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马氏指数,以及马氏指数计算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男性的马氏指数的平均值会略大于女性。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Manouvrier'sskelicindex/Stem-leglengthindex),等于[(身高-坐高)/坐高]×100,是探讨腿身比最可靠和最具有参照价值的量化指标,为研究腿身比奠定了基础。坐高测量时必须大腿与地面平行并与小腿间呈直角,绝对不能直接坐在地面上。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等于[(身高-坐高)/坐高]×100,是探讨腿身比最可靠和最具有参照价值的量化指标,为研究腿身比奠定了基础。
测量依据如下:
坐骨结节在大腿伸直时不易摸到,因为它被臀大肌下缘所覆盖。需用手指沿臀沟向上重按,方可摸到。坐时,臀大肌下缘上移,坐骨结节移至皮下,与凳面接触故易摸到。当人采取坐位姿势时,坐骨结节恰好与凳面接触。
因此,凳面即为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所在的平面 ;臀部的形状不影响坐高的测量,臀部的厚度所造成的测量误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测量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关于坐高的测量方法,它对以营养学为研究目的的测量规定是:
“被测者坐于一桌面,双足悬空,无支撑。其膝后部位于桌缘的正上方。上身挺直。牵引颏下部稍稍向前,大腿和臀部肌肉应在放松状态。头部处于法兰克福平面(眼耳平面[5] )。测高仪垂直,在骶部和左右肩胛之间与脊柱相接触。”
对于为人体工程学研究而进行的坐高测量,WHO的测量方法要求被测者将双足踏于木板之上。只要在椅面和测高仪上附一简单装置,坐深、臀膝距等项目值即可同时读出。我们认为,在我国今后的人体测量工作中,应该采用这种方法 。
就是头部和身体各占一半的比例。五五分作为为身材比例差的代名词,指的并不是“头顶到裆”和“裆到地面”的长度相等,而是指“肩头到裆”和“裆到地面”的长度相等。
扩展资料:
1、人们常说的五五身材,一般指(脐高/身高)×100=50。但实际上,马氏指数平均值为85.10(中腿型)的亚洲男性,(脐高/身高)×100平均值为58.55;马氏指数平均值为83.41(亚短腿型)的亚洲女性,(脐高/身高)×100平均值为58.13。均和50相去甚远。
2、如果五五身材是指(会阴高/身高)×100=50,由于会阴高等于身高减坐高(该会阴高是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至地面的垂距),那么马氏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100,五五身材已是超长腿型。而人们却用“五五身材”形容人腿身比差,完全不符合。
参考资料:五五身材——百度百科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马氏指数和马氏指数计算器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