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稹怎么读,以及廿怎么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稹读作:zhěn稹怎么读,声母zh稹怎么读,韵母en稹怎么读,声调三声。
部首禾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5画
1、(草木)丛生。
2、古通“缜”,细密:“稹理而坚。”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同音字:枕
拼音zhěn
1、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枕头。
2、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枕藉(纵横相枕而卧)。
3、垫着:枕木(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
元稹读zhěn。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二月,八岁那年父亲元宽因病去世,出生书香门第的母亲郑氏,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元稹上学的担子。天资聪颖的元稹不负母亲厚望,15岁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实现两经擢第。
23岁登吏部科,授校书郎;28岁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授左拾遗,职位为从八品。早年,元稹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后人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扩展资料
元稹诗文兼擅,《元稹集》存文三十多卷,诸体该备,时有佳作名篇。
乐府诗在元诗中占有很大分量,元稹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并序》“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和刘猛、李余《古乐府诗》的古题乐府19首,在元集中也列为乐府类,旨含讽喻,和《长恨歌》齐名。其铺叙详密,优美自然。元诗中最具特色的是艳诗和悼亡诗。
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其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
后世戏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创作出许多戏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等。元稹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合集多种。
今人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谱》,周相录校有《元稹集校注》,冀勤有《元稹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稹
稹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zhěn,有(草木)丛生、集于苞栩、古通“缜”,细密的意思。
稹汉语解释
(1)形声。从禾,真声。本义:草禾丛生。
(2)同本义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毛传:“苞,稹。”郭璞注:“今人呼物丛致者为稹。”
(3)通“缜”。细密
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阳也者,稹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周礼·考工记》。郑玄注:“稹,致也。”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比部郎中元宽之子,母为荥阳郑氏。
聪明过人,少有才名。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的策划下,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太和四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太和五年(831年),去世,时年五十三,追赠尚书右仆射。
稹zhěn
读音:稹zhěn
释义:(草木)丛生。 古通“缜”,细密:“~理而坚。”
部首:禾
结构:左右结构
详细释义:
(形声。从禾,真声。本义:草禾丛生)
同本义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毛传:“苞,稹。”郭璞注:“今人呼物丛致者为稹。”
通“缜”。细密
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阳也者,稹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周礼·考工记》。郑玄注:“稹,致也。”
稹怎么读:zhěn
稹字拼音:zhen
稹的注音:ㄓㄣˇ
稹的部首:禾部
稹”字是左右结构,偏旁部首是“禾”,部外笔画数是10,总笔画数是15。笔顺是撇、横、竖、撇、点、横、竖、竖、横折、横、横、横、横、撇、点。
稹 zhěn(ㄓㄣˇ)
(一)、(草木)丛生。
(二)、古通“缜”,细密:“稹理而坚。”
出《自周礼·考工记》: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阳也者,稹理而坚;阴也者,疏理而柔。郑玄注:“稹,致也。”“稹”字比较常用于人名,比如元稹。元稹是唐代大臣,也是一个诗人、文学家。元稹的字是微之,别字威明。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稹怎么读和廿怎么读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