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南越武帝,以及南越武帝赵佗怎么活一百岁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恒山郡真定县(今中国河北正定县)人,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
赵佗是正定人,他的先人墓在现在石家庄赵佗公园。公园里有一个赵佗的雕像,
看这个雕像,大家感觉非常普通。如果大家细心观察发现,他的手中握有书卷腰间还有佩剑。即像一位文人大家,又像一位威风凛凛的武将,大家发现了吗?可能大家会说。古代文人喜欢佩带佩剑很正常。
但是我老耿感觉,这座雕像设计的非常符合赵佗本人的。又为什么是南下听老耿给大家详细谈谈缘由?
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开始征伐岭南这个地方,于是秦始皇派赵佗本是秦朝一员将军。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之后屠睢这个人很嚣张跋扈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愤恨,之后让当地人给杀死了。之后呢,秦始皇又重新派了个“省委书记”任嚣,并和赵佗一起在岭南勤勤恳恳披荆斩棘,经过四年不懈努力,终于不负重任完成了秦始皇的重任,岭南也总算顺利地划进了大秦的版图。这就是赵佗塑像腰间佩剑的原因。因为它就是一员虎将。
之后,秦王朝在番禺(今广州)设南海郡治,以任嚣正式为“省委书记”统管一郡的政治、军事、监察,而赵佗当了一个小“县委书记”。不久陈胜吴广起义,接着就是“楚汉相争”,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乱状态。这时候,南海郡的任嚣这位“省委书记”病重,他临死前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嘱咐他“秦政无道,中原扰乱,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公元前203年,赵佗起兵建立了以番禺为王都,占地千里的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对于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政治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仿效汉朝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确保政治上的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在军事上,设立将军、左将军和校尉制度,又分为步兵、舟步和骑兵。
经济政策上,赵佗是中原先进耕作技术、打井灌溉技术和冶金、纺织技术的传播者、推广者。他和首批南迁的中原官民把中原耕牛犁田和使用铁制农具的技术传播到岭南,极大地促进了岭南农耕业的发展。
文化方面,是引导岭南百越部落从原始氏族社会迅速走向文明时代的文化先驱和伟大政治家。非常重视“以诗书而化国俗”,注意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利用中原先进的文化和伦理道德教化、诱导越人,教育他们赡养老弱、废除群婚。还利用行政手段推广汉字和汉语,教育越人“习汉字,学礼仪”,从而使“蛮夷渐见礼化“。迅速推动岭南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民族政策上,赵佗实行“和辑百越” 的政策,提倡汉越通婚,尊重越人风俗,促进融合和社会和睦发展。赵佗带头尊重和顺从越人风俗习惯,他公开宣称自己是“蛮夷大氏老”,还脱掉汉族的正统官服,采用越人的服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南越武帝,赵佗为西汉人。
赵佗(生年不详~公元前137年) 南越武帝,西汉真定人。
秦朝时,赵佗担任南海龙川令,后来授职南海尉。兼并桂林、南海、象郡,建立南越国。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册立赵佗为南越王。
吕后掌权时期,赵佗自称为南越武帝,发兵攻打长沙边邑。
汉文帝刘恒执政后,派遣陆贾出使南越,赵佗上书汉庭,去除帝号。
汉景帝刘启时期,赵佗向汉庭称臣,派遣使者朝见大汉天子。
赵佗(越南语:Triệu Đà;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南越武帝,南越武帝南越武帝,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人,秦朝南海龙川令,南越国创建者。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前204年至前137年在位。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前进岭南百越之地。公元前206年,任嚣病亡,赵佗即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南越武帝了据险防守的指令,并借机杀南越武帝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自己的亲信。秦朝灭亡后,前204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建立南越国,号称“南越武王”。前196年夏,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前181年秋。刘邦去世后,吕后临朝,发布了禁止和南越交界的地区对南越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于是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发兵攻打长沙国,并在攻占长沙国的边境数县后撤回。
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南越王赵佗去世,享年约一百馀岁,葬于番禺(今广州)。赵佗死后,其后代续任了4代南越王至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所灭。赵佗从前219年作为秦始皇攻打南越的50万大军的副帅,一直到汉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去世,一共统治岭南81年。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南越武帝和南越武帝赵佗怎么活一百岁的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