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哪个最难打

金汇小助手 网友投稿 2023-02-23 34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万历三大征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万历三大征哪个最难打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万历三大征具体是哪三场战役,为什么说明朝赢了面子却输了底子

万历皇帝是明朝皇帝中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48年。万历皇帝和嘉靖皇帝一个样,极度不爱上朝,喜欢躲在深宫驾驭大明万历是明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足足48年,可他偏偏和嘉靖皇帝有学有样,几十年不上朝。万历二十多年不上朝,却没有宦官专权也没有外戚干政,看来万历的手段还是很高明的。 万历皇帝:朕不想上朝 很多人说大明王朝并非亡于崇祯皇帝,而是亡于万历。还有人说万历皇帝别的不行,打仗还真是不错,万历三大征就是最好的例子。历史评价向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今天我就简单介绍一下万历三大征具体是哪三场战役。 万历三大征分别是:万历二十年的宁夏之役,万历年间的的抗日援朝,万历二十八年的平定播州之乱。 一、宁夏战役 哱拜原为蒙古族人,嘉靖年间降明,被封为指挥使。镇守宁夏期间,哱拜的私兵已经超过千人。势力膨胀的哱拜日益骄纵,不服从地方管理。新到任的宁夏巡抚党馨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其裁减护卫。哱拜随即起兵,迅速攻占宁夏全境,并逐渐联合了蒙古各部,朝野震动。万历拒绝了和谈,先后派遣麻贵、李如松等人统帅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进行围剿。 图文无关 经过五个月激战,哱拜及亲兵被围宁夏城。九月,明军决水灌城,哱拜全家自尽,宁夏平定。 这就是万历三大征的宁夏战役。 二、中日对抗 万历20年(1592年),一心想要征服中华的丰臣秀吉统领陆海军15万人入侵朝鲜,朝鲜急忙向宗主国明朝求援。当时宁夏战役尚在进行中,万历皇帝草率的安排四千兵马开赴朝鲜迎战日本。 丰臣秀吉 (补充:1590年5月,丰臣致书朝鲜国王李昖:「 ”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中国明朝),使其四百洲尽入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此乃吾之宿志也。”丰臣秀吉对于征服中华有着强烈的执念,因此经过长期的准备和动员后,日军入侵朝鲜,妄图以此为跳板征服中华。多么熟悉的套路啊,抗日战争中日本的方针几乎与此一模一样) 此战,明军兵少加之不熟悉地理,几乎全军覆没。 宁夏战役结束后,万历皇帝派遣大将李如松率领数万明军直扑朝鲜半岛。 1593年1月8日,李如松取得平壤战役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的战局。明军乘胜进军,收复了朝鲜三都(王京汉城、开城、平壤)十八道中的二都五道。滋生轻敌情绪的明军骑兵在2月27日碧蹄馆战役中被优势兵力的日军挫败。由于兵力不足,李如松退保开城一线,并派敢死队奇袭日军龙山大粮仓,日军全线被动,陷入困境。至此双方陷入相持阶段。 图文无关 相持不决的战事让参战双方均精疲力尽,双方开始了漫长的议和和扯皮。实际上双方的和谈条件差距太大,根本不可能达成妥协。这场议和的闹剧持续到了1596年9月。 1597年2月末,秀吉发布进攻命令,以八队14万的兵力再次进攻朝鲜。参战双方进入了最后的决战。经过不断增兵的明军已达7万人,11月12日,明水师在露梁与日军决战,大破日军。战败后的日军撤回日本,中日朝鲜战事结束。 (补充:韩国人吹破天的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大败日军发生在公元1597年10月26日。鸣梁海战中李舜臣以少胜多是事实,但日本水师主力并未受到重创。日本水师主力是在露梁海战中被歼灭,指挥官是明水师提督陈璘,李舜臣在露梁海战中战死。) 鸣梁海战 三、播州之乱 播州土司杨应龙祖先在唐朝末年就割据地方,长期盘踞在我国西南地区。历经宋元两代,杨家在播州的统治屹立不倒,其势力在地方是树大根深、错综复杂。 万历十四年,播州土司杨应龙在当地胡作非为,任意妄为,开始不受朝廷的节制,并瞒着朝廷私自修建军事屯堡,其中的海龙堡就是其中之一。 万历十七年杨应龙公开作乱,其子被押送到重庆,杨应龙恼羞成怒举兵暴动。从此与朝廷兵戎相见。 万历二十七年,贵州指挥使杨国柱带兵征讨,于贵州翁安大破之,随后杨应龙率残部逃到今遵义的西南地区,并在那里覆没。 图文无关 虽然平定播州之乱听起来似乎没有中日在朝鲜对抗那么 *** ,可明 *** 为了平定播州之乱竟然先后出动了20万士兵参战,参战人数远高于中日战役的参战人数。 四、辽东崩坏 万历三大征战都发生在万历二十年到万历三十年之间,十年时间发动、参与三次大规模的战争,耗费白银1100万两,对于任何一个处于巅峰的王朝来说,都是一次要耗尽国力的举措。况且发动战争不仅仅是消耗国力这样简单,所要承担的是战争之后的一切后果。 明朝由于国力大耗,短期内无力进剿后金力量,只能坐视努尔哈赤政权日益强大,最后对明朝形成了致命的威胁。 万历四十六年(1619年),老野猪皮努尔哈赤以「 ”七大恨”誓师反明,历数明朝对女真的七大「 ”罪状”,率步骑2万向明朝发起进攻。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和后金在萨尔浒大战,明军惨败,近五万人被歼灭。 从此辽东战场的主动权归于女真之手,大明辽东之患终于在二十多年后要了大明王朝的命。 八旗 -------------------------------------------------------------------------------------------------------- 万历三大征都取得胜利,也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随后自然灾害频发,让经济雪上加霜,关外的少数民族军事势力虎视眈眈,蠢蠢欲动,内忧外患正在向爆发点汇集。明朝万历三大征挣足了面子,却输尽了里子。 看来大明王朝并非亡于崇祯皇帝,而是亡于万历的说法不无道理。 图片源于网络。欢迎您点赞关注我,一手资讯不错过。 向您推荐《才能平庸的误国将领袁崇焕如何被美化成「 ”民族英雄”的》一文,点击下方「 ”了解更多”即可阅读。

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征?

明朝万历三大征指的是明神宗时期分别对西北、西南、朝鲜进行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万历三大征,明神宗是近30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三次战争都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

宁夏之役(西北边疆)

宁夏是明代边疆九大军事重镇之一。这个地区的首领是一个叫白起的蒙古鞑靼人。明朝嘉靖年间,他的父亲和哥哥因得罪首领而被杀,他投万历三大征了明军。1582年,白一因骄纵、不重视中间、重于其他,与儿子程恩、子怡赟、连长刘冬雨一起发动叛乱,放火烧万历三大征了办公室,并把尹福收了起来。明朝前宁夏司令张卫中上吊自杀。

明朝以后,李派、马圭多路出击,节节败退。刘冬雨军队士气低落,发生了内乱。刘冬雨、吐温修、程恩三路夹攻,乱作一团。最后,叛军首领死于自万历三大征我崇拜,宁夏战役结束。

播州之役(西南边境)

亳州位于今贵州省遵义市。这一带的首领是唐朝的军阀杨。宋元百年后,明代实际上仍由杨控制。1598年,时任亳州区长的杨应龙发动公开叛乱,带领苗族士兵进攻川、黔、湖广三省,连克十余镇。1599年,贵州巡抚杨率军平定叛军,被打败并杀死。

1600年,著名的李华龙率领一支20万人的军队,分八路抗击叛乱。杨应龙寡不敌众,最终自杀了。亳州之战结束。

朝鲜之役

1592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企图占领朝鲜。3月,丰臣秀吉率领一支约10万人的军队进攻朝鲜。朝鲜军队像山一样被打败了,向明朝求助。明朝集结了约5万名中朝联军对日反击,日军在平壤战败。终于在1595年,中日和谈举行,日军撤出朝鲜。

1597年,丰臣秀吉再次率领一支约14万人的军队进攻朝鲜,朝鲜再次像山一样被打败,请求明朝帮助。明朝一共组织了7万军队进入朝鲜。丰臣秀吉病逝后,日军处于不利地位,撤出朝鲜,朝鲜战争结束。

这三次战役都以明朝的彻底胜利而告终,巩固了中国领土的稳定,加强了明朝在东亚的统治地位。宁夏和亳州的战斗作为一个阴谋粉碎了地区分裂,稳定了边境地区的统治。朝鲜战役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罕见的对外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明朝在东亚的主导地位,而日本则元气大伤,百年未能恢复元气,间接导致了丰臣秀吉集团的灭亡和德川幕府的崛起。

然而,这三场战役几乎耗尽了明朝在许多朝代积累的财富。在朝鲜战争前的君臣会议上,由于明朝国库空虚,万历皇帝被迫拿出自己的小金库来支持战争。虽然三次战役都取得了胜利,但是明朝的皇帝无能,由于战争消耗,没有休息和支持人民,所以后遗症很大,直接导致后期无法平定缅甸、建州女真和各地农民的叛乱和起义,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明朝的万历三大征是指哪三次战争?分别有什么样的结局和影响呢?

万历皇帝又称明神宗,是明朝后期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他执政前期和中期的时候出现万历中兴这样的景象。在1592-1600年的时候,他发动三次大规模军事征讨,被称作万历三大征。按照时间顺序的话,这三场战役分别为平定日本丰臣秀吉入侵的朝鲜之战役,平定哱拜叛乱的宁夏之战役,和平定杨应龙叛乱的播州战役。至于胜负如何,带来什么影响,具体的咱们往下详细叙述。

首先是打日本的朝鲜战役

大明抵抗丰臣秀吉对朝鲜的入侵。 拓展地说一下,中世纪的日本也是有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的,其中战国三杰就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其中丰臣秀吉原是织田信长的家臣,在织田信长死后,他“窃取”一般地接了他的班,也接管了日本,他这个人野心勃勃,一个日本并不能满足他,他也想以朝鲜半岛为跳板,吞并朝鲜,进而征服中国(这可能就是近代日本田中大陆政策的鼻祖。

1592年,正好也赶上朝鲜国国君李昖沉湎酒色、弛于武备、昏庸无能,军队不堪一击。李昖逃奔平壤、后又逃到义州(今新义州东北)。结果可想而知,朝鲜本身就兵微将寡,再加上主帅还不行,最后整个朝鲜都被日本吞并,国王没办法了请求自己的宗主国大明王朝的帮助。万历对此表示,你小日本啥家庭啊就敢打我朝鲜小老弟?家里有矿?

于是明廷得败讯后,就让宋应昌担任经略、李如松出任东征提督,集四万兵马赴朝。次年正月进攻平壤,击败小西行长部,获平壤大捷,此后又复开城,扭转战局。

这个时候日军选择撤军并与大明谈判,不过由于日本提出无理的要求而大明和朝鲜根本就不能同意,导致谈判破裂。

二十五年日军再次发动进攻,陈璘与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紧密配合,在海上追击敌人最精锐的小西行长所部。

同年八月,丰臣秀吉死,日军撤兵,明朝联军乘势进击,日军战败。当然此次战役邓子龙等将领也壮烈牺牲,丰臣秀吉死后,蛰伏在日本多年的老油条德川家康,一举收下丰臣秀吉残部,结束了战国时代,开启了日本江户时代。

此次战役,明军凭着人数和科技碾压当时还没有强起来的日本,对抗日本的入侵获得了完胜,自此大明王朝维护了东亚的秩序,增强了自身在东亚乃至世界的影响。

平定叛乱的宁夏战役

哱拜这名字听起来就不是汉族人,他本来是蒙古部落的鞑靼人,明嘉靖年间因蔚得罪酋长,他的父兄被杀,无奈下他投了明军。朝廷封他为游击将军,统标兵家丁千余,专门管理宁夏,他多招纳各种亡命之徒,蓄养死士。

万历十九年,洮河有敌军来犯,战事告急,他率领三千多人前来协助朝廷击退敌军,凭着这一功劳哱拜就飘了起来,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勇气,手里就有几千人,感觉自己在宁夏,天高皇帝远,朝廷好像管不了他的样子,他就决定发动叛乱了。

“于二十年二月十八日,纠合其子承恩、义子哱云及土文秀等,嗾使军锋刘东旸叛乱,杀党馨及副使石继芳,纵火焚公署,收符印,发帑释囚。”

张惟忠最后被逼得没办法,打不过叛军我也不能投降,要不这不是我大明官员的风格,然后就自杀了。万历皇帝对此表示不能忍,谁忍谁孙子好吧。于是万历皇帝派出了副总兵李昫去剿灭叛军,然而叛军的后台是蒙古部落,毕竟人家有蒙古族的血统,明军感觉派的人有点少了,战况堪忧不容乐观,于是有加派麻贵增援。

后面还怕兵将不够,又调李如松、梅国桢率辽东、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进行围剿。总之就是,整死你就完事儿了。

大明还是有点东西的,最后把叛军的老巢宁夏城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弹尽粮绝,最后明军更狠的操作就是直接拿决堤的黄河水淹宁夏城,搞得跟关羽水淹七军似的,最后李如松攻破大城后又围哱拜家,拜阖门自尽,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之乱全部平息。

如果说平息日本入侵朝鲜,是为了自己国家在东亚和世界的影响力而战,这一战可以说是为了汉人的统治,为了民族统一而战了,经此一战,少数民族不敢再肆无忌惮,至少他们再发动叛乱的时候都是三思而后行了,毕竟都清楚,代价是很惨痛的,就连后面清朝的女真族,对战明朝袁崇焕的时候,不也是死了和努尔哈赤吗?

最后说一下平定杨应龙叛乱的播州战役

播州位于现在的四川、贵州、湖北间,山川险要,幅员千里,同样也是一个容易有天高皇帝远这样一个错觉的地方。

从唐末起,从杨端开始就经营着播州,此后杨氏就一直经营此地,直到明朝初年,这一代领主是杨铿(不是隋文帝),神宗任命他为播州宣慰司使。

然而杨氏也并没有珍惜朝廷的安抚,天天想着搞事情。杨氏历代统治播州,他的势力可以说是盘根错节,早就有了不臣之心,到了杨应龙这,他认为四川官军弱不经战,非常轻视,久欲占据整个四川,独霸一方。

于是1599年他就在播州发动了叛乱,在此期间,杨家在他们的属地上奸淫掳掠,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之所以他认为川官军弱不禁风,是因为大明王朝当时打之前说的那两场战役,根本就没空搭理他,杨应龙不但不识抬举还得寸进尺,连本加利。

万历皇帝对此表示,门外的垃圾都扫干净了,也是时候清清屋里的毒瘤了。 万历二十七年,贵州巡抚江东之令都司杨国柱,率领三千人围剿杨家叛军,不料惨遭团灭。

不过大明并没有气馁,于第二年,也就是二十八年,征兵大集,二月,在总督李化龙指挥下,明军分兵八路进发,每路大约三万人。利用日常的人海战术,碾压叛军。刘綎进兵綦江,连破楠木山、羊简台、三峒天险。

三月底,刘綎攻占娄山关,四月,杨应龙率诸苗决死战,又败。六月,刘綎又破大城。杨应龙知道大势已去,与二妾自缢,他的儿子朝栋等被执,明军入城,从此播州叛乱平息。

这场战役,一波三折,不过最终换来了胜利,保卫了大明王朝皇权的统治,虽然说那个时候离明朝灭亡就剩下几十年的时间,不过还是从最大的程度上大大争取了明王朝苟延残喘的时间。

这三场战役都是以胜利告终,虽然说积极意义深远,不过消极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首先是劳动力的丧失和财政的吃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从长远角度上看,打仗就是打钱,这几场战役下来,明朝好几年的财政收入一下子就被花掉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速度,财政艰难导致了下面民生的困难,这也更加激化了地主阶级于农民阶级的矛盾,再加上发生了天灾。

所以后面爆发了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 万历皇帝指挥这几场大战也算是伤了不少脑筋,出于对自己的“弥补”吧,他执政前中期虽然励精图治。不够在他后期年老的时候,荒废朝政,声色犬马放纵自己,还天天修仙,最后因为吃含有水银的仙丹脑子越吃越混,朝廷最终也被他害惨了,以至于后期奸臣当道,大明内忧外患,在万历皇帝死后,不到二十年,李自成率兵进京,崇祯上吊自杀,大明从此灭亡。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万历三大征和万历三大征哪个最难打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