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遗爱 南园遗爱,故剑情深!

金汇小助手 百科知识 2023-03-26 36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南园遗爱,以及南园遗爱,故剑情深!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汉朝最凄美的3个爱情故事分别是什么,哪一个造就了典故?

人生在世离不开一个爱字,也离不开一个情字,亲情、友情、爱情,构成了生命的本色。现代人对爱情有了更高的追求,爱情观也在转变。然而,在中国古代,爱情却往往是“身不由己”的,下面就来看看汉朝的三位帝王的凄美的爱情故事。

第一个故事:金屋藏娇为哪般。

金屋藏娇的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彻与陈阿娇。

汉景帝有位宠妃王娡,她为汉景帝生下第?子刘彻。刘彻天生聪明伶俐,讨人喜爱,四岁就被汉景帝封为胶东王。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嫁给了汉朝开国功勋的后代、世袭堂邑侯陈午,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陈阿娇。刘嫖想把女儿陈阿娇许配给太子刘荣,将来能成为皇后 。但却被刘荣生母栗姬拒绝了,馆陶长公主怀恨在心。王娡知道后,主动就向馆陶长公主提起联婚之事。于是两人定下了娃娃亲。

为了得到了汉景帝的认可,王娡和馆陶长公主联合导演了一幕好戏。

一天,馆陶长公主带着陈阿娇和刘彻向汉景帝请安,她把刘彻抱到自己的膝盖上问:“你长大后想不想娶媳妇?”刘彻当然说想,长公主然后又用手指着宫中众多宫女,问刘彻想娶哪个,刘彻全都摇头。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娶阿娇行不行?”刘彻一听,高兴地回答:“要是能娶阿娇当老婆,我会给她造一个金屋子让她住。”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

陈阿娇和刘彻订为娃娃亲后,馆陶长公主和王娡内外配合,经过一番明争暗斗,终于让汉景帝废除了太子刘荣,改立刘彻为太子。

刘彻当太子时就娶了14岁的阿娇,并立为太子妃,他登基当了皇帝后,又立陈阿娇为皇后。然而,陈阿娇娇生惯养贯了,天生骄横、刁蛮,加上当了皇帝的刘彻面对众多佳丽,很快另有新欢,于是开始冷落陈阿娇,最终废除了她的皇后之位,让陈阿娇彻底成为了一个怨妇。

第二个故事:寻剑诏南园遗爱

故事的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病已和许平君。

故事要追溯到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爆发后,戾太子刘据全家被屠杀,只有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因为刚出身,还在襁褓中,因被打入邸狱,后来遇大赦转至掖庭抚养。

刘病成年后,掖庭令张贺为刘病已找了个妻子——许平君。惠淑的许平君与他相依为命,用自己的柔情帮这位落魄的皇子度过了困苦生活。后来,时来运转,刘病已被大将军霍光迎立进宫继承皇位,他就是汉宣帝。

摄于霍光的淫威,世人都认为是霍光的女儿霍成君,然而汉宣帝并却下了一道“寻故剑”的诏书,派人去寻找微贱时用过的一把剑。

大臣们揣测出了皇上的心意,于是奏请立许平君为皇后。

然而,许平君只当了三年的皇后,便被霍光的夫人霍显派人毒死了。为此,汉宣帝十分悲痛,亲自将她葬于杜陵南园,并悲叹有加。后世便有了南园遗爱的典故,流传至今。

第三个故事:娶妻当得阴丽华。

故事的男女主解分别是刘秀与阴丽华。

落魄皇室宗亲,但他十分仰慕南阳新野的豪门千金阴丽华的才美。后来,刘秀到长安求学时,又看到执金吾非常霸气出巡,于是从心底里发出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天籁之声来。

王莽建立新朝改革失败后,引得天下豪强四起,磨刀霍霍多年的刘秀和哥哥刘縯乘机在家乡起兵,后来拥立同样是刘氏宗氏的刘玄为更始帝。然而,更始帝嫉妒刘縯的功劳,残忍地将他杀害,后来为了安抚刘抚便封他为武信侯。

刘秀就是这样的悲痛交加时,开始隐忍和归藏,于是在朋友的牵线搭桥下,娶到了他思慕多年的阴丽华。后来刘秀被派去河北“安抚”贼寇,于是便将阴丽华送回了新野娘家。三年后,刘秀一统天下,称帝时才把阴丽华接到了宫中。

期间,因为政治联婚,秀已经另外娶了郭圣通。但刘秀却一直没有立皇后,是想把这个位置留给阴丽华。阴丽华是个聪明人,她知道自己对建立东汉并没有半分功臣,于是主动辞了皇后位。刘秀知道阴丽华的“心思”,更加珍爱阴丽华。

后来郭圣通因怀执怨怼而被废,阴丽华被封皇后。两人相伴走完一生,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爱情故事。

汉宫秋南园遗爱女主是谁的女儿?

汉宫秋 南园遗爱文案本始三年,皇后许平君生皇女,寤生,薨,谥“恭哀”。宣帝大恸,命宦者令将恭哀皇后所遗女迁出汉宫,咄:生而克母!发生在初雪的长安。那一年我八岁,是元康三

“南园遗爱”就发生在三年以后。大司马霍光的妻子霍显一心想让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做皇后,本始三年,许平君再次怀孕,足月后生下一个女孩。在许皇后坐月子期间,霍显竟派女御医淳于衍在许皇后的滋补汤药中加入孕产妇禁服的一味中药

比如女儿敬武。生而克母入本文明天(2月23号入V,入0章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码字不易,请支持正版哦!汉宫秋 南园遗爱》是小东邪精心创作的都市小说,全本小说网实时更新汉宫秋 南园遗爱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汉宫秋 是小东邪精心创作的修真小说,书阅屋实时更新汉宫秋 南园遗爱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汉宫秋

汉宣帝喝酒吗?

喝酒,有记载!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原名刘病已,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8年1月10日在位),他是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一、幼逢不幸

征和二年,汉武帝刘彻出行,来到甘泉宫,不久就生病了,江充趁机蛊惑刘彻,说他是因为有人行巫蛊之术而病。于是刘彻让江充进行调查。江充和太子刘据不和,想要趁机扳倒太子,于是他借调查巫蛊的机会,联合韩说、苏文等人诬陷刘据,逼得刘据起兵反抗,后汉武帝派兵镇压。太子兵败后自杀,最终刘据一家老老小小均遇害或自杀,只有刘病已这个尚在襁褓中的皇曾孙幸免于难,被收监入狱。

巫蛊之祸案发后,丙吉(邴吉)被征召到京城长安,武帝诏令丙吉到郡邸狱追查巫蛊的事。丙吉心里知道太子之罪并无实凭,皇曾孙被收监更是无辜,便让女囚胡组、郭征卿住在宽敞干净的房间哺育刘病已。病已曾几次病危,都是丙吉让乳母用医药救活。正是由于他幼年多病,所以取了“病已”这个名字。

后元二年(前87年),武帝病重,望气之人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便派使者分别登记监狱中关押的人,不分轻重一律都杀掉。内谒者令郭穰夜晚到郡邸狱,丙吉闭门拒绝使者进入,说:“皇曾孙在,别的人无辜杀死都不可,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双方相持到天明,郭穰不能进去,于是回去报告武帝,并弹劾丙吉。武帝也醒悟了,说:“这是上天让他这么做。”于是大赦天下,刘病已得以出狱,这时他不满五岁。

汉武帝临终前曾留下一道遗诏——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掖庭也就是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且将他写入皇家宗谱,这也是对刘病已身份的认可。此时掖庭令张贺因曾是太子刘据的家吏,怀念刘据的旧恩,同情刘病已,就对刘病已体贴入微,还用私人的钱供给刘病已读书。

而暴室主事小吏许广汉有一女名叫许平君,年十四五岁,本应是内者令欧侯氏的儿媳,要出嫁时欧侯氏的儿子却死了。她的母亲为她求人占卜,说她将会大贵,妻子听后,大喜。许广汉的上司掖庭令张贺听说这件事后,就请许广汉喝酒。酒酣耳热之际,和许广汉说给他的女儿找了个好人家,就是皇曾孙刘病已。并且说这个人出身皇家,再不济也还能当个关内侯。许广汉趁着酒劲就答应了。第二天醒来后,许广汉和妻子提起这个事儿,妻子大怒,嫌弃刘病已是罪人之后。许广汉听后也有点后悔。张贺听闻,便以自己家财为聘礼,为刘病已操办婚礼,娶许平君为妻。14岁的许平君就这样嫁给了16岁的皇曾孙刘病已。次年生子刘奭。

刘病已年少时向东海人澓中翁学习《诗经》,他学问好又好学,又喜欢游侠,斗鸡走马,广为交结朋友。他虽养于掖庭,却常常出行宫外。他屡次在长安诸陵、三辅之间游历,常流连于莲勺县的盐池一带,尤其喜欢跑到其祖父刘据博望苑以南的杜县、鄠县一带地方,去光顾杜、鄠两县之间的下杜城。这些游历生活让刘病已深切体会了民间疾苦,也因此学会辨别闾里奸邪,探查吏治得失。

二、权臣霍光

讲到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霍光。

霍光的父亲名叫霍仲孺,公元前141年前后,以县中小吏身份被派到平阳侯家服役,和府中侍女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病。后霍仲孺回家后另娶妻子生下霍光。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拜骠骑将军之职,在出击匈奴的途中,与霍仲孺父子相见。霍去病替霍仲孺大量购买田地房屋和奴婢后离去。霍去病出征凯旋后又再次拜访霍仲孺,并将异母弟弟霍光一起带到长安照顾。霍光当时年仅十多岁,在霍去病的帮助下,先任郎官,随后迁任各曹官、侍中等。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去世。霍光升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位,侍奉汉武帝左右,前后出入宫禁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信任。

征和二年(前91年),太子刘据被江充以巫蛊之祸逼死后,汉武帝决定立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为储君。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临终之时明确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

三、意外被霍光迎立为帝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他没有儿子。霍光迎立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后就以淫乱无道的理由报请上官太后废除了他。

时任太仆的杜延年,他的儿子杜佗素与刘病已相友善,杜延年知刘病已品德好,劝霍光、张安世立其为帝。这时丙吉也奏霍光说,“我私下里访听老百姓的议论,了解到当时为官的那些宗室诸侯,在民间都没有什么名声。而遵奉武帝遗诏所供养的名叫病已的武帝的曾孙,如今他已十八九岁,精通经术,有很高的才能,行止安闲而气节操守平和”。

霍光便同群臣商议后决定从民间迎接刘病已(后改名刘询)继承帝位。这就是汉宣帝。刘病已从出生以来一直得到贵人的相助,包括丙吉、张贺等人,不知是先人的荫泽还是他自己的运气。

四、故剑情深,立许平君为后

刘询的结发妻子许平君也被接入宫中,封为许婕妤。而此时,大司马霍光尚有一个小女儿霍成君未出嫁,大臣们倾向于立她为皇后。刘询早就料到许平君出身低微,做皇后会有重重阻碍。于是,他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诏书,他说:“在我贫微之时,很喜欢一把古剑,现在我是十分地想念它啊,众位爱卿有没有办法帮我把它找回来呢?”大臣们揣测上意后,很快便知道了汉宣帝想要表达的意思,于是他们联合奏请立当许平君为皇后,霍光之女霍成君为婕妤。这即是著名的典故——故剑情深。

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一道诏书了。贫贱不相离,富贵亦相知。当上一国之君后,刘询并没有忘记自己落难民间时娶的糟糠之妻许平君。这道浪漫的诏书,见证的是一位犯官之女与一位帝王最平和温情也是最旷古绝今的爱。当时的刘病已并没有什么实权,朝政被霍光把持,但他仍然敢为自己的妻子应得的后位争取,不得不说刘病已确是个好丈夫。

这里介绍一下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许广汉年轻时跟随昌邑王刘贺一起去长安朝见汉武帝。汉武帝出游,从长安到甘泉宫,许广汉是随驾人员之一,误取别人的马鞍放到自己的马背上,事情发觉,执法者将其定为盗窃,当处死刑,有诏令死刑犯可以选宫刑,于是许广汉便做了宦者丞。后来始元七年(公元前80年),上官桀谋反,许广汉参与搜索部分罪犯。上官桀在宫中的公馆内有绳索,长有数尺,可用以捆绑人的有数千根,用箱柜封存着,许广汉搜索未得,其他官吏却搜索到了,许广汉因搜捕不力犯罪判刑,送到掖庭听差,后来做了暴室啬夫。暴室就是幽禁宫中犯了罪的皇后、妃子和宫女的地方,暴室啬夫就是看官暴室的小头目。所以说许平君父亲许广汉前半生是挺憋屈的,而且跟司马迁一样遭受了宫刑。霍光对于许平君被立为皇后没有反对,但以许皇后父亲许广汉受过宫刑的缘故,反对汉宣帝依照汉朝惯例封后父为列侯。

五、霍光大权在握,汉宣帝隐忍克制。

从后元二年(前87年)汉昭帝即位起,至刘贺在位短暂的27天,再到宣帝刘询即位之初,朝政几乎全部掌握在霍光手里。霍光把持国家的权柄,生杀予夺。昭帝时的廷尉李种、王平,左冯翊贾胜胡以及丞相车千秋的女婿少府徐仁都因冒犯霍光的意旨被下狱处死。小户人家子弟乐成因受霍光宠爱,官至九卿,爵为列侯。百官以下只事奉霍光的家奴冯子都、王子方等人,根本不把丞相放在眼里。

此外,霍光的儿子霍禹以及霍光哥哥的孙子霍云都是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掌握胡、越兵权;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是长乐、未央宫的卫尉,掌管整个皇宫的警卫;霍光兄弟的女婿及外孙都有资格参加朝会,担当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的官职。霍氏党派亲族连成一体,盘根错节地占据了朝廷。

宣帝在民间时就听说并知晓霍氏尊贵强盛。他一即位,就明显感觉到了朝廷内部来自霍光集团的政治压力,在他登基之日谒见高庙时,霍光陪同他乘车前往,他觉得心里很害怕,如芒刺在背。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骖乘,宣帝就安逸自在,感到非常安全亲近。这也是成语“芒刺在背”的由来。

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宣帝心里明白,自己初即位,仅凭皇帝之称不能与霍光相抗衡,只有保持最大的克制,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寻求有利时机,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最高统治权。所以即位伊始,当霍光辅政以来首次表示要还政于帝时,宣帝回绝了,他明确表示非常信任霍光,欣赏霍光的才能。请霍光继续主持朝政,并当众宣布,事无大小,先报请霍光,然后再奏知他本人。事后他还专门下诏褒奖霍光的援立之功,益封七千户。每次上朝,宣帝都给予霍光以极高的礼遇。宣帝的这一系列行为对于消除霍光对他的猜忌和提防。

六、许皇后被霍光之妻霍显所害

而霍光的继室霍显对女儿没有成为皇后不满,却又想不出办法。第二年,许皇后要临产时生病了。女医生淳于衍和霍家关系亲密,淳于衍的丈夫赏是掖庭户卫,对淳于衍说:“你去向霍夫人辞行,替我讨个安池监的职位。”淳于衍就对霍显讲了。霍显于是摒退左右,对淳于衍说: “少夫求我件事,我也有事求少夫,将军一向喜爱小女儿成君,希望她能够显贵,想麻烦少夫。”淳于衍说:“这是什么意思?”霍显说:“女人分娩是一件大事,九死一生。现在皇后就要分娩了,可以藉此机会投进毒药除掉她,成君也就能做皇后了。若你愿意出力办成这件事,我愿和少夫你共享富贵。”淳于衍说:“药是由众位太医共同配成的,又要别人先尝过,怎么能下毒呢?”霍显说:“这就要看少夫你的本事了。大将军掌管天下,谁敢说他什么?危急时我会保护你的,就怕你没这个意思。”淳于衍沉思了半天,说:“愿意尽力去做。”

淳于衍将附子捣成粉末,带进长定宫。皇后生产之后,淳于衍取出附子搀和在太医的药丸中,服侍皇后吃下去。没有多久皇后就死了,年仅19岁。后来有人上书,控告那些医生给皇后治病时无用,汉宣帝就下诏将他们关进监狱。霍显害怕事情败露,就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霍光,并且说:“既然已经错办了这事,你就想法子别让官吏逼问淳于衍了。”霍光听后惊呆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然后他去奏请皇上,想说服皇上相信许皇后之所以去世,是她自身体质虚弱的缘故,不要再追究淳于衍的责任了。许平君死后,谥号恭哀皇后,葬于杜陵南园。

霍皇后的母亲霍显,派淳于衍暗地里害死许皇后之后,就为成君做出嫁的衣服,准备进宫的用具,劝霍光把女儿送进宫去,果然一年后霍成君被册立为皇后。

许平君被毒死后,霍成君如愿的走进了椒房殿,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汉宣帝对于霍成君也做到了专房独宠,这种待遇甚至是许平君都没有享受到的。但后世评论这段史实时,多偏向于汉宣帝刘彻此举,不过是畏于霍氏集团的强大,时机未到的隐忍。而这一判断最有力的证据就是霍成君虽然有专房之宠,但始终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又过了一年,宣帝册立许皇后的儿子为太子,封昌成君许广汉为平恩侯。霍显非常恼怒,吃不下饭,甚至吐了血,说: “这是在民间时生的孩子,怎么能立为太子呢?要是皇后生了儿子,反而只能做王吗!”她又指使霍皇后去毒害太子。皇后屡次召见太子赐给他食物,但保姆总是先去品尝,皇后暗藏毒药却无法使用。

七、霍光死后,东窗事发霍氏一族被灭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汉宣帝与上官太后一同到场治丧,将之与萧何相比,以皇帝级别的葬仪葬于茂陵。其葬礼上,有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等葬具,以缊辌车,黄屋送葬,谥号“宣成”。但是霍显犹嫌不够气派,将霍光生前自己安排的坟墓规格扩大。据传,霍显品行不端、不守妇德。霍家的家奴冯子都在霍光生前很受霍光宠信,没想到霍光一死,霍显竟与他私通淫乱。在当时流传甚广的一首著名乐府诗《羽林郎》中便有如下诗句:“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霍光去世后,刘询开始亲理朝政,逐渐将权力收到自己手中,他深知霍家的权势极大,于是他开始一步步剥夺霍家的实权。汉宣帝接连将霍家的子弟、亲戚调往边境驻守,并裁撤他们的一部分兵权,让自己的亲信来担任相应职务,把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由于他逐渐将霍家的权力剥夺殆尽,霍家人开始警觉并恐慌。他们深知自家的恶行已经积重难返,于是决定铤而走险,妄图发动政变废掉汉宣帝以自立。但此时汉宣帝的羽翼已经丰满。

地节四年七月,霍显毒杀许平君之事泄露,霍显便与儿子大司马、博陆侯霍禹,霍家子弟冠阳侯霍云、乐平侯霍山、诸女婿度辽将军范明友,长信少府邓广汉、中郎将任胜、骑都尉赵平,长安男子冯殷等阴谋造反。事情败露后霍光的儿子霍禹被腰斩,霍云、霍山自杀,霍家一族遭到满门抄斩。至此,霍光妻子显及儿子,侄子,女婿等家人除女婿金赏因告发谋反一事被赦免外,全部被杀或者自杀,长安城中有数千家人家被牵连族灭。霍家族灭以后,霍光之墓未被株连,依旧陪葬茂陵。

同年八月初一日,汉宣帝派有关官员赐命令给霍成君,说她居心不良而失道,生性狠毒,持毒药与其母霍显同谋要暗害太子刘奭,无人母之恩,不能奉宗庙祭服,不可以承担皇后大位。于是废黜霍成君的皇后之位,收缴皇后玺绶,将其迁往上林苑的昭台宫居住。十二年后,汉宣帝再度下令将其迁往云林馆居住,霍成君结果自杀而死。

俗话说,娶妻不贤毁三代。班固:“ 阴妻(显)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说的便是霍显。

本始三年(前71年),许皇后被毒杀。地节四年(前66年),霍皇后被废。元康二年(前64年)选王氏为皇后,封后父王奉光为邛成侯。王氏是汉宣帝登基前的朋友王奉光的女儿,因为五次订婚而五次未婚夫都在成婚前病死,有谣传说她“命中尅夫”。宣帝看在王奉光份上,选王氏入宫为婕妤,免得她嫁不出去。后宣帝为了让太子刘奭(许平君所生)能有人照顾,挑选宫中“后宫素谨慎而无子者”,选了王氏为皇后。汉宣帝一生都未宠爱过她。她的角色,与其说是宣帝的妻子,不如说是太子的养母。王氏一生无宠无子,她是汉宣帝为了许平君的儿子刘奭特意挑选的保姆,目的是弥补刘奭缺失的母爱。王氏的尊荣全是她的养子汉成帝刘奭给予的,她把一个女人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养子刘奭的身上,不能争权也无法争宠,反而平平安安地度过了她的晚年。

就这样,汉宣帝不仅为许皇后报了仇,还真正将朝政大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西汉由此进入一个“中兴时代”,汉宣帝也因此名垂青史。

八、一代明君

汉武帝在位期间汉朝基本上没有中断过对外征战,仅对匈奴的大规模战役就多达数十次,连年的征战不仅将文景之治所留下来的底蕴消耗殆尽,连国家财政都入不敷出。

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死后亲政,地节四年(前66年)以大司马霍禹谋反,废霍皇后,彻底清除霍氏势力。他施政“以霸王道杂之”,对内,致力于整顿吏治,强化皇权,任用熟悉法令政策的文法吏,以刑名考核臣下;设置治书侍御史和廷尉平,审核量刑轻重;废除某些苛法,维护法律正常行使;招抚流亡,假民公田,设置常平仓,蠲免和削减租赋,以此安定民生,恢复生产;于甘露三年(前51年)下诏召集诸儒讲论五经异同,亲自称制临决。经济恢复到了“文景之治”的水平。对外,因匈奴内乱,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消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设置西域都护,政令自此颁于西域,在法律上奠定了统治西域的基础。

黄龙元年十二月甲戌(前48年1月10日),刘询因病崩于未央宫。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统治期间,汉朝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综合国力最为强盛,史称孝宣中兴。

九、南园遗爱

宣帝过世后,新皇帝遵照遗嘱,将其葬在杜陵,也就是南园。西汉十一座帝陵,大多都在渭水北岸,只有杜陵和文帝刘恒的霸陵在南岸。为什么宣帝要做出这种选择?

汉宣帝刘询一生共有三位皇后,第一位皇后即恭哀皇后许平君;第二位皇后即霍皇后霍成君;第三位皇后即孝宣皇后王氏。其中许皇后和王皇后均与汉宣帝合葬在杜陵,而霍皇后则因有罪被葬在今陕西西安蓝田县。南园,即今陕西西安东南的杜陵。汉宣帝在少年时,就非常喜欢在杜陵游玩,成家以后,更是带着妻子一道,在杜陵的各处,都留下了足迹。因此他即帝位后,遂在此地建陵。许平君死后,宣帝把她葬在了这里。二十多年后,宣帝自己也长眠于此。因此人称为“南园遗爱”。

南园遗爱,故剑情深的典故是什么?

故事之二南园遗爱,故剑情深

这个典故现在用的已经不太多了南园遗爱,但是我相信如果人们知道其背后的故事,一定会为那痴痴的爱情而感动,浮想当年吧。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盛的皇帝,是最大男人主义的皇帝,南园遗爱他可以金屋藏娇,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废皇后,可以任意屠戮自己的儿孙,可以在晚年痛定思痛下罪己诏来反省。

当然我要讲的不是南园遗爱他的故事,而是一个叫做刘病己的小年轻,没错,他姓刘,皇室血脉,但是这是他一生不幸的开始,在他一出生一场巫蛊之祸,死了数万百姓

,两个宰相,两名公主,还有皇后曾祖母,以及皇太子祖父全家。作为太子一脉的唯一幸存者,刘病己能保住这一条小命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即便如此,刘彻依然不想放过自己的孙子,只因为一句:“有王气在东监”的相士之言,就派使者持三尺龙泉来取自己4岁孙子的性命,我根本无法想象汉武帝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他真的敢去直眼面对自己4岁小孙子血淋淋的头颅吗?

所幸的是正直的监狱长保护了刘病己,当初就是他还了两个同是罪犯的乳母养育了病己让还在婴儿就惨遭灭门的刘病己(灭他的门还是他自己的亲爷爷)后来刘病己在市井中长大,娶了许平君为妻,许平君的父亲是刑余之人,是监狱长的部下,本来监狱长喜爱刘病己打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但是毕竟恐惧于皇族的血腥政治,最后刘病己娶的是糟糠之妻许平君,这两个孩子,其实是在那监狱的深墙里一起玩大的吧。

然而,刘病己与许平君剩下了一个乖巧的儿子,这年,刘病己还未到18岁,幸福快乐的生活就这样持续着,也许真的老百姓要比皇帝生活的快乐的多吧,可是,刘病己的血统注定了,这是被诅咒的血。

聪明绝顶的汉昭帝刘弗陵可惜不能长寿,二十出头就撒手人寰,甚至连后代都没有留下,重臣霍光带领群臣首先迎昌邑王刘贺继位,可是仅仅继位27天,刘贺就被数落出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罪状来,从此被赶下宝座。 现在的皇帝不是强势皇帝,真正的强势者是霍光,这个中兴名臣。

接下来继位的是……刘病己,汉宣帝。

这样那光彩夺目的大馅饼突然就到了刘病己身上。刘病己那前十八年,说得好听点是接近百姓,体察了很多深宫中皇子无法体察的民情;说得难听点,对不起了,就像其高祖刘邦一样,是个市井无赖。我情愿相信这近二十的平民生活给刘病己更多的是正面影响。在掖庭中他大概也接触了不少宫闱争斗,至少是耳闻,或者是由于身份特殊而敏感,或者就是天性聪颖,刚登基的刘病己已经显露出智慧。

已改名为刘询的刘病己深知霍光的位高权重。作为武帝的托孤忠臣,霍光的确是兢兢业业为汉家天下着想,但他扶起昌邑王,又把他拉下宝座的能力也不能不让刘询感激之余有几分忌惮。于是刘询对霍光是礼敬有加。“大将军光稽首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及昌邑王废,光权益重,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简言之,终霍光之生,刘询对他都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的。

就只除了一件事。一件让霍光不喜,群臣不乐的大事。这就是立皇后。当时众公卿都认为霍光之女是最佳的皇后人选,甚至于集体上书。为什么?因为霍光与皇室联姻,于霍光是固崇,于皇家则是笼络权臣,于众臣则是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霍光为首的领导班子周围,既然老霍与天子都成了一家人,那么大家多讨好老霍也不算忤逆天子吧?

这时候,皇帝却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诏书,我在贫微之时曾经有一把旧剑,现在我十分的想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为我将其找回来。(“上乃召求微时故剑”——《汉书》)。总算群臣也是揣摩上意的好手,开始一个个请立许氏为皇后。

故剑情深的浪漫典故从此开始流传,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道最浪漫的诏书,一道王子对贫女的许诺,即便我害怕霍光,即便群臣们害怕霍光,即便这个天下让我去委屈求全。但是我不能没有你,在我困顿的日子里,是你支持着我,给我幸福,给我快乐。我们那欢乐的时光,我必须让你,母仪天下,因为你才是我真正最爱的人。

许平君是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后吗?应该是,因为只有她是与自己爱的人自由恋爱,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她才能感觉到故剑情深的感动,三宫六院,宫怨深深,但是这里也有一曲传诵了2000年的伟大爱情。

然而,皇家的血统必然是一个悲剧的诅咒……

许平君立后第三年,再一次幸福的怀上了病己的孩子,就在她生下这个帝国的小公主的时候,霍光的夫人霍显买通女医淳于衍,用产妇忌服的虎狼药送许后归了天。史书上自然不会记载刘询的悲痛,他只能接受这产后血崩的事实,把爱妻葬在了自己百年之地——杜陵的南园。南园遗爱……为什么幸福不能长久,为什么那个不懂政治只是陪伴在我身边的人要为政治而牺牲,南园遗爱,千古帝王唯一叹,中国的帝王居住在红色的血与黄色的金之中,真正快乐的能有几人。

南园遗爱,故剑情深,唯一的爱也要牺牲在政治旋涡里。

霍光的女儿成君如愿以偿地入宫做了皇后。不过,这只是另一出悲剧的开始,成君用一颗女孩子的心爱着自己的丈夫,悉心抚养平君留下的儿子,她的内心一定想成为一个好妻子吧——可是她是霍光的女儿。到了霍光逝世以后。刘询对于他如芒在背的积怨,再加上有关许后死因的丝丝风闻,终于到了爆发的时候。霍氏被灭族,皇后也顺理成章地被废。汉宫怨,君不见白头。

被诅咒的皇家血统。被诅咒的皇家政治。

可是我们却记得故剑情深,我们却记得这份不离不弃……

南园遗爱的介绍

南园遗爱:该典故是汉宣帝刘询和他的结发妻子恭哀皇后许平君的故事。刘询是汉武帝刘彻和卫子夫的重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刘询因太子“谋反案”(后被证实为冤枉),曾在襁褓之中入狱,后流落民间。19岁时被大将军霍光迎立为皇帝,他不顾霍光希望立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为皇后的要求,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诏书,他说:“在我贫微之时,很喜欢一把古剑,现在我是十分地想念它啊,众位爱卿有没有办法帮我把它找回来呢?”大臣们揣测上意后,很快便知道了汉宣帝想要表达的意思,于是他们联合奏请立当时被封为婕妤的许平君为皇后,霍光之女霍成君为婕妤。这即是著名的典故——故剑情深。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一道诏书了。贫贱不相离,富贵亦相知。当上一国之君后,刘询并没有忘记自己落难民间时娶的糟糠之妻许平君,转而力荐她入主后宫,这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贤德皇后——“许皇后”。这道浪漫的诏书,见证的是一位贫女与一位帝王最平和温情也是最旷古绝今的爱与思念。

关于南园遗爱和南园遗爱,故剑情深!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