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靖 唐朝李靖的女儿

金汇小助手 HTX交易所 2023-01-09 37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唐朝李靖,以及唐朝李靖的女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唐朝大将李靖简介

卫国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汉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唐朝李靖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唐朝李靖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

公元760年(上元元年),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扩展资料

唐朝开国大将:

赵公长孙无忌(唐朝李靖?-659年),字机辅,河南洛阳人。先  长孙无忌2.河间王李孝恭(591年—640年)唐初大将,高祖从侄,父亲是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

2.河间王李孝恭(591年—640年)唐初大将,高祖从侄,父亲是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

3.莱公杜如晦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中国陕西长安县)人,唐朝初期大臣。

4.郑公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曲城(今河北晋州市,又说     魏征

5.梁公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 人。唐朝初年     房玄龄

6.申公高土廉(575年-647年),山西太原仗义村人。唐代开国功臣。长孙皇后的舅父,官至尚书右仆射。

7.鄂公尉迟敬德(隋开皇五年585年—唐显庆三年658年),隋末唐初名将,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城区)

8.卫公李靖(571—649),字药师,京兆府三原(今属陕西)人,唐朝伟大的军事家

9.宋公萧瑀,字时文,其祖父是后梁宣帝萧察。与唐朝争地的萧铣还属他的子侄辈亲族。隋炀帝的皇后萧氏的弟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

10.褒公段志玄(?~642)唐初齐州人(现山东临淄),唐代开国功臣。其父段偃师,隋末为太段志玄

11.夔公刘弘基(582年—650年),雍州池阳人。

12.蒋公屈突通(557年—628年),复姓屈突,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父亲屈突长卿,北周时任邛州刺史。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

13.勋公殷开山,名峤,以字行,京兆鄂(今陕西鄂县)人。为隋太谷长。

14.谯公柴绍(?—638年)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父亲柴慎,为隋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

15.邳公长孙顺德,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的本家叔父(亦太宗李世民的叔岳父):父亲长孙恺,隋朝时任开府。顺德在隋朝时任右勋卫。隋炀帝出兵高丽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与李氏父子友善。

16.勋公张亮,郑州荥阳人。出身寒贱,务农为业。史载,张亮“倜傥有大节,外敦厚而内怀诡诈。”

17.陈公侯君集(?—643.4.29),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18.郯公张公瑾   张公瑾,字弘慎,魏州繁水人。

19.卢公程知节程咬金(593-665),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程知节,字义贞,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卒于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七岁。

20.永兴公虞世南,隋朝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

21.邢公刘政会,滑州胙城人也,祖环隽,北齐中书侍郎,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

22.莒公唐俭,北齐大臣,其父唐鉴与唐高祖李渊为世交。参与李渊太原起兵。

23.英公李绩,李绩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

24.胡公秦叔宝,马槊英雄勇武绝伦——胡公秦叔宝     秦叔宝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靖

李靖是哪个朝代的人?

李靖是唐朝人。

李靖是陕西人,是唐朝名将,主要活动于唐太宗时期,在太宗时期曾任兵部尚书,死后还被封为卫国公,又称大唐卫公。因为传说他死后常常显灵,又能在显灵时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所有百姓为他建造寺庙,后来他渐渐被神化,也就有了现在的托塔天王。

人物经历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取富贵。”

在李靖的戎马生涯中,他指挥了几次大的战役,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不仅因为他勇敢善战,更因为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思想与理论。他根据一生的实践经验,写出了优秀的军事著作。

唐朝名人李靖的故事

李靖(571-649)唐朝李靖,唐初军事家。原名药师唐朝李靖,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少有“文武才略”。其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常与他讨论兵法,曾称赞说唐朝李靖:“可与我讨论孙吴兵法唐朝李靖的人,只有李靖一人了。”隋朝炀帝末年,李靖出任马邑郡丞。公元617年,李渊父子起兵反隋,李靖在长安被俘,李渊欲杀之,在李世民说情下幸免一死,于是随李世民,在征讨王世充的战争中立下战功,被授为开府。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随赵郡王李孝恭征讨盘据长江中下游的萧铣。九月,李靖趁长江水位暴涨、萧铣疏于防备之机,率军从夔州出三峡,顺江东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至江陵城下,迫使萧铣投降。李靖率军进入江陵后,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江南各州郡闻风归附。李靖因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任检校荆州刺史。接着,李靖率军南下广西,派人到各州进行招抚,使岭南地区96个州,60多万户归顺唐朝。于是,李靖又被任命为岭南道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

武德六年(623年),辅公袥在江南重新起兵反唐。高祖以李孝恭为元帅,李靖为副元帅前往讨伐。李靖出其不意地先攻破辅公袥的水军,接着率轻装唐军直趋丹阳,俘虏了辅公袥,彻底平定江南。之后,李靖先后出任东南道行台兵部尚书、检校扬州大都督长史。

武德八年(625年),突厥犯太原,李渊命李靖为行军总管,领江淮兵一万北上抵御突厥,同年任检校安州大都督。武德九年四月,李靖在灵州与突厥颉利可汉激战一天,迫使颉利引兵北撤。不久,任灵州道行军总管。

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先后任命李靖为刑部尚书、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

贞观三年(629年),太宗决定大举反击突厥,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统兵10万,分六道出击突厥。贞观四年正月,李靖亲率三千精骑趁黑夜攻下颉利可汉的牙帐所在地定襄。太宗称赞说:“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实古今未有。”于是进封李靖为代国公。二月,李靖又率一万精骑突袭阴山,俘虏突厥兵一千余帐。接着趁大雾向铁山急进,一举攻破颉利可汉的.牙帐,生擒颉利可汉,为患中原多年的东突厥从此灭亡。李靖因灭东突厥之功,获加光禄大夫,拜尚书右仆射。

贞观八年(634年),西北土谷浑犯境,李靖主动请缨出征,太宗即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大军征讨土谷浑。贞观九年,李靖在积石山大败土谷浑军,土谷浑可汗伏允被杀,其国土尽归唐朝。贞观十一年,太宗改封李靖为卫国公。

贞观649),李靖病逝,享年78岁。唐太宗特命陪葬昭陵,其坟冢修成铁山、积石山形状,以表彰他击灭东突厥,征服土谷浑的辉煌战功,幷谥号景武,把他的画像悬挂在凌烟阁里。

李靖归唐后,南平江南,北灭突厥,西定土谷浑,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史家称李靖“临机果,料敌明”,是战绩与理论俱丰的军事家。着有《李靖六军镜》等兵书多部,但大多已散佚,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卫公兵法》等兵书。《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神宗时被定为《武经七书》之一,是中国古代兵学宝典。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唐朝李靖和唐朝李靖的女儿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