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文成公主真实历史,以及松赞干布活了多少岁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文成公主是唐朝的。
文成公主祖籍山东济宁市任城,汉名无记载,是李唐王室远支宗室女,小小的宗室之女自然比不上皇家公主显贵,故而关于她的一切,在史籍上并没有特别详尽的记载。只有在她成年许婚吐蕃之后,她才被为世人所知。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至此,“文成公主”名扬天下,和唐代历史上那些飞扬跋扈赫赫有名的公主一起被载入史册。
文成公主的主要功绩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间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达30年,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以及推进藏族文化的功绩,至今仍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在汉藏民族间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
松赞干布曾经两次向唐朝要求求娶唐朝公主文成公主真实历史,不过第一次文成公主真实历史的时候被唐朝皇帝唐太宗拒绝了文成公主真实历史,被拒绝之后,松赞干布便借口因为是吐谷浑王从中作梗的关系,所以直接出兵打败了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等地。甚至还说如果唐朝不愿意和亲的话,那么军队便直接踏向京城。
后来唐太宗派军队镇压收复失地之后,松赞干布便带着大量的珠宝来到唐朝求娶公主,于是唐太宗便直接将宗室女封为公主,然后嫁给松赞干布。
历史中关于文成公主的个人信息均没有任何记载,只是记载了文成公主是宗室女。虽然文成公主不是唐太宗的亲生女儿,但是既然嫁到了吐蕃,那么在吐蕃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而松赞干布对待文成公主的礼节也是最高的,甚至最后还让文成公主成为王后。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夫妻间的关系也很好。而文成公主为吐蕃带来了唐朝文化,促进了吐蕃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和谐,保持了友好的往来。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为神仙)。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间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达30年,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以及推进藏族文化的功绩,至今仍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在汉藏民族间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
扩展资料: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重新统一吐蕃王朝之后,松赞干布迎娶了尼泊尔国尺尊公主,又向当时统治中原的同样雄才大略的唐朝皇帝李世民求亲。贞观八年(634年),他派出使者赴长安与唐朝通好问聘。当时唐太宗没有同意,松赞干布几次派人向唐朝请婚也未能如愿,便决定用武力逼婚,于贞观十二年(638年)爆发了蕃唐首次战争。
贞观十四年(640年),松赞干布又派大相噶尔东赞备厚礼黄金五千两及宝物珍玩数百件,到长安再次向唐太宗请婚。翌年,太宗允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嫁松赞干布。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松赞干布25岁,唐朝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16岁的文成公主入吐蕃。松赞干布在拉萨玛布日山(今布达拉山)专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城池和宫室。
松赞干布的两位妻子均来自佛法昌盛的尼泊尔和唐朝,两位公主都信仰佛教,她们先后带来了佛像、佛经、法物等到吐蕃。在公主们的影响下,松赞干布也接受了佛教。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分别在吐蕃建立了大昭、小昭二寺。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在34岁的盛年时去世于拉萨。(松赞干布卒于650年,明确记载于汉文史籍《唐书吐蕃传》、《唐会要》、《资治通鉴》、《通典》诸书中,因此藏学界没有异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是唐朝人。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时期人物,她以唐太宗女儿的身份和亲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在吐蕃也就是现在的西藏期间为我们的藏族同胞的文明发展做出突出的历史贡献,因此自古以来就是藏族同胞心中的菩萨倍受崇敬。
唐太宗贞观年间,松赞干布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也就是现在的气喘松藩县;这时候的唐朝国富兵强,于是派兵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十分赞赏羡慕,他上书向唐廷求婚。
唐太宗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答应他的请求,在宗室之中选了一位通晓诗书的女子封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自幼饱读诗书,带着对吐蕃的无限好奇,应允了这门婚事。唐太宗觉得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才能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因此要对吐蕃从经济到文化上给予帮助,使吐蕃在感激中追随大唐。
扩展资料:
文成公主的主要功绩:
1、唐蕃友好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间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
永徽元年,松赞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达30年,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以及推进藏族文化的功绩,至今仍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在汉藏民族间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
2、藏地发展
《吐蕃王朝世袭明鉴》记载,文成公主的陪嫁有有“释迎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很多烹技食物,各类饮料,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用以分别善与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404种病的医方100种,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
松赞于布于河源迎亲,文成公主带来的金质释迦佛等身像,是藏族人民崇拜的圣物。
文成公主笃信佛教,在逻些建造小昭寺,协助泥婆罗(今尼泊尔)尺尊公主修建大昭寺。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到吐蕃的释迦牟尼像至今仍保存在大昭寺,而大昭寺前的公主柳,传说为其亲手所栽。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的200多年间,吐蕃和唐朝之间使臣和商人依然往来频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成公主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文成公主真实历史和松赞干布活了多少岁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