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章 边章丘

金汇小助手 网友投稿 2023-01-26 31 0

今天给各位分享边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边章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请问谁能详细的解说汉末边章、韩遂造反的过程.小弟在此谢了!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胡人北宫伯玉与先零羌联合起兵反汉,以北宫伯玉为将军。虽然有数万人马,但是缺乏能征善战的大将。北宫伯玉正在犯愁时,有人举荐说榆中人边章、韩遂“素有胆略,在西州一带闻名”,如能得到这两人,何愁军中无将!北宫伯玉求将心切,便“先兵后礼”,派人把边章、韩遂劫人军中。恰好,边、韩二人也有举事的心思,他们不谋而合,北宫伯玉当即委以边章、韩遂重任,让其主持羌胡联军的军事。

边章、韩遂率领联军一路攻州克郡,势如破竹,不日来到金城。金城太守陈懿急忙组织守军顽抗,但无济于事,不到两个时辰,守军溃败,混乱中陈懿被联军杀死。随后,东汉护羌校尉伶征率兵围剿联军(为了加强对羌族人的防御,汉朝政府特设立护羌校尉,专门负责管理河湟一带羌事),结果伶征也被联军杀死。

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北宫伯玉等率兵大举东进。

边章、韩遂率领部分东进军到达三辅(今陕西关中地区)时,朝廷派皇甫嵩率军赶来,双方展开一场恶战。由于边韩军一路奔波,还没有来得及休整,同时孤军深入,缺乏后援,粮草短缺,结果吃了败仗。边韩军回撤。

其后,东汉王朝又派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召中郎将董卓,封为破虏将军,归张温指挥,征讨边章、韩遂。张温调集各州郡兵马,约十多万人,进驻羌阳(今陕西武功县西)。

不久,隆冬来临,天气寒冷异常。边韩军当初出征之时,正值盛夏,他们个个单衣单裤,虽配有夹衫,只是以备秋凉之冷,怎能抵御三九严寒。因此,部队中开始有厌战情绪。一个夜间,有“似火流星”划破夜空,照彻起义军营地。当时人们都十分迷信,许多士兵认为这是不祥之兆,私下叫嚷应赶紧返回金城。东进军人心思归,大多不愿尽力而战,在东汉军队发起突然进攻后,便一哄而散,弃营逃奔。董卓等率众追杀,杀死东进军数千人后,回营报功。张温遂命破虏将军董卓率部赴凉州讨伐诸羌,另派荡寇将军周慎率三万人马追击边章。

羌阳失败后,边章率众退踞榆中,凭城而守。周慎追来,欲马上攻打榆中城。这时,军中参议军事的佐军司马孙坚向周慎献策,说:贼人新到榆中,必无存粮,一定要从外输入。我愿率万人,截住粮道,将军您率大军为后应,贼不能久守,自然撤离。如果他们窜人羌中,我们并力去讨伐,便可荡平,凉州从此可以安静了!周慎不以为然,自以为边章等人已是穷途末路,根本犯不着从长计议,以免耽搁时日,宜速战速决。于是,周慎引兵包围榆中城,边章探得周慎全军围攻榆中城的消息后,便分一拨人马由韩遂率领埋伏在葵园峡(今榆中县桑园峡)。周慎率众攻城时,边章拒不出城迎战,只守不打,而偷偷命令韩遂所率葵园峡驻兵截断周慎的粮道。无粮,周慎惊恐之下抛了辎重,狼狈退归。

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韩遂发动兵变,杀死边章和北宫伯玉及其亲信随从数百人,自掌兵权。韩遂兵变,是地方割据武装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韩遂统领十多万军队进攻陇西。陇西太守李相如自知难以对垒,派人求和,双方达成互不相侵约定。这时,号称合众将军的汉阳黄巾军首领王国,与韩遂取得联系,两支反汉队伍遥相呼应,一时声威远扬。

东汉王朝派凉州刺史耿鄙,统六郡兵马,以陈球为先锋,前来围剿。其实,耿鄙所率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成分复杂,离开汉阳不几天,就有人反叛,先后杀死陈球、耿鄙,东汉军四散。其中,耿鄙的司马马腾纠集部分汉军自立为王。东汉征讨军不战自溃后,王国、韩遂率部包围了汉阳。汉阳城虽兵少粮缺,可汉阳太守傅燮拼死抵抗。他率守军出城鏖战,被起义军层层围住,死在乱刀之下。后来,汉灵帝拜皇甫嵩为左将军,董卓为前将军,二人统兵数万,在陈仓打败王国,反汉军万余人被杀,王国在败退途中战死。自此,韩遂军声势大减。

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打败韩遂,韩遂强迫榆中人迁往千万屯兴国城(今秦安县境内)。而后,韩遂又被汉将夏侯渊打败,退到西平(今青海省西宁市)。建安二十年(215年),韩遂被金城、西平将领麴演、蒋石诱杀

“金城边章”是什么?

金城是地名边章,即兰州边章,边章是人名,没记错边章的话应该是杀边章了金城太守陈懿,不是连在一起边章的金城边章,中间是“、号”,边章是和韩遂并列的人名。

三国时期的名将,曾是孙坚董卓的上司,为何却花钱买官当上了三公呢?

汉朝时的三公是文官体系中最大的三个官职,分别为太尉、司徒、司空,可谓是百官之首。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曾经让汉献帝任命自己为司空,所以曹操也叫“曹司空”。袁绍曾被人称为“四世三公”,是因为袁家连续四代人都有人官拜三公,这是何等荣耀?

然而在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昏庸无能,安于享乐,为敛财竟把朝廷的官职拿来卖,连最高的三公也不放过,也必须交钱才能当上三公。三国时代的名将张温,本就战功显赫,也要花钱买官,当上司空。

张温

张温平定叛乱

张温,字伯慎。东汉末年南阳穰县人,受曹操祖父曹腾所提拔。

中平元年(184年),张温当时为大司农,受封为司空,主管监察。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羌人首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胁迫韩遂、边章,起兵造反。汉灵帝刘宏任命张温为车骑将军,率军讨伐。当时董卓、孙坚都是张温的下属。张温派董卓与右扶风鲍鸿合兵进攻边章、韩遂,取得胜利,边章、韩败退榆中。边章、韩遂又驻守葵园峡,切断张温大军粮道。

由于补给困难,张温大军与叛军进入相持阶段。后来,叛军发生内讧,韩遂杀死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向朝廷投降,叛乱被平定。

中平三年(186年),汉灵帝拜张温为太尉,为当时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

羌人

张温真的花钱买官吗?

张温在公元184年已经位至司空,公元185年改任为太尉。史料关于张温买官的记载主要有两处: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第四十二》: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其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或因常侍、阿保别自通达。是时,段颎、樊陵、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傅子》:太尉段颎、司徒崔烈、太尉樊陵、司空张温之徒,皆入钱上千万下五百万以买三公。

皇帝

这两处史料明确记载段颎、崔烈、樊陵、张温4个人都是买官当上了三公,张温应该是在公元184年就已经买官当上司空了,而他于公元185年到187年都一直在西凉平判,因功才被汉灵帝改任为太尉。不过,张温的太尉究竟是当了多久,目前没办法判断,据史料记载,董卓190年入洛阳时,把持朝政,当时张温官为卫尉。董卓与张温有过节,入洛阳后贬张温的官职也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说,张温从公元184年起开始位列三公,直接公元190年被董卓贬职,总共6年位列三公。

汉灵帝刘宏是公开卖官的,当时很多名士名将都有过买官的经历,也并不觉得可耻。

董卓

张温之死

董卓入主洛阳,张温因在讨伐北宫伯玉时就和董卓有过节,所以与董卓没有来往。初平二年(191年),董卓公报么仇,诬蔑张温与袁术私通,在市街上当场将张温拷打致死。《三国志》:故太尉张温时为卫尉,素不善卓,卓心怨之,因天有变,欲以塞咎,使人言温与袁术交关,遂笞杀之。

关于边章和边章丘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