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朱元璋与马皇后,以及朱元璋与马皇后画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马皇后原名叫做马秀英朱元璋与马皇后,这个名字多是在戏曲中出现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朱元璋与马皇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不过,她还有一个别称叫“马大脚”。
我们常说,朱元璋和汉朝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开国皇帝刘邦有着诸多相似,但是这两位开国的皇后,却大不相同。
吕后和马皇后一样,都是在颠沛流离、历经磨难的一个背后的女人。但是吕后是一位权力欲极强的女人,在刘邦死后,她成为专权的太后。
然而,马皇后的名声明显比吕后好得多,可惜的是马皇后在洪武十五年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一岁。朱元璋非常伤心,于是从此不再立皇后。
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人的感情非常的好。
马皇后的祖上曾经也是富甲一方,不过到了她的父亲那一辈因为乐善好施,家里日渐贫困。但她的父亲马公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孩子的教育,马皇后自幼聪明,能诗会画,尤善史书。
不过后来马公因为杀人避仇,只好远走朱元璋与马皇后他乡,就这样马皇后被交给了他的生死之交郭子兴。
这位郭子兴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那位起义首领。
郭子兴很钟爱马皇后,对她的照顾也非常好,也希望能够给她找一位好夫婿,可以托付终身。
后来郭子兴举起了义旗,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朱元璋前来投靠,因为朱元璋的精明能干,深得郭子兴的喜欢,就这样,郭子兴便把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马氏后来成为朱元璋的贤内助,对他的帮助非常大,尤其是因为她的存在,使得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关系没有走向彻底决裂。
在朱元璋南下时,马氏曾负责往来的文书,并做得井井有条,同时她还劝朱元璋不要扰民,更不要滥杀,深得朱元璋的赞赏。
在朱元璋苦难的时候,马氏却镇静自若,把自己的金帛全都拿出来犒赏士兵,稳定了军心,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明朝建立后,马氏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后。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高高在上,贪图享乐,可以说她非常勤俭持家、 以身作则,平常穿的衣服,洗了又洗,早已破旧不堪,也不愿换新的。
同时他还每天亲自操办朱元璋的膳食,连皇子皇孙的饭食穿戴,她也亲自过问,无微不至。
在后宫,她也对其他宾妃关爱有加,当时的后宫对她非常敬仰。
而在治国上,她对于朱元璋的影响也非常大。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脾气不好,疑心很重,尤其是建国后对于很多功臣非常不信任,甚至对付他们的手段非常之残忍。
可是马皇后非常爱惜人才,多次劝谏朱元璋,尤其是宋濂,可以说是力保了他。
她和吕后一比,高低立判。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一个人去世了,这个人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死在历史上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对于朱元璋而言,却是一个真正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悲剧。
这个人就是马皇后
她从朱元璋于危难之中,在朱元璋被困,就快饿死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给朱元璋送饭。她虽然是个女子,却颇有胆识,陈友谅进攻龙湾时,她捐助自己所有的首饰财物劳军,并组织妇女为军队缝补衣物。
即使在大富大贵后,她也保持了简朴的作风,不骄不奢,并劝告朱元璋不要忘记民间的疾苦,甚至在用人上,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愿得贤人共理天下”,被朱元璋引为至理名言。
更难能可贵的是,朱元璋与马皇后他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恶行
朱元璋要杀朱文正,她劝告朱元璋,朱文正是朱元璋与马皇后你的侄子,立有大功,请你不要杀他。
朱元璋要杀李文忠,她劝告朱元璋,李文忠是你的外甥,也是你的养子,留他一命吧。
朱元璋要杀宋濂,她跪下求朱元璋,宋濂是太子的老师,老百姓尚且尊师,何况帝王家呢。
她就是这样用她的慈爱去关怀每一个她认识或是不认识的人,把他们从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来。
她比朱元璋更知道人命的可贵。
她重病后,自知很难医好,居然拒绝医生为她医治,朱元璋问她原因,她的回答实在感人心魄。
她说:人的生死是由命运决定的,求神拜佛是没有用的,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如果让医生为我医治,服药无效,陛下一定会降罪于医生,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这是一个始终用自己的爱心关怀他人的人,即使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她还是那样做的。
她在病榻上留下了给朱元璋的遗言:
“愿陛下求贤纳谏,有始有终,愿子孙个个贤能,居民安居乐业,江山万年不朽。”
说完,她含笑而逝。
朱元璋靠在她的身边,这是她一生中最爱的女人,这个女人给了他无数的帮助,却从未向他索取过什么,她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
经过了那么多的磨难,朱元璋的心早已比铁石更加坚硬,自从他的父母死后,无论多么绝望,多么痛苦,他也很少掉泪。因为他知道,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但此时,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放声大哭,只有痛哭才能哀悼眼前的这个人,只有痛哭才能发泄他心中极度的痛苦!
因为他终于发现,眼前的这个人就是他的一切,是他的唯一。
马姑娘,这个平凡的女子,在困难的岁月里,她没有嫌弃出身贫贱的朱元璋,而是跟随着他,为他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无论环境多么险恶,情况多么复杂,她始终遵守了自己当年的承诺。
无论贵贱生死,永不相弃
在他的丈夫成为皇帝后,她仍然以爱心待人,每当朱元璋举起屠刀时,她总是上前阻止。她用女性特有的母性和慈爱关怀和挽救了许多的人。虽然她最终也没能把朱元璋这辆失控的车拉回轨道,但她已经做了她能做的一切事情。
在今天,我们可以说,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生如夏花,逝如冬雪
人生如此,何悔何怨
马皇后的死给了朱元璋巨大的打击,之后朱元璋在错误与偏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他生命的终
前两日看完朱元璋与马皇后了胡军版的46集电视连续剧《朱元璋》,觉得该剧非常经典。该剧是10多年前的老剧朱元璋与马皇后了,过去怎么就没引起我的注意,只到前两天才发现它,并夜以继日看完了它。下面我带来的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 篇1
朱元璋,私生活糜烂,动用公权强抢很多美艳女子,并且还爱嫖,最不能忍受的却是抢功臣陈友谅的妻子,而且连政治对手的女子都不放过。
他虽然这么荒淫无道,但是历史上很少有留下朱元璋这点的骂名,那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朱元璋除了好色有个底线之外,还有他的马皇后。
马皇后是何许人也?为何朱元璋的事情跟她有很大关系呢?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氏为皇后。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几次要寻访她的亲族封官加赏,都被马皇后劝止。对于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将,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有所节制。
马氏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册后以后,仍亲自带领公主、嫔妃刺绣和纺织。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平时粗茶淡饭,缝补旧衣。嫔妃皆敬服,都将她比拟为东汉时的明德皇后。
马皇后,祖上曾是当地富豪,她能诗会画,自幼聪明,性格又是倔强,等到她6岁的时候,当时女人都需要缠足,而她就是拒绝缠足,家人也没办法。就因为此,她被称为“马大脚”,可见这也是位从小有自己主张的女人。
有一次,马大脚的父亲因为杀人要去避难,没办法,就把自己的女儿托付给生死之交郭子兴,郭将马视为己出。但是后面马的父亲不幸遇难,加上元朝政治腐败,郭子兴也不得不奋起反抗。
郭子兴举旗起义,攻占凤阳,而当时,朱元璋就在他手下当兵,因为朱元璋骁勇狠猛,很快就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并且把马大脚赏婚给了他。
从此,这位马大脚就一直帮助丈夫。话说有一次,郭子兴因为面子的一件事情,把朱元璋给禁闭了起来,也不给吃的,这位仁慈的马大脚知道后,从厨房偷了一块刚蒸出来的馒头,偷偷的揣到衣服里给朱元璋吃,但是因为馒头太烫,把皮肤都烫伤了。可见朱元璋和马大姐当时有多恩爱。
而朱元璋也不负这位马大姐的期望,1368年正月,朱元璋收货了胜利的果实,第一件事就是立马大脚为马皇后,让马皇后在后宫可以独一无二的存在,但是马皇后一直秉行做事不铺张浪费的腔调,并且带动大家一起节俭。平时粗茶淡饭,带动士兵的夫人们一起做针线活。可见,朱元璋爱她是有理由的。因为马皇后这样做,不仅可以以身作则,让下面的人不敢大手大脚,还招揽了群众,团结了民心。
马皇后体贴民心,保护百姓和臣下,这点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功德传于宫内外。不仅如此,他还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恶行,劝告朱元璋很多行为,不要滥杀无辜,并且刀下留人。这样的妻子和国母,试问谁会不怜爱尊重?
好色多疑的朱元璋一生自负,却对马皇后务必尊重并且不离不弃。这样的皇后让人尊敬,也让人不得不佩服!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 篇2
朱元璋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谓“明太祖”。有一次,他把浦江人郑濂召到京城金陵(今南京)。这郑濂是个普通人,因为他自祖上开始到他这辈,朱元璋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谓“明太祖”。有一次,他把浦江人郑濂召到京城金陵(今南京)。这郑濂是个普通人,因为他自祖上开始到他这辈,十世同居,子孙不分家。这是挺不容易的,郑濂便因此而远近闻名了。
明太祖问他:“你家里现在有多少口人呀?”
郑濂答道:“有一千多口。”明太祖非常感慨地说:“一千多口人不分家,在一起住、一起吃,是世上所罕见的,你这真是天下第一家呀!”随后,给了他丰厚的赏赐,让他回去了。
他们的谈话被马皇后在隔壁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朱元璋虽说当了皇上,可是对这位元配夫人还是惧怕三分。回到后室,马皇后对朱元璋说:“陛下可得小心郑濂这个人呀!”
朱元璋不明白她的意思,马皇后说:“当初陛下靠自己一个人打天下,得了江山;他这一家子一千多口人,要是夺咱们的天下,还不容易吗?”
皇后的“提醒”让朱元璋大吃一惊,出了一身冷汗,非常后悔把郑濂放走。他马上又一次召见郑濂。
郑濂琢磨着皇帝这样急迫地召见他,不会是好事,猜想皇上是不是听了什么人的话要加害于他。朱元璋见了他不动声色,先摸底,问:“你一个人能号令全族,有什么妙法吗?”
郑濂答道:“没有什么妙法,若说有,也只是一条,那就是不听老婆的话。”
朱元璋先是一怔,接着哈哈大笑,放郑濂走了。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 篇3
朱元璋能够从一个小乞丐变成开国帝王,起运气和智谋起了关键作用,可如果没有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这一切或许都不属于朱元璋。
马皇后既是朱元璋的老婆,又是朱元璋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在那刀光剑影的战争年代,她协助朱元璋掌管后勤、安抚军心,立下了汗马之功。
“革命”胜利后,马皇后身居高位,却未敢忘本。朱元璋回想当年老婆为自己吃了不少苦,便经常在大臣面前夸奖老婆。马皇后得知后,便对老公说:“我听说夫妇互相扶助比较容易,君臣互相扶助就难了。陛下既然能不忘与我共同度过的贫贱岁月,但愿也能不忘与您的臣下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
中国古代的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一旦当了皇帝,因为没有任何监督和约束,很容易骄横霸道。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在朝堂上处理政事,有时会勃然大怒。马皇后看到了,当场不语,等回到家里,便婉转地劝说老公,使得老公冷静了下来。因为她知道,皇帝一发怒,不管三七二十一,等杀了人再悔过就晚了。就这样,马皇后救了不少大臣的性命。
有一名封疆大吏叫郭景祥,有人揭发说郭景祥的儿子手持长枪要杀父亲,朱元璋大怒,当场表示要处死这个逆子。马皇后说:“郭景祥只有一个儿子,传言也许不可靠,杀了他的儿子恐怕就断了郭景祥的后代了。”后来朱元璋派人调查,果然是谣言。
宫中的侍者犯了罪,朱元璋又动了杀机。马皇后却命令把这些犯罪的侍者全部移交司法机关。事后朱元璋问老婆为什么这样做?马皇后回答说:“作为皇帝,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高兴或生气而给人奖赏或惩罚。当陛下生气的时候,恐怕会给予过重的惩罚,把他们交给司法机关就能做出公正的判决了。陛下今后要定某人的罪,还是应该移交司法机关的。”
更让人叫绝的还有一例:明朝将领攻克了元朝的首都,把缴获的金宝美玉送回南京。朱元璋看到这些宝物喜形于色,而马皇后却在一边泼了凉水:“元朝有这些财宝却不能保住国家,我想,大概帝王们另有宝物吧?”朱元璋一愣,沉思片刻,说: “我懂了,皇后的意思是人才是宝。”马皇后接着说:“陛下说得对。我与陛下从贫贱出身而能有今天,我常担心骄横纵恣由奢侈而生,国家危亡比细小之处而起,所以希望广召人才以共同治理天下。”
朱元璋为了报答妻子,想把马皇后的娘家人全部封官。马皇后却不同意,她对丈夫说:“把官爵禄位私授给外戚,这是不合法的,不能这样做!”
马皇后重病时,朱元璋派人四处寻访名医,马皇后又不放心了,对丈夫说:“人的生死自有命运……假如吃了药也不管用,是不是又要加罪于医生?”可敬可佩,马皇后临死前,还担心丈夫滥杀无辜。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 篇4
“朱元璋摆皇后宴”说的是有一年全国大灾,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可一些达官贵人仍旧花天酒地,吃喝玩乐。朱元璋为了整治这种奢侈之风,借皇后的生日,摆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宴席,宴请前来道贺的文武百官。宴席只有四菜一汤:笫一道菜是炒萝卜。朱元璋说:“‘萝卜者百味药也。’民间有句俗语,‘萝卜进了城,药铺关了门。’愿众爱卿吃了这碗菜后,百姓都说‘官府进了城,坏事不出门。’大家快吃!”第二道菜是炒韭菜。朱元璋又说:“小小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得人心。愿你们吃了这个菜,黎民百姓安居乐业,长治久安。”接着上了两碗青菜。朱元璋指着说:“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臣相。吃朝廷的俸禄要为百姓办事,应该像这两碗青菜那样清清白白。”随后,宫女们端来一碗葱花豆腐汤。朱元璋又说:“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明如日月,寅是寅来卯是卯,吾朝江山不改色。”宴后,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请客,最多只能这几个菜,皇后的寿筵就是榜样。谁若违犯,定严惩不贷。”
朱元璋的“四菜一汤”,全是素菜,乃真“四菜一汤”也,这不知是否是史上官家最早的规定。当然,我们也曾有过“四菜一汤”的'招待制度,尽管丰盛的“四菜一汤”之质已与朱元璋的不可同日而语,但对官场奢华是个约束。可如今连“四菜一汤”也不提了,一掷千金,招待之丰盛,“公宴一顿饭,农民数亩粮”却已司空见惯。因此,我们有必要以“朱元璋摆皇后宴”为借鉴,学习朱元璋倡导克俭立国,从自身做起,并以皇后的寿筵为例,“谁若违犯,定严惩必贷”,整治之效可想而知了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 篇5
自古以来,男人成功之后都很难不受权势、金钱、美女的诱惑,有点权势之后就抛弃糟糠之妻,在找个年轻漂亮的更不胜枚举。但古代就有这么一位,而且还是开国皇帝,他功成名后,仍然只对原配相濡以沫,而且爱妻逝世后,从此再没有立后,这就是“叫花子皇帝”朱元璋和“大脚皇后马氏”的爱情故事。
朱元璋和马氏在历史上人人称道,模范夫妻。要说这位马皇后可真的了不起,陪着朱元璋一路磕磕绊绊,风雨同舟,坐稳皇帝宝座。甚至有人说要是没有这位马皇后,朱元璋只能是那个穷一辈子的朱重八。
这位十分旺夫的马氏,民间传说原名叫马秀英,褚阳王郭子英的养女,当时朱元璋在郭子英的账下为将,但是郭子英这个人性情暴躁,嫉才护短,多次猜疑朱元璋,而且经常斥骂他,马氏见此情形,就把自己所以财产送给郭子兴的妻妾,请他们为朱元璋多说点好话,这才是朱元璋脱离了困境。
《明史》当中记载,在朱元璋征兵打仗的时候,马氏也是穿着军甲陪伴左右,与陈友谅的对战中久久为分胜负,她更是撒发钱粮犒劳士兵,稳定军心,同时马氏还经常对朱元璋说,不要扰民,不要滥杀无辜,深得朱元璋的赞赏。
册立之后,马皇后一直保持着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平时也是粗茶淡饭,而且还亲自带领嫔妃公主们,刺绣纺织,缝补旧衣服。
古人说自古皇帝皆好色,因色废后的更是大有人在,同样是青梅竹马的汉武帝和陈阿娇,马氏可就算是人生赢家了,想当年汉武帝当上皇帝没几年,就以不能生养为由,废掉了陈阿娇,当初信誓旦旦的“金屋藏娇”竟然变成了藏冷宫了,最后的结局也是孤独终老。
元明时期女人缠足崇尚小脚,社会风气也以“三寸金莲”为美,可是马皇后从小就坚持不肯缠足,所以马皇后的脚和咱们现代女性的脚其实是差不多的,只是在那个时代的对比下显得就很大了,在民间马皇后被亲切的成为“大脚皇后”所谓大脚江山稳,这大元王朝,可就是三百年。
传说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马皇后身居宫中,每当皇宫会客的时候,马皇后总是用裙子或者下摆,把脚严严实实的遮起来。有一次马皇后乘坐娇子去游玩,突然一阵大风,吹开了娇子的帘子,这一双在踏板上的大脚就赤裸裸的漏了出来,于是这件新鲜事就在民间传开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露马脚”的由来。
朱元璋称帝之后,刻薄寡闻,好杀功臣这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要不是马皇后多次劝说阻挠,恐怕死的功臣会更多,马皇后一生贤德深受朱元璋尊敬,就连最后病危的时候,坚持不让太医救治,因为马皇后怕朱元璋迁怒于太医,将他们统统斩首,马皇后逝世之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后。
朱元璋对马皇后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他们是帝王夫妻之间的模范和楷模。在马皇后逝世以后,他没有再另立皇后,也足以说明朱元璋是深受马皇后的。
从朱元璋的出身来说,朱元璋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对原配妻子的爱是无法代替的。
虽说后来朱元璋成为了布衣天子,当上皇帝,但自己怎么发家起来的,他自己比谁都清楚,而且在最艰难的时候,马皇后是怎样帮助他的,朱元璋也不可能忘记得了。朱元璋投奔郭子兴,能够出人头地,当然最根本的是靠他自己的能耐,但马皇后的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无可替代的。
马皇后在确定了同朱元璋的关系后,全身心地支持他,特别是在建立大明王朝以后,马皇后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里有一个例子,可见马皇后是怎么帮助朱元璋的。朱元璋在投奔郭子兴以后,表现非常优秀,能征善战,治军很有能力。这对于朱元璋自己来说,是好事,但对于郭子兴的儿子来说,那就不是好事了。郭子兴的儿子也喜欢马皇后,再加上朱元璋带兵比他好,慢慢地矛盾就出来了,而且不可协调。
郭子兴的儿子几次三番地迫害朱元璋,再加上郭子兴本人的猜忌,朱元璋被关押起来。这个时候,没有马皇后的出手帮助,也就不会有朱元璋以后的辉煌。马皇后也是很欣赏朱元璋的,在朱元璋被关押的日子里,没有吃的,马皇后就把刚烙好的饼藏在怀里,偷偷地给朱元璋送去,时间长了滚烫的饼把马皇后的肚子都烫伤了。
首先,他们两个人是从最底层的起义部队共同成长起来的。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一成长历程非常难得,可以说是患难夫妻。朱元璋很清楚,自己是贫穷的不能再贫穷的社会底层,而马皇后是大家闺秀,因为自己父亲战死才被郭子兴作为养女的。而郭子兴的起义部队规模又是最大,朱元璋获得了马皇后的芳心,自然在郭子兴的眼里也就高了一等。
其次,马皇后对朱元璋的帮助是最大的,谁也代替不了。
除了郭子兴的猜忌和其儿子的迫害,朱元璋已被逼走投无路。也还是马皇后最贴心地支持,鼓励,帮助他收养朱元璋的侄儿和外甥,同时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也算是为他储备了人才,既安定了家庭,又增强了朱元璋部队的力量。
第三,朱元璋对马皇后的真爱,根本的在于马皇后自身具备的优秀品质。
夫唱妇随是马皇后最优秀的品质之一。马皇后没有因为地位和条件的改变而显示出她大家闺秀的小姐脾气,反而是面对脾气暴躁,手段残忍的朱元璋,她总是能够围绕朱元璋的意图,尽量减少杀戮,拯救有功人才,维护朱元璋的名誉。
马皇后一生俭朴节约,从不浪费。在陈友谅进攻南京的时候,马皇后亲手为将士缝衣做鞋,后来又把自己的金银拿出来犒赏士兵,激励士气。
位居皇后之位,她把后宫整理得关系顺畅,让朱元璋少操了很多的心。她亲自关心朱元璋的饮食,其他妃子有孕,她总是真心关爱。
朝中大臣有得罪了朱元璋面临灾祸的时候,他们都会想到要马皇后出面帮忙说情。
其实,有些事情是很奇怪的。按理说,马皇后这样干涉朝政,就算一百个命都不够朱元璋杀的,但是,偏偏马皇后可以。这也足够说明,朱元璋是深受马皇后的。
从某种程度来说,朱元璋对马皇后的爱,更是一种敬。马皇后的很多意见和建议,他都能认真听取和采纳。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朱元璋与马皇后和朱元璋与马皇后画像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