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万历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皇帝分别是嘉靖皇帝(明世宗)和万历皇帝(明神宗),一个在位46年,一个在位48年,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这两人就占了三分之一,单单看这个似乎两人还挺厉害。
影视中的嘉靖皇帝
可是也仅仅只是似乎,因为他们二人还创造一个记录,即两人同样都是几十年不上朝。
那么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的区别在哪,二人谁的能力更强?
说此之前,我们还得先了解下两位皇帝。
嘉靖皇帝。
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无子可继,皇太后张氏就将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立为皇帝,你还别说,这朱厚熜去京城继位时,在郊外就给了大臣们一个下马威,让这些大臣以皇帝的礼仪迎接他。
当然,这个下马威只是一个开始,嘉靖皇帝即位后,重用杨延和,诛杀了一批明武宗时期的佞臣,然后提拔正直的官员,委以重任,很快巩固了天上掉下来的皇位。
影视中的嘉靖皇帝与大臣
嘉靖皇帝开了一个好头,但却没能持续,因为他总想着给自己的生父封号,这让杨延和很是反对,只好作罢,后来嘉靖皇帝又让百官讨论这个问题,杨延和就受不了了,干脆辞职不干了。
嘉靖皇帝那是果断就答应了,此后嘉靖皇帝开始迷信僧道,宠信奸臣,频频派人为自己挑选美人充实后宫,可是他对这些宫女,实在是太不好了,后来几个宫女就企图用绳子勒死他。
结果因为绳子拴成了死扣没勒死,不过这之后,他再也不敢和后宫的妃子和宫女见面了,以至于性情大变,更加笃性道术,当然也再不上朝了。
万历皇帝。
万历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八岁时就被立为了太子,几个月后他老爹明穆宗就去世了,他也顺理成章登上了皇位,继位之初,他把大权都交给了张居正,也正是在张居正掌权期间,明朝还来了一次回光返照。
不过等到万历皇帝亲政之后,一切都变了,或许他受到张居正的“毒害”太深,又或许他从内心里就不想当一位好皇帝,张居正曾劝他做的他都不做,而张居正正在推行的政策也全部废除,并且开始日夜歌舞升平。
影视中的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为了进一步表现出自己对张居正的不满,把他提拔上来的一大批官员统统撤职,不过之后却不进行填补,后来明朝的权力中枢内阁只剩下叶向高一人,而六卿部长也只有赵换一人,更厉害的是督察院连续八年都没有领导,而全国半数以上的府没有知府。
不过不得不说,万历皇帝极其好运,整个国家的运行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他广派太监到全国各地搜刮民脂民膏,愣是没有少了他自己的享乐,而且还享受了几十年,对此,不服都不行。
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的区别。
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这两人的人生轨迹还颇有相似之处,比如说他们都是在少年时期继位的,比如说他们都有几十年不上朝的经历,再比如说他们都极其任性。
不过他们也有着本质区别和不同,如果用比较通俗的话说,就是嘉靖皇帝是假懒,而万历皇帝是真懒,嘉靖皇帝会权谋,而万历皇帝会享乐。
影视中的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但并不代表他没有处理政事,他只不过是害怕见人,害怕有人再给他脖子上套个绳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嘉靖皇帝是“在家办公”,在嘉靖皇帝统治时期,内阁首辅轮流换,但愣是没从嘉靖皇帝手里抢走权柄。
说到这,不少人就说了严嵩不是专权了20多年吗,当然不假,但这是嘉靖默许的,因为严嵩会来事,更讨他欢心,后来嘉靖容忍不了严嵩了,所以张狂一时的严党说倒就倒了。
我们再来看万历皇帝,他在权谋之术和驭臣之术上,明显和嘉靖皇帝有着差距,不过万历皇帝却自我感觉良好,他时刻想证明自己即使不上朝也能控制住手下官员,但他失算了,因为他导致了明朝开启了更为激烈的党争。
当明朝的文官集团矛盾发爆发的时候,万历皇帝就像一个局外人,他放任官员的相互攻击,最后想来个渔翁得利,但却丢了西瓜也没捡起芝麻,因为党争的势头,愈演愈烈了,后来万历皇帝干脆就撂摊子,彻底不问了,爱咋咋地,自己专心享受就好。
影视中的明朝皇帝
最后,如果不是有徐阶救场子,明朝或许在万历皇帝时期,就彻底崩盘了,所以可以说,嘉靖皇帝的能力要比万历皇帝强,当然这两人相比,仅仅只是矮子里拔将军,嘉靖皇帝比万历皇帝能力强,那也不是一个好皇帝。
明朝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的皇帝可以说个个都是一个奇葩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因为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他们都是有很多做出了很多出奇的事情。比如说嘉靖皇帝嗯长期炼丹修道,还有木匠皇帝。还有做演员的皇帝,在皇宫旁修建了一个豹房的。包括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也是一朵奇葩。
正德、嘉靖、万历皇帝奇葩吗?我看并不奇葩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自英宗土木堡之变后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明朝文武并列的局面被破坏,此役大量勋贵阵亡,特别是武将之首英国公张辅都阵亡了,此后,文官集团逐步把持朝政,武将越来越低,完全被文官集团压制,从此,作为大明朝主宰的皇帝不得不扶持宦官以抗衡文官集团,形成皇帝、文官集团、宦官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文官集团首领即内阁首辅成为外相,宦官首领即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内相,事实证明这还是很有效的,明朝皇帝从未旁落大权,权利始终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即使几十年不上朝,国家依旧可以平稳运行,得益于制度的平衡,使得皇帝可以较为轻松,只要把握国家大事即可,其他事情由内阁和司礼监就可完成。
清朝皇帝就惨了,没有宰相,又没有继承内阁制度,皇权已经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各地政务大事小事都要皇帝批复,皇帝根本没得闲,不然国家要乱。
所以说,不是清朝没有,而是现实不允许清朝有。
嘉靖帝朱厚熜和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皇帝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曾经二十多年不上朝。
同样二十多年不上朝,嘉靖帝跟万历帝有何不同?
嘉靖和万历这祖孙俩,可以称得上是明朝历史上的两个奇葩皇帝。两人在后世人眼中,都不能算是个功载千秋的明君。
嘉靖皇帝在位44年,他的孙子万历皇帝在位48年,都是20多年不理朝政。虽然被人们称之为昏君。然而祖孙两者的人生轨迹迥异,对明代历史产生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嘉靖是庶出,如果不是正德无后,嘉靖这辈子顶多只是个两湖地区的同姓王爷而已。所以,他的即位是非常幸运的。
嘉靖即位之初,出于对朝廷政局的不了解和慑于朝臣集团的强大威慑力,做出一副勤政亲贤的样子来。待时机成熟,形成了拥护自己的小集团后,便拿“大礼议”对不服管教的大臣开刀。
从这件事,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嘉靖对皇权的渴望十分强烈,绝对专制的欲望十分明显,手段也颇为果敢。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不好色是少数,嘉靖追求长生不老仙丹,采用处女初潮经血,这对他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在那个时代,任何一个个体都是微不足道的,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完整的人权,各种权益受到侵害是正常现象,老百姓只希望天下太平,吃饱穿暖,也就知足了。
朱元璋和朱棣在位时期,基本形成了淘汰丞相,升格六部,由皇帝直接统领中央政府各个衙门,集总统、总理、副总理、军队最高司令和最高大法官于一身。
然而,皇帝精力所限,权力集中了却难以维系繁重的工作,所以让一些重臣充当皇帝的机要秘书,这些秘书品级不高,但由于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才能,文字功底和经史底蕴深厚,所以得到重用,这些人称为殿阁大学士,他们帮助皇帝应对各种奏札、题本,并拟定初步意见供皇帝参考,使皇帝的批阅难度大大降低。
这样,这些大学士就逐渐获得了参政议政权。而这些大学士往往有一个头目领衔,这个称为“首辅”的领衔大学士,就具有最权威的议政权。
夏言、严嵩、徐阶等人,都拥有这样的权势。而他们与六部尚书的合作,以及部分尚书兼任大学士,使得总理、副总理的部分职能从皇帝手里转移到大臣手中。
因此,朱元璋和朱棣希望改变汉代以来皇帝垂拱,官僚集团总揽朝纲的局面,这种希望一厢情愿,脱离了社会规律,难以成功。
因此,有这样一套制度做保障,即便皇帝不理朝政,国家也不会因此而出现太大问题,国家机器照旧正常运转,只不过运转的效率会慢慢降低,各种弊病会越来越多。
纵观中国历史,有作为未必是好事。由于祖制带来了庞大的既得利益,使所有王朝中叶的改革都会面临强大的阻力,任何改革都会因为过于仓促和敌对压力过大而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在儒家理想的治国体系中,皇帝作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王,把议政权和执行权放手交给贤能和具有公心的大臣,是管理国家的有效手段。
嘉靖带给明朝最大的幸运,是朝政所有的大事能由他一人说了算。当他头脑清醒的时候,他就能做出几件像样的好事,比如平定倭寇,默许地方清丈土地等;当他头脑不清醒的时候,就躲在宫里炼丹,让能者多劳。
嘉靖没有过多的思想障碍,他的一生中也没有什么心理阴影,所以他的很多选择,看似招人鄙夷,实际很明智。
嘉靖留给隆庆的,不是一个太好的遗产,但也不能算差。因此,尽管隆庆好酒色不理朝政,但比较务实的内阁大学士却能做出一些成绩,并通过渐进性的改革逐步增强明朝的国力。
万历就要倒霉许多。刚刚出生的时候父亲还是藩王,总是受嘉靖猜忌,日子过得不痛快。
父亲即位后十分放纵,给他带了坏头。他的即位风平浪静,只是因为年岁小,被李太后和张居正管束。尽管张居正搞改革不遗余力,但他个人生活的不检点,这与他教给小万历的圣贤之学和对万历的严格要求大相径庭,真是宽于律己,严于待人。
所以,当张居正死后,万历就采取对张居正后人打击报复和怠工不上朝,来作为对朝臣集团的报复。
而实力派大学士徐阶、高拱,特别是张居正的下台,使得官僚集团胆战心惊——原来贤能的下场也是这样!于是他们不敢放手有所作为,大量国家政务被耽误,国家机器运转效率直线下降。
而万历年间,明朝面临了两个大难题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财政危机和东北危机。
张居正积累的财富很快被低效率的国家机器折腾殆尽,国家造血能力显著下降;建州女真的兴起成为明朝的劲敌。
万历本人因少年生活的波折而带来的变态心理,使他无法恰当的处理后宫的关系,郑贵妃干预太子问题而引发的明末三大案,便是他在此方面无能的表现。
后宫的混乱为宦官干政创造了条件。由于皇帝长期不理朝政,在太子问题上险些违反祖制,导致他与官僚集团的矛盾不可调和,一部分官僚索性组成不同的集团,为着类似这样的事情的是非而争论不休。后宫混乱,宦官干政,官僚争权,这为明朝政治的总崩溃埋下了祸根。
因此,尽管都是昏君,但嘉靖是幸运的,而万历是不幸的。
历史允许嘉靖怠政,但当万历也如法炮制之后,历史便抛弃了明王朝。到最后烂摊子交到崇祯手上,纵使崇祯有心重振旗鼓,但却是回天无力。
同样二十多年不上朝,嘉靖跟万历有何不同?
目的不同,结果自然不一样。
祖孙俩人都缺岗,不乏孙子有效仿爷爷的嫌疑,但是学的了形式,却没悟透内涵。
嘉靖帝不上朝,主要是因为他深刻体验到了权力的甜头之后想要“再活500年”而去玄修,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统治,所以他不上朝并不代表着他不工作,而是要更加出色的工作,每天晚上睡的时间很短,会花很长的时间来批阅奏折,他把自己躲在暗处不上朝还可以避免与官僚集团正面交锋,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使自己置身事外,做到旁观者清,洞若观火,从而对朝局、对各方势力准确观察,作出最理性的决定。
这是大谋!明神宗呢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他不上朝是来躲口水来了,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这是皇权受到压抑,万历用消极方式对抗。
团队素质不同。
嘉靖帝的统治时期,明朝人才济济的,夏言、李春芳、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徐阶、高拱、张居正、海瑞...这一串名字放到哪一朝都是星光闪耀,哪个不是治国之能手,安邦之良才。
相比万历呢?除了最早的那套内阁班子外,到万历四十年“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国家机构等同虚设,人才队伍哪还有扛起大局的呢?
性格、能力不同,皇权与文官集团强弱对比不同。
嘉靖帝十五岁由旁系入大统,在追认其生父为先皇这件事儿上就和大臣们杠上了,尤其是杨廷和,三朝老臣,宦海沉浮这么多年,以他为首的文官们闹出个“左顺门”事件,几百名大臣汇聚在左顺门,放声大哭,与小嘉靖作斗争,目的无非就一个,让你听我们的,可是聪明人天生就是聪明人,嘉靖没有慌神,更没有妥协,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打。
这一打就打死了十几个人,带头闹事的都被发配到了边疆,永不叙用。这件事以文官集团的完败收场,此后四十多年再也没有敢闹事的文官了。
从最初的杨廷和,到后来的严嵩党,他们哪个在嘉靖手里还不是被玩得团团转,嘉靖几十年不上朝,国家这部大机器不还照样正常运转,朝局被他玩弄于鼓掌之间。这就是能力,不服不行。
而经过长期的捆绑式教育万历的性格变得不愠不火、中规中矩、深沉内敛,是明代最“温柔”的一个皇帝,甚至有点软弱可欺。群臣利用万历皇帝的软弱性格,借助言官制度,不断打着各种旗号,以诤谏的名义,全方位地收拾万历,万历手段又不够强硬,又不愿忍受口水,只能,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用消极方式进行对抗。
皇帝这么软,也是没谁了。
嘉靖和万历这祖孙俩,可以称得上是明朝历史上的两个奇葩皇帝。两人在后世人眼中,都不能算是个功载千秋的明君。嘉靖皇帝在位44年,他的孙子万历皇帝在位48年,都是20多年不理朝政。虽然被人们称之为昏君。然而祖孙两者的人生轨迹迥异,对明代历史产生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嘉靖是庶出,如果不是正德无后,嘉靖这辈子顶多只是个两湖地区的同姓王爷而已。所以,他的即位是非常幸运的。嘉靖即位之初,出于对朝廷政局的不了解和慑于朝臣集团的强大威慑力,做出一副勤政亲贤的样子来。待时机成熟,形成了拥护自己的小集团后,便拿“大礼议”对不服管教的大臣开刀。从这件事,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嘉靖对皇权的渴望十分强烈,绝对专制的欲望十分明显,手段也颇为果敢。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不好色是少数,嘉靖追求长生不老仙丹,采用处女初潮经血,这对他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在那个时代,任何一个个体都是微不足道的,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完整的人权,各种权益受到侵害是正常现象,老百姓只希望天下太平,吃饱穿暖,也就知足了。
朱元璋和朱棣在位时期,基本形成了淘汰丞相,升格六部,由皇帝直接统领中央政府各个衙门,集总统、总理、副总理、军队最高司令和最高大法官于一身。然而,皇帝精力所限,权力集中了却难以维系繁重的工作,所以让一些重臣充当皇帝的机要秘书,这些秘书品级不高(正五品),但由于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才能,文字功底和经史底蕴深厚,所以得到重用,这些人称为殿阁大学士,他们帮助皇帝应对各种奏札、题本,并拟定初步意见(票拟)供皇帝参考,使皇帝的批阅难度大大降低。这样,这些大学士就逐渐获得了参政议政权。而这些大学士往往有一个头目领衔,这个称为“首辅”的领衔大学士,就具有最权威的议政权。夏言、严嵩、徐阶等人,都拥有这样的权势。而他们与六部尚书的合作,以及部分尚书兼任大学士,使得总理、副总理的部分职能从皇帝手里转移到大臣手中。因此,朱元璋和朱棣希望改变汉代以来皇帝垂拱,官僚集团总揽朝纲的局面,这种希望一厢情愿,脱离了社会规律,难以成功。因此,有这样一套制度做保障,即便皇帝不理朝政,国家也不会因此而出现太大问题,国家机器照旧正常运转,只不过运转的效率会慢慢降低,各种弊病会越来越多。
纵观中国历史,有作为未必是好事。由于祖制带来了庞大的既得利益,使所有王朝中叶的改革都会面临强大的阻力,任何改革都会因为过于仓促和敌对压力过大而大打折扣甚至失败。在儒家理想的治国体系中,皇帝作为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王,把议政权和执行权放手交给贤能和具有公心的大臣,是管理国家的有效手段。
嘉靖带给明朝最大的幸运,是朝政所有的大事能由他一人说了算。当他头脑清醒的时候,他就能做出几件像样的好事,比如平定倭寇,默许地方清丈土地等;当他头脑不清醒的时候,就躲在宫里炼丹,让能者多劳。嘉靖没有过多的思想障碍,他的一生中也没有什么心理阴影,所以他的很多选择,看似招人鄙夷,实际很明智。
嘉靖留给隆庆的,不是一个太好的遗产,但也不能算差。因此,尽管隆庆好酒色不理朝政,但比较务实的内阁大学士却能做出一些成绩,并通过渐进性的改革逐步增强明朝的国力(比如与蒙古和好,解除海禁,加强北部边防,继续清丈土地,治理黄河等)。
明朝时期,出现过很多很奇葩的皇帝,而这其中就有两位,在位数十年,都没怎么上过朝,但是偏偏能够在皇帝这个位子上坐稳的皇帝,那就是嘉靖帝朱厚熜,以及万历皇帝朱翊钧。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他们两人是爷孙,但是在上朝的这个问题上面做法却如此相似,这是怎么一回事,皇帝没有亲临朝堂,那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他们又该如何处理政务,才能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转呢?
明神宗曾经有过一段“悲惨”的童年。由于他的奶奶失宠于他的爷爷嘉靖皇帝,他的老爸裕王朱载垕就很不受嘉靖帝喜欢。当朱翊钧在裕王府出生的时候,他的皇帝爷爷居然很不高兴,结果朱翊钧长到好几岁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了都没人敢给他取个名子。
但嘉靖皇帝的三个儿子中前二个早早夭折,只有第三子朱载垕幸存下来,所以当嘉靖皇帝死了之后,朱载垕毫无争议地成为大明王朝的新任继承者。老爸成了皇帝,儿子自然没人再敢轻视了,朱翊钧的地位也才算彻底得到了改变。但朱载垕似乎也遗传了嘉庆皇帝的某些传统:几个儿子中老大老二早早夭拆,位列第三位的朱翊钧也成了皇位的当然继承人。
从十六世纪前期到十七世纪前期,整整一百年的时间,大明王朝竟然只有三位皇帝:嘉靖、隆庆、万历,夹在中间的隆庆皇帝只在位6年便传为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万历皇帝。而嘉靖和万历两位皇帝,总共在位93年,嘉靖45年,万历48年。两位皇帝执掌大名江山近一个世纪,这可不是很什么好事。一池水如果长期不起涟漪,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一个国家如果长期被一人统治,也会变得缺乏活力。
万历和嘉靖两位皇帝长期统治大明江山,你可以看到他们俩在位时的政治轨迹都如此相似,前期励精图治,后期碌碌无为,两位皇帝还都做了同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那就是数十年不上朝议政,这对皇帝来说是不敢想象的,试想一个人长期不在岗位上呆着,那这份工作还能保得住吗?事实朱厚熜和朱翊钧两人都保住了工作,而且还做的很久。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竟然敢如此消极怠工呢?原因有三点,言官、内阁、人性!
先说言官问题,言官估计是大明朝的皇帝们最讨厌的一类人,这些人仗着大明朝的祖制,肆无忌惮地抨击皇帝,皇帝一旦做出稍微奢侈出格的举动,言官的口水便会像泛滥的洪水一样将皇帝淹没,可偏偏皇帝们还必须得忍着,因为言官仗义执言是他们的本分,不然朝廷养着他们干嘛。
明朝的皇帝都受不了言官的口水,大部分皇帝没办法,嘉靖和万历很聪明,他们知道言官不能动,但躲着言官总还是做得到的,只要不上朝,言官见不到皇帝,皇帝自然也不用吃他们的唾沫星子。
言官可以躲,但国家政事不能躲。嘉靖和万历不上朝听政,但不代表他们不干活。两位皇帝还是十分关心国家大事的,不过他们处理政务的途径不是临朝听政,而是内阁议事。明朝的内阁制度保证了嘉靖和万历能够耳聪目明地了解帝国的情况,内阁大臣将国家大事上呈给皇帝,并且还将自己的建议写到奏折中,这就叫票拟。而皇帝只需要对内阁大臣呈上来的建议做选择即可,这叫批红。
票拟建议权在内阁手中,批红决策权在皇帝手中,如此一来国家机器就能正常运转。当然明朝之所以灭亡,不是内阁制度不好,而是后面的懒皇帝把批红权交给了司礼监秉笔太监。
最后一个原因就涉及到人性了,皇帝也是人,也有人性的弱点,而且皇帝所处的环境更能放大人性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进取心的沦丧,嘉靖和万历在登基前期,进取心还是十分强烈的,但随着皇权的腐蚀,当初大展宏图的激情早已沦陷在皇宫深院的温柔乡中。
而且当时的大明王朝稳如一潭死水,很难发现水底深处的暗流,嘉靖和万历或许看得到,但他们宁愿将这些问题传给下一代去解决,免得影响他们这辈子的安乐。而你想让朱家的每个子孙,都保持像朱元璋和朱棣那样的进取心,恐怕太强人所难了,这或许就是明君跟庸君之间的差别。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嘉靖和万历两个奇葩和万历帝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