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罗布泊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罗布泊湖干涸前老照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在地球上存在着许多雄伟壮丽的地方,但是其中就不乏一些比较神秘的湖泊,比如在长白山的天池,直到现在都还流传着里面有水怪的传说,而且国外也有很多 关于湖泊的神秘事件 , 印度喜马拉雅山区的禄普康湖 就是如此,曾经当地的巡逻队在海拔接近4800多米的地方就发现了一所 大型的墓穴 ,这个事件至今都没一个统一的定论。
而今天文章的主角就是我国的 罗布泊 ,它曾经也发生过许多的神秘事件,罗布泊曾是我国的 第二大淡水湖 ,但是却莫名其妙的 干涸 了,而更为奇怪的是罗布泊竟然在上世纪90年代又再次出现了湖水,那么这些水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彭加木 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科学家楷模,他曾经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还凭借顽强的意志, 3次进入到罗布泊 地区进行考察。而在1980年,彭家木进入罗布泊开展第三次科研考察活动,也就是这一次,彭加木 离奇失踪了 。
勘探小组在借助古丝绸之路去敦煌的路上,遭遇了很多的 沼泽 和 沙尘暴 ,但是在随后的几天里,勘探小组的汽油和水都几乎快要用完了,但是按照地图上的指示,几乎还要往前行走接近400多公里的地方才能到达目的地。
于是勘探小组就打算想要发送电报来 寻求总部的救援 ,让距离最近的地方能够通过直升机送一些水和食物以及汽油过来。但是彭家木在一开始其实是并不同意这一主张的,因为他想到本次勘探活动已经 消耗了很多国家资源 ,如果说还要使用直升机来运送物资的话,可能会花费接近7000多元的成本,他想到了国家现在的情况,便 想自己去解决困难 。
但是由于队员几乎快 面临中暑、休克 等情况,于是他还是 起草了电报 并发往了指挥中心。第二天的时候,指挥部就明确指示 让勘探小组原地待命 ,并已经派遣了救援队伍过来,但是最为诡异的就是当救援直升机飞来的时候,队员们却 怎么也找不到彭加木的人影了 。
他只是留下了写着“我去东边找水”的一张小纸条,后来经过队员的搜索发现彭加木走的时候 并没有带上当地的地图 ,只是 把营地的植物标本带走了 。当总部得知了这件事,就连续出动了三次边防部队进行搜索,哪怕是尸体也要必须找寻回来。遗憾的是,现在四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关于 彭加木是死是活,依旧没有半点音讯 。
根据地质学家的考察发现,罗布泊形成于第三纪末期到第四纪初期的时间段里,距离现大概已经有1800万年的 历史 了。曾经著名的 楼兰古城 就是在罗布泊的周围。在东汉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就曾在《水经注》里对于罗布泊有所记载,由于塔里木河中下游的河道 改变了流经地区 ,所以致使下游的楼兰 严重缺乏水源 。
而后敦煌便派兵来到楼兰,帮助他们日夜进行滨河改道,使其能够流入到楼兰国内,解决楼兰的缺水问题。尽管说人为性质的疏通河道已经尽力帮助楼兰获得水源,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使得楼兰古国最终 断水而灭国 了。
而到了清代,即便是罗布泊到了涨水期也只是一个很小的湖泊。新中国成立以后,曾实行过 西迁政策 ,以使得能够组建新疆建设兵团。所以随着人数的急剧增加,导致塔里木河的 用水量快速增大 。
于是人们在仅仅数十年的时间内就在塔里木河的流域修建了大概 130多座水库 ,不节制地使用河水,最终让 塔里木河被抽干殆尽 。到了1965年左右,塔里木河流域的面积就 缩减到了300多平方公里 ,甚至沿岸有5万多的农业用地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塔里木河的干枯,导致上游区域的河水流量极少,所以罗布泊无法再像以前一样,能够有极高的水位,甚至是连年流量都达不到标准,最终导致罗布泊的干涸。直到1972年的时候,罗布泊就几乎只剩下 450平方公里 了。
而在罗布泊干涸后,周围的植物几乎全部成为了荒草,树木等都变成了枯枝,除此之外,沙漠每年都以3到5米的速度侵蚀着罗布泊,最后 罗布泊就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吸纳到了一起 。
罗布泊的干涸还在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在以前,罗布泊有很大一部分的湖水都是来自于海洋的 水汽补给 ,而这些水汽一般是来自于印度洋和我国东部区域的海洋甚至还有一些北冰洋吹来的水汽。
这些来自海洋的水汽逐渐在罗布泊上空凝结,并以雨的形式降落到罗布泊之中。但是遗憾的是随着我国东部海洋的气候逐年变化,以及东北为经济发展所修建的 高楼 ,都在 阻挡着水汽向西部地区流动 ,那么很多人会想,昆仑山地区不是还有冰雪吗?难道它们也无法阻止罗布泊的干涸吗?
确实有一部分的水源是来自于西部高山上的冰雪,但是 冰雪融化的速度非常慢 ,加上在沙漠地区温度都是非常高的,几乎是 还没有流到罗布泊会被蒸发 了。
上个世纪的罗布泊俨然成为了一个巨大的 沙漠区域 ,很多人都想去进行探险,但是到了21世纪,有人就观察到了罗布泊又 重新有了湖水 ,而且这些湖水都非常的清澈,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罗布泊干旱以后,湖底表面便逐渐形成一层30厘米到1米的 盐层 ,而在90年代的时候,就有科学家对这些盐层进行研究,发现这原来是 钾盐 。
罗布泊区域的钾盐储量非常丰富,而钾盐的用途也是非常重要的,钾盐主要运用在 农业生产 之中,是肥料必不可少的一种原材料,钾肥就是其中一种。不仅如此,钾盐还能够用在工业生产,而正是 钾盐的开采 才 让罗布泊重新成为了湖泊 。
当罗布泊的卤水储藏地点被找到后,便有很多的地质勘探队伍陆续来到罗布泊附近进行地质研究,他们惊奇地发现,这里居然还存在很多的 钾盐卤水储藏地 。于是当时很多人建议把这些卤水用先进的技术进行 提纯 ,并且加工出来的盐运用到食品的制作上。
于是很多公司瞅准商机,陆陆续续派遣工程队来进行挖掘。随着开采的工作持续不断,于 是大量的卤水也随之被挖掘了出来 ,最早人们处理这些天然卤水的办法就是 让它排放在原地 。
随着卤水的流动,形成了一些 天然的水渠 ,自然而然地汇聚到了地势比较低的罗布泊湖内。时间一久,这些水便让罗布泊再次成为了湖泊,甚至面积还超过了 1万平方公里 ,而且直到现在还在扩大。
其实湖泊附近开采矿物资源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青海察尔汗盐湖 也曾进行过大量的钾盐开采。察尔汗盐湖的面积是非常大的,而且内部蕴含着丰富的钾盐资源,其储备量几乎达到了 20多亿吨 ,估算下来可以 供应全球人吃1000多年 之久。
尽管察尔汗盐湖自身的含盐量导致周围没有动植物的踪迹,但是却形成了一种自然的美观。在盐湖中,遍布着很多类似珊瑚的物质,它们就像是一朵朵白莲花一样伫立在湖中,这种珊瑚状的物质被叫做— 盐花 。
盐花其实就是 盐湖中卤水的结晶物质 ,而这种物质想要形成就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如果温度不一致,那么所形成的盐花也会不一样。
更为壮观的是察尔汗盐湖还存在一座贯穿南北的 盐桥 ,一些工程师们想要维持盐湖的美观,于是就 利用湖水天然形成的坚固盐盖作为原料 。更为神奇的是这条桥梁和一般的桥梁完全不一样,因为你几乎无法找到一根支撑它的桥墩子,而且桥的两侧也没有刻意支撑它的地方。
这条盐桥全长达到了 32公里 ,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条通往大海的天桥一样,路面不仅平整而且还贯穿到底。但是这座桥就是因为太过于平整和光滑,所以常常会发生 翻车 的事件,所以一般来这里进行自驾游的司机往往都不会把车速开到80公里每小时。
在2018年的时候,察尔汗盐湖国家矿产公园就正式开业了,很多慕名前来的人都会在这里去学习关于盐湖形成和开发的知识。并且当地人借助盐湖已经获取了很多 产业经济价值 。
世界上的湖泊都拥有着自己的作用,有的虽然自身没有很多矿物资源,但是能够 为当地调节生态平衡 ,而另外一些湖泊则会像是罗布泊和察尔汗盐湖一样,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资源,使得我们的生产更为高效。
所以我认为,爱护这些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才能够让我们能够持续发展,打造出真正的绿色经济。
罗布泊水域面积有3000平方公里。
罗布泊以前是有水罗布泊湖的罗布泊湖,罗布泊在1942年测量的水面积为3000平方公里罗布泊湖,也就是说罗布泊以前的水域面积非常大罗布泊湖,罗布泊还孕育了很多文明的发展,有楼兰古国等等,也就是说罗布泊以前是一个地产丰富的地区。
罗布泊又名罗布淖,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海拔780米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被誉为“地球之耳”“死亡之海”,后来经过地质工程者的改造,这里变成了“希望之城”。
罗布泊主要景点
1、汉代烽火台:离库尔勒60公里处的一座保持较好的古烽火台遗址。有学者根据修建长城的防御意义,认为古长城的西端应包括了尉犁县的古烽火台,若此成立,该烽火台应是西长城的起始。
2、营盘汉代遗址:一处罗布泊地区中保存较完好的古遗址。有一圆形城墙,直径300米,墙残高近6米,城西有一佛塔遗址,碎土坯形成金字塔形。古城北边两公里处的高台地上,存有佛塔基座,佛塔基座西边则是著名的古墓群,为罗布泊地区最大的墓葬群。
罗布泊(维吾尔语:لوپنۇر,蒙古语:Лоп Нуур,古称盐泽、泑泽、蒲昌海、牢兰海、洛普池、辅日海、临海、洛普池、罗布池等,蒙古语及维吾尔语称“罗布淖尔、罗布诺尔”,意思是“汇入多水之湖”)
罗布泊是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里木盆地东边、若羌县以北的一个已干涸的咸水湖,塔里木河的尾闾湖。
据1928年的测量,面积曾达到3100平方公里,曾经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当时仅次于青海省的青海湖,至1962年完全干涸,成为一处戈壁,不过直至21世纪时许多的新地图仍旧未更正其消失的区域,因此看到的是20世纪时罗布泊的水域范围与形状。
干涸了的罗布泊从卫星图片来看就像人类耳朵的形状,所以又有“地球之耳”的外号。
扩展资料:
第一个至罗布泊的中国考古学家是于1930年代两度前往的黄文弼,他在这一带发现了七十多枚汉文木简,其中有四枚写有西汉纪年,他将此地命名“土垠”,1980年时,中国科学家彭加木在此地进行科学考察时为找寻水源失踪。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6月的暑热季节徒步孤身探险中因热衰竭死亡。
罗布泊有全中国最丰富的钾盐矿藏资源,罗布泊地区北部钾盐储量2.5亿吨以上,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钾盐矿中最大的一个超大型钾盐矿。
1999年开始,中国国营的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公司在此处开辟大型露天盐矿,公司所在地罗布泊镇目前已取代格尔木成为中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布泊
罗布泊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
罗布淖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海拔780米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若羌县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
中心位于北纬40.5°,东经90.3°。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
罗布泊的气候环境
罗布泊地区气候异常干燥、炎热,年平均气温11.6℃,夏季最高气温40℃,冬季最低气温-20℃以下,年降水量20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年日照时数3200h,年积温4500℃。
且风蚀强烈,全年盛行风方向为NE,3~5月为多风季节,6~8月为大风季节,8级大风日60d,常常引起沙暴天气,位于罗布泊下风向的若羌、且末地区每年浮尘天气有115~193d。
关于罗布泊湖和罗布泊湖干涸前老照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