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青铜像,以及青铜像三星堆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四川三星堆青铜像是商朝的,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4800年至3100年左右(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了城墙遗址和大量精美文物。三星堆遗址及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出土文物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最神奇的便是众多青铜造像,这些青铜像铸造精美、形态各异,在众多的青铜人面像里有三件著名的“千里眼、顺风耳”造型,它们不仅体型庞大,而且眼球明显突出眼眶,双耳更是极尽夸张,长大似兽耳,大嘴亦阔至耳根,它们有的唇吻三重嘴角上翘的微笑状。
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厘米、宽138厘米,圆柱形眼珠突出眼眶达16.5厘米。另一件鼻梁上方镶嵌有高达66厘米的装饰物,既像通天的卷云纹,又像长有羽饰翘尾卷角势欲腾飞的夔龙状。
在世界所有考古发现中,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称得上是一件绝无仅有极其奇妙的器物。青铜神树分为3层,树枝上共栖息着9只神鸟,显然是“九日居下枝”的写照,出土时已断裂尚未复原的顶部,推测还应有象征“一日居上枝”的一只神鸟,以及尾在上头朝下攀援在青铜神树上的神龙。
青铜大立人像于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数量巨大、种类繁多,诡秘怪异的各类文物,足以证明殷商中晚期至西周早期的古蜀国,正处于各种原始宗教观念杂存并茂的时代。
三星堆两个大祭祀坑是中国遗址考古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为重要的发现。大量精品文物横空出世,有力地证实了这里曾经是3000多年前中国西南地区颇为发达的古城,古蜀历史曾经在此掀开了无比辉煌的一页。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高的青铜造型,其中尤为令万众瞩目的是阵势雄浑、威赫森严的青铜雕像群,其生动地反映出古蜀先民的巫神观念以及原始宗教意识,形象地说明了三星堆古蜀因的政权结构及社会形态。其文物填补了中华文化演进序列中一些重要文物的缺失。作为长江上游地区中华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再次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
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群中,这尊青铜大立人像,无论是从服饰、形象还是体量等各方面看,都堪称他们的“领袖人物”。根据其造型特征与身份象征,一般称其为“群巫之长”。
青铜大立人像由人像和底座两部分构成,采用“分段嵌铸法”铸造而成。身体中空,通高2.62米,其中人像高1.72米,底座高0.9米,重达180公斤。赤足站在方形怪兽座,底座有座基、座腿、座台面三部分组成。座基成梯形,座腿为四个相连接的怪兽头:座台面为方形,四周纹样装饰以日晕纹为主。其头戴铸有善面纹和回字纹的花状高冠,粗眉大眼,鼻棱突出,嘴角下钩,两耳下垂各有一穿孔。颈部细长,右臂上举,置于鼻前,左手举起与胸部同高,两手卷握,似在作法。身着窄袖与半臂式套装三件。最外层为单袖衣中间一层为短衣、内层衣服最长,长袖。整座人像造型奇特,精谨庄严,神威赫赫。品味此造型的寓意,似乎表现的是他正在作法,将民情上传于神,又将神旨下宜于民,其所站立的方台,即可理解为其作法的道场—神坛或神山。大立人青铜像的头顶花冠的正中,有一个圆形的代表太阳的标志。从它所在的位置看,这个大立人像也许就是代表太阳神在行使自己的职能,也许他本身就是太阳神的化身。这是太阳崇拜的直接表现。
一般认为,青铜大立人像代表的是国王兼巫师类的人物。在古蜀先民眼中,他是神界和人界两重世界的连接使者。
青铜大立人像不是一件表现写实风格的艺术作品.从人物的结构上分析,他的身体不符合正常人的比例。在世界任何地方也找不到长有这般躯体的人。也就是说,这件艺术品所表现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粗大的手,纤细的身体,那么长的脖子都无法和现实的人联系起来。只能把他解释为一种人体抽象的艺术造型,一种程式化的东西,是古蜀人情有独钟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于青铜大立人像环握状造型双手的寓意也是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青铜大立人像特有的艺术造型集中体现在古蜀人特定的“手崇拜”上。整体造型表现的是某一位“群巫之长”的形象。他作为帝王或者巫师,在祭祀时挥舞着巨大的环握状双手,窥天瞅地,向人民传达着上天之意。巨大的环握状双手造型是古蜀人出于对帝王或巫师的敬畏而产生的变形夸张。显然不管是谁都不可能长出如此巨大的双手。如果说当时真的存在,唯一的可能便是帝王或者巫师在主持祭祀活动时,双手握有环管状的手饰,即法器,有可能是一个或者两个。作法时遮掩在神袍之下,远远望去与真手浑然一体,别无二致。三星堆博物馆研究后,更倾向于认为大立人雕像的身份是三星堆古蜀国集神、巫、王三者身份于一体的最具权威性的领袖人物,是神权与王权最高权力之象征。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是古蜀神巫文化、原始宗教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其造型特征与形式构成,都以表达其宇宙情怀,追求天人合一的古蜀原始宗教思想为目的。其铸造时间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就全世界范围来看,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也是同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像,因此还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制作之精美细腻,迄今为止,在夏商周考古史上绝无仅有。
【参考文献】
[1]陆赛楠《浅析三星堆青铜立人像文化内涵》
[2]百度百科
分类: 电子数码
问题描述:
青铜立人像是什么朝代的?
解析:
西汉。人像高172厘米青铜像,底座高90厘米青铜像,通高261厘米 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整体由立人像和台座两大部分接铸而成。 这件青铜立人像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远、也是最高大的青铜人像。人像立人像头戴莲花状(代表日神)的兽 面纹和回字纹高冠青铜像,后脑勺上铸有一凹痕,可能原有发簪之灯的饰物嵌于此。身着 窄袖与半臂式右衽套装上衣三件。
人像最外一层为单袖半臂式连肩衣,衣上佩方格状类 似编织而成的“绶带”,“绶带”两端在背心处结襻,襻上饰物已脱。衣左侧有两 组相同的龙纹,每组为两条,呈“已”字相背状。
人像衣服右衽前后两边各有竖行的两 组纹饰图案,一组为横倒的蝉纹,另一组为虫纹和目纹(甲骨文和西周金文蜀字是 由目和虫组成)相间的纹饰。中间一层为V形领,短袖。衣左背后有一卷龙纹。最 里一层深衣分前后裾,前裾短而平整,后裾长,两侧摆角下垂近脚踝。在前后裾上 有头戴锯齿形冠的兽面纹。脚戴镯,赤足立于兽面台座上。
照片可以参考这里:dy.52guide/Article/LvYouTuKu/SiChuan/2006423/2c77da4f-9c90e2e5.
青铜立人像是西汉的,人像高172厘米,底座高90厘米,通高261厘米1986年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整体由立人像和台座两大部分接铸而成。
这件青铜立人像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远、也是最高大的青铜人像。人像立人像头戴莲花状(代表日神)的兽面纹和回字纹高冠,后脑勺上铸有一凹痕,可能原有发簪之灯的饰物嵌于此。身着窄袖与半臂式右衽套装上衣三件。
中国历史悠久,各个朝代文化不同,青铜艺术也随之千姿百态。以下是我国从唐代到清代各个朝代佛像青铜像的特点:
1、唐朝
这是佛造像水平最完美青铜像的时期,卢舍那大佛就是其最杰出的代表作。此时的佛造像,面相丰满,发型除了螺纹式,又发展出水波式,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造像的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饱满,袒露的胸肌有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而且体态自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感。
佛像的衣饰也越来越多样化,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衣纹流畅,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就像台布一样。佛像的台座多 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底边。这一时期的佛造像如果鎏金,则鎏金泛红,这也是当时特有的。
2、宋朝
宋代佛造像面庞丰润,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详和,但头顶肉看趋于平缓,螺发与肉看之间的髫珠更加明显。
其人物形体刻画完美,姿态随意活泼。辽金此时,北方辽金的佛造像与宋有所不同,表现为:两肩宽厚,体态丰满厚实,上身偏长,下身略短。菩萨像多 头戴高冠或三叶形宝冠,两眼似闭未闭,鼻挺唇薄;上身祖露,项挂璎珞,帔帛绕时;下身着裙,线条流畅,衣饰飘酒自然。
北方佛造像 莲座盛行束腰大仰莲(莲口向上),莲瓣肥硕,尖端略向外翘起,下层多为三层台阶状或是俯莲(莲口向下) ;这时的佛像台座则开始流行方形。金代佛像身躯更壮,肩宽胸阔,施彩敷色讲究华丽繁缛。
3、元朝
元朝地域辽阔,佛像深受印度及藏传佛教的影响,其特点表现为普萨祖露上身,胸佩璎珞,璎珞的颗粒较大;下身着错,纹络简洁。佛像面部为倒置的梯形,五官紧凑:菩萨蜂腰长身,姿态妩媚,高乳丰臀,具有印度巴拉王朝造像风格。
4、明朝
这一时期佛像又回到传统审美中: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佛造像的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
其最大的特征是: 宝冠叶片呈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台座为束腰仰俯莲座,莲瓣宽肥;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群褶;金水成色足,黄中泛红这些都是明代佛造像独有的特征。
5、清朝
清代的佛造像,工艺已经登峰造极,五官、身材比例、衣着、衣纹、饰品,就讲究一个“精致”。其特点在于:佛造像多穿汉服;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扁平,-般只围大半,其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
扩展资料
青铜佛像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铜雕艺术主要表现了造型、质感、纹饰的美,多用于表现神秘有威慑力的宗教题材。如佛像等。
其造型多成威严粗犷、端庄沉稳之态,表现出坚实浑厚、富丽辉煌的质感。铜雕的纹饰主要为饕餮纹,或以动物头部造型,再以鸟、兽、虫、鱼部分形体组成抽象的图案来衬托铜雕造型。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铜雕艺术品有西周的“伯矩”鬲,晚商的“司母戊”鼎以及汉代的“马踏飞燕”。
制作工艺
一般分为锻造和铸造。目前国内锻造佛像方面最出色的要数杭州金星铜工程,铸造佛像方面则是安徽铜陵的佛香天逸佛文化有限公司最为突出。
杭州金星是由目前国内唯一的铜雕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领衔,朱炳仁大师是百年铜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其独特的工艺手法已被收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铜陵的佛香天逸佛文化有限公司以弘扬佛文化为准则,不断创新的制作工艺为基石,以成为铜佛像界新的领导者。
参考资料来源青铜像:百度百科-铜佛像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青铜像和青铜像三星堆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