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阿鲁特氏皇后,以及阿鲁特氏皇后遗体遗腹子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阿鲁特氏年仅22岁,平时也没有什么病,怎么会突然死去呢?很显然不是正常死亡。关于她是怎么死的,在当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括起来,有四种说法: 吞金而死。这种说法比较广泛,影响较大。 绝食而死。《李鸿藻先生年谱》载:“其后之崩,盖绝食也。”《清代纪事年表》、《庸盦笔记》等也持这种说法。 吞鸦片而死。《清室外纪》持这种说法。 服毒药而死。《德宗承统私纪》如此记载。 无论哪种死法,均属于自杀。据说在阿鲁特氏自杀之前,她的父亲崇绮进宫去看望她。见女儿整日以泪洗面,痛不欲生,眼睛都哭肿了,于是上奏慈禧,请示应该如何办。慈禧说:“皇后如此悲痛,即可随大行皇帝去罢。”意思就是皇后可以殉夫。这时正巧女儿写来了一张字条,征询她现在应该怎么办,崇绮便在字条上批了一个“死”字。未几,阿鲁特氏便死了。 夫妻同穴,葬后劫难 阿鲁特氏死后,因同治帝的惠陵刚刚择吉营建,所以她和同治帝的梓宫暂安于东陵的隆福寺。光绪元年(1875)九月十八日,光绪帝奉两宫皇太后亲自护送梓宫到东陵隆福寺,在那里停放了三年半。 营建山陵。按照封建社会的国家定制,新皇帝即位后,就应该卜择万年吉地,营建陵寝。可是同治皇帝在位13年,生前孝哲毅皇后与同治皇帝合葬的惠陵 始终未提及陵寝之事。直到同治帝驾崩了,急待入葬,慈禧才不得不派大臣在东陵和西陵为同治帝选择陵址。相度大臣带着风水官在两个多月里踏遍了东陵、西陵的山山水水,经过反复比较、筛选,最后认为东陵的双山峪和西陵的九龙峪风水最好。东陵的双山峪龙气舒展,堂局宽平,罗城周密,屏障全备。“后有大山以为靠,前有金星山以为照。金星山之两旁更有万福山朝于左,象山立于右”,“是真上吉之地”。光绪元年(1875)二月二十一日,慈禧召见了相度大臣。慈禧详细询问了相度陵址的情况,由恭亲王奕做了回奏。最后集中在是用东陵的双山峪,还是用西陵的九龙峪这个焦点上。慈禧征询相度大臣们的意见,奕回奏说:“以理,则九龙峪固佳;以情,则臣惠陵前景(徐广源提供) 下不敢言。”明显流露出应选用双山峪的意向。奕所说的“理”,是指乾隆帝规定的“昭穆相建”制度。按照这个制度,咸丰帝已葬在东陵,同治帝就应葬在西陵。奕所说的“情”是指父子之情、母子之情。咸丰帝的定陵和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都建在了东陵,如果顾此之情,使娇儿长倚膝下,同治帝就应葬在东陵。奕非常圆滑,善于词令。他明明倾向于选用双山峪,却说“臣不敢言”,意在让慈禧自己作决定,自己免担破坏“昭穆相建”制度的罪名。慈禧是何等精明之人,立时就明白了奕的心思,当即决定将东陵的双山峪定为惠陵陵址。任命醇亲王奕、左都御史魁龄、户部侍郎荣禄、署理工部侍郎翁同龢为承修大臣,于光绪元年(1875)三月十二日午时破土,八月初三日午时兴工,经过三年紧张施工,到光绪四年(1878)九月,惠陵、惠妃园寝及礼部、八旗、内务府衙署、营房等工一律告竣。惠陵规制虽然逊于以往清帝陵,但其木料均为坚硬名贵的梴楠木,因此惠陵素有“铜梁铁柱”之称。 帝后入葬。经钦天监择吉,定于光绪五年(1879)三月二十六日同治帝、孝哲皇后入葬惠陵地宫。三月二十一日,光绪惠陵朱砂碑 帝奉两宫皇太后由京启銮,去东陵参加同治帝、后的奉安大典。二十三日到达东陵的隆福寺,并住在了那里。二十四日辰刻,同治帝梓宫和孝哲皇后的梓宫从隆福寺暂安处奉移惠陵。光绪帝跪送后,由间道至惠陵,敬视方城、明楼、地宫后,于申刻跪迎同治帝、孝哲皇后梓宫到惠陵,两具梓宫均停放在隆恩殿内。三月二十五日,光绪帝在同治帝、后的梓宫前行迁奠礼后,奉移两梓宫于方城前芦殿内,安奉在龙车上。二十六日卯刻,孝哲皇后梓宫随同治帝的梓宫葬入地宫。同治帝的梓宫安奉在棺床正中,孝哲皇后梓宫安奉在同治帝左(东)旁,均棺头朝北,棺尾朝南。同治帝、孝哲皇后的谥册、谥宝于梓宫入葬前安放在地宫左右册宝石座上。众大臣退出地宫后,敦宜皇贵妃(即慧妃富察氏)等进地宫敬视同治帝和孝哲皇后梓宫。随敦宜皇贵妃进入地宫的可能有瑜妃赫舍里氏、珣妃、瑨嫔西林觉罗氏。她们与自己的夫君同治帝和皇后阿鲁特氏作最后的诀别。同治帝的这4位遗孀,当同治帝驾崩时,年龄最大的瑜妃19岁,年龄最小的皇贵妃富察氏(慧妃)才16岁,刚刚进入花季妙龄就开始了数十年的漫长的寡居生活。敦宜皇贵妃等退出地宫后,在石祭台前奠拜如仪。掩闭地宫石门,大葬礼成。 地宫被盗。震惊中外的东陵第一起大盗案发生在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地宫和慈禧陵地宫。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后,东陵地区的一些土匪、不法分子趁时局动荡、政权交替的混乱之机,制造了东陵的第二次大盗案。这次被盗的陵寝有康熙帝的景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和慈安陵。被盗陵寝之多,损失之惨,比上次更为严重。 据民国三十五年(1946)四月二十二日《世界日报》略载:“三十四年十二月清三陵被盗,一、同治惠陵,棺两口。一同治,一陪妃,尸体俱面目如生。金棺前供桌上同治翠印一、金表一。棺内外珠宝、玉翠、金属等品,用麻袋装出,再用香炉量分,金子约二十余斤。” 又据民国三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华北日报》略载:“惠陵盗犯供词略称:三十四年十一月间,奉司令命,征集民夫挖掘惠陵,用炸药把石门炸开,第一层有四个架子,分列两旁。一边是皇帝翠印一颗、皇后翠印一颗,一边是书籍及印刷板之类。第二、三层没有东西。第四层有棺两个,用斧锤等将棺劈开,由皇棺内取出半斤重金墨匣一方、重四两金八卦一个、美国赠品四边镶白珠可走半年之金表一个、朝珠白缂各两串、二十四颗的白珠子两串、翠扳指一个、金火盆一个、翠烟袋一支。在后棺内取出凤冠一顶,白玉镯、金镯各一对,翡翠、珍珠、玛瑙及木质朝珠各一串,重三两金九连环一件,凤凰簪子一件,玛瑙扳指、金镶白珠戒指、翠牌各一个,长翠簪一件,其他零星物品无法统计。” 孝哲皇后棺内的这些随葬品以及同治帝棺内的随葬品全部被盗走了。 惠陵被盗后,由于东陵当时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盗口一直到1952年清东陵成立文物保管所时才堵砌上。由于洞口长期未堵,当地许多百姓都到地宫里看过。当地流传说:惠陵地宫里那位娘娘的尸体一点儿未烂,面目如生。她浑身被扒得一丝不挂,肚子被剖开,肠子流了一地。社会上盛传这位娘娘是吞金死的,他们为了取金子,把娘娘的肠子从头到尾撸了一遍。 孝哲皇后个人小档案 姓氏:阿鲁特氏出生:咸丰四年(1854)七月初一日辰时 属相:虎父亲:崇绮 丈夫:同治帝载淳子女:无 入宫: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十五日册立皇后: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十四日 最得意:被选立为皇后 最痛心:夫君早死最大遗憾:未生子女 卒年:光绪元年(1875)二月二十日寅刻享年:22岁 入葬:光绪五年(1879)三月二十六日陵寝:惠陵 谥号:孝哲嘉顺淑慎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 (转自《正说清朝十二后妃》)
首先阿鲁特氏和君王同治帝感情深厚,其次阿鲁特氏一直和慈禧做对,这些都是导致她去世的原因。阿鲁特氏是大清朝第一位怀有身孕而被赐死的皇后,当时慈禧太后专政,众人虽然知道阿鲁特氏冤屈但也不敢有异议,而阿鲁特氏直到死也没有向慈禧太后屈服。
一、阿鲁特氏被封皇后。
阿鲁特氏是清朝户部尚书的长女,从小接受了非常良好的教育,长大之后出落的亭亭玉立,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当时同治帝刚刚登基,臣子们上奏请求同治帝选立皇后,经过内务府近三个月的甄选,阿鲁特氏成为皇后的备选,但遭到了慈禧太后的反对,慈禧当时想要将自己家族中的女孩许配给同治帝,不过由于慈禧太后当时在朝中的影响力还不太大,她的反对无效,阿鲁特氏入宫成为皇后。
二、阿鲁特氏与同治帝夫妻情深。
两个人成婚之后感情非常好,阿鲁特氏虽然贵为皇后,但却经常亲自照顾同治帝的饮食起居,对于后宫的其她嫔妃也毫无嫉妒之心,反而将她们当做亲姐妹,悉心照顾,后宫在她的打理下一片和谐。不久同治帝卧病在床,阿鲁特氏将自己的床榻搬到同治帝的旁边,日夜衣不解带的照料,但同治帝最后仍然不治身亡,这让阿鲁特氏非常伤心,整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
三、阿鲁特氏和慈禧太后的较量。
阿鲁特氏在入宫的那一天就不得慈禧太后的喜欢,每次阿鲁特氏来请安的时候,慈禧太后都会百般为难她,但阿鲁特氏从不屈服,反而经常义正言辞的告诉慈禧要遵守女子本分,后宫不得干政,这让慈禧太后越发嫉恨她,但当时有同治帝保护阿鲁特氏,慈禧太后也没有办法,直到同治帝去世,慈禧太后才找到机会,赐死阿鲁特氏。
阿鲁特氏19岁嫁给同治皇帝,22岁去世,仅仅做了两年多的皇后,这短短的时间,却是她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无尽的折磨和精神虐待。
她的早逝,是注定的,在她从选秀女时,拿到同治皇帝递过来的玉如意那一刻起,命运就注定了。
因为她没有注意到,慈禧射来的那道阴冷而毒辣的目光。
阿鲁特氏出生蒙古族镶蓝旗,按照大清律令,凡14—16岁的女孩,必须经过三年一次的选秀女,优秀的成为皇后嫔妃,优良的成为福晋,次一点的做宫女。
同治十一年二月,阿鲁特氏跟其他八旗女子一起,来到紫禁城,参加选秀时,她已经19岁了,超过了年龄,也没有关系,因为她是东宫太后慈安的娘家人,也是首席军机大臣赛尚阿的孙女、翰林院侍讲崇绮的女儿,不仅是开了后门超龄入选,也几乎是内定进入前五的人选。
所以当她和最后进入选赛区的另四名秀女,站在了皇帝和两宫皇太后面前,进行最后决选时,同治一眼看中了眉目秀丽、气质端凝的阿鲁特氏,便将手中的玉如意递上前去。
此时慈禧在身后哼了一声,吓得阿鲁特氏抬头,一时不敢接玉如意。慈禧说:我觉得富察氏不错。叛逆的同治帝反对慈禧的意见,坚决把玉如意递给阿鲁特氏,她也是在慈禧恶毒怒视下接了,弄得慈禧非常生气,她看中的富察氏封了个皇贵妃。
同治帝快死的时候,阿鲁特氏违反命令偷偷去看他,前脚到,后脚就有人去禀告慈禧。慈禧一听,大怒啊,这是儿子要造反了。她怪罪是阿鲁特氏怂恿的,像泼妇一般冲过去抓住她的头发拽到在地上,拳打脚踢,还不过瘾,令太监拿棍子狠狠地打。
好好一个皇后,被打得面脸是血,狼狈不堪,可是她很有骨气地没有求饶,说了句:我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皇后!
这句话让慈禧下定杀人之心。她得知同治写了遗嘱立储,就是想推翻她垂帘听政的权力,狠心地命令给儿子断药,几天后同治病逝。这下好了,慈禧将所有怒气撒在阿鲁特氏身上,将她关押并且断食。
阿鲁特氏的死因有几种说法,一是慈禧逼死的,二是伤心过度,三是绝食。这分明都是一个原因嘛,错就错在她不该做这个皇后,被慈禧看成了眼中钉肉中刺,迟早命丧恶婆婆之手,是毫无悬念的。
据闻是因为阿鲁特氏死后被东陵大盗挖开了陵墓阿鲁特氏皇后,阿鲁特氏身为皇后阿鲁特氏皇后,尸身上面也是有很多宝贝阿鲁特氏皇后的阿鲁特氏皇后,所以被人盗走了身上的衣物、珠宝等陪葬,导致她被一丝不挂地扔在墓地的甬道中,最终慢慢风化。
一、阿鲁特氏贵为皇后却被慈禧虐待
同治17岁时即将亲政,也到了该选皇后的时候。当时作为皇后的人选主要是慈安皇太后看中了的阿鲁特氏,以及慈禧喜欢的富察氏。两人争执后,只好让同治选一个。同治很喜欢阿鲁特氏,因此选择了她,却让慈禧很不满意。
阿鲁特氏是死于辛酉政变的段华的孙女,因此对慈禧也有怨恨,不肯顺从,慈禧更是经常找她麻烦。而且因为同治喜欢阿鲁特氏,忽略了富察氏,就经常被慈禧命令去富察氏那里,同治虽然不喜却不能违背,而阿鲁特氏婚后不久就得独守空房,所以她总是不开心。
同治以往经常眠花宿柳,因此得了可怕的性病梅毒。阿鲁特氏去看望同治皇帝的时候非常心疼阿鲁特氏皇后他,甚至亲手帮同治擦去脓血,但这样的夫妻相处画面却被慈禧不喜,并阿鲁特氏呵斥迷惑皇帝,甚至动手打她。就这样,阿鲁特氏在皇宫里一直饱受慈禧的虐待。尤其是在同治死后,阿鲁特氏的生活越来越难过,甚至慈禧还想让她殉葬。最后,在慈禧的迫害下,她最终在储秀宫去世。
二、阿鲁特氏死因成谜
当时对阿鲁特的死有各种猜测。
最广为流传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说阿鲁特氏本身的性格是属于比较强势的,虽然不得慈禧的喜爱,但是也不肯向慈禧屈服,在慈禧的常年虐待之下郁郁寡欢,再加之同治去世的打击,最终死于抑郁症。
还有一种说法是阿鲁特氏生了病需要服药,而慈禧就趁机在其药中下毒,导致她中毒而亡。
三、阿鲁特氏死后七十年惨遭盗墓贼辱尸
1946年,东陵墓葬大量出土,而同治皇帝和阿鲁特氏皇后的随葬品全部被盗。因为阿鲁特氏特的墓被炸开了一个洞。当时国内乱局无人管理,洞口一直暴露,这才导致阿鲁特氏蒙羞。
总而言之,阿鲁特氏的一生是比较悲惨的,她虽然贵为皇后,生前却被慈禧一直虐待,甚至厌恶她到了让她死的地步,死后七十年更是难逃盗墓贼的毒手,惨遭辱尸,导致她死后都不得安宁,说起来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阿鲁特氏皇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阿鲁特氏皇后遗体遗腹子、阿鲁特氏皇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