京军官和军人下棋,否则砍断双手。这令下得看似专横,却是为了防止军官们玩物丧志,也有一定道理。不过,朱元璋觉得这似乎威慑力还不够,又在京城修建了一栋“逍遥楼”。这所谓的“逍遥楼”并不是供人逍遥的地方,而是把痴迷下棋、违反禁棋令的人关在里面,用酷刑折磨,相当狠毒。

但是,朱元璋一方面用“禁棋令”“逍遥楼”阻止他人下棋,一方面自己又手痒痒,于是便偷偷在宫中召高手对弈,可谓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而陪朱元璋下棋的,就有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明成祖。

朱棣和朱元璋一样也是个痴迷下棋的人,象棋、 围棋 都会两下子。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便经常找刘基的次子刘璟对局。刘璟下得一手好棋,朱棣在他面前是屡战屡败,想悔棋又多次遭拒,弄得好不尴尬。

有一次,朱棣甚至低声下气地向刘璟苦苦哀求:“卿不少让也?”但刘璟坚决不同意,说:“可让处则让,不可让者不敢让也!”没想到朱棣这个人小肚鸡肠,竟然利用手中权力狭私报复,在当上皇帝之后便把刘璟关进了大牢,活活逼得他上吊自杀。

可见,陪皇帝下棋是非常危险的,既要展示棋艺,又要给皇帝留足面子,否则可能因一盘棋招致杀身之祸。

明朝著名人物篇二:棋痴宋明帝

南北朝时期,围棋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重要标志就是,出现了很多棋迷皇帝,比如南朝的宋明帝、齐武帝、梁武帝等。

宋明帝在治国方面确实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庸主,但他却对围棋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史书记载,宋明帝非常喜欢下棋,堪称棋痴。

他虽然热衷此道,水平却很低,而且没有自知之明,还常常喜欢挑战当时的高手王抗。

他是皇帝,王抗不敢抗命,只得陪他下棋。每次对弈的时候,王抗就要想尽办法让着宋明帝,一盘棋下的诚惶诚恐,还不时吹捧他一下,说:“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

宋明帝居然信以为真,还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圣手”,便越发对围棋着迷了。

为了让天下人都分享自己的乐趣,他大力推广围棋,为此设立专门的一个官署,叫“围棋州邑”,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

客观上讲,宋明帝对围棋的推广起到了很大作用。宋明帝还按照九品中正制钦定了围棋的九个等级,即:入神,坐照,具体,通幽,小巧,用智,斗力,若愚,守拙,这也是现代围棋分成九段的雏形。

在宋明帝的大力推广之下,围棋越来越盛行,而且人们对围棋的观念也有所改变,不像以前仅仅将其视为一种娱乐工具,而是开始重视其义理,并出现了专门以弈棋为生的人。

明朝著名人物篇三: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倒数第二个皇帝,也是明朝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个皇帝,为何这样说呢?因为他并不像其他帝王那般贪财好色,或热衷求仙问药,却独独有个做 木工 的癖好,而且技术堪比祖师爷鲁班。贵为天子却好做“贱役”,是受阉党蛊惑玩物丧志?还是绝望之际的精神寄托?

“被即位”风波不断

晚明历史上有“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而朱由校的继位便直接牵涉到后两宗,也许这早就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天启帝继位是非常仓促狼狈的,他的父亲明光宗在位仅仅二十九天就暴病而死。据史书记载,光宗在位期间贪恋女色,荒淫无度,在太监的诱使下服食“红丸”仙丹猝死。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红颜薄命,在他即位前便早已撒手人寰。十六岁的朱由校身不由己被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成为了复杂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按古制,但凡皇帝即位,便应立即迁入乾清宫居住。可怜的朱由校虽然名义上继承了大统,却在继位伊始便成了身陷囹圄的傀儡。这便是明史上有名的“移宫”一案。上文说到朱由校的生母早逝,年幼的他是由李选侍抚养长大的。李选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她试图挟天子以令天下,便扣押朱由校要挟群臣封自己为皇太后。群臣纷纷上书反对,要求归还皇帝。可雪花般的奏章也无法撼动李选侍孤注一掷的决心。最终亏得太监王安想出一计,假扮太子伴读,借探望之名将朱由校从李选侍身边抢了出来,李选侍才不得不迁出了乾清宫。内阁大臣这才将朱由校拥立登基,次年改元“天启”,至此继位风波才慢慢平息。

内忧外患,无力回天

天启帝即位之际,正值国运衰退,风雨飘摇之秋。外有金兵铁蹄肆虐,内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国难当头之时,身为天子,却不思中兴,沉溺于木工,不管你技艺多么精湛,也不能不被人诟病。但是朱由校并非完全无所作为的昏君。在即位之初,他倚重东林党人,让他们在朝廷担任要职,罢免一些奸佞之徒,使得吏治稍显 清明 。在东林党人的辅佐下,他为贤相张居正平反,录用忠孝之士方孝孺的遗嗣,击退觊觎澳门的西方列强。尽管这些举措对于积重难返的明王朝来说可能只是隔靴搔痒,却显示了一个年幼的皇帝试图参与政治的决心。

无奈明朝自中后期以来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皇帝大都昏庸无能,致使大权旁落,阉党横行。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纷纷铤而走险揭竿起义。加之崛起的女真族步步壮大,铁蹄长驱直入,逐鹿中原。正如《明史·熹宗本纪》中所言:“明自世宗而后,纲纪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废坏极矣。虽有刚明英武之君,已难复振。”积重难返的明王朝,覆亡只是个时间问题。此情此景,朱由校再英明神武也难以阻挡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了,更何况他还是个受 教育 程度很低的“文盲皇帝”。

“文盲皇帝”的糊涂政治

说起“文盲皇帝”,朱由校并非中国历史第一人。赫赫有名的汉高祖刘邦就是个文盲皇帝,只不过人家那是身逢乱世,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所以他临死不忘在遗书中嘱咐后世子孙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朱由校并非出身草莽,却为何成了个文盲皇帝呢?这是因为他自幼丧母,父亲又沉溺女色,祖父万历皇帝因为当年立嗣的纷争,也不喜欢这个孙子,因此就疏于对他的教诲,所以他的知识水平很低,可以说近乎文盲。

天启年间,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忍受着种种苛捐杂税,时不时就有人揭竿而起爆发动乱。据史书记载,有一次江西抚军剿平寇乱后上章报捷,奏章中有“追奔逐北”一词。这个 成语 本来出自贾谊的《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一句,意思是说追击败走的敌军。当时天启帝朱由校大字都不认识几个,自然不知这句话的出处,便由宣读奏章的太监作出解释。谁知道这太监也不争气,不但错把“追奔逐北”读成了“逐奔追比”。还硬是望文生义地将其解释为追赶逃兵,分销赃物。朱由校一听自然龙颜大怒,马上下令处置江西抚军,可怜这打了胜仗还要受罚,真是冤枉。这件事也就被朝野上下传为笑柄,更加挫伤了朱由校参政的积极性。后来他索性不听不问,任由东林党人和九千岁魏忠贤斗法,看着政权旁落,也是无可奈何,干脆去艺术的世界里寻求安慰了。

明朝有哪些人物

一、明朝的著名人物明朝人物

1、太祖朝 文臣: 刘伯温 李善长 宋濂 胡惟庸 朱升 冯胜 陶安

武将: 徐达 常遇春 沐英 李文忠 朱文正 胡大海 花云 郭英 廖永忠 汤和 邓愈 常茂 周德兴 蓝玉 康茂才

2、建文朝 文臣: 齐泰 黄子璒 方孝孺 卓敬 高巍 陈迪

武将: 盛庸 铁玄 瞿能 李景隆 平安

3、成祖朝 文臣: 姚广孝 谢缙 夏元吉 蹇义

太监: 马云 郑和

4、仁宗 宣宗朝 文臣 金幼孜 杨士奇 杨傅 杨荣 况钟

5、英宗 代宗朝 太监 王振 曹吉祥

文臣 袁洪 于谦 石亨 徐有贞 吴谨 杨善

石清

6、宪宗朝 文臣 万安 杨继宗 商辂

太监 张敏 汪直 梁芳

7、孝宗朝 文臣 刘健 谢迁 邱漕 王恕

8、武宗朝 太监 刘瑾 张永

文臣 钱宁 江彬 王守仁 李东阳 杨一清

二、简介:

1、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明朝人物,汉族明朝人物,字伯温明朝人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2、徐达 (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以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洪武十八年卒,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3、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

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立下赫赫战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明朝的名人有哪些 明朝都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1、张居正,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军籍,生于江陵县,故而时人又称之“张江陵”。

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2、海瑞,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

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3、郑和,明朝太监,云南人,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一说本姓马,云南昆阳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入宫前经历不详。1382年,被选于宫中尚衣局训育两年。1384年,他经宫中指派,进入朱棣的燕王府从侍。1404年(永乐二年),郑和因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在第七次下西洋期间,郑和去世,时间约在1433年(宣德八年),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4、魏忠贤,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人,汉族,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

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5、严嵩,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右民系,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

他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63岁拜相入阁。严嵩书法造诣深,擅长写青词(实为他人代笔)。

《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透过戏曲和文艺作品、历史典籍,严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间。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明朝人物和四时杨柳四时花明朝人物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