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人口 滁州市人口流入流出

金汇小助手 百科知识 2023-01-16 13 0

今天给各位分享滁州市人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滁州市人口流入流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滁州市有几个县几个区

截至2021年,全市下辖2个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常住人口399万人。

滁州得名于滁河,滁河古称“涂水”,滁州由古代“涂中”沿革而来。滁州古往今来为江北重镇,也是山水相间,资源丰饶的鱼米之乡,滁州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市境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有濮家墩遗址、何郢遗址、顿丘遗址、西王遗址等。

科学技术和教育

2021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不含高等教育)共有1123所,在校生59.7万人,教职工4.8万人,专任教师4.0万人。

其中幼儿园622所,在园幼儿数12.3万人,教职工1.3万人,专任教师0.8万人;小学225所,在校生24.5万人,教职工1.3万人,专任教师1.5万人;普通中学261所,在校生18.8万人,教职工2.0万人,专任教师1.6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所,在校生4.0万人,教职工0.2万人,专任教师0.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生820人,教职工152人,专任教师133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滁州、滁州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和教育

安徽滁州属于哪个市?

滁州市。

滁州,简称“滁”,古称涂中、清流、新昌,安徽省辖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皖江城市带北翼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截至2020年,全市辖2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另设有2个园区,总面积13433平方千米 。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滁州市常住人口3987054人  。2021年,滁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9%。

滁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冬季湿冷少雨,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

全市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最高气温20.1℃,年平均最低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1035.5毫米。梅雨期长23天。年日照总时数2073.4小时。初霜为11月4日,终霜为3月30日,年无霜期210天。

滁州市境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境内河流分属三大水系,即淮河干流水系、滁河水系和高邮湖水系。市境淮河干流水系主要支流有窑河、天河、濠河、板桥河、小溪河和池河。滁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小马厂河、管坝河、大马厂河、襄河、土桥河、清流河、来安河、沛河、皂河等。高

如何看待七普滁州人口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可以看出滁州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

七普数据显示,安徽滁州市常住人口为398.7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4.9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46.6万人,占61.84%,60岁及以上人口为79.2万人,占19.8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3.7万人,占15.97%。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

七普数据显示,滁州市常住人口为3987054人,与2019年的抽样数对比,少了十几万人。而该市去年年末的户籍人口为454.6万元,那也就是说人口净流出量还是超过50万人的。作为皖江城市带两翼城市之一,滁州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处南京和合肥两大长三角城市之间,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人口总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据初步统计,滁州市区去年的GDP总量不到900亿元,占全市(3032.1亿元)的比重较低,大滁城的建设,经济首位度的提升是关键一环,这样才能快速的集聚人口。

安徽滁州为什么人口少地方大

滁州位于安徽省东部,2020年全市GDP为3032.安徽省第三经济强市1亿元,GDP排名远高于人口排名。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滁州市常住人口为398.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71万人增加了40%.安徽省第七人口大城市,常住人口增长92万。

滁州市人口分布:男性人口为205.2万人占51.女性人口为193%.5万人占48.52%,男女人口比例差距较大,但仍在合理范围内;60岁及以上人口79.20000人,占滁州常住人口的19.85%,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总体而言,滁州是安徽省人口结构较好的地级市之一。 滁州市总面积98平方公里,隶属于2个市辖区(琅琊区、南桥区)、4个县(全椒县、来安县、定远县、凤阳县)、2个县级市(天长市、明光市)。常住人口为67.凤阳县常住人口14万人口63万.19万人,天长市常住人口60万.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定远县人口普查减少了38万人。.78万人,凤阳县减少1万人.3万人,天长市增加000人.1万人。定远县总面积3001平方公里,是滁州市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县。自古以来就是南北冲,但经济实力极其普遍。2020年,全县GDP为326.52亿元,人均GDP整个城市处于底部位置,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有潜力但发展不足。 天长市就像安徽省伸出的一只拳头。除了西与省相连外,东、南、北三面都被江苏省包围,地理位置独特,被誉为安徽东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也与江苏省纠缠不清。2020年GDP总量高达549.28亿元,是滁州市第一个经济强县,也是安徽省经济强县之一,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天津总面积与滁州对比

天津总面积11966.45平方公里,

滁州总面积13398平方公里,天津市总面积是滁州的89.32%。

天津,简称“津”,别称津沽、津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2019年末,常住人口1561.83万人,城镇人口1303.82万人,城镇化率83.48%,常住外来人口达498.23万人。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公布,天津人口是13866009人。

天津地处中国北部、海河下游、东临渤海,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节点、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交汇点、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位于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

天津是自古因漕运而兴起,唐朝中叶以后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朝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清咸丰十年(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此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历经六百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天津等五城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2022年6月30日,位居2022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10位。2022年11月,位居2022年数字城市百强榜第9位。

滁州市,简称“滁”,安徽省辖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一翼。地处苏皖交界地区,长江三角洲西部,安徽省东部。全市辖2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1339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底,滁州市常住人口398.7054万人。

自古就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的滁州,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市域襟江带淮,南望长江,北流淮河,滁州依滁河而生,自古是长江北岸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特产有滁菊、明光绿豆、来安花红、南谯茶叶、女山湖大闸蟹、银鱼、雷官板鸭、天长芡实等。滁州古称涂中、清流、新昌,早在先秦时期为棠邑之地,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因滁河(涂水)贯通境内,又“涂”通“滁”,因此得名为“滁州”。

滁州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是中国百强城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境内旅游景点众多,主要有醉翁亭、琅琊山、凤阳小岗村、明皇陵、狼巷迷谷、韭山洞、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洗心亭、卧牛湖、吴敬梓纪念馆、红草湖湿地公园、明中都城等。

2021年,滁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2.1亿元。

2022年11月3日消息,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滁州市人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滁州市人口流入流出、滁州市人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