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沓 复沓叠唱的表达效果

金汇小助手 生活探索 2023-01-11 24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复沓,以及复沓叠唱的表达效果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复沓的概念

拼音:fù tà

语出:《庄子·田子方》:“列御寇为 伯昏无人 射复沓,引之盈贯复沓,措杯水其肘上复沓,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成玄英疏:“沓,重也。寓,寄也。弦发矢往,复重沓前箭。”

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复沓的词语,叫复沓复沓;无更换词语叫做叠句或反复。

复沓又叫复唱,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等效果。

复沓有时也叫反复,它经常出现在各种文体中。按形式可分为词语反复、句子反复,段落反复,连续反复,间隔反复等数种。如“即使雪山变成酥油/也被官老爷所占有/即使大海变成乳汁/我们也无权喝一口/” 含有词语和句子反复的特点。反复与排比相通之处,如果间隔反复的各项有相同或相似的语法结构,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同时有相同的同语,可以构成“排比式反复”。否则不可将反复视为排比。

什么是复沓?

复沓又叫复叠、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诗经》章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

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

举例

早晨被一个小蝇子在脸上爬来爬去爬醒,赶开,又来;赶开,又来;而且一定要在脸上一定的地方爬……

反复写苍蝇“赶开,又来”,生动准确地写出了苍蝇的可恶讨厌,缠住不放的特点。突出了我对苍蝇极端厌恶,又无法摆脱的感情。

复沓句:将部分词句反复咏唱,形成一种回环美。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例: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什么是复沓

复沓又叫复唱复沓,指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复沓,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复沓有时也叫反复,但它并不是叠词那样的反复,而是情感上的层层推进,绵绵不绝。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加重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的效果。

复沓的写作手法

复沓强调不变中的变动,重复中的变化,它在表面静止的重返往复中,有节奏、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让矛盾冲突得到充分反映,推动情节进入一个又一个新的阶段。

复沓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刘玄德三顾茅庐、孔明三气周公瑾、诸葛亮七擒孟获等,都是运用了复沓的手法。

这些在情节上的复沓回旋,把人物、事件和冲突有机而和谐地联结在一起,有节奏、有层次地反复推进,曲折紧张,变化多端,深刻而自然地揭示了主题思想。

从结构上看,复沓的效果十分明显。它用大体类似的结构标明了文章的层次,造成前后呼应,让读者由形式的近似引起关于内容的联想,因而易于掌握住全文的脉络。适当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的条理清楚,便于理解和记忆。

复沓也是抒发情感的一种好方法。如魏巍的《写在凯歌声里》,为表达出祖国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表达出战士胜利归来的豪情,作者一再使用了“你们回来了,同志们!”情感炽烈,心意深重,在反复的咏叹中,将感情层层推进。

关于复沓和复沓叠唱的表达效果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