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伪游云梦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伪游云梦原文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一直把云梦游理解成为去叫云梦伪游云梦的地方旅游。然后就理所当然的以为“云梦”这个地方一定美得超凡脱俗……
直到此刻,看到伪游云梦,出于好奇,查一下伪游云梦!
额⊙∀⊙!原来,有些学问,真的不好自己胡乱理解。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楚汉战争胜利后,刘邦袭夺韩信兵权,将其徙封为楚王。当刘邦听说韩信在楚陈兵出入,又采取陈平伪游云梦之计,逮捕韩信,贬为淮阴侯。指刘邦伪游云梦,诈捕韩信事。
【释义】指刘邦伪游云梦,诈捕韩信事。后以“云梦游”代指阴谋诡计。
这个小常识,必须记录下来,提醒自己,千万别自以为是断章取义。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楚汉战争胜利后,刘邦袭夺韩信兵权,将其徙封为楚王。当刘邦听说韩信在楚陈兵出入,又采取陈平伪游云梦之计,逮捕韩信,贬为淮阴侯。后以“云梦游”代指阴谋诡计。
甄伟著《东西汉演义》第八十八回《汉高帝伪游云梦》有详细描述,原文摘录如下:
却说帝问计于平,平曰:“韩信变诈百出,人不可测。以臣愚见,惟陛下伪游云梦,可以擒信耳。盖古者天子四时巡狩,随东西南北,各有所适,以观民风,陛下命驾出游云梦,会诸侯于东楚西界,传制有出巡而不至者,命将统兵代之。韩信闻陛下驾幸东楚,必出郊侯驾,待渴见之时,即便令武士擒之。此特一人之力耳,不尤胜于诸将劳师动众,然后以决胜负耶?”帝闻平言甚喜,乃降诏告东路诸侯:“朕于庚于六年冬十二月,驾幸云梦,会诸侯,以省方观民,欲采四方风俗著为令典,以示天下。如有不至者,命将统兵征之。”帝同文武群臣,出离咸阳,至陈蔡,英布、彭越等自东路迎接汉帝不题。
有韩信闻帝诏旨,与左右计议曰:“前日随何传说汉帝知伪游云梦我隐藏钟离昧,有人谗言害我,欲杀钟高昧以塞人口,我念钟离昧乃故旧,不忍加害。不意帝出游云梦,倘知我隐藏钟离昧,决疑我有他意。不若还依随何之言,杀昧以见帝,庶解帝疑,而塞人言也。”于是到后花园见钟离昧,备说:“汉帝出游云梦,恐知汝在我处,决疑我与汝交通,不惟无益于汝,亦无益于我。今欲杀子以献于帝前,以释我罪,此出于不得已也,汝亦不可怨恨。”昧曰:“将军不可自误伪游云梦!今日杀吾,不日即随手杀将军:前日之言,非给将军也。”信曰:“宁帝负我,我决杀汝,以表我无叛心也。”昧乃大骂曰:“胯夫何乃无情如此!全不念我昔日之义!恨我不见汝死之日耳!”遂引刀自刎而死。
汉高指伪游云梦:汉高祖刘邦
伪伪游云梦:假装
游:游玩
云梦:洞庭湖(即伪游云梦,云梦泽)在伪游云梦他的辖区伪游云梦,
此为陈平计谋。
韩信当时为楚王,洞庭湖(即,云梦泽)在他的辖区,
刘邦假装去游玩,
趁韩信不备,突然发难,将其捉住。
刘邦并非要取韩信性命,而是要消除对于自己的威胁,当韩信失去兵马的时候,对刘邦就已经失去了威胁。再加上在此之前,刘邦已经杀掉了两个异姓诸侯,再杀韩信要如何向大臣以及天下人交待。因此刘邦并没有杀掉韩信,而是将他囚禁在了京城。
在刘邦假意游云梦之前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情是刘邦收到了一封密信,上书楚王韩信密谋造反。第二件事是项羽手下大将钟离昧逃到了韩信的封地,刘邦下令韩信抓拿钟离昧,但韩信将钟离昧交给刘邦。也是在这两件事情之后,刘邦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因为对于韩信他始终心存忌惮,更没有韩信是否谋反的把握。密会上,几乎所有人都要求刘邦出兵韩信,陈平却似乎一下看穿了刘邦,淡淡的说到“韩信之强在于用兵如神,倘若韩信手中没有兵马,要拿下韩信岂不是轻而易举?”。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决定昭告天下,天子要出游云梦泽,云梦泽恰好位于楚国边境,天下出游,诸侯必然要迎接,到时候就可以轻而易举拿下韩信。
听到消息的韩信在做什么呢?他是否真的有心谋反?但韩信在听闻刘邦出游云梦泽之后,却已然是胆战心惊,不是因为他真的要谋反,而是他私藏项羽的大将钟离昧,此人与韩信是老朋友,项羽被刘邦打败之后,钟离昧便来韩信的封地寻求庇护。刘邦现在前来,怕是知晓了此事,韩信只得前去寻找钟离昧说了他的担忧。钟离昧也不是愚笨之人,当然理解韩信话中的意思,留下一句“你的死期也不远了”之后自刎而亡,韩信带着钟离昧的人头去见了刘邦,只是这一去,韩信才知道钟离昧根本不重要,刘邦的目标一直是他。
被丢入囚牢的韩信依旧不明白刘邦为何要对他下手,刘邦冷冷说到“有人告你有不臣之心”,说罢便带着这次“云梦游”的战利品回到了长安城,不久后,刘邦就下令撤销韩信楚王的封赏,贬为淮阴侯,且不允许离开都城。而在韩信之前,刘邦已经除掉了两个异姓诸侯,如果再杀掉一个功劳如此大的韩信,刘邦很难向天下人以及群臣交待。再一说,韩信没有了兵马对刘邦也就没有了威胁,而且韩信还处在刘邦的监视之下,就更没有必要除掉韩信了。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伪游云梦和伪游云梦原文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