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弄妆梳洗迟,以及画娥眉弄妆梳洗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温庭筠弄妆梳洗迟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锦堂春·坠髻慵梳》
宋朝:柳永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锦堂春·坠髻慵梳》翻译/译文
《锦堂春·坠髻慵梳》译文
坠乱的头发无心梳理,紧锁的愁眉懒得描画,心绪凌乱,事事不顺。近来觉得无比憔悴消瘦,身上的金缕衣也显得宽松了许多。知道如今你这个风流的浪子,心里对我已直是视若等闲。我应该整理好美丽的容颜,这样地轻易辜负青春年华,怎能安心?
你又和从前一样过了相约的归期,既然这样,为何当初要骗我剪下一绺秀发相赠?等到什么时候你回来,我要把你紧紧关在家门外;等到你想要和我欢爱时,我要紧缠鸳鸯绣被,不与你同床共枕;等到更鼓已深,我才慢慢地问你,今后还敢这样无赖失约吗?
《锦堂春·坠髻慵梳》注释
⑴锦堂春:词牌名,《乐章集》注“林钟商”。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平韵。
⑵坠髻(jì):下垂的发髻。慵:懒。
⑶愁娥:愁眉。
⑷是事:事事,凡事。韩愈《戏题牡丹》:“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阑珊:衰减;消沉。此指心情低落。
⑸新来:近来。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⑹金缕衣宽:意谓身体消瘦了。金缕衣,缀以金丝的衣服。此泛指漂亮的衣妆。
⑺认得:知道。疏狂:狂放不羁的样子。此指狂放的人。刘禹锡《题窦员外新居》:“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意下:心中。
⑻“向人”句:意谓若无其事的和别人说笑闲聊。诮(qiào):责怪。譬(pì)如闲:若无其事。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夫人可来积世,瞧破张生深意,使些儿譬似闲腌见识,着衫子袖儿淹泪。”
⑼整顿:整理。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⑽孤:辜负。孤为辜的本字。
⑾争忍:怎忍。白居易《华阳观桃花时》:“争忍开时不同醉?明朝后日即空枝!”
⑿甚:为什么。赚:骗。
⒀剪云鬟(huán):古代情人离别,女方常剪发相赠。云鬟,女子如云的发鬟。
⒁尤云殢(tì)雨:比喻缠绵于男女欢爱。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三停来是闺怨相思,折半来是尤云殢雨。”
⒂绣衾:绣花被子。
⒃更深:夜深。旧时把一夜分作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款款:缓缓,慢慢。杜甫《曲江》:“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⒄更:再。无端:无赖。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你这箇无端的贼吏奸猾,将老夫一谜里欺压。”
《锦堂春·坠髻慵梳》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闺怨词,主人公是一位对情人爱极又恨极的歌妓。词一开篇,“坠髻慵梳,愁蛾懒画”一组四字对偶句,直接表现这位妇女的精神状态,发髻已松散了,而她却“慵梳”;娥眉已经含愁不展了,而又“懒画”。司马迁在《 报任安书 》中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女主人公没有心情梳妆打扮,似乎是与“悦己者”有关。“心绪是事阑珊”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描述她心绪不佳,消沉倦怠,任何事情都无心去做了。这三句由外到内,女主人公的行为源于心绪不佳,从而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凡事都打不起精神来做,不只梳妆打扮是如此。内里意兴阑珊,外则面容憔悴了,身体消瘦了。“金缕衣宽”,衣裳变得宽大了,便是身体瘦下去了的证据。古人每以衣带宽松表示身体消瘦,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词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句。
以上几句塑造了一个神情憔悴、心绪烦乱的女性形象,在写法上沿袭了唐五代以来对懒美人的类型化描写,与温庭筠笔下的“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很相似。但接下来的两句,就冲出了类型化的窠臼,成为“这一个”女子所独有的自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想来那轻狂的浪子一定又在外面若无其事地同别人调笑取乐,早把我丢在脑后了。女主人公之所以无心梳妆,消瘦憔悴,都是因为“疏狂”的他。“认得”表明她非常了解这个负心人风流轻狂的性情,也暗示了他如此这般也不是第一次了。用“这”字领出,有表意的功能,甚至起着强化的作用。这个“人”字是女子自呼口吻,用来表达女子怨恨的心情。至此,作者将抒情主人公思念怨恨的对象点明了,对方对自己的态度也已明了。
市民妇女比较注重现实的个人利益,不愿听人摆布自己的命运。所以,词中的.女子并不因这个“疏狂”的年青人,而长久地沉溺忧伤之中。她要进行抗争,甚至可以采取各种报复行动。“把芳容整顿”,这是她不甘向命运屈服的第一步。这句与开篇二句照应。由“芳容”一词可知,女主人公对自己的容貌还是很有自信的。“恁地轻孤,争忍心安”,这是上片词意的小结,预示着她将要发泄一腔不平的怨恨。至此,上片在女主人公决心振作起来的时候结束了,这也暗示了下片词意发展的线索。
过片补叙浪子违约不归,骗取了她的忠贞,把怨愤之情推向了顶点。“依前过了旧约”,他又像从前一样背盟失约,逾期不归。“依前”说明他已不是第一次不信守诺言了。“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鬟”,古代男女相别之时,有订立盟约,女子剪发以赠的习俗。赠发的意义是为了让男子见发如见人,另外还有以发缠住男子之心的神秘寓意。恼恨之下,她盘算着他有一天归来,要设法收拾教训他。
她的惩罚办法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将闺房的门紧紧关住,不让他进来。第二步:“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不让他进被窝,对他的要求不理不睬,以此逼使和要挟对方反省和屈服。第三步:“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她听任时间僵持中过去,等待到更鼓已深,也就是半夜的时候,才严肃地从头到尾、有条有理慢慢数落他的疏狂,要他悔过认错,还要保证此后不能再无赖爽约。这些都是女主人公爱恨交错、充满希望和快乐的想象,贴切人物心理性格,其描写的情景如同上演了一出夫妻之间斗气的轻喜剧。至此,全词嘎然而止,至于这女子是否会或怎么样实施她心中计划,词中不再多言。
这首词用代言体,摹写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细节刻画一气呵成,将她因爱深而恨极的情状写得淋漓尽致,声口毕肖。在这首词中,柳永塑造了一位与传统文人诗词中的女性迥异其趣的市井女子形象,她泼辣、自强、有手段、敢抗争。词的格调虽说不上有多高,但情真味浓,丝毫不涉俗套。由此词亦可看出柳永对风尘女子的了解和赏爱。[2] 柳永在这里刻意用俗语写俗事,目的就是为了给“俗人”看。语言上,他主要用浅近的白话,甚至市井俗语,如“是事”,“认得”、“诮”、“恁地”、“争”、“赚”、“无端”等表现力很强的通俗文学语言。结构上,他主要采用市民所喜闻乐见的浅型结构方式,有细节、有情节,能够紧紧抓住读者。
柳永是一位带有浓厚市民意识的词人,他的许多歌妓情词,都以世俗的心理、趣味来描写爱情故事,充满了平凡、琐细而又甜蜜、愉悦的市民情调。这首《锦堂春》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词作之一。[2] 词的具体创作年份暂不可考,因为此词内容涉及歌妓,故此词应该是作于柳永未出仕之前。
《锦堂春·坠髻慵梳》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柳永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现存有大量诗篇。
谢邀:
开篇明义,《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温庭筠的一首花间词。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晚唐诗人、词人、文学家。
据史料记载,温庭筠“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大意是说:温庭筠通晓乐律,而且很会填词。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温庭筠的词中有一大特点,就是他从女性角度出发,以女性口吻来填词,描写女性的情感世界,词作内容主要是以恋情、爱情、相思为主。
温庭筠填词时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声情,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原词如下: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的内容很简单,按照女子生活起居的次序,呈现出来的是一幅华丽的梳洗化妆图景。
从表现形式看,温庭筠充分利用了词体轻柔的特点,把形象鲜明的屋内装饰、服饰、仪态与隐约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成功运用比兴的手法把难以言状的心绪和可感的优美物象呈现出来。
这首词如果从中找出两个字来概括大意的话,“梳妆”两个字就最具代表性了。开篇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是流行于唐代的一种眉形。
唐代女子画眉,其中就有一种叫“小山眉”的眉形,眉黛的深浅程度不同会形成交错重叠的感官特征,看上去就像起伏的小山丘一样。
“金”是妇女额头上用金属箔片做成的花饰,即花钿。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金、银等贵重金属制成花形,贴在额头,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彩妆。
第二句“鬓云欲度香腮雪”,词中的女主人公还没有起来,躺在床上,她鬓角的发丝呈现出流动美。“欲度”二字表达的就是这种状态。也就是头发将要划过脸庞还没有划过,但是马上就要划过脸庞的状态。
女主人公的发丝介于动与不动之间,似动未动的状态,被词人敏锐地捕捉了下来。她那轻柔婉约的发丝充满了柔媚的感觉,词义也呈现出一种朦胧美,而词人的笔下则是一幅“睡美人”的画卷。
词人对这一极具女性美的细节的刻画是十分传神的,也可见他的观察是细致入微的,描摹是精准到位的,在词人惟妙惟肖的描写中将女主人公的状态生动地呈现了出来。
以上两句写女子的面容,遵循的是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显得很有条理。合起来两句的意思就是:她微蹙着蛾眉,额头上花钿的金光或明或灭地闪烁着;她的发丝宛若云朵一般,轻柔地掠过白皙的脸庞。
温庭筠在对词中女子容貌的描摹上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第一句用山写眉毛的形状,第二句用云形容她的头发,用雪比拟她的两腮。词人用自然景物来比拟人的容颜,修辞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词作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这两句大意是说:女子慵懒地躺在床上,没有起床的心思,也没有心思去描画她的眉毛,她就这样静静地躺着,很久之后,她才起床开始梳洗。
从“懒”和“迟”这两个字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梳洗打扮并没有什么兴致,是什么原因呢?前面说过,温庭筠的词作是从女性角度出发,以女性口吻来填词的,所以词义也不会就此中断,词中的女子慵懒的状态只是词人要描绘的画面之一。
温庭筠笔下的女子柔美可人,表达的情感含蓄隐晦,词人透过大量的侧面描写或含有韵味的景物来进行对美的表现。
色彩景物和谐一致,词中女子慵懒的形象映衬出美的直观感受,而这些场景带来的情意是女子内心的盼望与期待。
从词人对装饰品精雕细琢的描写可以看出,词中的女子是有着富足、优越的家庭环境,不管是她的妆容还是着装,都是很时兴的。她之所以不愿起床,肯定是有原因的,只是词人不愿在此处表现出来罢了。
下片两句承接上片写妆扮的具体情形:簪花时,置放前后双镜,非常细致、讲究,花容和人面交相辉映,更觉人面如花,娇俏艳丽。
一个精致的妆容是需要精心去勾画的。“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按照一般的化妆步骤,梳妆结束之后,还要对着镜子再细细地化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这位词中女子,她是非常在意自己妆容的,词中的女主人公不太一样。她有两个镜子拿来照,一个用来照前面,一个用来照后面。前面的是一个大镜子,可以照到上半身的那种,后面一个是小镜子,只能照到身体的小部分。
女主人公坐在大镜子前,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己正面梳妆的情况,可是后面的发髻以及簪花就看得不太清楚了。
于是她拿起带手柄的小镜子,伸到后脑勺,这样出现的效果就是美丽的簪花和她的面容就显现在大镜子里,镜子里的是一位有着精致的妆容与脸上带着自信的面容美丽的女子。
梳洗打扮好了,镜子也照了,女主人公还有什么动作呢?“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两句写的正是她接下来的动作。
女主人公梳妆好之后,就开始了她的针线活,他要给短裙子上刺绣图案,短裙上刺绣的恰好就是一对鹧鸪图案。
行文至此,上片中女主人公为什么“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就连刺绣用的花样都是比翼双双的鹧鸪,而女主人公却独守空房,形单影只,怎么能不让人感慨呢?这样的描写不仅充分体现了温庭筠词风浓艳的风格,而且以物写人,更显得含蓄蕴藉。
此处描写的是女主人公的刺绣场景,与前面的慵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实地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
因心上人不在身边,无人欣赏,而懒起迟妆,但女子的爱美天性又使她本能地去画一个精致的妆容。女为悦己者容,欣赏自己的人,自己心爱的人不在身边,打扮得再漂亮又怎么样呢?
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突然一转,从女子的容貌描写过渡到服饰,而且将重点聚焦在女子短裙上的鹧鸪图案,这种错落有致的表现手法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女子心灵深处的感情波动。
温庭筠的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女子早晨醒来、梳洗化妆、镜前试衣、针线刺绣等一系列极具生活气息的动人画面。
词中的“鬓云”“香腮”“蛾眉”等细微的情节,突出了女子容貌的自然美,而“弄妆”“照镜”则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动作来展现女性生动活泼的本色之美,营造出一个新鲜的充满生机的世界,也非常直观地表现了词人对美的体验与感悟。
温庭筠用华美的辞藻去塑造女子形象,他对女子的容貌、服饰、起居、心理等刻画得细致入微。所有这些共同构建起了女性独特的美,也构成了温庭筠词作的独特艺术审美。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温庭筠的词作在当时就获得了很高的赞誉,而他的词作能够获得同时代的人的青睐,甚至入选《花间集》,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1. 古代关于梳妆的诗句
2. 古代关于女人梳妆的诗句
古代关于梳妆的诗句 1.描写古代女子梳妆的句子
1、《凭栏人·春情》元代:徐再思
髻拥春云松玉钗,眉淡秋山羞镜台。海棠开未开?粉郎来未来?
释义:
发髻高耸头上像堆拥春云,又松插一枚玉钗。淡眉像辽远秋山,懒得去梳妆,含羞照镜台。不知海棠花开没开?情郎哥哥能不能来?
2、《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释义:
眉妆漫染,叠盖弄妆梳洗迟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3、《小桃红·晓妆》元代:乔吉
绀云分翠拢香丝,玉线界宫鸦翅。露冷蔷薇晓初试。淡匀脂,金篦腻点兰烟纸。含娇意思,殢人须是,亲手画眉儿。
释义:
乌黑喷香的秀发像去一样堆拥,用玉还分扎成宫鸦翅的发式。在寒露浸润蔷薇花的拂晓开始梳妆打扮,脸上均匀地涂抹上淡淡的粉脂。细心衬饰插上金篦,再巾上香片花黄,面含娇媚,洋溢着无限的情思。定要让人为之神魂颠倒,再亲手描画娥眉。
4、《女冠子·含娇含笑》唐代:温庭筠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
雪胸鸾镜里,琪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133树凤楼前。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释义:
女道士含着娇态含着笑,翠眉已薄胭脂淡,青丝鬓发轻如蝉翼,身姿窈窕动人。头上的玉簪寒如秋水,身边的帷幕轻纱如卷碧烟。
坐到梳妆台前,鸾镜中的她轻衣薄裳,肌肤胜雪,美丽性感;站在凤楼前,她亭亭如玲珑玉树,袅袅如弱柳扶风。她希望美丽的同修女道们,早日成为神仙。
5、《女冠子·霞帔云发》唐代:温庭筠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释义:
散开秀发,披着一肩云霓,看镜中的容颜如玉。细细地描画粉黛,抹去眉间愁迹。团扇轻轻地摆,遮住欲吐的心语。垂下绣帘,难掩满脸羞意。
弄妆梳洗迟我曾久久地伫立楼前,希望看到你的踪迹。你为何还不来相会,叫人难忍花庵空寂。但愿有一天,我们将乘凤凰携游仙海,到那时再也不要别离。
2.关于“梳妆”的诗词有哪些
①温庭筠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③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弄妆梳洗迟!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弄妆梳洗迟他人作嫁衣裳!
④浣溪沙(蔡伸)
双佩雷文拂手香。青纱衫子淡梳妆。冰姿绰约自生凉。虚掉玉钗惊翡翠,缓移兰棹趁鸳鸯。鬓鬟风乱绿云长。
⑤浣溪沙(蔡伸)
浅褐衫儿寿带藤。碾花如意枕冠轻。凤鞋弓小称娉婷。约略梳妆随事好,出尘标韵出尘清。一枝梅映玉壶冰。
基本解释
[dress and make up] 妇女梳洗打扮。
例句:她忙忙地进行梳妆打扮,一会就打扮完了。
引证解释
1.妇女梳洗打扮。
唐 秦韬玉《贫女》诗:“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粧。”一本作“梳妆”。 宋 张先 《西江月》词:“体态看来隐约,梳妆好是家常。”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把盖头儿揭起,不甚梳粧,自然异常。” 《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说声未毕,幽王退朝,直入琼台。看见褒姒两鬓蓬松,眼流珠泪,问道:‘爱卿何故今日还不梳妆?’”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十一:“三仙姑慢慢起来梳妆,于福问她道:‘不去打听打听小芹?’”
3. 见“梳粧楼”。
4.亦作“栉掠(zhì lüě)”。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缢鬼》:“俄一少妇自房中出,发箧开匳,对镜栉掠;已而髻,已而簪,顾影徘徊甚 久。”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九章:“忽见 静子 亦匆匆踵至;绿鬓垂於耳际,知其还未栉掠。”
5.“梳妆”又可分为“梳头”和“化妆”。由于这个词语自身历史痕迹明显,在现代社会它多被使用于对头发造型的表现,因此,人们一提到梳妆,大多数人都认识是对古代人物头发造型的表现。其实从它的技术表现手法.技术使用覆盖面.以及其本身的含义来讲,梳妆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表现出古代.古典.现代.时尚.简约等设计风格。比如生活梳妆.新娘梳妆.宴会梳妆.舞台梳妆.影视梳妆等。在现在的职业中,比如影视剧组负责梳妆的称为梳妆师。
3.古代关于女子化妆的诗词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沈吟
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唐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这描写了女子化妆的全过程
4.梳妆待嫁的诗词
临江仙、闺中情
烟渺西湖风戏柳,露荷寂伴寒星。
香魂怨积待空晨。寄梦询桂月,潮讯可闻听?
每忆断桥初邂逅,恋留花艳山青。恨曾海誓恰如萍。
奈何情浅薄?舞扇逐流萤!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古代关于女人梳妆的诗句 1. 描写古代女子梳妆的句子
1、《凭栏人·春情》元代:徐再思
髻拥春云松玉钗,眉淡秋山羞镜台。海棠开未开?粉郎来未来?
释义:
发髻高耸头上像堆拥春云,又松插一枚玉钗。淡眉像辽远秋山,懒得去梳妆,含羞照镜台。不知海棠花开没开?情郎哥哥能不能来?
2、《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释义: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3、《小桃红·晓妆》元代:乔吉
绀云分翠拢香丝,玉线界宫鸦翅。露冷蔷薇晓初试。淡匀脂,金篦腻点兰烟纸。含娇意思,殢人须是,亲手画眉儿。
释义:
乌黑喷香的秀发像去一样堆拥,用玉还分扎成宫鸦翅的发式。在寒露浸润蔷薇花的拂晓开始梳妆打扮,脸上均匀地涂抹上淡淡的粉脂。细心衬饰插上金篦,再巾上香片花黄,面含娇媚,洋溢着无限的情思。定要让人为之神魂颠倒,再亲手描画娥眉。
4、《女冠子·含娇含笑》唐代:温庭筠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
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释义:
女道士含着娇态含着笑,翠眉已薄胭脂淡,青丝鬓发轻如蝉翼,身姿窈窕动人。头上的玉簪寒如秋水,身边的帷幕轻纱如卷碧烟。
坐到梳妆台前,鸾镜中的她轻衣薄裳,肌肤胜雪,美丽性感;站在凤楼前,她亭亭如玲珑玉树,袅袅如弱柳扶风。她希望美丽的同修女道们,早日成为神仙。
5、《女冠子·霞帔云发》唐代:温庭筠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释义:
散开秀发,披着一肩云霓,看镜中的容颜如玉。细细地描画粉黛,抹去眉间愁迹。团扇轻轻地摆,遮住欲吐的心语。垂下绣帘,难掩满脸羞意。
我曾久久地伫立楼前,希望看到你的踪迹。你为何还不来相会,叫人难忍花庵空寂。但愿有一天,我们将乘凤凰携游仙海,到那时再也不要别离。
2. 古代关于女子化妆的诗词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沈吟
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唐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这描写了女子化妆的全过程
3. 有没有形容女人镜前梳妆的诗句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 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四月物语
山色空蒙,水光潋滟。蝴蝶翩迁,飞燕呢喃。杨柳青青,桃花漫漫。
她在从中笑。人面桃花相映红。
那一年。陌上听歌。弦歌雅意。谁的非卿不与情,谁的非君不嫁心。如此幽微,这般激越。
复一年。桃花依旧。忍把思念换了低吟浅唱在唇齿之间。相见亦无事,别来常思君。梦里花落知多少。
再一年。等待,过尽千帆皆不是。寂寥,雨打窗台湿绫绡。哒哒的马蹄是过客停车借问,不是归人。为君消得人憔悴。
而今。静启明窗,对镜梳妆。明眸皓齿,红颜霓裳。暗香盈袖,欢喜无声。
人间四月芳菲尽,落花时节又逢君。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自古薄情是男郎 情也悠悠 恨也悠悠 红颜独瘁对烛愁 一杯苦酒 一脸涩泪
汇成涩海自泛舟 怎识得秋至黄花落 对镜梳妆不掩疲容 忆得往日欢愉时
轻叹如今 爱已空空 人已空空
满山枫叶换红装,
恰似女子嫁儿郎.
良辰美景月圆时,
冷宫伊人泪两行.
孤守空阙独守房,
对镜梳妆声声叹,
玉女依旧芳菲在,
绝世容颜谁人赏.
--丹韵.《秋娥》
是姚贝娜唱的温庭筠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我也是看了那儿就好喜欢这首哦~~~
希望满意
弄妆梳洗迟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画娥眉弄妆梳洗迟、弄妆梳洗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