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苏联内战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美国干涉苏联内战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1989年2月,苏联军队开始全面撤离阿富汗,也宣告阿富汗战争结束。但是苏联军队撤离以后,阿富汗局势不但没有平稳下来,政局反而更加动荡不安,进而爆发了内战。其实,苏联军队撤离以后,形成了权力真空。在这样的情况下,拥有武装的各路诸侯都想做总统,这就爆发了内战。经过了6年的内战,直到1995年年底,阿富汗的内战才结束。
1979年12月,10多万苏联军队从六个方向占领了阿富汗。苏联军队占领阿富汗的过程非常顺利,但想站稳脚跟却很困难。阿富汗这个国家属于部落联盟型的国家,总统并不掌握所有的权力,地方上的实权都掌握在部落首领们的手里。苏联扶持的新政权推出了很多不利于部落首领的政策,这些首领们发动了叛乱,也就逐步成了游击队。起初,各股游击队加在一起只有2万多人,根本奈何不了苏联驻军。
但是美国随即出手了,在美苏冷战的这一阶段,苏联正处于优势地位。依靠丰厚的石油利润,苏联的国力达到了鼎盛。美国由于越南战场的影响,暂时处于守势。苏联占领阿富汗以后,美国认为可以利用阿富汗战场消耗苏联的国力。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美国开始援助阿富汗游击队。在1980年,阿富汗游击队只有2万多人。但是到了1982年,各股阿富汗游击队的总数超过了30万。这些游击队之间相互并不和睦,有时还会爆发火拼。
美国先是援助资金,随后有通过渠道援助各种苏式武器。长期的战争确实对苏联消耗很大,再加上其他的原因,苏联决定逐步从阿富汗撤离。1989年2月,驻扎在阿富汗各地的苏联军队陆续撤离阿富汗。苏联军队撤离以后,原来的阿富汗政权根本压不住局面。由于苏联军队已经彻底,原来的那些游击队首领们开始窥视领导权。
有枪就是草头王,那些首领们有人有枪,这就爆发了战争。这有点像东汉末年或者唐朝末年的军阀混战,阿富汗的内战足足打了6年时间。如果从1979年计算,阿富汗人民已经在战火中生活了十多年。到了1995年年底,阿富汗重新统一,游击武装攻入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但这个武装建立了一个恐怖的政权,这是大家都清楚的。
阿富汗国王查希尔自从70年代就开始流亡欧洲,在欧洲住了将近40年。2012年,这位老国王返回阿富汗。对于那些阿富汗老人们来说,自己年轻时期的生活才是最平稳的。普通百姓只想稳定的生活,安居乐业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是从70年代末期开始,阿富汗一直处于动荡状态。根据统计,有100多万阿富汗非正常死亡,这是谁之过?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维埃俄国或苏俄)同国内反革命势力白俄和外国武装干涉者进行的战争。又称苏联国内战争或称对苏干涉战争,是1918年到1922年在崩溃的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蒙古和波斯。在苏联被称为“1917年到1922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
答:是内战(不过当时应该还不叫苏联,而称为苏俄),原因:苏俄内战是当时苏维埃俄国面对国内反革命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英、法、日、美等协约国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乘机进行武装干涉,扶植俄国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而进行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红军胜利击溃了领土上的所有反对势力的军队,1922年苏联正式成立。
1918年、在革命后不久旋即爆发了俄国内战,不顾其政治取向、为上百万的人民带来了死亡与苦难。战争主要是由激进共产主义革命者所组成的红军(“红方”),对抗“白方”—君主主义者、保守者、改革支持者与温和社会主义者,其反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激烈抗争。白方有英、法、美、日等国的支持。
此外,内战期间,内斯托尔·马克诺率领乌克兰的无政府主义军队——黑军与布尔什维克三度同盟,每次合作皆终止于其一势力。然而,在马克诺的军队拒绝并入红军后,米哈伊尔·伏龙芝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军力便将之击溃。另外,所谓的“绿军”(抵抗敌军、守护自身财产的农民)亦在战争中扮演了辅助角色,其战场主要于乌克兰。
在沙俄时代苏联内战,东欧大草原广袤苏联内战的土地上苏联内战,曾经生活着这样一支群体:他们自称哥萨克,虽然不是一个民族,但是却有着鲜明苏联内战的族群特色。他们野蛮好斗,又英勇善战,同时骑术精湛,因此,他们成为俄国沙皇手中最好用的一把刀,也成为俄国对外扩张的急先锋。
哥萨克
无论在对抗拿破仑的进攻,还是南方与奥斯曼帝国战斗的前线,亦或是向西伯利亚扩张的过程中,都有哥萨克人的身影。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口只有400余万的哥萨克,就为沙俄军队提供了36万名士兵。可以说,俄国境内的哥萨克,绝大多数壮年男性都被投入了战争。
俄国在西伯利亚的扩张
然而,俄国在一战的表现,却令包括哥萨克在内几乎所有的俄国人感到失望,战争中,哥萨克也遭遇了4万余人的伤亡。但俄国却一无所获。这也是为什么二月革命期间,被沙皇视为最值得信赖力量的哥萨克,却并没有支持沙皇的重要原因。
哥萨克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之后,紧接着十月革命爆发,俄国内战爆发。此时哥萨克也出现了分裂,一部分哥萨克人,尤其是位于底层的贫穷哥萨克,倒向了布尔什维克,站在了革命的一边,他们也被称为红色哥萨克。红色哥萨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如布琼尼、米罗诺夫等等。
哥萨克
而由于哥萨克一直在沙俄境内享受种种特权,所占领的土地和耕地面积也远大于普通俄国平民,因此,这部分占有更多资源的哥萨克人,极力反对布尔什维克,并加入了白军队伍。
一直以来,哥萨克一直作为一个军事集团,为沙皇开疆拓土,因此,哥萨克群体拥有着普通族群所没有的强大军事力量。当布尔什维克针对哥萨克的一系列政策,如没收土地、暴力征收粮食和财产、从肉体上消灭哥萨克等措施颁布实施后,哥萨克人的反抗毫不意外的到来。
哥萨克
在哥萨克人传统的军辖区内,大量的哥萨克开始掀起叛乱,哥萨克强大的动员组织能力和军事素养,使得前来镇压的红军接连战败,哥萨克人甚至将红军直接赶出了顿河流域。
而且,布尔什维克清除哥萨克的政策,不但受到了白色哥萨克的猛烈反抗,甚至一直支持布尔什维克的红色哥萨克,也开始反对这一激烈的政策。1919年,米罗诺夫就曾率领红色格哥萨克公开拒绝执行布尔什维克的命令。
哥萨克
不过长久的战乱和哥萨克有限的人口资源,再加上哥萨克内部分裂,使得哥萨克的叛乱最终难以为继,1919年年底,哥萨克叛乱终于平定。而哥萨克持续数年的叛乱,也使得布尔什维克认识到,过于强硬的政策对哥萨克人并不合适,也得不偿失。
因此,他们改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虽然给了哥萨克人一定的尊重和优待,但是,哥萨克的生活方式、风俗文化等依然被坚定不移的逐步消灭,哥萨克赖以存在和维系的土地也被没收,最终,哥萨克被逐渐融入了俄罗斯民族主体。
哥萨克
因此,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虽然大批尚武善战的哥萨克人加入了苏联红军,并在苏德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此时的哥萨克已经不在单独组成独立的武装力量,而是分散到苏联军队的各个部队。无论是在惨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还是苏联出军中国东北,都有哥萨克骑兵的身影。
苏联内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美国干涉苏联内战、苏联内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