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无人餐厅,以及杭州无人餐厅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智能无人餐厅是指利用智能设备进行餐厅的运营维护,节省餐厅运营中所产生的人工费、水电费以及其他的重负担费用,减少运营费用提高利润 。
无人餐厅的无人并非无人就餐,而是无人服务。智能无人餐厅中的服务都是由智能设备代替,操作新颖、安全健康。
二、智能无人餐厅的发展前景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餐饮收入达4万亿元,快餐占1.8万亿元。2018年外卖市场规模近2000亿,2019年将突破2500亿,外卖的优势在于解决了大家的不便之处,才迅速分割了传统餐饮近18000亿的市场。
海底捞一直都走在餐饮智能化,2010年,海底捞就开启了外卖服务;2011年,海底捞开始统一使用iPad点餐;2015年,海底捞第一次尝试推出智能化餐厅,通过数字化屏幕投放,实现后厨透明智能化。
2018年10月28日,斥资1.5亿打造的海底捞首家智慧餐厅,已在北京正式营业。所谓智慧餐厅,从等位点餐,到厨房配菜、调制锅底和送菜,都融入了一系列“黑 科技 ”,实现了“无人化”。
如今,海底捞热烈拥抱新技术不仅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经营效率,食品也更加安全,改造了餐饮这个传统产业。无人餐厅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可以说,它的本质是切切实实帮助餐饮商家解决问题,并且能给顾客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
1、无人后厨区
智能化的后厨是海底捞智慧餐厅的最大亮点。消费者下单后,前台点餐系统,就自动告知出菜机通过机械臂,从菜品仓库中开始配菜。所有菜品都是从自动控温30万级超洁净智能菜品仓库中,经过全程0~4℃冷链保鲜物流直达门店,进入自动出菜机。
无人餐厅不需要任何人洗菜,菜品反而更洁净安全。
2、机器人传菜
机器臂配好菜后,在一旁待命的机器人就会得到指令,准确无误地将菜品送到顾客桌子前。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份菜都有一个类似“身份证”的RFID标签。也就是说,每一盘菜都能被追踪,出了问题能找到责任人,过期菜品会被自动丢弃,这就大大降低了人为工作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
3、独创自动配锅机
为了最大限度实现无人化,海底捞独创一种自动配锅机,一举颠覆了传统的人工配汤底。
点餐时顾客可以选择喜欢的口味,无论“加麻、加辣”,还是“少盐、少油”的个性化需求,都能实现私人定制。
更牛的是,顾客还能对自己调配的锅底命名保存,下次来了就能直接用,或者推荐给其无人餐厅他人用,火锅从此又多了一份社交属性。
4、酒水配送员不见了
在海底捞“无人餐厅”酒水区,设有一个3米高的自动酒水柜,可以容纳1100个抽屉,各类酒水饮料一应俱全。这个酒水区有一个“大脑”,系统根据点餐信息,可以将酒水自动送到一个出口处,顾客可以自己去取,也可以呼叫工作人员送达。
5、等位区服务员下岗了
人性化等位区一直是海底捞的服务招牌,顾客可以在这里美甲、擦鞋、坐按摩椅。但是在“无人餐厅”里,这些服务员彻底下岗。
它设置了一个超级等餐区,几排座椅面对一个宽13米、高3米的影院级巨幕投影屏。这个屏幕相当于一个 游戏 界面,顾客手机扫码就能和其他等位的顾客一起玩 游戏 ,同店PK6、表演工被取代了。
以前,海底捞靠拉面小哥表演,靠川剧变脸表演等活动营造气氛,让顾客从环境中获得感动。
现在,“无人餐厅”开辟性打造了一种360°全屋环绕式立体投影,5块超大穹顶屏幕,6大场景主题让无人餐厅你沉浸在特定气氛中美美地享受大餐。而且顾客还可以对这些场景私人订制,爱情故事、传记回顾、公司成长都可以在屏幕上播放。
6、店长弱化了
海底捞这家“无人餐厅”在店内的监测大屏上,不仅能够看到每部机器、每个环节的运转情况,还能实时监测菜品的剩余数量,以及是否有超过48小时的过期菜品。
传统餐厅的店长在这里被大大弱化,而且智能大脑做得更好、更快餐饮智能化的到来。
海底捞从以前的无微不至向无人打扰转变。
1、无微不至
“变态”服务成为海底捞的一大亮眼标签,餐厅的特色展现与极致精神不仅聚焦于餐品,还反映于服务。一时间,“无微不至”成为餐饮服务的一大关键词,被大量的餐厅效仿。
餐厅最想做的是“无微不至”,但最难做的也是“无微不至”。
2、无人打扰
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他们的需求有时候有点“奇怪”。相对于围绕在身边的“随叫随到”,很多人更希望得到的是“无人打扰”的“私人空间”。
亲友聚会、情侣私话时,“无人打扰”会让他们感觉得更放松、更自在,这也是所谓的海底捞智慧门店的“无服务”同样备受追捧的主要原因。
如果这是 社会 的发展趋势,那么最惨的人就是不思进取的、最底层的人,即使有劳力,也无处使用,这些人会变得特别没有价值。
不过这个 社会 是非常开放的 社会 ,这边不通,另一边能通。关键是需要人们不断学习。
你只要拥有学习的能力,新的技能也能很快属于你。
现在世界已经5G了,变化更快,机遇更多,多看看马云、任正非,雷军,马化腾等顶尖大佬的书,没事翻一下,有时候突然灵感来了,抓住了机遇,可能一下子就发达了。多研究一下他们,看看大佬们到底是如何成功的,面对困境到底是如何做的,可能就会激发起自己的灵感,自己的事业可能就一下子就起来了。
马云抓住了电商的机会,20年身价2700亿,雷军抓住了手机的机会,10年身价1000多亿,黄铮抓住了社交电商的机会,仅仅三四年身价一下子就1350亿元了。
只有多读书,多研究,多思考,多做对未来的投资,以投资的思想做生意,以做生意的思想经营投资,这样做想不发财都难。
是。“无人餐厅”“智慧餐厅”不断兴起,无人化、智能化正成为餐饮行业升级发展的方向之一,是新兴行业,所以无人餐厅老板属于新兴职业。新兴职业是相对传统职业而言,具有时代特性的一类型职业。
无人餐厅的发展,国内外的都存在分歧,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发展到如今并不完备,目前无人餐厅只有大的餐饮品牌和快餐行业对它接受度比较高,不少餐饮企业对它持观望的态度,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从全球最知名的无人餐厅Eatsa关掉4家外地分店,只留旧金山2家总店可以一窥究竟:“扩张速度快”,使得菜品质量难保障;跨地区经营,Eatsa对食物标准化进程及时感知迟延,推新菜品时尤甚。
从上面我们能够得到经验教训一是Eatsa扩张过快,二是在扩张到外地的过程中顾客对于菜品的“反馈缺失”,第一个是可以避免,第二个缺失则是无人餐厅娘胎中携带的基因。
无人,无人最重要的就是节省人力成本,原来的员工劳作最大限度上通过机器代劳,过去传统餐厅至少需要2名义上的服务员没有用武之地。的确,减少了人的参与,Eatsa的流转效率很高,对工作日益繁忙、时间宝贵的白领们来说,接近“即点即拿”的就餐体验,也是科技赋能生活的美好故事。
但同时,过去由人承担的与顾客互动、聆听反馈的角色随之流失。无数次的出门就餐体验里(即使是快餐店),很多人肯定都尝试过跟餐厅服务员反映,比如这道菜口味太淡,或者太咸,以期下次有更好的用餐口感。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服务员对于餐厅是双向的,工资成本支出是不利的,但是在餐馆中,服务员会成为店员往往成了“顾客反馈收集器”,会问诸如菜品好吃不好吃,是否合胃口,有些还会发放“调查问卷”,希望得到顾客的反馈和中肯的建议。而这些及时性的反馈及体验,无人餐厅很难实现。
另一方面对于“无人”对于顾客来说,自然意味着剔除了可能因服务员带来的不满与槽点,但凡是硬币都有两面。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带走了一部分潜在的惊艳与欢愉。为什么这么说?不同人的口味是不同的,人与人互动交流也是如此。保不齐你讨厌的style,正是他人所喜欢的呢。何况,人都是视觉动物,无人餐厅不意味着少了很多美女与帅哥吗?
这总结并非是唱衰无人餐厅,而是在指出现阶段无人餐厅所缺乏的东西。毕竟用人成本不断增高,招聘不到服务员也是餐饮业的痛点。不过相信解决了客户互动与反馈问题,无人餐厅将不再只是少数餐饮企业提出的概念,而真正成为广大餐饮业降成本增效益的利器。
关于无人餐厅和杭州无人餐厅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