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谥号 皇后谥号最高级别

金汇小助手 网友投稿 2023-02-25 16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皇后谥号,以及皇后谥号最高级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皇后的谥号

但直到唐高祖妻子窦氏,所有的皇后都只有单谥而不是复谥,只不过史官为了便于区分,才将她们的谥号和皇帝的谥号合在一起。如唐高祖即位的时候,追谥窦皇后为“穆皇后”,唐高祖死后合上他的谥号即为“太穆皇后”。而长孙皇后却在逝世后直接被唐太宗上了复谥“文德”。

魏晋南北朝到唐朝的皇后谥号通常为司议谥,如果有为司议谥的皇后谥号,皇帝不满意,皇帝会改为其他的谥号,如宋文帝刘义隆就嫌有司奏谥拟给皇后袁齐妫的的谥号宣不好,特别颁发诏书改为元。 宋朝的皇后谥号要冠以帝谥,如宋真宗正妻潘氏原谥壮怀,因章连真宗谥而改为章怀。

从这点看,太祖~孝,太宗~德,真宗~章,英宗~宣,神宗~钦,哲宗~昭,徽宗~显,高宗~宪,孝宗~成,宁宗~恭。

从宋真宗皇后刘氏开始,垂帘听政的皇太后谥号都为四个字,如宋英宗皇后高滔滔谥为宣仁圣烈。

皇后的谥号是什么?

谥号是指皇帝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始于西周,曾广泛通行于汉字文化圈。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号的发展

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

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祺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清朝皇后谥号

太祖—— 孝慈高皇后皇后谥号,纳喇氏皇后谥号,叶赫部长杨吉砮女。 谥号: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太宗—— 孝端文皇后皇后谥号,博尔济吉特氏皇后谥号,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女。 谥号: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皇后谥号,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也。 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世祖—— 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绰尔济女。 谥号: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少保、固山额真佟图赖女。 谥号: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 孝献章皇后,栋鄂氏,内大臣鄂硕女。 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圣祖——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一等公遏必隆女。 谥号: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一等公佟国维女,孝康章皇后侄女也。 谥号: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护军参领威武女。 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世宗——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内大臣费扬古女。 谥号: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女。 谥号: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高宗——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女。 谥号: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内管领清泰女。 谥号: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仁宗——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和尔经额女。 谥号: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礼部尚书恭阿拉女。 谥号: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 宣宗—— 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户部尚书、一等子布颜达赉女。 谥号: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孝慎成皇后,佟佳氏,三等承恩公舒明阿女。 谥号: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女。 谥号: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 文宗—— 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太常寺少卿富泰女。 谥号: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 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广西右江道穆扬阿女。 谥号: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广太道惠徵女。 谥号:孝哲嘉顺淑慎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 德宗——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都统桂祥女,孝钦显皇后侄女也。 谥号: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 宣统皇后,郭博勒氏,总管内务府大臣荣源女。

皇后去世了古时称什么?

称为薨。

古人对身故的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常见的就是“卒”了,早亡一般用“殇”,帝后级别用“崩”,还有就是对一些特殊地位或者特殊方式死亡的描述,比如“殉”、“没”、“自尽”、“弑”等,这里专门谈一下“薨”的用法。

《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白话译文:天子死了叫崩,诸侯说去世,大夫说去世,人说“不禄,一般人说死亡。

在古代主要针对地位高的人士所用,一般是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称“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称“薨”。

扩展资料:

皇后不同时期的谥号

1、汉朝时期

西汉后妃,自己列无谥号,而已皇帝之谥称之,如孝文窦皇后、孝元王皇后,孝文、孝元皆为其夫之谥,借而称之,西汉皇后中只有卫子夫和许平君有独立谥号(都由汉宣帝在位时追封),第一位从夫谥或夫谥再加一字为本谥是从光武帝皇后阴丽华开始的。

2、晋到唐时期

但直到唐高祖妻子窦氏,所有的皇后都只有单谥而不是复谥,只不过史官为了便于区分,才将她们的谥号和皇帝的谥号合在一起。如唐高祖即位的时候,追谥窦皇后为“穆皇后”,唐高祖死后合上他的谥号即为“太穆皇后”。而长孙皇后却在逝世后直接被唐太宗上了复谥“文德”。

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到唐朝的皇后谥号通常为司议谥,如果有为司议谥的皇后谥号,皇帝不满意,皇帝会改为其他的谥号,如宋文帝刘义隆就嫌有司奏谥拟给皇后袁齐妫的的谥号宣不好,特别颁发诏书改为元。

4、宋朝时期

宋朝的皇后谥号要冠以帝谥,如宋真宗正妻潘氏原谥庄怀,因章连真宗谥而改为章怀。从宋真宗皇后刘氏开始,垂帘听政的皇太后谥号都为四个字,如宋英宗皇后高滔滔谥为宣仁圣烈。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皇后谥号和皇后谥号最高级别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