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次氯酸消毒液怎么用

金汇小助手 网友投稿 2023-02-06 22 0

今天给各位分享次氯酸钠消毒原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次氯酸消毒液怎么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次氯酸杀菌消毒的原理

次氯酸是目前很多消毒产品的主要成分,从84种消毒剂、漂白剂到游泳池的消毒剂,这些消毒剂几乎都是利用次氯酸的消毒原理制成的,而在今年的疫情中,次氯酸也起到了不可思议的作用,那么次氯酸的消毒原理是什么呢,这么好的消毒剂?它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次氯酸的消毒原理

消毒其实就是杀菌。次氯酸酸性不强,但氧化性强,不稳定。在细菌和病毒表面使用时,很容易分解出HCl+O,这些物质会使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失去活性,导致高原核细胞的蛋白质、DNA、RNA等组织释放出来,将其完全杀死。

然而,我们人体的酶大多隐藏在细胞的细胞器中,所以次氯酸对我们没有威胁。另外,当我们人体受到细菌入侵时,白细胞会分泌次氯酸对人体进行“消毒”。因此,纯次氯酸对人体无害,但与其他不同浓度的物质混合时也可能有毒,就像84消毒液不能直接对人体使用一样。

次氯酸的发现和发展

次氯酸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787年。法国化学家贝尔特赫勒在研究氯作为漂白剂时,发现生成的次氯酸钾溶液通过在钾碱溶液中引入氯而具有强氧化性。在这方面,次氯酸溶液被正式发现。然而,这种溶液当时仅用作漂白剂。但由于次氯酸钾溶液极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氯气,使人中毒,于是法国化学家拉巴拉奎用廉价的氢氧化钠溶液代替钾碱溶液制成次氯酸钠溶液,这也是目前大多数次氯酸盐消毒剂的主要成分。

次氯酸首次用于消毒

在1832年巴黎的霍乱瘟疫中,每个人都被污染食物和水的霍乱弧菌的恶臭所困扰。虽然当时的医学知识有限,人们不知道如何消灭病毒,但政府决定利用次氯酸钠的除臭作用,对臭气熏天的街道、下水道等场所进行除臭,不仅去除了恶臭,还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霍乱疫情。此后,次氯酸钠的消毒逐渐被正确认识,随着19世纪后期细菌理论的普及,次氯酸钠成为杀菌除臭的常用试剂。

次氯酸首次用于人体消毒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当时医疗不足,战场上许多伤兵死于伤口感染。因此,各个地区的医学专家都希望找到一种既能杀菌又能伤害人体的消毒剂。最后在英国化学家达金的努力下,他发现4%的次氯酸钠溶液同时具有杀菌和清洁伤口的效果,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当时被称为“达金解决方案”,它是在

次氯酸在中国首次被广泛使用。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的甲肝、乙肝疫情,当时导致30万人感染病毒。事件的起因是“吃饭”。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还不是很富裕,所以当时只有一斤六八毛钱的蛤蜊才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食物,而蛤蜊的贝类蛤蜊需要充分消毒后才能食用,否则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但当时上海市民只是将其浸泡在沸水中食用,没有进行充分消毒,所以很多人感染了甲型肝炎,传播速度非常快。高峰时期,每天新增病例超过1万例。

第二年,原名北京市第一传染病医院的专家成功研制出一种能够快速有效杀灭各种肝炎病毒的消毒剂,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84消毒液。这款84消毒液之所以能杀灭病毒,其实是次氯酸的消毒原理。

用次氯酸钠溶液对浴池消毒,为什么应用了氧化还原的化学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第一步是水解产生hclo,这一步不涉及氧化还原

但第二步,hclo靠强氧化性消毒,这是氧化还原反应,

消毒,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向“化学”请教: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氯气和氧气在形成的过程中都会很短暂地经过一个原子态的过程,也叫“新生态氯”和“新生态氧”,一般用[Cl]和[O]表示。然后原子氯(或氧)两两形成氯气和氧气分子:

[Cl]

+

[Cl]

=

Cl2↑

[O]

+

[O]

=

O2↑

新生态的氯和氧由于化学活性很高,具有很高的反应性和杀菌的能力。它们在水里出现后几乎立即变成氯气和氧气,不会等到挥发到空气之后才形成。氧气形成后不再具有杀菌功能,但是氯气无论在水里或在空气里都有持续的杀菌功能。由于氯气不但对细菌有毒,对人体也有毒,所以不适合对空气杀菌。

氯气的挥发性虽很强,但由于次氯酸钠的分解很慢,会持续一定时间,所以杀菌可以持续。但是如果次氯酸钠完全分解,就失效了需要继续添加。所以有必要的话就需要不断添加次氯酸钠杀菌。

次氯酸钠用于消毒的原理

消毒原理是:

作为氧化剂使用时主要在强碱介质使用。在酸性介质下迅速分解:

4ClO⁻+2H₂O→2CI₂↑+O₂↑+4OH⁻,方程式中加H⁺促进反应正向进行,酸性越强,反应越激烈。

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氯相当活泼,湿的氯气比干的还活泼,具有强氧化性。除了氟、氧、氮、碳和惰性气体外,氯能与所有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氯化物;氯还能与许多化合物反应,亦能破坏菌体。

所以综上所述为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扩展资料:

次氯酸钠注意事项:

1、冲洗时不可加压,针头不可堵住根管,以免溶液超出根尖孔,损伤根尖周围组织。为了使药液达到根尖1/3处的根管,应在根管预备充分通畅后使用。

2、应新鲜配制,避光、避热、密闭保存。

3、浓度高时对黏膜有刺激。

4、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5、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强氧化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消毒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次氯酸是氯气溶于水后产生次氯酸钠消毒原理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具有强氧化作用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可以用来做漂白剂 。 次氯酸氧化性强于氯气。 但 次氯酸很不稳定次氯酸钠消毒原理,见光就可以分解成氯化氢和原子氧。如果是2个次氯酸分子分解就会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和2个氧原子次氯酸钠消毒原理,而2个氧原子便结合生成一个氧分子,氧原子最外层是6个电子得2个电子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而2个氯原子还可以通过共用一对电子变成氯分子,得电子的欲望没有氧原子强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是?

次氯酸酸性小于碳酸,故次氯酸钠同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的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故可杀菌消毒。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次氯酸钠消毒原理和次氯酸消毒液怎么用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