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郡 平原郡王

金汇小助手 百科知识 2023-01-14 33 0

今天给各位分享平原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平原郡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刘备发迹的平原县,最初由西周设立,至今3000年没有改名吗?

东汉末年,汉室皇族后裔刘备因在平定农民起义中屡立功劳,先后辗转多地担任县尉、县令等低级官吏。后来又因为立下功劳,升为试守平原县县令,等到平原郡升为平原国后,刘备升任平原国相。国相与太守平级,这是刘备第一次担任太守一级的高级官职,至此刘备才算是勉强进入了汉末群雄的行列。

刘备前后两次在平原任职不满三年,但是平原的经历在很大意义上却是其人生的转折点,因为在平原刘备踏入了地方高官的行列,初步具备了与袁绍、曹操、孔融、陶谦等地方大佬平起平坐、进行对话的机会,为其后来出兵救援徐州并最终掌控徐州,在身份和资格问题上铺平了道路。

刘备任职的平原县,即为今山东省平原县的前身。

平原县位于山东省北部,隶属于山东省德州市,县境东邻临邑县、禹城市,南连高唐县,西临武城县、夏津县,北接德城区、陵城区。

平原县+平原郡

平原县境,上古时期为有穷氏部落居住地,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天下土地分给各诸侯国进行统治,开国功臣姜子牙被封为齐侯建立齐国,县境为齐国西部边境之下邑,又因地处平原而名平原邑,“平原”之名即始于此时,平原邑故址在今王庙乡张官店东一带。春秋战国时期,县境仍为齐国平原邑,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于平原邑置平原县。

秦朝灭亡后刘邦建立汉朝,汉高帝六年即公元前201年,于平原县设置平原郡,平原县为平原郡治所。到了东汉中期,平原郡升为平原国,国都设在平原县,平原国传了四代后被废除,降为平原郡,东汉末年时再次升为平原国,国都仍设在平原县,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即在此时担任过平原国国相。

曹丕篡汉建立魏国,建国后次年即公元222年封长子曹睿为平原王,平原郡再次升为平原国,公元226年曹丕病逝后曹睿即位为帝,平原国复降为平原郡。西晋统治时期平原郡曾升为平原国,后来又降为平原郡,平原县为平原郡治所,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不变,北齐统治时期平原县城迁至今址。

平原县

隋朝初年平原郡被废除,平原县隶属于德州,隋唐时期曾数次复置平原郡,但最终均改为德州。历宋、金、元、明,均为德州平原县,清朝时县境分属济南府平原县、东昌府恩县。

颜真卿被贬的平原在哪

唐代平原郡故城,在山东省德州市陵县县城内。当时郡城有三道城墙,外墙高约5丈,上宽约2丈,城周10公里,为颜真卿作太守时所修。

西汉时的平原郡下辖哪些县啊?

西汉平原郡,平原郡平原郡,辖19县平原郡,包括平原郡:平原县 (治所今地名,平原县王庙镇张官店——以下将 “治所今地名”省略,作者注)、鬲县、高唐县、重丘县、平昌县、羽国、般县、乐陵县、祝阿县、瑗县、阿阳县、漯阴县、朸县、富平县、安德县(平原县王凤楼镇马腰务村)、杨虚县、龙頟县、安陵县 (今属河北)、合阳县 (无考)。东至乐陵,南至槐荫,北至德城,西至茌平,这是平原郡辖域最大平原郡的时期。

求东汉末年东汉十三州以及各郡县的名称

司州,东汉时辖郡七:河东郡,河内郡,河南郡,弘农郡,京兆尹,冯翎郡,扶风郡。

青州,辖郡、国六,县六十五:平原郡、东莱郡、济南国、乐安国、北海国、齐国。

徐州,辖郡、国五,县六十二:东莞郡,琅琊国,彭城国,东海国,下邳郡,广陵郡。

兖州,辖郡、国八,县八十:陈留郡,济阴郡,山阳郡,任城郡,东平国,东郡,泰山郡,济北国。

豫州,辖郡、国六,县九十七:陈郡,汝南郡,安丰郡,弋阳郡,颍川郡,梁国。

幽州,辖郡、国十一,县九十:代郡,上谷郡,范阳郡,燕国,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昌黎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

冀州,辖郡、国九,县一百:中山国,常山郡,河间郡,渤海国,安平国,清河郡,魏郡,赵国,巨鹿郡。

并州,辖郡九,县九十八: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

荆州,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魏兴郡,上庸郡,新城郡,襄阳郡,南乡郡,南阳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衡阳郡,建平郡,南郡。

扬州,辖郡、国六,县九十二:蕲春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鄱阳郡,临海郡,豫章郡,临川郡,庐陵郡,建安郡,吡陵典农校尉部。

凉州,辖郡、国十二,县九十八: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西平郡,金城郡,陇西郡,南安郡,广魏郡,安定郡,扶风郡,京兆郡,北地郡,冯诩郡。

益州,辖郡、国十二,县一百一十八:阳平郡,武都郡,汉中郡,巴西郡,梓潼郡,巴东郡,广汉郡,东广汉郡,巴郡,涪陵郡,江阳郡,踺为郡,汉嘉郡,蜀郡,永昌郡,云南郡,建宁郡,兴古郡,朱提郡,牂牁郡,越隽郡。

交州,辖郡七,苍太十六:交趾郡,郁林郡,苍梧郡,朱崖郡,高凉郡,南海郡。

雍州,汉光武帝定都洛阳,设立过雍州,但是不久取消, 辖郡九。

扩展资料:

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汉十三州

古平原郡在那里

汉置平原郡,治所在古平原郡城。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平原郡,高帝(公元前201年)置。莽曰和平。属青州。户十五万四千三百八十七,口六十六万四千五百四十三。” 辖平原、鬲、高唐……等19县。汉朝的平原郡,相当于现在的省,它直属中央。当时的青州,置刺史一人,替朝廷监察各处,其属员有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东汉时,州刺史改称“牧”,州牧掌握兵权,并成为一方行政官。郡的行政长官,战国时,初为武官,防守边郡,称郡守,汉景帝时改称太守,掌治其郡。其属官有督邮、主簿。东汉时的平原郡一度为皇族子弟的封地,称平原国,与郡平行,其行政长官称国相或内史。

晋,冀州部平原国。

宋,冀州部平原郡。

北魏,平原郡更名安德郡。《魏书·地形志》(卷一百六上)载:“安德郡,太和中(十年)置,寻并渤海,中兴复。”领平原、安德、绎幕、鬲等四县。至此,郡治所迁移,更名安德郡。自汉高祖称帝到北魏太和十(公元486)年,汉置平原郡存在687年。

复置平原郡,治所在安德(今陵县)。《隋书》(卷三十·地理中)记载:“平原郡,开皇九年(公元589)置德州……户十三万五千八百二十二。”辖安德、平原、绎幕、将陵、平昌、般、长河、东光、胡苏等九县。安德即今陵县,当时又称德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改平原郡为德州,领安德、般、平原、长河、将陵、平昌六县。《旧唐书·地理志一》记载:“天宝元年(公元742),改为平原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复为德州。”隋、唐两代两次复置平原郡,治所在安德(今陵县),计48年。

关于平原郡和平原郡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