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北宋名将,以及北宋名将王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2、宗泽(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汉族,浙东乌伤(今浙江省义乌市)人,宋朝名将。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3、刘光世(1089年—1142年),字平叔。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兴四将”之一,镇海节度使刘延庆次子。
4、韩世忠(1090年1月26日 -1151年9月15日 ),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延安府绥德军(今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人 ,南宋名将、词人,民族英雄,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5、张俊(1086年~1154年8月12日),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南宋初年名将,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中兴四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岳飞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宗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刘光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韩世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张俊
1、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由于岳飞严于治军、善于治军,故“岳家军”战斗力强,是中国古代治军的楷模,“岳家军”成为一时的典范。
2、孟珙(1195—1246),字璞玉,号无庵居士。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南宋优秀的军事家、统帅,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祖父孟林亦是岳飞部属,随军至随州,定居于枣阳。
曾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他建立起一体化的防御体系,将后半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保卫南宋政权、使南宋人民免遭蒙古军战火荼毒的宏伟事业中。无论战功还是品德上,他都是一位伟大英雄。
3、曹彬(931— 999),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初年将领。在北宋统一战争中担任主要将领,北宋开国名将,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
严于治军,尤重军纪。乾德二年率军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升宣徽南院使。开宝七年率水陆军10万攻灭南唐,次年克金陵,又决策伐北汉和攻辽,以功擢枢密使。
4、狄青(1008—1057),字汉臣,汾州西河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平生前后25战,以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5、李继隆(950—1005年),字霸图,北宋名将,李处耘长子,以荫补供奉官。善骑射,晓音律,好读《春秋左氏传》,以礼待儒士,多智谋,谦虚谨慎。参与平定后蜀、江南,有军功。
从曹彬征幽州,破契丹兵,李继隆对战耶律休哥,后两军进行决战,辽军大败,横尸遍野,宋军一直追击到满城,斩首一万五千级获马万匹。雍熙三年(986年),迁侍卫马军都虞侯,为沧州都部署。淳化四年(993年),以河西行营都部署,破李继迁,擒赵保忠(李继捧)。
北宋(960—1127年)是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享国167年。公元960年,陈桥兵变后,后周末帝柴宗训被逼禅位于赵匡胤。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金军兵临汴梁,次年北宋灭亡。北宋从结束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之后,就是一百多年的抗击外族的战争史,在长期与西夏、辽、吐蕃、金军的作战过程中,造就了不少名将。
一、李继隆
李继隆(950年—1005年3月17日),字霸图,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北宋著名将领。是北宋开国名将李处耘的长子,宋太宗明德皇后的长兄。曾经参与平定后蜀、南唐、北汉的战役,立下战功无数。参与第一次幽州战役时率军大破辽军,打败耶律休哥。雍熙二年,率军大破李继迁。后来又参与第二次幽州战役。端拱元年,率军再次打败辽国大将耶律休哥的大举入侵。淳化四年,率军再次大破李继迁,生擒党项族首领李继捧。景德二年去世,宋真宗为他辍朝五日,亲自前往李继隆家中痛哭吊祭,身穿丧服发哀。追赠中书令,谥号为忠武。
主要成就:参与灭后蜀、南唐、北汉,打败耶律休哥,大破李继迁,生擒李继捧。
二、曹玮
曹玮(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宝臣。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著名将领,出身将门,为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第四子。少年时便在曹彬军中任牙内都虞候,知镇戎军时,招降外族、伏破李继迁。景德元年,曹玮上奏趁机攻灭李氏政权,但未获准许。他亲自率军带回归降的河西大族,使得李德明不敢轻举妄动。接着和秦翰在武延川打败章埋族,大中祥符九年,率军在三都谷大破吐蕃李立遵。天禧四年,遭宰相丁谓诬陷,接连降职。天圣元年,复职华州观察使、知青州,此后历知天雄军、永兴军、河阳军,官终彰武军节度使,封为武威郡开国公。天圣八年去世,宋仁宗闻讯后,为他辍朝二日,追赠侍中,谥号为武穆。
主要成就:三都谷之战大破吐蕃李立遵。
三、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出身贫寒,早期是御马直的一名骑兵,后来被任命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挥使。在对西夏的战争中,他每次作战都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后来范仲淹教他读《左氏春秋》,狄青因此精通兵法。因为战功无数,被升为枢密副使。皇祐年间,率军夜袭昆仑关,平定侬智高之乱,被任命为枢密使。后来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追赠中书令,谥号为武襄。
主要成就:大破西夏,平定侬智高之乱。
四、曹彬
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开国名将,在北宋的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他是郭威妃子郭氏的外甥,后周显德五年出使吴越。乾德二年,参与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升为宣徽南院使。乾德六年,参与征讨北汉。开宝七年,参与讨伐南唐。雍熙三年,宋军分兵三路攻契丹,他为东路军主将,因为孤军冒进、兵疲粮乏撤军,至岐沟关被契丹军击败,导致宋军全线溃退,被降为右骁卫上将军。后来复职为侍中、武宁军节度使。宋真宗即位后复任枢密使。咸平二年去世,死后谥号为武惠。
主要成就:参与灭后蜀、平南唐,征北汉。
五、潘美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一说封丘(今河南封丘)人,北宋开国名将。后周时,柴荣任开封府尹,潘美是柴荣的侍从。柴荣即帝位后,参与高平之战,后来统率永兴的屯兵,管理西部战事。陈桥兵变后,参加平定李重进叛乱,累计升迁为潭州防御使。开宝三年,为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军攻灭南汉。后来又参与平南唐、灭北汉、雁门之战,立下战功无数,被封为韩国公。雍熙三年,因为攻打辽国失败,导致杨业全军覆没,被削三级,降为检校太保。淳化二年,加官为同平章事,数月后病逝。追赠中书令,谥号为武惠。
主要成就:灭南汉,参与灭南唐、北汉。
六、种师道
种师道(1051年—1126年),字彝叔,汉族,洛阳(今属河南)人,北宋著名将领。被尊称为“老种经略相公”。他是北宋名将、种家军第一代种世衡第七子种记的长子。幼年拜思想家张载为师,原来是文官,因为被蔡京一伙诬告,屏废十年后,改任武官,抗击西夏有功,升为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应道军承宣使。靖康元年,金兵南下,他被任命为京畿河北制置使,力主抗击金兵,深得百姓拥戴,京师解围后被解除兵权,不久种师道病逝。追赠少保,谥号为忠宪。
主要成就:抵御西夏,抗击金兵。
七、宗泽
宗泽(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汉族,浙东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宋朝抗金名将。进士出身,原先历任各县、州文官,政绩卓著。靖康元年,任磁州知府,击败金军,同年十一月,金军包围宋都汴梁,被任命为兵马副元帅,赴京勤王。多次率军击败金兵。因为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临终前三呼“过河”而卒。死后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为忠简。
主要成就:抗击金兵。
八、郭守文
郭守文(935年—989年),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著名将领。十四岁时随父从军,父亲阵亡后,被郭威收留其帐下。郭威取代后汉建立后周,任护卫军、左雄殿直、东第二雄副都知等。陈桥兵变后,为西头供奉官,讨伐后蜀之战时,跟随大将王全斌参与平蜀之役,后来跟随潘美征讨南汉,开宝七年再跟随大将曹彬征讨南唐,太平兴国元年,跟随大将党进北伐北汉。后来率军大破辽军,雍熙二年率军大破党项人。雍熙三年参与收复燕云十六州,兵败被降职。端拱元年,官复原职,又率军重创辽军。端拱二年去世,追赠侍中,追封谯王,谥号为忠武。
主要成就:参与灭后蜀、南汉、南唐、北汉,大破辽军、党项人。
九、王韶
王韶(1030年—1081年8月1日),字子纯,江州德安人,北宋著名将领。进士出身,初任新安主簿,后为建昌军司理参军。熙宁元年,上《平戎策》,提出收复河湟等地,招抚沿边羌族,孤立西夏的方略,被宋神宗采纳,任命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后率军击溃羌人和西夏的军队,置熙州,收复河、洮、岷、宕、亹五州,对西夏形成包围的之势。熙宁六年,率军又打败了瞎征,收复了河州。接着又攻下了宕、岷二州,叠、洮二州的羌人首领开城投降。熙宁七年,为解河州之围,率军直扑定羌城,大败羌人,不久升为枢密副使,后来被贬职,元丰二年复职,晋封太原郡开国侯。元丰四年去世,谥号为襄敏。
主要成就:熙河开边。
十、杨业
杨业(?—986年),原名重贵,绰号“杨无敌”,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著名将领。父亲杨信,曾任麟州刺史。杨业原来是北汉将领,多次立了战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后来北汉投降宋朝,得到宋太宗赏识,任命为代州知州兼任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太平兴国五年三月,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跟随军队北伐契丹,知道此行必败,但是因为监军王侁威逼,毅然带兵出征。临行前约潘美在陈家谷口接应。结果在狼牙村中伏大败,最后被包围于陈家谷,始终无人支援,杨业再率士兵回身力战,全身受到数十处创伤,士兵死伤殆尽。杨业面无惧色,手刃数十百人。马匹重伤不能前进,力竭为契丹军所擒。绝食三天而死。后来被追赠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
主要成就:在雁门关大破辽军。
王旦、赵元俨、呼延赞、杨延昭、曹彬、寇准、范仲淹、吕蒙正、吕夷简、文彦博。
王旦是真宗时名相,仁爱大度。
元俨是太宗的第八个儿子,事迹在仁宗朝。
呼延家世代名将。
杨家将是百姓心中的战神。
曹彬是北宋统一战争中担任主要将领,孙女是仁宗的皇后。
寇准是力主真宗亲征,反对南迁订立檀渊之盟的功臣,真宗的副宰相,宰相。
范仲淹是宋朝三百年第一人,仁宗的副宰相。
吕蒙正是太宗时的宰相。
吕夷简是仁宗时的宰相。
文彦博是仁宗时的宰相。
一、岳飞 别名岳鹏举、岳王爷、岳武穆;岳家拳、岳家枪的创始人
二:孟珙 南宋中期宋蒙战争爆发后,曾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
三、曹彬,北宋开国名将,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严于治军,尤重军纪。乾德二年(964年)率军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
四、狄青 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
北宋名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北宋名将王韶、北宋名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