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妃 勤妃和德妃

金汇小助手 HTX交易所 2023-03-26 32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勤妃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勤妃和德妃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康熙的纯裕勤妃,是什么样的结局?

    纯裕勤妃是满洲镶黄旗人勤妃,她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妃子。她原本是一个侍卫的女儿勤妃,因为长的极美,因缘巧合之下,被康熙看上,纳为妃子。入宫之后因为她不争不抢,温柔贤淑芳的性格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宠爱。她曾经盛宠一时,后来生下了十七王爷胤礼,因为十七王爷聪明得到康熙皇帝的喜爱,因此纯裕勤妃在宫中的地位从来不曾动摇过。纯裕勤妃本人也是极为低调,她睿智,聪明,懂得后宫的生存之道,在皇子对皇位的争夺战中,她劝谏他的儿子也就是十七王爷胤礼,不要和当时还是皇子的雍正为敌,参与皇权的争夺中。所以在雍正继位之后,他唯独放过了了十七王爷,并封为果郡王,也为康熙的这位宠妃升了位分。她一直活到乾隆继位的时候,被封为太妃。

     这位女子的一生特别的传奇,她从侍卫之女到皇帝的嫔妃,到亲王的母亲。没有真正的本事怎么能做到呢。她是有美貌,才能得到帝王的恩宠,但是同样她也有智慧,有了智慧她才能守住帝王的宠爱,才能为她的儿子谋一条出路。每个朝代,君王的更替都会有皇子死亡,尤其是最有名的康熙王朝的九子夺嫡。但是这位皇妃的儿子却能独善其身,却能被封为亲王,不得不感叹这个皇妃的胆识与才华。

      在雍正当了皇帝之后,她一直劝谏自己的儿子要忠于雍正皇帝,要帮助皇帝守住大清朝的江山。雍正皇帝特别信任这位弟弟,他在自己弥留之际,将乾隆和江山交给纯裕勤妃的儿子,一时间他们母子地位大增。她一直活到乾隆十八年薨逝,乾隆帝亲诣寇摘缨纬,祭酒行礼。

康熙的纯裕勤妃是什么结局?

康熙的纯裕勤妃的人生还算完美勤妃,在半老徐娘的时候勤妃,康熙打破惯例,给她了一个名分—勤妃,过着无尤无怨的生活。此外,她的儿子胤礼先后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爱护,这使得晚年的勤妃享受到了天伦之乐,过着其他后妃无法相提并论的生活。

清代,一般在满洲贵族中选拔秀女,从中挑选文雅、秀丽、贤惠的作为皇帝的妃子。有时候,清朝出于笼络人心、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需要,皇帝也会同蒙古的王公贵族联姻,比较典型的就是康熙的祖母孝庄太后。但是,与汉族成婚的少之又少。因为清朝祖制规定:“满汉不得通婚,汉女不得入宫为妃”,这就使得许多汉女被挡在了宫廷外了。

凡事都有特例。康熙帝的纯裕勤妃就是一个特例。

起初,陈希阂是康熙的二等侍卫,论身份并非名门贵族,因经常护卫康熙,表现比较突出,深得康熙信赖。他膝下有一爱女生的花容月貌,如同月宫中的仙子般。后来,陈氏因父亲的身份和康熙的破例,被选入了皇宫做了宫女。陈氏为人通达、有人情味、善于察言观色,对康熙皇帝照料的井井有条。一副姣好的面容配上良好的品行,怎能不让康熙动心呢勤妃

康熙可以说对陈氏一见倾心,就把她由宫女选入到了后宫中,不久就给了她一个庶妃的称号。康熙十分疼爱陈氏,可是迫于祖宗规矩,一直没有给她正式的名号。这就使得陈氏几十年里在康熙的后宫中始终介于妃嫔与宫女之间,地位非常尴尬。即便儿子胤礼的出生,也未改变她的身份。

也许,康熙到了老年良心过不去了,顾及到两人深厚的感情,名正言顺地将人老珠黄的陈氏由庶妃变成了勤妃,也算是给了她一个交代。

清朝康熙的勤妃(十七阿哥生母)住在什么宫里?

你喜欢让她住哪她就在哪,纯裕勤太妃又不是什么很有名的人物,历史是不会记录这些东西的,只能有一点肯定,在十七阿哥上表奉养老妈之前,康熙死之后,纯裕勤太妃是住在慈宁宫的偏殿,之后就住在十七阿哥府喽,关于之前住在哪……

康熙朝的时候,纯裕勤太妃的最高职位只是个贵人,嫔还是雍正给封的,作为一个贵人,是不能够做一宫主位的,都是跟着别的高级别的妃子一块住,一般主位住在主殿,剩下的就挤偏殿咯

一般来讲,从阿哥们的关系中就可以窥探出额娘之间的关系,就比如,九爷十爷的关系近,温僖贵妃和宜妃的关系就不错,不过俩人的位份都挺高,所以不会是上下级

比如八爷和大阿哥的关系近,就可以看出良妃在当贵人以前是跟着惠妃住的

纯裕勤妃入宫时只是一个宫女,为何能活到乾隆十八年?

纯裕勤妃的一生荣宠皆是源于她优秀的儿子,果亲王。纯裕勤妃乃是小小的侍卫之女,又是汉族女孩,出身卑微,连参选秀女的资格都无。只以宫女的名头入宫,偶然被康熙帝王宠幸,并生下了皇子胤礼 。

值得注意的是,她是在将儿子生下之后才被册封为勤嫔的,之前她并无封号。由此可见她的确是母凭子贵,儿子才是她最大的依仗。胤礼自小就得康熙帝的看重,时常跟随康熙帝出征,后被封郡王。而纯裕勤妃并无什么出彩之处,仅仅是容貌秀丽,性格温婉而已,并没有受到帝王的特殊宠爱,分位也停留在嫔位上,一直没有上升过。

在雍正帝掌权的时期,雍正帝也认为这位兄弟对自己忠心耿耿,并无野心,于是就委派了他许多重要的事务,授予了掌有极高权力的官职,在生活上也对这位兄弟加以关心,并加封他为亲王,勤嫔也因是先皇之妃,由嫔位进封到了妃位。并且因为儿子如此有出息,受帝王的看重,纯裕勤妃在后宫之中的生活也十分顺遂,再加上辈分较高,并没有人敢于刁难她。

果亲王在乾隆三年逝世,对于康熙因争权夺位早早逝世的皇子们,果亲王历经三朝帝王,已然算是高寿了。而纯裕勤妃更是活到了乾隆十八年,以太妃之礼被厚葬,尸骨被安置在了皇家园陵之中。因为晚年纯裕勤妃一直生活在宫内,生活十分无聊,便时常召见孙儿辈的小皇子,与他们逗趣解闷,并对他们十分爱护,而乾隆帝也是因此对这位太妃十分敬重,并特意在太妃逝世之时为她赐下谥号。值得一提的是,她是清朝的最后的一位位列妃位却享有谥号的妃子。

【康熙的妃子】康熙的妃子们有哪些?康熙皇帝的皇后妃子列表

【康熙勤妃的妃子】康熙的妃子们有哪些勤妃?康熙皇帝的皇后妃子列表

康熙皇帝的后宫女人们:

1.孝诚仁皇后(1654年—1674年):赫舍里·芳仪皇后勤妃,生于1654年2月3日(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崩于1674年6月6日(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她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元配),生承祜(2岁夭折)、胤。

2.孝昭仁皇后:钮祜禄·东珠,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鳌拜义女,温僖贵妃的姐姐。1677年9月18日(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封为第二任皇后,1678年3月18日(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死。

3.孝懿仁皇后:佟佳·仙蕊,贵妃、皇后,康熙第三任皇后,也是他的嫡亲表妹,1689年8月23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封后,翌日崩逝,实际上只当勤妃了一天不到的皇后,成为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收胤为养子,生皇八女。

4.孝恭仁皇后(1660年—1724年):乌雅·德宛,德嫔(1678年)、德妃(1680年)、仁寿皇太后(1723年)。生胤(雍正)、胤祚、允皇七女、皇九女、皇十二女。1724年逝世,享年64岁。

5.敦怡皇贵妃(1683年—1768年):瓜尔佳·和双,和嫔、和妃、贵太妃,享年86岁。生一女殇,与悫惠皇贵妃一同抚养过弘历(乾隆)。

6.敬敏皇贵妃:章佳·阿秀庶妃、追谥敏妃(1699年)。生胤祥、和硕温恪公主、和硕敦恪公主。侍奉康熙时未行册礼,直到死去的时候才被追封为敏妃。雍正皇帝时期,由于其子胤祥的效忠,被雍正追封为敬敏皇贵妃,并且开了先例,附葬于景陵。

7.悫惠皇贵妃(1668年—1743年):佟佳氏,贵妃(1700年)、皇考皇贵妃(1722年)、皇祖寿祺皇贵太妃(1735年),享年76岁。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之女,孝懿仁皇后之妹,既是康熙帝的表妹,又是妻妹。

8.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贵妃(1681年)。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生胤,一女殇。1693年十一月初三日去世。

9.顺懿密妃:王氏,如玉、密嫔、密妃(1722年)、密太妃(1735年)1744年。知县王国正之女,母黄氏。生胤、胤、胤(转载自第一范文网://diyifanwen,请保留此标记。)。

10.纯裕勤妃:陈氏,二等侍卫陈希阂之女。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生皇十七子果亲王胤礼,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勤嫔。1705年3月(康熙四十四年二月)晋封为勤妃。1726年(雍正四年)二月尊为皇考勤妃。1735年(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纯裕勤太妃,1754年1月12日(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乾隆帝亲诣寇摘缨纬,祭酒行礼;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奉安。

11.惠妃:那拉·芷珠,郎中索尔和女,纳喇氏初封庶妃。康熙九年生皇子承庆(殇)。十一年生皇长子胤。1677年(康熙十六年)八月册纳喇氏为惠嫔,1681年(二十年)十二月晋惠妃。雍正年间曾奉养于廉亲王府,后廉亲王获罪,再度回到宫中。1732年(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卒。

12.宜妃:郭络罗·桑榆,佐领三官保之女,有一妹为贵人,同为康熙帝妃嫔。1674年(康熙十三年)入宫,初赐号贵人,1677年9月18日(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丙寅册封宜嫔,圣祖甚爱之。1680年1月5日(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生皇五子恒亲王胤祺,1682年1月28日(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封宜妃。1683年10月17日(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生皇九子胤,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子胤。1732年八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70岁以上。

13.荣妃:马佳·云妞,为员外郎盖山之女,儿荣嫔(1677年)、荣妃(1681年)。1727年3月6日逝世,享年70岁以上,生承瑞、赛音察浑、固伦荣宪公主、长华、长生、胤祉(儿子中唯一成人)。

14.定妃:万琉哈氏,郎中拖尔弼之女,生于顺治十八年正月,比康熙帝小七岁。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定嫔。雍正帝即位,奉皇太后懿旨:“朕念十二阿哥之母,多年侍奉皇考,甚为谨慎,久列嫔位,今晋封为妃。”,雍正帝尊为皇考定妃。雍正年间定妃就迎养于履亲王胤府第,乾隆朝每逢岁时节日必迎入宫,赋诗献寿,亦称为宫中盛事。但再未进尊封。定妃九十大寿时,乾隆帝亲至府第祝贺。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薨,终年九十七岁。

15.宣妃: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世祖悼妃的侄女,即康熙帝的表姐妹。1717年(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宣妃,1735年(乾隆元年)八月初八日薨。

16.成妃:戴佳·成韵,司库卓奇之女,1669年(康熙十九年)生皇七子淳亲王胤佑,1717年(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由成嫔册为成妃。1740年(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逝世,享年70岁以上,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己时奉安。其所生皇七子胤佑,生有残疾。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四十八年三月晋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晋淳亲王,八年四月初二日卒,年五十一岁,谥曰"度"。

17.良妃:卫婵,内管领阿布鼐女,本辛者库罪籍,入侍宫中。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胤。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未几晋良妃,是历史上母家身份最低的妃子。1711年十一月十二日逝世,享年40岁以上。

18.平妃:赫舍里氏,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噶布拉女,为孝诚仁皇后之妹,也是康熙帝的妻妹。待年宫中,康熙三十年生皇子胤,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当月追封为平妃。

19.慧妃: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康熙帝妃嫔之一。幼年被选入宫,尚未册封,于1669年(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康熙九年五月初九日康熙帝渝礼部,追封宫中待年的博尔锦吉特氏为慧妃。

20.庶妃:钮祜禄氏,生皇二十女。

21.庶妃:张氏,生皇四女。

22.庶妃:王倩,生皇十六女。

23.庶妃:刘氏,生皇十七女。

24.敬嫔:章佳氏或王佳氏,敬嫔。

25.端嫔:董氏,端嫔(1677年),享年60岁以上,生皇二女。

26.僖嫔:赫舍里氏,僖嫔(1677年),1702年逝世,享年40岁以上。

27.通嫔:那拉氏,贵人、通嫔、皇考通嫔。1744年逝世,生万黼、允、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

28.襄嫔:高氏,襄嫔,生胤、一女殇。

29.谨嫔:色赫图氏,谨嫔,生胤祜。

30.静嫔:石傲霜,石怀玉女,初为庶妃,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生皇二十三子镇国公允祁。1723年1月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世宗晋尊为皇考贵人。1737年1月(乾隆元年十二月),高宗晋尊为皇祖静嫔。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戊寅六月初六日)逝世,享年60岁以上,1759年4月18日(乾隆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31.熙嫔:陈氏,熙嫔,生胤禧。陈玉卿女,初为庶妃,康熙五十年,生皇二十一子慎靖郡王允禧。六十一年十二月,世宗晋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十二月,高宗晋尊为皇祖熙嫔。明年丁巳正月初二日卒,同年四月十二日奉安。

32.穆嫔:陈氏,穆嫔,生胤祢。陈岐山之女,康熙五十五年生皇子,雍正五年卒。

33.安嫔:李氏,安嫔:60岁以上。

34.郭络罗贵人: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妻姐为康熙宜妃。生固伦恪靖公主。

35.那拉贵人:那丹珠之女。

36.那拉贵人:骁骑校昭格之女。

37.布贵人:兆佳氏(?—1717年),其父名塞克塞赫,曾任过参领。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后被晋封为“贵人”,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康熙帝念她是端静公主的生母,命照“嫔”例办理丧事,后入葬景陵园寝。兆琳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

38.伊贵人:易氏,1728年逝世,约七十多岁。

39.袁贵人:生皇六女和硕靖公主、允示禹,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八月十二日病逝。

40.陈贵人:陈秀女,1718年3月3日(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生皇三十五子允,皇子于当日夭折。

41.马贵人:1716年逝世。

42.尹贵人。

43.新贵人:1716年逝世。

44.文贵人。

45.蓝贵人。

46.伊贵人。

47.布贵人。

48.常贵人。

49.勒贵人。

50.色常在。

51.路常在。

52.寿常在。

53.常常在。

54.瑞常在。

55.贵常在。

56.徐常在,1702年逝世。

57.石常在。

58.尹常在。

59.灵答应,1768年逝世。

60.晓答应。

61.庆答应。

62.秀答应。

63.治答应。

64.妙答应。

65.牛答应。

66.双答应。

67.春答应。

关于勤妃和勤妃和德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