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宋徽宗作品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宋徽宗作品拍卖记录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赵佶瘦金书《千字文》,墨迹本,共有105行,1015字,是宋徽宗赵佶楷书——瘦金体的代表作品之一。写于崇宁三年(1104年),当时赵佶年仅23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从唐代以来,“瘦硬”这一路书法风格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到了宋徽宗的时候,徽宗赵佶在前代书法的基础上,创造了“瘦金体”书法。它的用笔起源于唐代初期的书法家褚遂良、薛稷的书法,但笔画写得更加瘦劲,结体是学习了宋代黄庭坚等人的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千字文》墨迹是赵佶瘦金书的代表,笔画非常瘦细尤其是中间一段,像是根细铁丝,挺直有力,笔画的头尾两端顿挫明显,甚至是很夸张。横画收笔常常带钩,竖画收笔顿按的地方如同一个点画,撇笔如同匕首,细长尖利,捺笔和竖钩也拖得很细长。个别字中还有连笔,更加紧密。
人们常用“直如箭,劲如铁”来形容瘦金体的运笔有力。学习这种瘦硬的书体对于学习中国画中的工笔画很有帮助,因为它们看上去线条都很瘦细,却需要很强的腕力。瘦金体以它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魅力在中国书法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他的草书《千字文》,是40岁的作品,长达11米余,气势极为雄健,观之“飞动若虎踞龙腾,风云际会,远异常流。”
赵佶瘦金书《千字文》
赵佶传世作品较多,有些是御用画家代笔之作。作品有《腊梅山禽图》、《五色鹦鹉图》、《芙蓉锦鸡图》、《红蓼白鹅图》、《池塘秋晚图》、《柳鸦芦雁》、《瑞鹤图》、《溪山秋色图》等。人物画方面有《听琴图》、《文会图》。山水画方面以《雪山归棹图》为代表。此外,还临摹有李昭道《摘瓜图》,张萱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曾下令编撰《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和《宣和博古图》等,仅《宣和画谱》就有二十卷,包括二百三十一家的六千三百九十六件作品。
1、《秾芳诗帖》
楷书,绢本,卷,后期风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是宋徽宗写的一首亡国蒙尘词。每行二字,共20行。清代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真神品也。”
2、《欲借风霜二诗帖》
楷书,纸本,早期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过去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宋徽宗二十九岁(1110)时所作。
3、《千字文》
楷书,卷,早期(传23岁时)作品,上海博物馆藏,这是赵佶以其最具个人风格之"瘦金体"书写,整体匀整峭拔,飘逸灵动,正所谓"铁画银钩"。此种书体取法唐代薛稷、薛曜,把楷书中瘦劲一路发挥到了极致,成为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一种书体。
4、《题李白上阳台帖》
楷书,纸本,早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纵28.5cm 跋28.5 x 38.1 cm,《上阳台帖》是李白传世的唯一书迹,历来收藏于内府,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题签:“ 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后纸有宋徽宗赵佶题跋。皆为瘦金书,极其工整秀雅,可见徽宗对李白书迹之膜拜。
5、《闰中秋月诗帖》
楷书,纸本,后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纵35厘米,横44.5厘米,这件《闰中秋月诗帖》为“瘦金体 ”的典型作品之一,“瘦金”即有 “瘦筋”的含意。在宋徽宗的书法作品中,堪称代表。 此册页曾经清宋荧、乾隆内府、嘉庆内府等收藏,《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6、《瑞鹤图》
绢本,卷,楷书,后期风格,辽宁省博物馆藏,纵138厘米、横51厘米,图中描绘了鹤群盘旋于宫殿之上的壮观景象。绘画技法精妙绝伦,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各具特色。
7、《五色鹦鹉图》
绢本,卷,楷书,后期风格,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图绘折枝杏花两枝,枝头栖五色鹦鹉一只,用笔细劲工致,设色浓丽,与《蜡梅身禽图》想类,是一种精巧典雅的风格。因有徽宗赵佶的亲笔题词,画幅的右侧有赵佶瘦金书诗序并诗。
1、瑞鹤图:
《瑞鹤图》是北宋宋徽宗赵佶所作绢本设色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描绘了鹤群盘旋于宫殿之上的壮观景象,绘画技法精妙,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各具特色。构图一改常规花鸟画的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
2、芙蓉锦鸡图:
《芙蓉锦鸡图》是北宋时期宋徽宗赵佶创作的绢本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绘有芙蓉、锦鸡、蝴蝶、菊花,画中一枝芙蓉从左侧伸出,花枝上栖一只锦鸡,右上角两只彩蝶追逐嬉戏,左下角一丛秋菊迎风而舞。整幅画层次分明,疏密相间,充满秋色中盎然的生机。
3、腊梅山禽图:
北宋徽宗皇帝赵佶的《腊梅山禽图》,是一幅院体工笔花鸟画,有着文人画的意趣。 画面构图十分简约,两丛开花的萱草,一株劲秀挺拔的腊梅;几朵绽放的梅花,枝头上还蜷缩着两只依偎在一起的白头翁。
4、听琴图:
《听琴图》是传为北宋宋徽宗赵佶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工笔画,此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正中一枝苍松,枝叶郁茂,凌霄花攀援而上,树旁翠竹数竿。松下抚琴人着道袍,轻拢慢捻,另二人坐于下首恭听,一侧身一仰面,神态恭谨。
5、文会图:
《文会图》是北宋赵佶以及宫廷画家共同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该画作描绘的是文人学者以文会友饮酒赋诗的场景。园林中绿草如茵,雕栏环绕,树木扶疏,九名文士围着坐在桌子的周围,树下立谈的二人,另外有童仆侍从者九人,人物姿态生动有致。
宋徽宗瘦金体作品有《楷书千字文》、《夏日诗贴》、《怪石诗贴》、《风霜》、《大观圣作碑》、《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等。
宋徽宗赵佶书法在学黄庭坚、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宋徽宗作品,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宋徽宗作品,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从瘦金体的字形结构上可以看出,宋徽宗受黄庭坚影响很大。
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其中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的《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杰作。
诗书画印
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这些都极大地刺激宋徽宗作品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宋徽宗的艺术成就主要分为书法瘦金体和国画花鸟写意画两大类。宋徽宗首创了瘦金体书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宋徽宗的写意花鸟画用色十分考究,可能是帝王的缘故,他的绘画颜色保管至今天仍然鲜艳耀眼。
宋徽宗是一位颇具争议的的一位皇帝,虽说在治国理政方面没有做出雄伟图志,但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方面的成就不可估量。在书法方面首创瘦金体,运笔飘忽捷疾,清瘦劲力,钢刃质朴,用笔飞动而结体严谨,作风共同,给人以清爽靓丽心跃激荡之感。特别在词、画方面成就最高,宋徽宗性嗜花鸟、人物、山石,俱入妙品。
徽宗所作《梦游化城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祥龙石图》、《芙蓉锦鸡图》、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翠竹双雀图》、藏于辽宁博物馆的《瑞鹤图》和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柳鸦图》与《四禽图》等等标明,在花鸟画上,宋徽宗的作品称得上是出神入化的巨匠级佳作。在诗词方面,更是开一代新风,从大处到小处,写出了心中的复国、离怨、忧虑、忿恨和无法。
徽宗赵佶热爱艺术,不只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他在学黄庭坚、薛曜、褚遂良的根底上,发明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以笔法尖锐、风神潇洒、瘦挺爽锋、瑰玮跌宕传播于后世,其中《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法作品的杰作,为后人竞相仿效。
宋徽宗诗、书、画、印中,历代学者都以他的花鸟画的首创性、形神并举、灵动逸胜为最高。有赞语:赵佶画作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都能“寓物赋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发于毫端,万物各得全其生理”。可称是历史上独一真正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绘画才干,并真正称得上画家的皇帝。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宋徽宗作品和宋徽宗作品拍卖记录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