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结构图 大气层结构图简笔画

金汇小助手 网友投稿 2023-02-05 25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大气层结构图,以及大气层结构图简笔画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地球的大气层有多少米?为什么极少有人能准确做答?

大气层虽然看不见大气层结构图,也不摸着,但是它大气层结构图的存在却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息息相关。大气层的作用不光是给我们提供可以呼吸的气体,它还可以起到比如保持地球的温度、维持生命物质的循环、阻挡各种宇宙射线、燃烧来袭的陨石……等等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大气层其实就是包裹着地球的一层厚厚的混合气体,既然如此,它必定会有一个厚度,那么地球的大气层有多厚呢大气层结构图?或者说,地球的大气层有多少米大气层结构图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很少有人能准确回答,这是因为大气层的密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也就是说,大气层与外太空是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的。正因为这个原因,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对地球大气层的高度的定义都比较模糊。

(上图为美国物理学家西奥多.冯.卡门)

在上个世纪,美国物理学家西奥多.冯.卡门曾经指出,因为在海拔大约10万米的位置,空气就会因为太过稀薄而不能给飞行器提供飞行的升力,所以这个位置就可以看成是大气层与外太空的分界线。

这条分界线被命名为“卡门线”,后来被人们广泛采纳。所以说,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可以简单地认为大气层的厚度为10万米。顺便讲一下,在地球上看到的那些美丽的极光,就产生于“卡门线”附近。

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在地球上空,只要空气的平均密度高于宇宙空间的平均值,那么这个位置就还是应该认为是大气层。而在“卡门线”以外,还是有空气存在的,只是非常稀薄而已,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大气层的厚度就应该再向外扩展。

上图为地球大气层的简单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到,大气层的最外层是“散逸层”。在这里,大气层中的氢原子和氦原子源源不断地向宇宙空间逃逸,从而形成一层极为稀薄的大气。

科学家发现,“散逸层”外围的氢原子和氦原子,会在太阳的远紫外线辐射的作用发出微弱的辐射,这使地球看上去像是拥有一个类似太阳的“日冕”一样的结构,所以他们将这片区域命名为“地冕”。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严格意义的大气层边界,就应该是“地冕”的边界,我们只需要通过对“地冕”中的辐射现象进行观测,就可以得到大气层边界的准确数据。

1995年,由NASA和欧洲航天局共同研制的“太阳和太阳风层探测器”(简称SOHO)发射升空,除了观测太阳以外,这个探测器也肩负着观测“地冕”的重要任务。

时至今日,通过对SOHO多年来收集到的“地冕”数据的分析,科学家们最终得出了“地冕”的边界为距离地球表面63万公里的位置,也就是说,地球的大气层总共有6.3亿米。

按照这个定义来讲,地球的大气层比大多数人想象中的厚多了,甚至连月球都被包裹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中,这也意味着,到今天为止,我们人类从来没有离开过地球的范围大气层结构图

先科普我们一下,覆盖地球的大气层是多少米?

大气层虽然看不见大气层结构图,也不摸着大气层结构图,但是它的存在却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息息相关。大气层的作用不光是给我们提供可以呼吸的气体,它还可以起到比如保持地球的温度、维持生命物质的循环、阻挡各种宇宙射线、燃烧来袭的陨石……等等重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大气层其实就是包裹着地球的一层厚厚的混合气体,既然如此,它必定会有一个厚度,那么覆盖地球的大气层是多少米呢?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是很难回答的,这是因为大气层的密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也就是说,大气层与外太空是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的。正因为这个原因,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对地球大气层的高度的定义都比较模糊。

在上个世纪,美国物理学家西奥多.冯.卡门曾经指出,因为在海拔大约10万米的位置,空气就会因为太过稀薄而不能给飞行器提供飞行的升力,所以这个位置就可以看成是大气层与外太空的分界线。

这条分界线被命名为“卡门线”,后来被人们广泛采纳。所以说,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可以简单地认为大气层的厚度为10万米。顺便讲一下,在地球上看到的那些美丽的极光,就产生于“卡门线”附近。

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在地球上空,只要空气的平均密度高于宇宙空间的平均值,那么这个位置就还是应该认为是大气层。而在“卡门线”以外,还是有空气存在的,只是非常稀薄而已,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大气层的厚度就应该再向外扩展。

上图为地球大气层的简单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到,大气层的最外层是散佚层。在这里,大气层中的氢原子和氦原子源源不断地向宇宙空间逃逸,从而形成一层极为稀薄的大气。

大气层的结构是什么?

大气层的结构是: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

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离地表2000~16000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气体。

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这些混合气体被称为空气。

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扩展资料

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从地球表面开始向高空伸展,直至对流层顶,即平流层的起点为止。

平均厚度约为12公里,它的厚度不一, 其厚度在地球两极上空为8公里,在赤道上空为17公里,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高纬度地区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1)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该层不能直接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但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而从下垫面加热大气。因而靠近地面的空气受热多,远离地面的空气受热少。每升高1公里,气温约下降6.5度。

(2)空气对流:因为岩石圈与水圈的表面被太阳晒热,而热辐射将下层空气烤热,冷热空气发生垂直对流,又由于地面有海陆之分、昼夜之别以及纬度高低之差,因而不同地区温度也有差别,这就形成了空气的水平运动。

(3)温度、湿度等各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大气与地表接触,水蒸气、尘埃、微生物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有毒物质进入空气层,故该层中除气流做垂直和水平运动外,化学过程十分活跃,并伴随气团变冷或变热,水汽形成雨、雪、雹、霜、露、云、雾等一系列天气现象。

覆盖地球的大气层是多少米?大气层有哪些作用?

大气层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的存在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密切相关。大气层的作用不仅仅是为我们提供可呼吸的气体。它还使地球保持温暖,使生物物质循环,阻挡宇宙射线,烧毁进入地球的陨石...... 等等。我们都知道,大气层是围绕着地球的厚厚的气体混合物,如果是这样,它一定有一个厚度。大气层覆盖在地球上有多少米?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非常难以回答,

因为大气层的密度并不是恒定的。它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这意味着大气层和外层空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由于这个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地球大气层高度的定义一直是模糊的。在上个世纪,美国物理学家西奥多.冯-卡曼曾指出,在大约100,000米的高度,空气太稀薄,无法为飞机提供升力,所以这个位置可以被视为大气层和外层空间的边界。

这条线被命名为卡曼线,后来被广泛采用。所以,通常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大气层有10万米厚。顺便说一下,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那些美丽的极光,它们来自卡曼线附近。但严格来说,只要地球上方空气的平均密度高于空间的平均密度,就仍然应该被认为是大气。

在卡曼线之外,有空气,但它非常稀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大气层应该向外扩张。上面是地球大气层的一个简单的图示。大气层的最外层是外大气层。在这里,大气层中的氢和氦原子逃到了太空中,形成了一个极薄的大气层。科学家们发现,外大气层外层的氢和氦原子会发出太阳远紫外线的微弱辐射,使地球看起来具有类似于太阳 "日冕 "的结构,所以他们给这个区域命名。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大气层结构图和大气层结构图简笔画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