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 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郑板桥

金汇小助手 百科知识 2023-01-07 29 0

今天给各位分享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郑板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扬州八怪有哪几位?

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这八位画家。从康熙末年崛起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他们作为中国画史上的杰出群体已经闻名于世界。 

那么为什么他们被称为“扬州八怪”呢。因为“八怪”不愿走别人已开创的道路,而是要另辟蹊径。他们要创造出“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来自立门户,就是要不同于古人,不追随时俗,风格独创。扬州八怪画家突破了“正宗”的束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在自己创造与发挥,穷其一生,为创造新的画风而努力。

以下是这八位画家的简介

1.郑燮

郑板桥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2.罗聘

清代画家,又号花之寺僧、衣云、别号花之寺、金牛山人、洲渔父、师莲老人。安徽歙县人,后移居江苏甘泉(今扬州)。扬州八怪之一,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他拜扬州八怪之一金农为师,学诗习画。金农评价罗聘曰:“笔端聪明,无毫末之舛”。其作画的特点:一是创作大胆;二是下笔准确。他的许多作品似金农,但在用笔却比金农厚重,造型更为准确。未作官,好游历。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颇精妙。

3.黄慎

黄慎 ,初名盛,字恭寿,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幼丧父,以卖画为生,奉养母亲。初随上官周学画,后离家出游,曾多次在扬州卖画。擅人物,亦能作山水、花鸟。

4.李方膺

清代诗画家,通州(今江苏南通)人。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扬州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以卖画为生。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5.高翔

高翔,字凤岗,号西唐,又号犀堂、西堂、樨堂等,别号山林外臣,擅画山水花卉,间作佛像人物。篆刻与汪士慎、丁敬齐名。又与高凤翰、潘西凤、沈凤并称"四凤"。高翔少年时期崇尚石涛,后与石涛结识为友,常相往来,情谊深长,受益颇深,是石涛的挚友和忠实追随者。

6.金农

清代书画家,金农天姿聪颖,早年读书于学者何焯家,与“西泠八家”之一的丁敬比邻,又与吴西林同时,与号称“浙西三高士”交往熏陶,更增金农的博学多才。乾隆元年受裘思芹荐举博学鸿词科,入都应试未中,郁郁不得志,遂周游四方,走齐、鲁、燕、赵,历秦、晋、吴、粤、终无所遇。年方五十,开始学画,由于学问渊博,浏览名迹众多,又有深厚书法功底,终成一代名家。

7.李鱓

李鱓,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江苏扬州府兴化人,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举, 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遭忌离职。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罢官。后居扬州,卖画为生。

8.汪士慎

汪士慎,清代著名画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汪士慎在诗、书、画、印诸方面皆有很高的成就。擅画花卉,随意勾点,清妙多姿。精画兰竹,尤擅长画梅,笔致疏落,超然出尘,笔意幽秀,气清而神腴,墨淡而趣足,其秀润恬静之致,令人争重。

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分别擅长什么?

扬州八怪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八个人,分别擅长画画。

“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

在中国画史上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书画往往成为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扬州八怪的书画风格异于常人,不落俗套,有时含贬义,因此称作“八怪”。

扬州八怪郑燮、高翔、高翔的个人简介

郑燮也就是郑板桥,他是扬州八怪画竹的人,是乾隆元年的进士,常居于扬州,以书画为营生,擅长画兰、石、菊、竹等,在画竹画兰上的造诣是最高的。主张不拘泥于古法,学习七分抛弃三分,其有言“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

高翔医生不曾为官,除了擅长画花卉和山水之外,还精于写真和刻印。他的画自成格局,而且做刻印神态逼真,线描简练。晚年时右手残废便以左手作画。

高翔与高翔为好友,其才富五车,然而一生无比贫困,五十岁之后才开始作画。多是绘画花鸟山水以及人物,尤其擅长墨梅。其画布局考究,造型奇古,十分具有新意。

扬州八怪指哪些人?

01

扬州八怪一般是指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八位画家。也有说法中将阮元、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人并入,因为他们画风相近,所以八可看做具体数值,也可作为约数。

“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又名郑板桥)、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说。

扬州八怪是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活跃在扬州一带的风格相近的书画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出生并不富裕,生活清苦,但性格清傲狂放,爱好用书画来直抒胸臆,表达内心的所闻所感。

扬州八怪的怪处正是在于他们的与众不同、敢于创新,以及对官场黑暗的深恶痛绝。他们的艺术风格在正统画派眼中可以用一个怪字来形容,因为他们追求自然,作品中承载的是最真实、贴近现实的东西,并且他们敢于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不惜影响到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

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在中国画史上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至于有人提到的其它画家,如阮元、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因画风接近,也可并入。因“八”字可看作数词,也可看做约数。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书画往往成为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

扩展资料

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有时含贬义。近现代名画家如王小梅、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任渭长、王梦白、王雪涛、唐云、王一亭、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扬州八怪”的作品影响而自立门户。

他们中多数人对“扬州八怪”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

这八怪是:汪士慎、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罗聘、高翔、金农。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的知识分子,他们出身低微,大都怀才不遇,对清朝官吏不满,同情底层劳动人民,他们正是用这看似怪诞的行为表达了自身的抗争。扬州八怪的画笔墨大胆,洒脱豪放,直抒胸臆。这些人大都在科举仕途上失意,可是他们的性格豪放,放浪形骸,有着玩世不恭的态度。

扩展资料:

扬州八怪“怪”的地方:

1、“扬州八怪”虽是各怀才艺的文人画家,但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绘画对于他们并不只是自娱,他们也不拘于封建文人的儒雅气质,而是与商人合作,顺应市民阶层的审美喜好,所谓“俗中带雅方能处世,雅中带俗可以资生”,与传统文人相比,确实是怪了。

2、“扬州八怪”之怪,是他们与“正宗”画风有不同的异趣。

他们的艺术风貌背离了当时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画派,包括以“四王”为首的山水画派和以恽寿平为代表的花鸟画派,转而继承了明代陈淳、徐渭及清初石涛、八大山人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主张重创新、抒个性,表现出对现实的关注,这种个性化、主体化和世俗化的特征,被目之为“怪”。

3、从技法上说,“扬州八怪”在理论及实践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着一些创新性探索,比如对书法入画的实践,个性十分强烈,如李鱓的狂草入画,郑燮的“六分半”书入画,金农的“漆书”等等,都独树一帜。

关于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和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郑板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