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圣裴旻 大唐第一剑圣裴旻

金汇小助手 生活探索 2023-02-03 25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剑圣裴旻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大唐第一剑圣裴旻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史上唯一官方剑圣:三绝五圣列名,收徒李白、公孙大娘。

说到剑圣,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到中国武侠小说中的世外高人:《陆小凤传奇》白云城主叶孤城,《风云》元神出窍战雄霸的剑圣独孤剑,《秦时明月》中的无敌剑圣盖聂等。

排除小说、影视剧不说,我们说一个历史上真事存在的,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皇帝公认的剑圣——裴旻。

盛唐时期,唐文宗李昂御笔亲封有三绝五圣: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裴旻的剑舞并列“唐代三绝”;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茶圣陆羽、诗圣杜甫和剑圣裴昱并列“大唐五圣”。

大家发现没有,裴旻是唯二的双榜有名。

裴旻是唐开元间人,具体生猝年不详,他在任时,严宽得当,杜绝奸邪欺瞒,多次参加过对奚人(鲜卑之后)、契丹和吐蕃的边疆战事,最后官至唐代十六卫的长官之一,左金吾卫大将军,深得玄宗皇帝喜爱。

现在我们说说裴旻的单兵战力,据《独异志》载,他“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又据《历代名画记》,画家吴道子因见裴旻剑舞“出没神怪既毕,乃“挥毫益进”而作画,这幅名画现在也是国宝,被收藏在纪念馆中,它便是《八十七神仙卷》。

唐代乔潭曾写《裴将军剑舞赋》用以歌颂其战功和武艺,颜真卿和王维都曾写下《赠裴将军》的诗篇。

颜真卿《赠裴将军》:

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

战马若龙虎,腾凌何壮哉。

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

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

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巍。

入阵破骄虏,威名雄震雷。

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

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王维《赠裴将军》: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由此可见裴旻的剑术高超,武艺非常。

我们再看看裴旻的实战记载。

《新唐书·李白传》记载,裴旻在镇守北平郡(治今河北卢龙)时,曾经射杀大小老虎多达31只。

《朝野佥载》和《新唐书》中,也记载了裴旻的实战功夫:裴旻和幽州都督北征时,被奚人包围突袭,一时间箭如雨下,裴旻飞身上马,驰骋军前,抽刀(唐刀)砍断迎面飞来的四支箭,奚人头领见状大骇,解围而去。

诗仙李白曾经跟他学过剑术,所以李白所作《侠客行》其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很有可能是对当时的剑客豪侠特别是裴旻的真实写照。

另外,唐初著名剑舞大师公孙大娘,也是裴旻弟子。

或许有人说祖国的武术是花拳绣腿,空架子罢了。但我不认同,我始终认为中国功夫必然是有真实水平的,到高深之处,不说飞天遁地,但飞檐走壁以一敌百未尝不可。距离我们时代很近的晚清十大高手、李小龙先生等都是实证。

“唐三绝”之一的剑圣裴旻

唐代文宗皇帝的时候,有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为“三绝”,故而世人称他们三人分别为“诗仙”“草圣”“剑圣”。

其中的“剑圣”裴旻,是当时公认的剑术大家。

他曾经过担任龙华军使,出镇北平,后来又参与了平定奚人和契丹、吐蕃的战争,后官至左金吾卫大将军。

关于他比较出名的有两件事。

其一是李白曾拜他为师。

李白年少的时候喜欢裴旻的剑舞,因而“投书曰‘愿白出将军门下’”,曾经拜帖向他学习。

李白的剑术是什么个水准呢?

魏颢为李白写的《李翰林集序》中写道“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白跟人打过群架,还不只一次,而且都打赢了。曾经因为打死了人而写诗求助朋友才给放出来。

还有说法是李白为了保护朋友,曾经在洞庭湖打过老虎。

李白这个学生就已经剑术非常高超了,其师傅的剑术更是不得了。

其二便是吴道子为他作画的场景。

根据《独异志》记载,裴旻因母亲去世,想请当时的大画家吴道子作画超度母亲的亡魂。吴道子作画需要灵感,便让裴旻舞剑。

当时,有千百人在一旁围观他的剑舞,只见他舞剑如行云流水,气势万钧,突然之间,他将剑向上掷出,直直抛起了数十丈,围观的人员不禁发出了惊呼。但他悠然而立,伸出手举着剑鞘,被扔起来的剑如同电光一般,又落入了剑鞘之中。

吴道子被他气势如虹的剑术深深惊艳到了,一时才思如泉涌,笔走龙蛇,很快就作好一副壮观的壁画了。

他不光剑术了得,弓箭也非常纯熟。颜真卿曾经在诗中夸他:“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

大诗人也王维非常崇敬他,曾为他作诗一首《赠裴将军》:“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历史上,唐朝剑圣裴旻,真的曾一天打死31只老虎吗?

一天打死31只老虎?那些老虎都是纸糊的吗?想想也不可能,裴旻虽然剑术很厉害,只是他并不认识真的老虎,把其他动物当成了老虎,然后大肆夸耀自己的功绩,其实他遇到真老虎,也是害怕的,更别提一天要打死那么多的老虎了。

裴旻是唐朝非常有名的剑圣,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那是大家公认的“唐代三绝”,所以裴旻从小就被人夸赞,这也养成了他骄傲的性格,那年他在北平任职之时,曾射杀了31只像老虎的动物,裴旻于是洋洋得意,逢人就说自己射杀了31只老虎。

因为裴旻的名声在外,谁也不会怀疑他所说的话是假的,所以故事越传越广,裴旻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但是稍有理智的人想一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个武功再高强的人,仅凭手中的剑就能对付那么多的老虎,怎么可能,而且都说一山不容二虎,一座山头上,也不可能存在那么多的老虎。

所以当这个故事传到一个老农的耳朵里的时候,老农就告诉裴旻:你射死的不是虎,真正的老虎是很厉害的,如果你遇上了真正的老虎,恐怕只有逃命的份。

裴旻当然不肯相信,而且他认为自己剑术举世无双,即使自己杀不了那么多的老虎,但是也不至于就是老农说的那样不堪,于是为了悍卫自己的尊严,裴旻不顾一切地骑着马跑到老虎出没的山林。

在那里,裴旻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老虎,虽然这只老虎的个头并不是很大,但是却非常的凶猛。只它那一声吼叫,就能让人肝胆俱裂,有山崩地裂之势,裴旻害怕极了,什么都不管不顾了,丢下弓箭转身便跑,从那以后,再也不敢说自己能打死老虎了。

剑圣裴旻有剑法传下吗

没有。

裴旻是“唐代三绝”之一的“剑绝”,据《独异志》载:开元中,将军裴旻居母丧。诣道子(画圣吴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

道子答曰: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励,就通幽冥。旻于是脱去服,若常时装饰。

走马如飞,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道子平生所画。得意无出于此。

翻译:

开元年间,裴旻因母亲去世,想请大画家吴道子在天宫寺作壁画超度亡魂。吴道子说:好久没作画了,如果裴将军一定要我画的话,只好先请将军舞一曲“剑舞”好启发一下我的画思。

裴旻当即脱去孝服,持剑起舞,只见他走马如飞,左旋右抽,突然间,又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

被抛起数十丈高的剑,竟然能用手持的剑鞘接住,使其直入鞘中,真是剑技绝招。当时,几千名围观者为之震惊,赞叹不已。

吴道子也被那猛厉的剑舞气势感动,画思敏捷,若有神助,于是挥毫图壁,飒然风起,很快一幅“为天下之壮观”的壁画就绘成了。

李白曾拜裴旻为师,裴旻是何许人也?

李白是众所周知的具有浪漫主义的“诗仙”。其实李白除了诗写的精明绝伦外,他在剑术上也颇有造诣。“好剑术”是有关李白文献经常性的叙述之一。要说李白的“好剑术”就不得不说说裴旻,因为李白曾拜裴旻为师。这不禁会让想,这裴旻何德何能竟能让当代的著名诗人拜他为师?其实在唐代时有三绝——李白的诗,裴旻的剑,张旭的草书。而裴旻在当时的唐代是受过李唐皇帝御笔亲封的“剑圣”,可想而知这裴旻在当时是有着精妙的剑术以及不错的仕途。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凭借着精妙的剑术,以及御笔亲封的“剑圣”,裴旻在当时的唐代绝对是个风云人物。

裴旻的生平依然能证明自己在唐代时期的声名威望。裴旻是唐代开元时期的人物,曾镇守北平郡(今河北卢龙),后又参与各种抵御外族的战事,记载中其官至“左金吾大将军”。“曾镇守北平郡”,表明裴旻在当时的唐代有着自己的威望,因为他能凭借自己的声望也能力镇守一方;“抵御外族战事”,据记载,裴旻曾参与抵御契丹、吐蕃和奚人的战事,由此可看出裴旻的骁勇善战以及保家卫国的英勇;“官至大将军”,则能表现出裴旻的军功显赫,对唐代所做出的贡献也是足以让人瞩目的。这种种都表明了裴旻在当时唐代的声望以及其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

迄今为止,世间也流传这许多关于裴旻奇闻异事,而对于裴旻剑也有着相关的记载。这《许道宁寒林》、《独异志》和《梦溪笔谈》便都有记载。《独异志》中曾记载,裴旻可将剑抛入“数尺高”的空中,再由剑鞘接住这高空中的剑,观者也是“数千百”。由此可以看出裴旻的剑术是有多么的高超,也能看出裴旻在当时是颇有人气的。

裴旻的生平在当今世人的眼中不过是寥寥几笔,而在唐代世人的眼中便充满了辉煌与敬畏。裴旻何许人也?乃御笔亲封之“剑圣”,保家卫国的“左金吾大将军”是也。

鲜有人知的“剑圣”,他是谁?到底有何成就?

我们国家的历史源远流长,各个方面虽然都经历了若干的变迁与改良,但还是出现了很多重要的人物。他们往往是于德行、知识、行业等方面最为突出且有口皆碑之人,古时代人们将其称为圣人,也就是取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比如古代八大圣。但今天要问一个冷知识:你知道古代圣人中的剑圣是谁吗?

为人所不熟悉的剑圣是谁?他到底有多少成就?

"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下有将军。"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而他所咏的这位将军便是有着剑圣之称的唐朝圣人裴旻。

没错,剑圣就是裴旻,估计听到这个名字的人多会感觉到陌生吧?如此出名的一个人物,其上口率远不如什么孔子、老子、庄子的。是因为剑术这种操作在我国太没地位了?

那可不是,众所周知,剑术为我国历史极为重要的一门技艺,看看那众多的武侠小说、武侠影视剧,通常武艺最高,魅力最足,风流倜傥的人物,往往都是用剑的。

只是金庸先生笔下出过多少执剑的武林高手,那就足以可以想象剑术对于我国人民的影响力了。

不然就是这个裴大将军太低调了?有一定的原因,因为很多人都听说过唐代三绝,而其中之一绝便是裴旻的剑法。据说他的剑法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但真正在史籍中寻找他的资料,可并不是那么多。

其中,在《独异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惊栗。这是直接讲裴旻剑术高超,剑艺惊人的画面。

而大画家吴道子,与这位剑圣也有一段故事:当年,裴旻的母亲去世了,他想请吴道子为母亲画一幅天宫寺当作超度亡魂的壁画。可是吴道子却提了个要求:如果要我作画,那就先为我舞一段"剑舞",来帮我找找灵感。

于是,裴旻当下脱掉了孝服,为吴道子演绎了一曲"走马如飞,左旋右抽"的剑舞。最绝的在后面,裴旻舞罢,"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

虽然与前面记录的一样,但这种扔起来十几丈高,竟然一伸手就让剑直接收回到剑鞘的风度、气势,俨然又一个武林高手!

正因为如此,唐朝时期,人们将裴旻的剑艺与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都称为绝技,而且是唐玄宗御赐的"唐代三绝"。

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你说如果不是自己太低调的话,那得留下多少传奇故事给后人呀?

可就是这么厉害的人,竟然被排于古代圣人之列,却所知之人甚少。这实在不科学,实在不公平,有没有?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才会好奇这位裴大将军了,他是什么样的人,又是做什么的呢?

裴旻之档案,果然名不虚传,据说还是李白的师父

打开唐朝的一些史料,甚至是笔记小说,都可以发现裴旻的记载。他是唐朝开元年间的著名人物,祖籍为山西闻喜。

当时山西是被称为河东的,所以资料当中记载的多有出入。有的资料称其为河北人,这是不对的,不过裴旻倒是在河北做过官。

裴旻是真正的武将,他一生参加的战事不少,比如唐朝与契丹、吐蕃、奚人等战事之中,都可以找到裴旻的身影。而当时他的功绩也非常高,曾官至左金吾大将军,据说他不仅剑术了得,射箭也百发百中,有过一天之内射杀31头猛虎的记录。

而关于裴旻在战事当中的表现到底有多厉害,也被后人有所记录,虽然并不多。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当时奚人与契丹叛乱,裴旻跟随着唐朝大将军孙佺出征。结果,队伍走到地势险要之处,一下遭到了奚人的伏击。面对突然而至的箭支,唐朝队伍一下就乱了,大家想退退不出,想进进不了。

就在大家惊慌失措的当口,突然有一人飞马而出,只见他拍马挥剑,一路引导队伍前行。裴旻挥剑之快让所有人都傻掉了:他只是一挥手,便将四支利箭砍断。这么勇猛又如此好伸手的大将,当时就将奚人给吓住了。而唐朝队伍顺势向前,将奚人打得大败。

这种战事虽然并没有正史来记载,但却足以可以看得出,当时人们对裴旻其实是非常崇拜的。所以各种笔记小说,以及《历代名画记》这样的资料当中,都能看到人们对裴旻之剑术的崇敬。就像吴道子这样的大家,据说看完裴旻的剑术,竟然"挥毫益进"。

甚至还有这样的传说,当年裴旻之剑术不仅让平民百姓敬仰,也让皇帝备加赞赏,就连"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大诗人也心生向往,所以最终拜裴旻为师,与他学习舞剑。

只不过,这种传说没有真凭实据,李白是不是学过剑,又是不是拜裴旻为师,那都是猜测。但这却给我们一个了解剑圣的渠道:裴旻作为一员武将,他手里的剑是杀人用的,而绝对不是为了舞蹈所使。因此,那些将他的剑术讲成"艺术"的记载,实则并不是真的夸奖裴旻武艺高强,而是在说他剑术好更多的是表演而非武艺。

如此一来,再想为何裴旻为什么作为剑圣却名气不大,于后代的史料记载并不详尽,那倒是可以猜测出几分来了。其一可能是裴旻本身就低调,再就是人们将一个真实的剑者给生硬地描写成了"艺者",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也就被人当成故事来听,而非史实了。

不过,在今天,我们有了更多逐步还原历史的方法。如此,我们便可以慢慢知道越来越多不被人所知的历史。就像这八大圣之一的裴旻,想来也会有一天如同孔子、关羽等圣人一样,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一方之圣。

剑圣裴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大唐第一剑圣裴旻、剑圣裴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