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王平三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王平三国杀技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王平(?----248)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人,籍贯益州。三国时蜀汉后期大将。官至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安汉侯。为事实上诸葛亮第一军事接班人。
人物出处:《三国志?王平传》
所属国家:蜀国
籍贯:益州]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
人物官阶: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安汉侯
人物生平
生年不详,据《三国志?王平传》载,王平从小寄居外祖父何氏家,先姓何,因此有史籍又称王平为“何平”。长大后改姓“王”。王平墓在今四川南充。
王平最初投奔曹操,在汉中之战时与徐晃不和投降于刘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王平随马谡防守街亭,因其卓越的见识和在撤退时的出色表现被诸葛亮赏识,得到破格提升。之后,王平在第四次北伐时成功防守住了魏将张A的进攻,在诸葛亮去世后帮助众人平定了魏延之乱。蒋琬执政初期,王平协助吴懿(又写作吴壹)防守汉中,后升为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成功防御了魏将曹爽的大规模伐蜀行动。
王平初为曹操帐下一员战将,通晓汉中地理,在汉中之战时被任命为徐晃的副将,因受徐晃排挤而投降刘备。后随诸葛亮南征、北伐,多次受命执行任务,表现十分活跃。诸葛亮去世后,王平在蒋琬的推荐下,到永安防守吴国。
人物年表
216年,曹操占汉中,王平随杜C、朴胡到洛阳,成为一名代理校尉。
218年,追随曹操参加汉中之战,在此战中投降刘备。官拜牙门将、裨将军。
228年,诸葛亮北伐,兵出祁山。派参军马谡把守战略要地街亭,王平为马谡先锋。马谡察看地形后,不听王平一再劝阻,舍水上山。后蜀军水源遭断大败,士卒离散。唯王平领本部千余人虚张声势断后,收拾败军徐徐而退。之后因功破例升为参军,统五部兼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231年,蜀军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再出祁山,王平驻守南围。魏将张A引数万大军进攻,王平坚守不动,张A不能胜。
234年,蜀军第五次北伐。8月,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退。魏延之乱,因王平的努力,一战而定。不久,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扎汉中,兼任汉中太守。
237年,进封安汉侯,代替吴懿督汉中。
238年,大将军蒋琬驻沔阳,王平任前护军,署理(代替管理)大将军(大司马)府中事务。
243年,蒋琬病重,回军驻扎在涪县。任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
244年,魏帝命曹爽统军十余万伐蜀。王平没有采纳坚守不出的建议,而是主动出击占据兴势山,最终击退魏军。
248年,王平去世,儿子王训继嗣。
王平(?—248年)王平三国,字子均,巴西宕渠人。
王平从小寄居在外祖父何氏之家,先姓何,故史书有时称其“何平”,后复姓王。
216年,曹操占领汉中,王平随杜濩、朴胡到洛阳,成为一名代理校尉。
218年,王平追随曹操参加汉中之战,在此战中投降了刘备。刘备拜他为牙门将、裨将军。
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兵出祁山。派参军马谡去把守战略要地街亭,而王平为马谡先锋
。马谡察看地形后,决定舍水上山。王平一再劝阻,马谡不听。后蜀军水源被断,大败,
士卒离散。唯王平领本部千余人虚张声势,断后,收拾败军徐徐而退。事后,因功破例升
为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231年,蜀军王平三国的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再出祁山,王平为无当监,驻守南围。魏将张合引军进
攻,王平坚守不动,张合不能取胜。
234年,蜀军第五次北伐。同年8月,诸葛亮病死在军中,蜀军撤退。魏延之乱,因王平的
努力,一战平定。事后不久,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扎汉中,
兼任汉中太守。
237年,王平进封安汉侯,代替吴壹督汉中。
238年,大将军蒋琬驻沔阳,王平改任前将军,署理大将军府中事务。
243年,蒋琬病重,回军驻扎在涪县。任命王平为前将军、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
244年,魏帝命曹爽伐蜀。同年3月,曹爽到长安,发兵十余万人,与夏侯玄一起从骆口进
入汉中。当时汉中守军不满三万,诸将慌乱,欲放弃关隘,退守汉、乐二城。王平力排众
议,提出防御计划,分兵据兴势,王平在后接应,成功坚持到增援大军到来。魏军撤退,
正如王平计划。
248年,王平去世,儿子王训继嗣。
评价:陈寿曰:王平忠勇而严整
蜀国后期,原有的著名将领先后去世。当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王平在北,这三员蜀
将名声都很大,也都建立了不少功劳业绩。王平一生戎马,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不过十个
。但是,经他口授、别人录写的公文书函,却都有见地,有条理。据记载,他无论是行军
途中,或是驻守营地,总是让人给他念《史记》、《汉书》中的本纪列传给自己听,别人
给他念完后,他不但能完全记忆下来,并能刘每一个人物的得失、优点与缺点作出评价,
从中吸取教训。王平遵守法度,说话严正,从不戏谑。从早到晚,正襟危坐,没有一点武
将的轻躁之气。不过,有时,他的性情狭隘多疑,为人也偶有自轻之处。这应该是一个遗
憾吧!
三国后期有几位将领,在史上声名不彰,却有名将风采,如蜀汉的罗宪王平,王平是益州人,从小养在外婆何家,三国演义写到魏延烧阁道拦阻杨仪大军,有一位叫何平的出阵叱散魏延身边军士,何平就是王平,何是外婆家的姓,在后三国时期,王平如一颗耀眼的新星,活跃在魏蜀对阵中,可能由于读书不多,又出身少数民族,虽然精于战阵,攻守得法,却一直得不到重视。
王平是汉化的巴西賨人即寅人,该民族的人勇猛强悍,能歌善舞,在楚汉相争时为刘邦输送兵士和粮草,汉朝建立后,刘邦下诏免除了寅人中鄂、罗、朴、昝、度、夕、龚七姓的租赋,其他寅人只缴四十寅钱的租赋。(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汉末巴西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举率领族人投奔曹操,王平也在其中,曹刘争夺汉中,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王平随曹军入川,经过大战,曹操败退,王平心念家乡,投降刘备为蜀汉效力,被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
诸葛亮228年开始第一次北伐,天水三郡不战而降,关中响震,曹睿亲临长安压阵,张郃率大军进攻与曹真互为援应,诸葛亮命赵云邓芝为疑兵在箕谷牵制曹真,让马谡王平率军在街亭堵住张郃。(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这是王平在正史上记载的第一场战事,马谡到街亭后,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放弃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南山上,部队设置调度混乱,王平劝他把军队驻扎在当道处阻敌,马谡不听,王平苦谏,马谡听得烦心,便给了他一千兵自己拿主意。
张郃一到发现马谡军的破绽,切断了蜀军的水源,马谡军无水可饮,被迫下山求战,遭到大败,士卒离散。(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王平所领驻在当道的千余士兵鸣鼓自持,缓缓而退,张郃怀疑有伏兵,不敢进攻,王平率二千军平安归还。张郃在三国后期也是神将般的存在,无论敌我双方都很敬畏,诸葛亮出兵的几次虚实都被他摸准脉搏。唯有对上王平,全占不到半点便宜,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曹真已死,司马懿统军,与张郃分二路进攻蜀军,诸葛亮令王平引军挡住张郃“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最经典一战在防守汉中一役,蜀汉蒋琬病重,授权王平统领汉中,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正值曹睿病逝,曹芳在曹爽司马懿的扶助下继位,一场明争暗斗,曹爽成功架空司马懿,为奠定曹系在军中地位,任命同党夏侯玄为征西将军屯长安,自己带领十万大军与他会合,带着司马师夏侯霸等进攻汉中。蜀汉震动,众人主张弃守汉中前沿汉乐二城,王平不同意,坚持领军前进到一线据城抗敌,曹爽大军被堵在兴势山进退不得,司马懿写急信告诫魏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曹爽不得已退兵,声望大挫,王平等军随后追杀,大有斩获。(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王平没有读过书,却有过耳不忘之能,不识的字人家一说他便明白,让人为他读史书兵书,他听了就记得,只是心胸略为狭小,为人不拘小节,人们认为他不顾身份,有自轻的名声。与蜀汉马忠、邓芝合称平安三侯,248年去世。
简介: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人,籍贯益州。三国时蜀汉后期大将,原属曹操,曹操与刘备争汉中,得以投降刘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王牌军队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镇守汉中,曹爽率领十万大军攻汉中时,被王平所击退。
去世:
王平在军旅中长大,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但是他能口述让别人代写书籍,都有意理。王平让人读史、汉一系列的书籍传记,自己在一旁听,能知其大义,论说的时候不会失其主旨。王平遵守并履行法度,与人交谈从不开玩笑,从早到晚,都能端正坐姿。然后不足的是。王平性狭侵疑,为人自轻。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王平去世,其子王训继承了爵位。
“王平是三国时蜀汉后期大将。官至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封安汉侯,为事实上诸葛亮第一军事接班人。王平一生谨慎,忠于职守,一生为蜀汉经历大小数百次战役,很少打过败仗。王平一生戎马,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不过十个。但是,经他口授、别人录写的公文书函,却都有见地,有条理。
关于王平三国和王平三国杀技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