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甘英,以及甘英出使大秦是什么时候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罗马帝国。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
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经过了大宛国,大宛国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一带,然后还路过了大月氏国,到了安息,其实就是路过了波斯帕提亚王国,然后到了伊朗的境内。
后来甘英有经过了阿蛮、斯宾、于罗,到达了条支,条支就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了。之后甘英一行人又抵达了安息西界的西海,也就是今天的波斯湾。
甘英到了波斯湾准备渡河而过,于是当地的船工对他说,这里海域广大,如果顺风的话三个月也就能到,但是是逆风的话,可能就要一二年了,所以你就要准备三年的粮食才行,而且在海上行驶会让人产生对热土的思念,也常常有死的人。甘英听了之后,就放弃了渡海。
于是甘英就准备返回了,甘英返回的路线也不是原路返回,走了六十天才到安息,然后又路过了木鹿还有吐火罗等。
甘英这次出使虽然没有到达目的地大秦,但是却增加了中国人对亚洲各国的了解,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的深远。
甘英至波斯湾望海而返
甘英受班超之命出使秦国,但是甘英最后却没有到达大秦,而只是到了安息西界的西海看了看就回来了。关于甘英为何到了安息西海就返回,这里面也是有一些说法的。
甘英到了那里,当地的船工就说,这西海非常的大,如果要横渡的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风,风如果好的话三个月也能到对岸,风不好的话就要一两年,所以你要准备上船的话就要三年的粮食,以防万一。
而且海上还有一些奇怪的力量,会让人对故土产生思念和眷恋的感情,有些人就会死在半路上。听了这个船工这样一说,甘英心里就害怕了,于是考虑了一下就换了条路返回了。
其实后人总结甘英之所以没有能够到达大秦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就是甘英缺乏冒险家的勇气;其二,就是安息的商人怕甘英这一去大秦,就会断了自己的财路,所以故意说大话骗甘英;其三,就是当时那里发生了战乱,阻止了甘英的脚步;其四,就是那个传说影响了甘英的判断。
许多学者都对这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像康有为先生就认为是甘英胆小怕死,所以才没能够出海到达大秦,而也有许多学者认为,是当时安息的商人在从中作梗,他们担心汉朝与大秦直接建立起贸易关系,他们从中就无利可图了,所以才诓骗甘英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甘英出使秦国都是古代中国人最远的一次西行探险,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甘英出使大秦失败的原因如下:
1、因为甘英缺乏探险家的勇气;
2、因为安息一个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有意欺骗甘英;
3、因为当时的战乱阻止了甘英西行的脚步;
4、因为有关海妖的可怕传说影响了甘英的决策。
以上为甘英出使大秦失败的原因。
中文名:甘英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职 业: 东汉官员
别名: 崇兰
主要成就: 增进了东汉对中亚各国的了解、史书所载第一个到达波斯湾的中国人
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
人物介绍
甘英为班超的属吏,随班超转战于西域。公元97年,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
甘英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发,西行至疏勒(今新疆喀什),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大月氏至安息(即波斯帕提亚王国,今伊朗境内)都城和椟城,后历阿蛮、斯宾、于罗,而抵条支(今伊拉克境内)。到达了安息西界的西海(今波斯湾)沿岸,欲渡。当地船工对他说:“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一二岁者,故入海皆赉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甘英听罢放弃渡海再西行。甘英返回时,转北而东,行60余日抵安息,然后取道木鹿和吐火罗东还。
这次出使虽未到达大秦,但增进了中国人当时对中亚各国的了解。
史书记载
《后汉书·西域传·安息传》记载:
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安息国是汉朝与大秦交易的中转点,将汉朝的丝与丝织品与大秦交易,从中获取垄断的暴利。也许是考虑到若汉朝直接开通了与大秦的商路会损害其垄断利益,于是安息人没有向甘英提供更直接的经叙利亚的陆路,而是备陈渡海的艰难:”以传说渲染海上航行的恐怖:“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此语一出,即使甘英在西海却步返还,最终未能到达大秦,但甘英却是史书所载第一个到达波斯湾的中国人,他的这一行程丰富了当时汉朝对中亚的认识,是中西方交流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页。
有学者指出,安息船人所说的“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的,很可能即是希腊神话中以歌声迷惑水手的塞壬女妖。在《晋书·四夷传·西戎传附大秦国传》中有略为不同的记载:
汉时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其国。入海,船人曰:“海中有思慕之物,往者莫不悲怀。若汉使不恋父母妻子者可入。”英不能渡。
甘英出身于内陆,回国后甚至报告海水不可饮用:“途经大海,海水咸苦不可食。”(《晋书》)也许正是因为对海上航行知之甚少,甘英才相信了安息船人对航海危险的夸张描述,止步于安息。
甘英出使大秦能在史记中查不到甘英,甘英出使大秦记载于《后汉书·列传第七十八·西域》。甘英(生卒年不详),字崇兰,东汉人。在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到达波斯湾一带,据《后汉书·列传第七十八·西域》载甘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
自从西汉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丝绸之路的潘多拉魔盒后,华夏世界对于探索未知的西方世界充满了激情,张骞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为整个两汉的探险事业作出了表率,这一事业被东汉的班超发扬光大,随着对西域的持续开发,汉朝终于将一条完整的丝绸之路呈现在一千多年前。
张骞出使西域最远也只是到达大夏国的都城蓝氏城,这是今天阿富汗的汗瓦齐拉巴德附近,对于更西边的地方,张骞只有耳闻,从未到过,本想着通过西南的“身毒国”打通从西南通往大夏的丝绸之路,结果汉武帝发动对西南地区十几年的战争,也最终因为当地的拼死抵抗,没有打通这条路。
丝绸之路
公元前60年,汉宣帝时期,通过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汉朝才正式通过都护府掌控整个西域地区,中间因为王莽篡汉引发中原内乱,导致汉朝暂时失去对西域的管控,直到东汉的汉章帝时期,在班超的神奇领导下,仅凭36个人,依靠智谋、勇气、胆识和借力打力、以夷制夷的手段,东汉才在西域重开都护府。
班超在稳定了西域的局势后,为了继续开创丝绸之路,探索未知的世界,在公元97年派出他手下36勇士之一的甘英出使大秦,大秦就是当时的罗马帝国,甘英是班超手下的36勇士之一,班超手下这36个人,个个都是狠角色,36个人就一起杀了匈奴的近百人使者,还有孤身擒疏勒国王的田虑,这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典故的来历。
张骞通西域
班超派出甘英出使大秦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与对方进行经商,拓展丝绸之路;二是向大秦宣扬大汉国威。
甘英领命后,率领使团从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出发,向西先到达疏勒国(今新疆喀什),再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过大宛国(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大月氏(贵霜帝国)到安息国(波斯帕提亚王国),安息国所在地就是今天的伊朗境内,最后到达了条支(今伊拉克境内),这里在当时是属于安息帝国最西边的边境,当时叫西海,也就是今天波斯湾的沿岸。
甘英出使罗马帝国
当时的罗马帝国还处于五贤帝时期,甘英出发时,罗马帝国的皇帝还是涅尔瓦,一年之后,皇帝就由涅尔瓦的养子图拉真来继任,当时的罗马正执行和平政策,处于鼎盛时期,如果甘英真的到了罗马,那将改写历史,让东西两大帝国第一次进行进接交流。
当时整个地球上最强大的四大帝国是:东方的东汉帝国、西方的罗马帝国、中亚的贵霜帝国与帕提亚帝国,当时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东方的汉帝国与中亚的贵霜帝国、帕提亚帝国进行各种商业交流,只有罗马帝国对于汉帝国来说是神秘的存在,也从未进行过直接的交流,甘英的出使其实就是一种探索和冒险,从新疆到罗马有几万里路,光是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几年,以当时的社会条件,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
东汉时期世界地图
据《后汉书西域传》的记载,甘英一行历经艰辛万苦到达了波斯湾的沿岸,然后准备找船渡过大海去大秦,当时安息国的船夫知道甘英是东汉使者后,故意欺骗甘英说:大海对面就是大秦了,这个海很不好过去,运气好的话要三个月才能过去,也有要两年才到达的,如果要渡海至少要准备三年的粮食,在海上航行的人常常有因为思念家乡而死亡的。
甘英听了安息船工的话放弃了渡海,一方面因为甘英是内陆人,不善于坐船渡海,别说三个月,就是三天估计也吃不消,会晕船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安息船工的欺骗和阻挠,如果真的需要三年时间,那也太长了,这么长的时间发生很多变故的。
班超经营西域
但是实际上,甘英到的是波斯湾,看看地图就知道了,从波斯湾坐船去罗马,连方向都弄错了,罗马在波斯湾的西北方向,就是现在也没有这个走法,从波斯湾坐船得南下到阿拉伯海,再经红海,穿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再北上到罗马,在当时哪有这个条件呢?苏伊士运河都没有开通吧。
甘英到大秦最方便的路线其实是走陆路,从今伊拉克向西北方向走,穿过叙利亚,经土耳其就能到达罗马,当时的罗马与安息是敌对国家,安息国不希望甘英代表的东汉帝国直接与罗马帝国交流,一方面是因为贸易问题,安息直接与东汉交易可以做为中间商垄断输往罗马的物资,比如丝绸和陶器,另一方面安息也担心东汉与罗马联合起来攻击他,所以用各种办法阻止甘英到罗马,甚至不惜种种欺骗。
甘英到达位置
但不管怎么说,甘英作为东汉帝国西域都护班超的使者,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达波斯湾的中国人,并且开辟了丝绸之路新的路线,这是前无古人的,甘英的名字也因为此事被载入史册,成为华夏民族探索新丝绸之路的重要参考。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甘英和甘英出使大秦是什么时候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