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香山寺 平顶山香山寺供奉哪些菩萨

金汇小助手 HTX交易所 2023-03-20 57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平顶山香山寺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平顶山香山寺供奉哪些菩萨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平顶山香山寺海拔多高i

根据记载香山寺海拔在400~500米。

香山是平顶山一座历史名山平顶山香山寺,位于平顶山新华区与宝丰县交接处 。

平顶山历代史志文献中均有记载。

“中国南来两千里平顶山香山寺,自汴而西数百里平顶山香山寺,放一山东出,为香山也”。

“嵩岳之南,去汝州宝丰县二十余里,三山并列,其中峰壁立万仞,巍然突出者香山也平顶山香山寺!”其东边山脉为东西走向,绵延30公里,自东向西有焦赞山、马棚山、平顶山、洛凫山、擂鼓台、龙山, 平均海拔400米左右 ,其中 擂鼓台海拔505米 ,是其中的最高峰。

其西红石山海拔322米。

南部丘陵区有应山、舒山、凤凰山、九里山等山峰,海拔均在130~200米之间。

追溯到明末清初,包括香山在内的这一段山脉还是 “万柏森耸,蓊郁青翠”,“郁木翠林,芳草遍野”。

是不可多得的清净修行之地。

后来植被遭到毁坏,现在正处于恢复过程中。

香山寺就座落于香山山峰上 ,历史上香山寺长期归属汝州和宝丰管辖,史志文献多称“汝州香山寺”、“宝丰香山寺”。

它东距老城区16公里,南距新城区3公里,周围有行政乡焦点、薛庄、周庄、闹店、李庄乡,与龙门口、郏山阳、边庄、连庄、上曹庄、下曹庄、王庄、张沟、大张庄等村庄毗邻,外连洛阳市、许昌市、漯河市、南阳市,在古代,位于香山西南十里之外为宛洛古道,而山北十几里便是汴洛要道,与洛阳、汝州、南阳、襄阳和荆州贯通,为交通要塞,实际上处于北方中原文化与南方荆襄文化相互交融的通道上。

香山寺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区域,历来是都洛阳王朝的京畿之地。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香山成为中原佛教最先向外辐射发展的地区。

历史选择了平顶山香山寺。

“香山”之名源于佛教经典。

据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罗卫国都城(佛经中称父城),附近有山名香山,是观音菩萨修道之地,为天竺佛教圣地之一。

随着佛教的传入,香山之名也来到中国。

平顶山香山寺我国最早的香山即父城香山(今河南平顶山市香山)。

元好问在《东游略记》中《梁县香山寺记》中载,“该寺建寺之初,一胡僧自西域来,云此山川甚似彼方香山。

”遂仿照天竺佛教圣地香山,建寺供奉观音菩萨,初名“香山菩萨寺”,后简称“香山寺”。

香山寺所在火珠山也时称“香山”,因此,香山与香山寺是“真香山”、“真香山寺”。

在民间,亦有香山得名的其它优美传说。

香山寺具体建于何朝,史无明确记载,平顶山市地方史家经过多年研究,根据方志记载及碑刻资料,根据现存香山寺建筑模式、建寺地理环境及佛教发展史背景,综合考证得出结论:河南平顶山香山寺始建东汉末期,大约在光和年间,时间上晚白马寺百余年,迄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

香山寺的创建是东汉佛教发展的结果。

今平顶山香山寺仍具有东汉寺院建筑模式曼陀罗式特征。

平顶山香山寺1800多年来,毁建废兴,历经兵火战乱和自然灾害,宋、元、明、清多次扩建至今仍保持着以塔为寺院中心的汉代佛寺建筑模式特征,这是香山寺建于东汉时期的实物证据。

平顶山香山寺是一座历史名寺,肇始汉魏,唐宋繁荣,元明时达于极盛。

据碑刻记载:宣宗大中元年,香山寺奉敕重建,范琼为香山寺大悲菩萨身作塑像,并作法华经变壁画。

宋绍圣四年(1097),朝廷颁旨,明确香山观音禅院四至,以及下院鲁山天宁观音禅院四至等田产,并立四至公据碑。

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金世宗次女唐国公主,与奉国上将军、河南路统军使、附马都尉、上护军广平郡开国侯乌林答天赐,捐资重建香山观音禅院。

元至元十五年(1278)八月十八日,香山寺根据皇帝圣旨,立《香山寺地界公据碑》,确定香山寺四至。

明天顺二年(1458),住持觉慧本然赴京给领礼部扎符,奏请寺额,英宗皇帝敕赐“香山大普门禅寺”额,山与寺益显,香火大盛。

清顺治十三年(1656),重修香山寺,内院掌秘书院事,太傅兼太子太师、大学士范文程撰《香山大悲观士音菩萨大普门禅寺重修碑》,立于观音大士塔东北角。

平顶山香山寺的文化发展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代表了中原香山观音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中华佛教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香山寺地处中原腹地,文化融合与交流比较迅速,但兴废更迭,屡毁屡建。

自其诞生后,不断发展,并继续向外传播,对中华汉化观音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中华汉化观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发祥地地位,并且这种地位得到了举世认同。

平顶山香山寺介绍 它有什么历史

1、平顶山香山寺位于中岳嵩山之南约百公里,位于宝丰县闹店镇南,平顶山市新城区北3公里,伏牛山余脉,大香山峰顶,全称香山普门禅寺。

2、历史上因行政区划归属之变迁,曾称“汝州香山寺”、“宝丰香山寺”,是已知的中国早期佛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和观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宗教根文化特征非常突出。

被佛教界尊称为"观音祖庭"的河南平顶山"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境内的大香山峰顶,全称为"大香山普门禅寺",是中国著名古刹。

香山的名称来自于佛教经典,佛祖释迦摩尼出生地迦毗罗卫国都附近有座山叫香山,佛祖和弟子们经常在香山里修行,因此,《华严经》在排列佛教十大名山时,香山仅次于须弥山(即雪山喜马拉雅山),是名列第二的佛教名山。

中国的香山寺,大大小小的有三十多处,最为著名的是北京的香山寺和洛阳龙门的香山寺。在众多的香山寺中,平顶山的香山寺有着更多的故事,这里是汉化观音菩萨修成正果的地方,汉化观音第一道场,被称为"妙善的故里"、"观音的故乡"。

平顶山香山寺,始建于东汉光和四年(公元181年),迄今已有1800年的 历史 ,由于地处中原,受朝代更替,兵火战乱的影响,屡建屡毁,屡毁屡建。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还有部分明清所建殿堂,文革时尽遭破坏,僧人被赶走,殿堂被拆毁。如今的香山寺建筑群,除千年宝塔和十几通石碑外,都是文革后依靠政府支持和民间力量逐步恢复起来的。

进入山门,中轴线上依次修建了天王殿、大慈悲殿、四面佛殿等,东西两侧分布着钟鼓楼、祖师殿、伽蓝殿、客堂等建筑。

天王殿 内供弥勒菩萨、韦陀菩萨及四大天王。弥勒菩萨,亦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俗称弥勒佛,亦称欢喜佛。众生若礼拜供养此菩萨,可放下烦恼,心生欢喜,得大自在。

大慈悲殿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故名悲。殿内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及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观世音菩萨与此世界广施慈悲救度众生,因此亦名大悲菩萨。千手代表大慈悲的方便法门,千眼代表智慧的根本解脱。众生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可息灾免难、增益福慧、广结善缘。

平顶山香山寺是 历史 上著名的大寺院,由于供奉着观音灵骨,自古被看作是"真香山"、"大香山",备受历代朝廷重视,宋元明时期,规模宏大、建筑宏伟、僧人众多、影响广泛。

由于平顶山香山寺的 历史 悠久,影响深远,信徒广泛结社,祀拜传统浓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和二月庙会,到这里朝山拜佛的游人香客多达十多万,人如潮涌,车堵数里。

四面佛殿 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殿内塑四面三十六臂佛像一尊,因是香山寺观音道场之地,又称四面观音殿。

古老的观音大士塔矗立在香山顶峰,是平顶山香山寺的标志性建筑。

观音大士塔,又称"观音菩萨舍利塔",其前身是东汉末期与寺院同时建立的四方形土塔。现存的塔为宋神宗熙宁五年(1068年)敕建,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石塔,高33米,朴实大方,雄伟壮观。根据文献记载,塔下有地宫,存放有舍利法物。

遗存的古代石碑。

汉代鼓楼

汉代钟楼

登上观音大士塔的入口。

进入观音大士塔的洞口及台阶。

观音大士塔的轮廓呈抛物线,远观如圆锥体,富有节奏变化,既雄浑高大,又灵动秀美。

明正德《汝州志》载:"世传大悲菩萨乃楚庄王之女修炼成佛之所,灵骨至今葬于塔下"。现代《平顶山志》、《中国名胜词典》、《中国塔林漫步》等论著亦有认定。因此,观音大士塔被誉为"真塔",也堪称观音"圣塔",正因为"大士遗身在塔",所以这里"灵应殊胜",香火旺盛。

在观音大士塔下的券洞内,立着一通千年石碑,这就是被誉为"三绝碑"的《大悲菩萨传碑》,因是宋代书法家蔡京所书,又称"蔡京碑"。正是这块古碑确立和奠定了平顶山香山寺,作为观音"根"文化性质的 历史 地位,具有极高的 历史 价值和艺术价值。

蔡京碑 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碑高2.23米,宽1.46米,共刻有楷书49行,依据道宣天人对话,讲述楚庄王之女妙善铁心向佛,苦心励志,舍身救父,最终涅槃为千手观音的宿世因缘。

妙善公主肉身坐化佛。

传说汉化观音的俗身叫妙善,是庄王的女儿。妙善不听父王劝阻,执意在家乡(今天平顶山市宝丰县)的白雀寺出家,庄王一怒之下,放火烧了白雀寺。妙善被山神救走后,隐居在香山修行得道。

庄王后来得了顽疾,经人指点来到香山找到妙善,求其手和眼做药引。妙善为报庄王养育之恩,毅然献出了双手和双眼,帮助父王恢复了 健康 。世人为了称颂这种知恩图报、舍己救人的精神,就把妙善幻化为了大慈大悲、法力无边的观世音。

观音大士塔的塔体繁饰与简约相结合,既有宋塔纤巧精饰之风格,又有唐塔豪放简练之遗风,为寺院瑰宝。只是千年古塔已有多处倾裂,亟待修复。

观音大士塔一层平台的石龙首。

塔的第二、三层外壁设壁龛五排,共304个佛龛,内置坐佛,其中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共有35尊,姿态各异,雕刻精美,堪称宝塔一绝。

观音大士塔的出口。

由于妙善的故事,这里被称为汉化观音菩萨第一道场,平顶山也被称为中国的观音文化之乡。

法堂为禅宗寺院演布大法之地,位于佛殿的后方,相当于讲堂。原法堂为宋代所建,现为八十年代重建,殿内供奉玉佛一尊。

法堂前的水渠及石拱桥。

《重修香山普门寺记》石碑。

问道香山寺,朝圣观音塔。目前寺院面积达三百余亩,左右大小龙山护持,前有灵龟献福禄,后有滍水映光辉,俯瞰大香山普门禅寺,犹如佛国仙境,真乃宝冠明珠。这里已经成为广大香客游人承泽佛教传统文化,礼拜祈福,荡涤心灵的圣境。

2021年4月28日拍摄于河南平顶山市,5月3日编辑于西安文景小区。

作者:王新民

责编:毛 秘《白浪情》

平顶山香山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平顶山香山寺供奉哪些菩萨、平顶山香山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