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杀人回忆好看吗,以及13部顶级高分悬疑电影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第一部《杀人回忆》
一部敢于带着你寻找真相,却在最后告诉你没有真相的电影整部影片镜头的运用十分精妙,一些衔接和转折做得非常好。代表科学断案的汉城警察,在案件迟迟无法告破之时,最终竟采取了更极端的殴打,枪击。时代的不幸,和人性深处的幽暗,让人感到无奈而恐惧。
宋康昊的惊鸿一瞥,倒是蕴含着强大的力量,给了观影者们一些慰藉。即使没有结局也不矫情不做作,没有多余的旁白和后续,靠眼神就能杀死你,精彩至极。
第二部《恐怖游轮》
一部靠看影评才能看得懂的片子,看懂的绝对会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不过说实话,《Triangle》这样好的名字,翻译成《恐怖游轮》太可惜了,引导大众关注故事惊悚的同时,失去了探究故事逻辑的劲头,我宁愿不翻译更好。
结合了许多影评,多少都有些bug,不过好在终于对故事有了自己的理解。故是两次上船的经历的2个小循环组成一个大循环,而每次循环的起点,是海滩醒来。 大家对循环逻辑争论不休是形成了对作品的传播不假,不过也拉高了电影的欣赏门槛。
第三部《看不见的客人》
整部影片剧情反转再反转,细节处理得很到位,好看!
看到男主自己往镜子上撞的那一幕,突然觉得房间里那看不见的客人,就是他内心的恶,他的身后的确有一团黑影笼罩着他。那是他的欲望、名誉的不舍。他把自己包装成好好男人、身不由己的人,当律师一步步逼近的时候,他的恶也一步步展露出来。
演员演得很到位,一开始的伪善,到后来的怀疑和慌张,很抓人!
第四部《误杀瞒天记》
爱看电影、修新警察局的情节都铺垫的很好,不突兀很自然!节奏不紧不慢,看的时候丝毫感觉不到电影超过两个小时的时长。结尾收的也很好,台词没有点明富二代的名字,避免观影时担心的对方偷偷录音,但该点明的事都点明了,也升华了主题,没有局限于一桩人命案!
不过话说回来,父亲维杰的手段,看似高明,却也有致命bug,因为总会有证人,能准确想起真实的时间,不太可能所有证人都受视觉留影与二次强调的影响而混乱了记忆。除此之外,此片当真无可挑剔了。
第五部《心迷宫》
真的是很棒的片子,整个结构设计得虽有荒诞但又合理。特殊的乡村习俗与约定俗成的规矩冥冥之中与此契合显得合理,编剧与导演对农村的方方面面吃的很透,邻里之间的关系、农村殡葬文化的呈现等等都很具代表性,最后父子间因故而产生的相顾无言,以一声爸反倒是抹平了父子之间的矛盾,让人好不唏嘘。
演员的表演很朴实,有好几个场景都觉得出戏。片子也无需复杂的配乐,把故事讲好就行。难得的好片子,值得反复回味!
五部经典高分悬疑片:每一部都扣人心弦,你看过哪几部?码字不易,欢迎关注点赞,留言讨论。
我给大家推荐一部韩国比较火犯罪电影《孤单特工》。这是一部由李桢凡执导,元斌、金赛纶等主演的动作、惊悚片。
一个颓废的、通常沉默寡言的当铺叔叔和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小米的故事,小米因为母亲吸毒被一个卖器官的犯罪团伙剥夺了身体器官,小米被犯罪团伙抓获。
她唯一的朋友,当铺叔叔,变成了冷血杀手,一路与这个残忍的犯罪团伙战斗,拯救小米,直到小米最终获救。
这部电影已经看了三次了,客观上比中国同类电影要好。我不是哈哈,而是一个客观的评价。一部好电影值得学习。首先,电影前半部分的铺垫,以及后半部分的紧张与动作情节有很好的联系。
国产电影的成本是一样的,同类电影应该很少,但国产的《疯狂的石头》、《狼来了》和其他电影也可以接受,但同类电影真的很少。
绝对要看!
推荐看完了去了解案发当时杀人回忆好看吗的韩国社会环境杀人回忆好看吗,历史背景。那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片子里很有韵味,细细的看杀人回忆好看吗你就觉得还真不错!
而此片是韩国新秀导演奉俊浩的第二部作品。上映后好评不断,杀人回忆好看吗你能忍着不看麽?
感受杀人回忆好看吗:
总的来说,《杀人回忆》是部很优秀的电影作品。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由真实事件改编来的作品,往往具备事件发生年代的特性,又因为它是真实存在的,客观发生的,有一定社会震撼力,也代表着当时社会的道德伦理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以在改编和讲述上不能有过多的粉饰,考虑到社会对影片的关注以及如何引人深思,导演团队的压力就可想而知。
导演对故事的控制能力出奇的优秀,本来一特恐怖血腥的事件却把气氛压住,利用剧本的完美缓慢地把影片在压抑的氛围中一步步推向下一个戏剧高潮里,时不时玩下“黑色幽默”,凸显出影片的风格,对惊悚大师希区柯克的模仿和理解近乎完美到极致。
编剧不仅仅在还原事件本身,同时穿插进多条人物线,利用合理的剧情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交代多组人物的生活背景从而达到映射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现状。这样故事所带来的反思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否则思考很容易限在空洞的故事框架里。要知道“没有人的历史是空洞的历史”(知道是哪位大师说的不?就是赫赫有名的俺,这位同学请别偷笑~~),还原故事本身,其更多地意味着还原事件背后的人和历史。
估计亲不喜欢看这种悬疑犯罪片,但这部电影杀人回忆好看吗,有一种犀利阴冷、毛骨悚然的调调。
《杀人回忆》的隐喻——当历史毁灭真相
一、蒙眼的正义女神
在希腊神话的“青铜时代”中,世界不再祥和美好,而是充满谎言、暴力、血腥,人们一步步走向罗网和罪孽。正义女神狄刻手中那衡量正义与邪恶的天平不堪重负,她的同伴“羞耻”和“敬畏”两位女神甚至无法忍受这样的景象,终于抛弃杀人回忆好看吗了人类,回到奥利匹斯山上加入永生神灵的行列,只留下她身披云雾愤怒地在城市上空飞行。从此,人类将自食恶果,陷入“黑铁时代”,用谎言欺骗狄刻女神的人将不仅给自己也给自己的城市带来灾祸。时至今日,每当遇见不平,人们仍旧会想起那个主持正义的女神:在狄刻那里,贿赂和求饶不起任何作用,她蒙起双眼,以示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不受感情的蒙蔽杀人回忆好看吗;她左手持天平,掩饰再好的罪恶放在上面都昭然若揭;她右手持利剑,任何逍遥作恶的人或事都会成为剑下的祭品。
在西方电影中,一直遵从着“善恶终有报”(Be Sure your sin will find you out)的原则,不论多么强大的势力和狡猾的手段,终究逃不出法律公正的制裁。在弗朗西斯•科波拉导演的“造雨人”(The Rainmaker)中,马特•达蒙扮演了初出茅庐的律师鲁迪•贝勒,他年轻气盛,正义感十足,凭着良知和主持公道的精神,揭露了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的阴谋,为一直无法索赔的受害者讨还了一份公道。在电影中,青涩且学识尚浅的鲁迪•贝勒面对制定当今法律的那些律师界泰斗人物的威逼利诱,仍旧不敢初衷,难怪在很多人眼里他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自讨没趣。但是正义总是站在手持真理的少数人这边的,杀人回忆好看吗你说这是美好的愿望也好,奇迹也罢,鲁迪打赢了官司。不过,他打赢的也只是一场官司,那些左右判决和玩弄权势的人仍旧存在且不可撼动。好在电影留给人希望:只要去争取,坚持信念,少数弱者也会赢得胜利。这种坚信隐藏再好的罪恶总会如影随形的精神,在“灵数23”(The Nember23)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虽然人们都说时间可以抹去一切,记忆可以选择性的把不好的回忆埋葬,沃尔特•斯派格在13年前犯下的罪行仍旧再次找上了他,有些血债总是要偿还的。
除却这些正统沿袭以上精神的电影,还有一些是反其道行之的。“杀人回忆”就是典型一例让人陷入无底哀伤和前所未有般无助的作品。电影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韩国民主化前夕的骚动和暴乱为背景,讲述了发生在乡下的一起连环奸杀案件。
故事从麦浪翻滚、一望无际的田地开始,顽皮的孩子蹑手蹑脚地捕捉着麦尖的蚂蚱,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存活在回忆中最鲜明美好的年代。镜头眯着眼睛,画面呈现一种遥远似梦境的美感。孩子们嬉笑、跳跃的追逐着吭吱作响的拖拉机,坐在车上的朴多曼警官若有所思,不耐烦地回应着孩子们的嘲笑。在麦田一旁的沟渠中,朴警官必须使劲弯下身才能看到全身赤裸、双手反绑的女尸,女尸身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黑色的虫子,感觉到有光照过来,它们就哗啦一声四散而去。朴警官站起身,心情很差,咒骂着远处吵闹的孩子。他还不知道这个日子将会具有什么样的意义,1986年10月23日,他的生命从此改变。
追溯到几百年前,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多数倚赖于对嫌疑犯的严刑逼供,炮烙、宫刑、刖刑、黥刑、车裂等许多血腥暴力的刑罚也应运而生,一些无辜的人轻则终身残废重则被推上了绞刑架。1764年,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无法再忍受这样泯灭人性的血影寒光,提出了“无罪推定”的构想,即“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这一人性化的原则被运用到了现代国际上的审讯中,以此避免了诸多冤假错案的发生。
在“杀人回忆”中,朴多曼警官显然对维护个人权利这一说法并不在乎,每次揪来嫌疑人都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审讯,不给对方任何辩解的机会,直接就破口大骂,指责对方无耻的杀人罪行,并引诱嫌疑人展露对受害者越轨的情欲需求。朴多曼把嫌疑人的照片贴了满满几页纸,自信满满地跟别人说自己有一双能读懂人的眼睛,可以看出谁是罪犯。于是,在搜集了一些所谓线索后,他断定喜欢跟踪受害者的白光昊就是头等嫌疑人,或者说白光昊就是罪犯更准确。朴多曼剩下的工作就是逼光昊承认自己的罪行。在普通人眼里,光昊只是个可怜的弱智儿,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脸上还有一块被火烫伤的伤疤。人们都知道,他双手萎缩得连绑绳子的力气都没有,怎么可能是精心策划不留一丝痕迹的杀人犯呢?可杀人回忆好看吗我们的警察先生可看不到这些,脾气暴躁的乔勇谷警官上来就是一个利落的飞踹,把光昊放倒在地,一边狠狠地踹着光昊还一边嘟囔着“你的脸恶心死了”。
每当雾气蒙蒙,雨天来临,村子里就人心惶惶,没人敢穿红色衬衣出门,空气中弥漫着阴气森森的死亡。来自汉城的高级警官徐太允,被惊弓之鸟的女人指为强奸犯,白白挨了朴多曼的一顿胖揍。对此,徐太允只能认倒霉的撇撇嘴,嘲弄朴多曼,哪里见过像他这么辨不清黑白的警察?徐太允是高材生,脑子十分灵光。他有着侦探小说中传奇警探的头脑,一切按照证据,顺藤摸瓜,从失踪人名单中就能发现谁是下一个受害者,并阻止了朴多曼对两个嫌疑人的屈打成招。有这样的警察无懈可击地理智办案,案件的侦破仿佛指日可待。
随着雨季的来临,降雨的频繁,受害者也逐渐增多,犯人的手法也愈加地嚣张残忍,一点也不将警察的追捕放在眼里。朴多曼和徐太允因为办案理念不同,两人之间频频摩擦,以致大打出手。犯罪的猖狂让每个人都坐如针毡,失去耐性,变得躁狂、绝望。当一切线索都指向一个工厂技工朴兴圭,每个警察都兴奋起来,迫不及待的要定他的罪。的确,朴兴圭具有一切他们所掌握的犯人的特点,但是他们仍旧缺乏证据。就在他们无奈放走朴兴圭的当晚,又一起犯罪事件发生了,发生得如此迅速,仿若只用了战栗的瞬间。而这次的受害者,还只是个孩子。就在前一日徐太允还和这个孩子谈笑风生。他失去了理智,找出了朴兴圭,怒吼着对他拳打脚踢,逼迫对方露出真面目。就在这时,朴多曼拿来了嫌疑人的DNA检验报告,结果显示朴兴圭并非罪犯。徐太允的世界崩塌了,一切按部就班的推理竟然换来了如此的结局,他不肯相信这个结果,举枪射向了朴兴圭。
朴多曼在亲眼目睹光昊因为对警察惧怕而被火车撞死的惨状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他辞去了警官的职务,去汉城当了推销员,过上了平静富足的生活。
2003年,他因为工作路过当年的村庄。一切似乎都未改变过,一样金黄翻涌的麦田,一样宁静的午后,不同的是当他使劲弯下腰看向沟渠深处时,再未看到女尸。朴多曼摘下了眼镜,仿佛在穿越时间望向回忆的深处。一个学生路过这里,好奇地询问朴多曼在看什么,她说前几天也有一个男人也蹲在这里看,说是想起以前在这里做过的事情。
微风吹过麦田,这个声音一直在朴多曼的记忆中沙沙作响,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他忍住了眼泪,小心翼翼地询问那个男人的长相,眼神中再次掺杂了某种希望。而女孩只能告诉他,那个人就是普通的样子。
仿佛有颗石子沉重的落入朴多曼的心中,他无助地四下张望。那垂死的希望,呻吟了两声再次被践踏蹂躏直至无声哽咽。朴多曼眼含热泪望着镜头,眼中是无底的深渊。
在金基德的影片中,主角多半是哑巴或者不愿说话的人。无论是“坏小子”(BadGuy)中暗恋女大学生的哑巴,还是“空房间”中那个一语不发喜欢潜入陌生人房间的青年,抑或是“弓”(TheBow)中几乎一片空白的台词。这样的设置都让金基德的影片有种压抑中蓄势待发的无言力量,导演在平静中寻求呐喊,就像吴宇森在静止的画面中表现速度一般精妙。正如只有白昼才能衬托黑暗的力量,只有磨难才能衬托美德的光辉,他们都用极致的对比手法展现更加强大的镜头语言。
“杀人回忆”的导演奉俊昊让镜头中的每个人都变成“盲人”,让他们在无边的黑暗中永远看不见凶手。警官找到的每条线索都看似有理,却总会在关键时刻将他们引入歧途,白忙一场。那些见过凶手的人,要不就是弱智,要不就是孩子,没人能告诉他们罪犯的相貌。那张脸就像芸芸众生中的任何一张脸,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无从找寻。导演运用这样无所适从的设置手法,让观众和故事中的每一个人一样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带着永不可及的绝望哀号、哭泣。这样的感觉正贴合了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韩国人的心理,这就不难解释为何电影一经上映便蝉联数周票房冠军,并获得多项大奖。那时候,韩国民众还在民主制的初期挣扎,在压抑中充满绝望地反抗着,看不到未来的曙光。电影中随处可见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民众在军队统治压迫下的恐惧。
导演让蒙眼的正义女神变成了瞎眼的正义女神。好人一次次倒在死亡的镰刀下,坏人却可以逍遥作案,甚至在多年后重游故地,悠然欣赏自己当年的“杰作”。
那么,是不是这个世界真的就没有正义可言了?我只能说,正义不是像好莱坞电影中好人最终取得胜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毕竟,正义女神没有火眼金睛,她只负责衡量和判决,捉拿罪犯不在她的职责范围内。在影片中,并没有任何一个无辜的嫌疑人冤死。就在电影末尾,徐太允警官崩溃的举枪要射杀朴兴圭的那一刻,想必很多观众不管朴兴圭是否有罪,也希望徐太允将他先杀而后快了,毕竟许久的压抑,谁都希望有个人来承担这份罪行。但是,正义女神没有让他的子弹偏差失准,每一枪都命中墙壁,也没有让飞驰的火车轧过朴兴圭的身体,他最终只是踉踉跄跄的隐入隧道的深处。
正义女神不负责追捕,只负责审判。她不能撒下天网,却清楚地知道面对嫌疑人,正义的剑该何时砍下,何时归入剑鞘。
[朴多曼眼含热泪望着镜头,眼中是无底的深渊]
二、奉俊昊的政治隐喻
奉俊昊之所以只拍了三部电影就可以跻身一线导演的行列,名利双收,不仅在于他纯熟的镜头语言,也因为他影片中的政治隐喻,道出了广大韩国民众的呼声。
虽然韩国已经实现了民主制,但是在他们的民族性格中,很多东西早已根深蒂固,不可扭转。例如等级分明,崇尚权威。在“不可不信缘”中,高一个年级的师兄就可以命令、呵斥甚至抡起木棍毒打学弟,无论谁称呼比自己年龄大的人都要用敬语。在“杀人回忆”中,警官问话审讯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质疑反抗,都是老老实实地挨骂受训。这是韩国人民族性格中不可磨灭的东西,也是造成他们压抑痛苦的根源。这种矛盾的痛苦在奉俊昊的电影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白光昊被拷打的间歇,和朴多曼、乔勇谷警官一起吃饭,观看颂扬警察神勇破案的电视剧。白光昊兴奋的大叫,说这个电视节目是自己最喜欢看的,要给爸爸打电话告诉他。乔勇谷好脾气的劝他不要那么多话,好好吃饭。三个人之间的气氛简直可以用诡异的其乐融融来形容,谁能想象刚才其中一个人还在遭受毒打?警察这个角色在“杀人回忆”中代表的正是一种强权,这种强权的压力往往来自韩国政府。民众一方面觉得政府像警察对罪犯私刑拷打一样剥夺民众的人权,另一方面又景仰这种强权,感觉受到保护,就像白光昊喜欢看那个有关警察的电视剧一样。不光是韩国人,很多人都有这种对强权的依赖,也许这是人们的惰性和奴性使然,中国人不是有句古话么,“背靠大树好乘凉”,正是应证了这一说法。人的力量太渺小了,总希望依靠强大的力量寻求保护。
在故事中,警官对案件的查询仿佛总会受到来自群众的阻挠。比如,徐太允打电话询问电台点歌者的地址,他们却认为这是一个恶作剧挂断了电话;朴多曼依照自己的断定,去澡堂查询男子的下体,遭到了澡堂老板的嘲笑;警官在勘查犯罪现场的时候,经常会被破坏现场的群众打乱阵脚。警察抓罪犯是为了民众的出行安全,却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反而可以看到每次抓到一个嫌疑人,都会有大批的群众在警察局门口示威游行,抗议警察铐打嫌疑人或者咒骂他们低能的抓错了人。这充分体现了民众对政府的怀疑,有些怀疑是有根有据的,有些怀疑却是毫无来由的。正是这种互相的不信任,导致了罪犯最终逍遥法外,使得受害人死不瞑目。
高级警察徐太允的出现仿佛和当地保守落后的气氛不符合,他就像一剂强心针,给警队注入了全新的思考模式和活力。他和朴多曼,分别代表着韩国想要革新的一派和仍旧落后守旧的一派。他们一个相信理智断案,一个相信感觉。但随着事情的发展,两人的心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朴多曼亲眼见到白光昊因为惧怕警察而惨死,开始反思自己的断案方式,反思自己一直以来心安理得奉行的原则是否正确?而徐太允从一开始的志得意满,到后来发现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熟识的女孩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地上冰冷的女尸。他的世界观全盘崩溃,他发现与其一步步照章办事,有理有据,不如一枪崩了那个坏蛋来得简单解恨,如果早就这么办,女孩也许就不会死了。就算当证据又一次告诉他,他的推测是错误的,他宁愿相信DNA的检验结果是错的,也不愿意再相信这个疯狂的世界有什么理智可言了。徐太允和朴多曼两人的遭遇和感情变迁,也从某方面影射了韩国当时两派势力的斗争。他们都坚信自己可以让国家更加和谐繁荣,而在斗争辩论的过程中,他们又都变得迷茫,不再坚持初衷,对现实妥协。
除了朴多曼和徐太允警官,电影中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警察乔勇谷。他擅长各种飞踹和拷打罪犯方式,每当朴多曼不想问下去了,就挥一挥手示意,乔勇谷就会义无反顾地扑上去把对方踢倒,一顿暴打。这个人物虽然暴力,但也有他正直的一面,比如他对工作兢兢业业,追逐疑犯的时候锲而不舍,受伤的时候也不大呼小叫,只是冷静的把钉子从腿上拔出来。这些其实都是值得赞许的军人精神,也是当时军政府统治值得称赞的一面。但是,事态的演变就好比那段因扎上生锈钉子而需要截肢的右腿,当他的做法不再符合现实世界的发展,就要忍痛割去,才能继续存活。这就是韩国需要废除军人统治才能继续更好发展的最终结果。
电影中还有很多诸如此类值得玩味的细节。比如伫立在稻田边那个穿红衣的稻草人。稻草人本来是用来吓唬偷食谷稻的小鸟的,人们让它穿上罪犯喜欢的红色衬衣,正是想借此转移罪犯的注意力。但是,谁都知道这是掩耳盗铃的做法,毫无用处,只能给自己几分心理安慰。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无力改变这一切,只好把希望托付给一个毫无用处的稻草人。
[奉俊昊的电影充满隐喻]
三、祈祷还是反抗?
“杀人回忆”中那个残暴聪明的杀人犯就像一种不可预知的强大力量,每个人面对他最终都会手足失措,毫无还击的余地。人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躲在墓地的后面,偷偷窃笑。这是人们对某种未知力量的恐惧,对那种浓郁浑浊的黑暗充满恐惧。
在奈特•沙马兰导演的“天兆”(Signs)中,当麦田圈大面积的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时,人们只能瞪着眼睛,守着电视,看着外星人的飞船一片片占据了天空,尖叫着四处奔逃。面对如此前所未有的景象,人们纷纷聚集在教会、教堂、寺庙,电视上的主持人也只能祈祷“愿上帝与我们同在”。
而在另一部韩国影片“奥罗拉公主”中,导演则持有不同的态度。严贞花扮演的郑顺贞看似是一名敬业努力的汽车销售员,实际上是为死去的女儿复仇的战士,她心中的痛苦像条毒蛇每天啃噬她的心,让她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郑顺贞的女儿一年前被一个恋童癖男人奸杀之后,当作垃圾一样丢到了垃圾场。而那个该千刀万剐的男人竟然在律师的庇护下,辩解自己神经失常,逃离了法律的制裁。郑顺贞的丈夫吴警官虽然身为警察,却只能坐视罪犯玩弄法律于股掌。面对无法挽回的事实,他选择平静祈祷,立志去做一个牧师。
郑顺贞精心策划,让每一个造成女儿悲惨下场的人都不得好死。而那几个人都代表了平日社会里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郑顺贞就以复仇女神的名义将他们一个个铲平。眼见妻子豁出性命为女儿奋不顾身,血流成河,撕心裂肺的哀号,吴警官就像一个醉酒的人挨了一闷棍猛醒过来,辞去了警察的工作,继续妻子未完成的复仇。
前共和党发言人纽特•格林威治在评价“星球大战”的时候,曾说过,“站在正确一方的弱者打败了站在错误一方的强者,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美国神话”,换言之就是胜利永远属于正义的一方。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想象自己是那个击败大人物的英雄,毕竟那些都是小说和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形象,而诞生的英雄数量在历史中,肯定要远远少于死于邪恶魔爪下的人,更多冲锋陷阵的人都是充当了寂寂无名炮灰。所以,绝对的说,面对危机我们该祈祷还是反抗都是缺乏说服力的。
我不能说“奥罗拉公主”中郑顺贞的做法是正确的。作为一个母亲,她是值得人尊敬敬畏的,但是作为一个人,她没有权利决定他人的生死,更何况她杀的一些人实际上罪不至死。我想,导演更多的还是想表现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不满。
能被大多数人理解并接受的观念,还是“世界大战”(Warof the Worlds)中那个汤姆•克鲁斯所饰演的码头工人雷•费瑞尔形象。费瑞尔年纪轻轻就有了两个孩子,离过一次婚,但这并没有增加他责任心,他仍旧整天游手好闲,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当外星人来袭,他只得抱着女儿,领着儿子开始他们的逃亡生涯。在这中间,他们经历了争吵和信任危机,儿子离开了他去反抗外星人,他则孤注一掷的守着女儿,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关头,费瑞尔心中对女儿的责任感被唤醒。为了女儿,他杀死了那个精神失常险些暴露他们的人;在外星人抓走女儿后,急中生智的捡起地上的手榴弹塞进外星人的内核。在外人看来,这是英雄事迹,而对他来说,他只是为了保护女儿。
战胜邪恶这个信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固然理想远大但是遥不可及,但是守护家人是很多人都会去做,而且常常会因此创造奇迹。
在“杀人回忆”中,朴多曼夸耀自己的眼光犀利,能分辨出罪犯时,局长曾经问他,有一个强奸未遂的男人和受害者的哥哥都在写笔供,让他看到底哪个人是罪犯。导演并未让朴多曼作出判断,就像那个无法结案的连环杀人案件。
有些真相会被时间的车轮碾过,被历史的风沙掩埋,人们能做的不是去追究无谓的结果。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就像“天兆”中,儿子的哮喘、女孩的洁癖还有母亲的去世都预示着未来发生的事情,很多结果不是我们很快就能看到的。我们能做的,就像那个保护女儿的父亲那样尽力而为,看看生活给我们怎样的答复。
看完第一感觉是怎么就没了,凶手到底是谁呢,虽然故事的一开始有说明这是根据韩国一起真实案例改编的,真实案件中至今仍未破案。看完之后个人思考了凶手的可能性:
1、光昊的爸爸,因为光昊在临死之前说到凶手时,有说到他见到三次凶手,而且一直提到火烧他的人,一开始光昊被逼造假时他父亲的行为,可能是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也可能是他知道儿子根本不是凶手,他才是。
2、朴兴奎。他的嫌疑是最大的,因为杀人时歌曲都是他点的,而且汉城警官问他的问题他答不上,至于精液的问题,可能是那个手淫的人事后去手淫了,最后汉城警官跟丢了他,结果就死了一个女孩。不过也可能是导演刻意去营造的一个陷阱。
3、手淫男。变态凶手,杀完人之后喜欢重新返回现场看看自己的作品
4、学校短发女。首先该女子短发,像个男人,手很纤细,山上被害的女人一开始见到生人的反应,可能是怕被短发女发现,她提供了凶手的手像女人,但其实可能就是女人呢,因为所有的女人其实被强奸了,但是不是人为,而是道具施行,而且传言有时候并非空穴来风、
5、其他的陌生人。光昊开始说看到的人很英俊,最后小女孩看到的人很普通,其实可以理解为一方面导演刻意这样安排,暗讽那个时代的人才是凶杀者,另一方面,可能凶手就是其他的人
故事整个都是围绕相同手法的女人的奸杀案展开叙述,一开始是胖子警察没有大地方的经验,各种打人逼供造假,到后来的变化。汉城警察一开始表现的很不屑胖子警察的那一套,到后来却变成了他,甚至差点杀了嫌疑犯。故事主要是说了奸杀案的调查过程中两个不同背景的警察的心路变化,其实这个就说明一个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渴望去改变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最后才发现,被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改变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导演的心是很大的,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很多。电影还是很好看的。
韩国电影杀人回忆是根据1986年到1991年间发生在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现在的京畿道华城市)发生的连环杀人案改编的, 下面是我为你们整理的关于杀人回忆 观后感 影评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韩国电影观后感一
1986年,在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的田野边发现一具女尸,早已发臭,唯一可证实的是这具女尸生前被强奸过。两个月后以相同手法的先后杀人案相继出现。不过警方对这类连环凶杀案苦无头绪,导致人心惶惶。结果,警方决定成立调查小组去调查这一系列棘手案件。
小镇警察朴斗满(宋康昊饰)和汉城来的苏泰允(金相庆饰)接手案件, 线索的严重缺乏让毫无 经验 的朴斗满和搭档曹探员(金罗河饰)只凭粗暴逼供和第六感推断,几次将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
而苏探员客观冷静,据理分析,几次排除嫌疑,警察内部为了证明与推翻矛盾不断,然而无辜女子还是接二连三被残忍杀害,他们只好达成共识一起合作。朴探员发现现场有疑犯的精液,但却没有阴毛,由此判断行凶的嫌疑人是没有阴毛的男人。
另一方面,苏探员亦发现受害人全是在雨天穿着红色的衣服。因此,调查小组决定选定一个下雨的日子,派出卧底去引诱行凶者。到了翌日,死去的却是另一名女子。
此时,一个极其符合作案特征的小青年(朴海日饰)成为最大嫌疑人,警方神经绷紧地锁定住他,同时DNA检测 报告 也被送往美国,然而案件并不在此处停止。
“杀人回忆”的导演奉俊昊让镜头中的每个人都变成“盲人”,让他们在无边的黑暗中永远看不见凶手。警官找到的每条线索都看似有理,却总会在关键时刻将他们引入歧途,白忙一场。那些见过凶手的人,要不就是弱智,要不就是孩子,没人能告诉他们罪犯的相貌。
那张脸就像芸芸众生中的任何一张脸,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无从找寻。导演运用这样无所适从的设置手法,让观众和 故事 中的每一个人一样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带着永不可及的绝望哀号、哭泣。
这样的感觉正贴合了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韩国人的心理,这就不难解释为何电影一经上映便蝉联数周票房冠军,并获得多项大奖。那时候,韩国民众还在民主制的初期挣扎,在压抑中充满绝望地反抗着,看不到未来的曙光。电影中随处可见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民众在军队统治压迫下的恐惧。
韩国电影观后感二
接触电影少的人可能不太会有这样的感觉,商业片充斥着各大影院的荧幕,粗制滥造的很多,每逢发现或者遇见一部好电影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心灵一次次触荡了平静,不惊人的波澜在心中久久难以散去。
昨天晚上看了《杀人回忆》,看完的第一感觉,这是一部用心来拍的电影,不一样的电影。看这部电影是因为看了《追击者》,有人推荐了《杀人回忆》,昨天专门看了下。从名字来看本以为是一个杀人变态狂之类的讲述犯案回忆或者侦探片子之类的东西,看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想错了;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改编,开篇就告诉了观众,至今凶手仍然没有抓到,暗示着有那么一个观众可能就是影片里的主角……
朴警官是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的本地警察,办案秉承东方传统司法“预设有罪”的逻辑,他跟徐警官的第一次互动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断色彩,没定案就先飞脚踹人。凡事凭借他“巫师”般的眼睛作第六感判断,诱导嫌疑犯承认犯罪。就像局长问他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强奸犯一样,在执着而自信的双眼之前,真相突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真凶和受害者变得如此相仿。这个镜头使得审判者显得如此迷惘,如此虚弱,是正义和邪恶如此接近,也间接否定了这种执法 方法 。
朴警官以一个被动接受案件进行调查的人,到自觉自醒进行自主选择生活的人,他用什么疑惑目光看待这起案件的始作俑者,又以怎样的热泪遗憾放弃了这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曾经付出过的青春,贡献过的热情,合作过的伙伴,最后的无果而终,在这之中,风色迷离的广阔天地,沉默起伏的麦浪,百味杂陈的人生体验,无法释怀的内心伤撼,远去的时代卷起答案,卷起真凶,卷起每个人的经历,卷起属于它的牺牲品和得逞者,静静逝去,成为每个经历者心头一副隽永静止的油画,明媚阳光下一段挥之不去的苍茫岁月,共同记录了那个年代的人们的奋斗,挣扎,失去和获得。
整个影片节奏把握很好,缓缓的叙事,影片开头小孩子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嬉戏玩耍,其色彩和镜头都是那么的舒缓,可是突然尸体的出现立马把人心抓住,很快切入主题。我感觉影片的大部分时间的节奏都是舒缓的,更像是一部生活化的影片而不像是警匪或是刑侦的那么让人提心吊胆!但舒缓中也有紧张的时刻,有一段给我映像深刻,徐警官和朴警官两队人都在暗处发现那个猥亵者,这时的气氛还是静谧的,当那个猥亵者突然把手电筒一扔,掉头就跑,三个人也同时开始追逐,此时的背景音乐陡然响起,而且节奏十分强烈,以至于吓人一跳!这样的节奏转换影片中还有很多,我感觉处理的相当好,让整个影片松弛有度,扣人心弦。
影片中,从汉城过来协助办案的警察,本是一个沉着,冷静,有个良好素质的人,却在这样的环境下,硬生生的要去枪毙他认定的却因为DNA验证无辜的疑犯。社会惯性的力量,让每个人不自觉的成为社会的刽子手。可怕的是,警察们最终没有找到犯人。尽管在他们查案的过程中,已经查到了很多细节。比如,一开始的傻子,他看到了凶犯作案的过程,他后来又说出了凶犯在小时候曾经把他丢进火里,说明凶手肯定是个长期在本地居住的人,但是他们却一心一意的让新抓的疑犯招供。尽管一个幸存的受害人说出了凶手的手很温柔,像个女人。但是他们却把一个刚过来三个月的人死死的抓住不放,就是因为他点了歌曲,他像个白面书生,手很温柔。
当然,在一个乡下小镇,很难让那些警察象无间道里的神探一样。还有那个年代,韩国军人统治时期,示威抗议的,镇压反抗的。哪里还有人去管一个小小的案件呢,所以本知道雨夜凶手要行凶,却抽不去人力去预防,因为都被抽调去镇压抗议的人去了。
影片在播放到结尾的时候,我同时又萌发了另一个假想:因为电影故事是取自1980年代中期的真实事件,罪犯一直没有落网,所以在这部电影上映时,如果罪犯还在世,当他看到这部电影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突然有这种奇异的想法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也许他会产生一些后悔之意,也许他会再想去犯一次罪,也或许电影更多的只是勾起他那“杀人的回忆”。 韩国电影观后感三
韩国电影【杀人回忆】是根据1986年到1991年间发生在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现在的京畿道华城市)发生的连环杀人案改编的, 凶手到目前还逍遥法外...
【华城连环杀人案】
华城连环杀人案是一宗发生在韩国的连续奸杀案,该事件发生於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京畿道华城郡附近村庄,当时有10名女子受害,仅1人幸存。而行凶过程几乎都是先绑架,後强奸,最後再勒毙。此案件在当时的韩国引起了轰动,虽然动员了约167名警察和军队,搜查了约21000个嫌犯,鉴定570组的DNA、180根毛髪、40116枚指纹,但还是一无所获,全案在2006年4月2日因为超过法律追诉期而终止侦查...
凶手是小白脸和傻子的父亲,而且小白脸是傻子的兄弟。电影中傻子是看到凶手了,并且说是他小时候把他丢进火里以致其毁容,如果是父亲的话,傻子之前却又说了那人长得很英俊,所以案发现场应该不止一人,从一开始胡乱的脚印可以证明,仔细想想一个成年男子人为什么走这么小步这么碎呢,原因就是不是一个人。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一家人生了两兄弟,一个细皮嫩肉,漂亮得很,而另一个却长相丑陋,甚至还有智障,有一天,父亲实在觉得这儿子怎么这么丑,于是想把他丢进火力烧死,但是又想想,毕竟还是自己亲生的儿子,还是算了,于是把光昊救出来,但是他内心已经开始不原谅自己,有一天他发现妻子在外面搞了外遇,于是对女人恨之入骨,这天晚上他喝了酒,把自己的不快分享给小白脸,这种愧疚与纠结在日久下造成了一定心理的扭曲,在这种家氛围下他开始虐待母亲,母亲由于忍受不了这种生活于是带着小白脸出逃(出逃那天是阴天,而且广播放着悲伤情人,换了名字继续生活,但邪恶的种子已经在他心理种下,他还是时不时地写明信片给他爸爸,也经常为他点悲伤情人这首歌,象征着对他的思念也以歌为见面的信号。到了成年,小白脸一直没有谈恋爱也不怎么理母亲他认为天下的女性都是肮脏的,生命的意义只有交配,交配完了他们就可以死了,到了服役的年龄,他去服了兵役,三年都是和男生在一起,加速了他对女性扭曲的渴望,再回来的第一天下了雨,他照常为父亲点歌想见他,在去见父亲的路上,他看见了一个美丽少女,也就是九月份幸存的第一个人,他性冲动了,于是把她按倒,实施了他做梦都在想的事情,在万事后,由于事情太突然,没准备作案工具,于是用他们身上的东西绑了她们将她们活活勒死,因为是第一个所以,没有经验,让她幸存,第一次杀人之后,慌张的他连忙求助父亲,寻求帮助,本以为父亲会责怪自己,但父亲却跟他分析了当时警察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东西,并且表示了对他行动的兴趣,于是他们约好,以后就以雨天以及歌曲为暗号一起行动,他们谈话的时候,傻子也在场,他们知道傻子什么也不会说的,让他看见了,也没什么于是有些行动也让他参与,让傻子践踏那些女性的尊严,于是有了开头的那起谋杀案,傻子能在水沟里看得如此之细说明他也强奸了少女,傻子一开始说那人很英俊说的就是小白脸,后来说那人把他扔进火里说的就是他父亲,后面几起谋杀案,都由他们三个完成,但是傻子从不杀人,他只是为了让他们看到对少女的践踏而满足。而后面精液不匹配的原因在于,精液是父亲的!宗上,是由两人共同完成,三人实行轮奸,在后面傻子死了,精液应该不是他的了,还有过来很多年大概十几年,小女孩说是普通人,可以合理的说是中年的小白脸,或者他爸。
韩国电影观后感四
看完第一感觉是怎么就没了,凶手到底是谁呢,虽然故事的一开始有说明这是根据韩国一起真实案例改编的,真实案件中至今仍未破案。看完之后个人思考了凶手的可能性:
1、光昊的爸爸,因为光昊在临死之前说到凶手时,有说到他见到三次凶手,而且一直提到火烧他的人,一开始光昊被逼造假时他父亲的行为,可能是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也可能是他知道儿子根本不是凶手,他才是。
2、朴兴奎。他的嫌疑是最大的,因为杀人时歌曲都是他点的,而且汉城警官问他的问题他答不上,至于精液的问题,可能是那个手淫的人事后去手淫了,最后汉城警官跟丢了他,结果就死了一个女孩。不过也可能是导演刻意去营造的一个陷阱。
3、手淫男。变态凶手,杀完人之后喜欢重新返回现场看看自己的作品
4、学校短发女。首先该女子短发,像个男人,手很纤细,山上被害的女人一开始见到生人的反应,可能是怕被短发女发现,她提供了凶手的手像女人,但其实可能就是女人呢,因为所有的女人其实被强奸了,但是不是人为,而是道具施行,而且传言有时候并非空穴来风、
5、其他的陌生人。光昊开始说看到的人很英俊,最后小女孩看到的人很普通,其实可以理解为一方面导演刻意这样安排,暗讽那个时代的人才是凶杀者,另一方面,可能凶手就是其他的人
故事整个都是围绕相同手法的女人的奸杀案展开叙述,一开始是胖子警察没有大地方的经验,各种打人逼供造假,到后来的变化。汉城警察一开始表现的很不屑胖子警察的那一套,到后来却变成了他,甚至差点杀了嫌疑犯。故事主要是说了奸杀案的调查过程中两个不同背景的警察的心路变化,其实这个就说明一个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渴望去改变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最后才发现,被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改变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导演的心是很大的,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很多。电影还是很好看的。
韩国电影观后感五
这部电影不是一部传统的刑侦片或悬疑片。整个故事就形式而言,是一部叙事片。导演借由一个没有结案的连环杀人案,逐步展开叙述,并最终展现出它内在的观念:“每个人都是罪恶的,罪恶隐藏在普通人,平凡人之中”。
讲电影不得不提到其中的矛盾,矛盾让整部电影有血有肉。
矛盾其一:
电影中的两个探员的性格迥异。朴探员属于本地探员,做事鲁莽,喜欢和自己的小弟严刑逼供犯人,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和高等的 教育 ,知识水平有限,相信自己的直觉。例如他破案的方式,他对于美国和韩国的区别的论述,甚至为了得到犯人的容貌,他还求助于巫婆。邹警官来自汉城,受过高等教育,行事较为理智,喜欢调查各种线索,通过科学和推理来破案。他英俊潇洒,帅气有型,但是为人有一些孤僻,颇看不起本地探员。
朴探员和邹警官
矛盾其二:
电影中主要嫌疑人,有傻子,性心理变态的工人,阴郁难懂的退伍军人。他们每一个都是弱者,是社会的底层人,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傻子对那些侮辱自己的人,心中隐藏着仇恨和罪恶的种子,但其本身的弱小,让这些幻想并没有实现。他是罪犯强奸过程的目击者,他能够回忆起一些细节,却最后被火车撞死。他曾经看到过罪犯的脸,警察试图让他指证最有嫌疑的退伍军人,但是当他看照片的时候,他却似乎并没有太多的认同。他疯跑之时说的话语,也是导演的一种暗示。
傻子其实也挺吓人的
性心理变态的工人似乎也是一个悲剧,全家靠他一个人来养活,他要负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照顾病卧在床的妻子(似乎因为身体的问题,不能够与其进行性生活),和两个岁数较小的孩子。他在人前似乎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好丈夫和父亲,但人后其存在变态的性幻想。
阴郁难懂的退伍军人背后有着许多故事,内向倔强,从其居住的地方可以看出,他也属于社会的最底层。没有谁比他更像杀人凶手,但结果却让两位探员很失望。
退伍军人这小眼神,多像杀人凶手啊
矛盾其三:
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军政府时期不间断的示威游行,居民习以为常的防空演习,媒体的过分报道。这些都穿插在整部电影之中,并在极大的影响了案件的。一些非常重要的证据都是因此而被毁,导致了最终案件难以结案。
这些矛盾导引着整部片子的发展。观众跟随探员破案的节奏,以为自己逐步的接近真相。当调查找到疯女人的时候,案件有了新的进展,也带了一波高潮。“手”似乎是重要的破案要点,沿着这一蛛丝马迹,以及片子中的《伤心情人》歌曲的播放日期,最终找到了退伍军人。他似乎符合了杀人凶手的所有要素。一切似乎都尘埃落定,但是仍旧缺少可以起诉他的证据。两位警员一方面依赖着唯一的目击者——傻子,另一方面,又紧紧的抓住救命稻草——DNA的检查报告。然而最终结果让观众大失所望,目击者傻子被火车撞死,DNA检查报告却显示了相反的结果。警员认为这一切都是假的,一贯理智的邹警官也变得情绪化,想要杀死退伍军人(最终没有得手)。观众似乎以为这就是最终的结局。
然而这部片子并没有真正的以此为结尾。镜头一转,时间定格在2003年,昔日的朴警官已经转行,孩子有了两个,虽然已经转行,但是有些习惯仍旧难以改掉。他一直没有忘记十几年前的那场案件。偶然一次机会,他又来到了电影开头的事发现场,稻田依旧,排水沟依旧。一个小女孩质问主角,你为什么要看这个?他回答到,没什么。小女孩无意中说:“几天前,也有一个人来到这里,看同样的事物,但是他似乎感慨许多年前的事情”。
再回第一次现场
这一刻,小女孩的话语如闪电般击中了朴警官。朴警官意识到,这个人就是那个凶手。
于是他问那个人的长相,小女孩回答到:“很普通啊,很平凡的那种”。定格的最终画面里,朴警官含泪,睁着双眼,面向观众,仿佛看向凶手。
凶手,就是你吧
最后
凶手到底是谁,并不是这部片子的重点。这部片子优秀的地方在于他通过几个嫌疑人以及受害者的语言和回忆来构架出一个迷局,而迷局的最终也没有答案。因为这个罪犯就是普通人,可能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也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或农民,谁又能发现他呢?
也许罪恶是我们每个人潜在的本性。
罪犯就隐藏在普通人之中。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杀人回忆好看吗和13部顶级高分悬疑电影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