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元衡 尹元衡后代

金汇小助手 网友投稿 2023-01-11 23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尹元衡,以及尹元衡后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朝鲜王朝历史上的三大祸国殃民的妖女是谁

朝鲜三大妖女,是指朝鲜王朝期间权倾一时的三个女性,她们言行狠毒,手法残忍,执政鲜历史上十分著名。

一、张绿水张绿水(?-1506年),朝鲜王朝中期的暴君燕老虎(1476-1506年)的宠妃,她的生年和身世无太多记载,只知是成宗十九年(1488年)文科及第、文义县令张汉弼的庶女,因为朝鲜王朝的阶层制度、嫡庶联系十分严峻,和我国比较,朝鲜要严峻得多,我国的妾侍生了儿子或者是得到老公的喜欢,有时机母凭子贵,而朝鲜则照旧不会这么,所以按照朝鲜王朝从母法揣度,张绿水的妈妈应是贱民身世的女子(妓生、官婢)

张绿水承继妈妈贱民的身世,变成妓生(妓生是古代朝鲜为朝鲜国王、文武两班等提供歌舞扮演的艺妓,通常是穷苦人家的女儿因经济所迫被家人卖掉的,也有些是身世贱民的少女为改善生活而变成妓生,妓生的女儿也是贱民,通常会承继妈妈的工作。

),初为燕老虎堂叔齐安大君的家妓,一次宴会中,燕老虎见她姿色拔尖,不管仁粹大妃等人的反对,破例将张绿水封为淑媛,后再封为淑容,张绿水入宫后不久,得到燕老虎的宠爱,为燕老虎生下庶长女李宁寿,她使用燕老虎的残酷性情,大举打乱宫殿,残害瞧不起她 *** 身世的尚宫和王室成员,甚至把握了左右朝廷工作的权利。

公元1506年9月18日,因为燕老虎的暴政,晋城大君李怿(后来的朝鲜中宗)发起政变,燕老虎被逼退位,史称“中宗反正”,张绿水与淑容田氏、淑媛金氏一同被处以斩首。

二、郑兰贞郑兰贞(?——1565),朝明显宗期间的外戚尹元衡的小妾,爸爸是都总官郑允谦,妈妈是官婢身世(和张绿水身世类似),有一名嫡兄郑淑,一名庶兄郑淡及两名庶姊,郑兰贞为了脱节自个卑微的身份而接近尹元衡,变成了他的小妾。

1545年朝鲜仁宗身后,朝明显宗即位,因为明宗年幼的联系,由他的母后订婚王后(朝鲜中宗的王妃)垂帘听政,尹元衡是订婚王后的兄弟,在订婚皇后摄政的八年内,靠著明宗和订婚王后的权势,诬告仁宗的戚族尹任诡计让他的外甥凤城君(朝鲜中宗第八子)世袭王位,引发了乙巳士祸,铲除了尹任和吏曹判书柳仁淑、领议政柳灌等人,致使诸位大臣被放逐被杀害,后郑兰贞得到了订婚王后的宠爱能够随意收支宫殿。

1551年(朝明显宗6年)尹元衡正妻金氏因为尹任联系被波及,金氏被驱赶,郑兰贞被订婚王后破例扶正为正室(朝鲜王朝期间妾的身份十分卑微,规则妾不能被扶为正室),继而毒杀了金氏,获得了贞敬夫人的爵号,为正一品。

郑兰贞与奉恩寺的僧侣普雨结交亲近的联系,以复兴释教为目的,靠著尹元衡权势的布景把握了实权,还使用其政治实力,大扩对商业之影响力。

后金氏之妈妈姜氏上告郑兰贞毒杀尹元衡之正妻,但是有订婚皇后当靠山,此事不了了之。

1565年订婚王后身后,尹元衡被士林派弹劾,尹元衡被放逐,郑兰贞被命令赐死。

三、张禧嫔张禧嫔(1659年—1701年),本名张玉贞,本贯仁同张氏,朝鲜肃宗的宠妃,史书上多称“禧嫔张氏”。

张玉贞身世中人,爸爸张炯是一名译官,常常出使清朝,张炯先娶妻高氏,生子张希栻而早逝,后又娶继室尹氏,生下了一子二女,子为张希载,第二女则是张玉贞。

张玉贞开端在宫中是一般宫女,因容貌拔尖而遭到朝鲜肃宗宠爱,后世称之为“朝鲜史上榜首妖女”。

影视剧中的张禧嫔朝鲜肃宗六年(1680年),张玉贞入宫中为内助,因为容貌气质拔尖,被肃宗临幸宠爱,肃宗之母王大妃金氏(明圣王后)对此强烈不满,明圣王后便命令将张玉贞驱赶出宫,但肃宗的仁显王后闵氏入宫后长时间无子,为使王室有香火,主动向肃宗提出将张玉贞接回宫中,张玉贞得以重返宫殿。

张玉贞二进宫后,肃宗对她愈加宠爱,她也恃宠而骄,日益嚣张,逐步与仁显王后联系紧张。

肃宗十二年(1686年)十二月十日,张玉贞被封淑媛,不久又升昭仪,尔后张玉贞开端扶植她的实力,全力营私舞弊。

肃宗十四年(1688年)十月二十八日,张玉贞诞下肃宗榜首个儿子李昀(朝鲜景宗),张玉贞生了儿子后愈加嚣张,常常在肃宗面前说仁显王后的坏话,致使肃宗愈加疏远仁显王后。

肃宗十五年(1689年)正月,张玉贞被封为正一品“禧嫔”。

同年四月,肃宗以“善妒”之罪废掉仁显王后。

五月,封张玉贞为朝鲜王妃,张玉贞则变成朝鲜王朝榜首位也是仅有一位中人身世而登上王妃之位的女性。

张玉贞入主中宫后,使用王妃身份执政中广纳党羽,并使其子李昀被立为世子,权倾一时。

此时的张玉贞逐步年老色衰,为坚持肃宗对她的专宠,排斥异己,屡次毒打被肃宗宠幸的宫女,她的傲慢骄纵使得肃宗对其逐步厌恶。

肃宗二十年(1694年),张玉贞感到威胁,目的经过其兄张希载暗杀废后闵氏,不料被肃宗识破,借此除掉其一干党羽,后肃宗决议迎候废后闵氏回宫,重立为妃,将张玉贞降回“禧嫔”。

肃宗二十七年(1701年),仁显王后病危,张玉贞请巫师设置了神堂作法,目的咒骂仁显王后。

仁显王后逝世后,此事被淑嫔崔氏揭发,因为咒骂事情的主谋张玉贞是世子的生母,肃宗一度犹疑,大臣也屡次劝谏,最终在十月八日,肃宗下旨令张玉贞自尽,十月十日,张玉贞服毒药自杀,完毕了她权倾朝野的终身。

文定王后——拨弄王朝风云的强势女主,引领大妃垂帘的传奇女性

作者尹元衡:正二位都承旨

在朝鲜王朝的 历史 长河中,倘若算上燕山君和光海君时代,朝鲜宫廷先后诞生过40位王妃,其中有不少人在史册里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女人在等级森严的封建 社会 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不仅活出了人生的精彩,而且俘获了男人们的心,成为旧 社会 最早的女权主义者。可是,在这40位王妃里却有一个人历来引发着后人的争议,即便是韩国史学界也对她褒贬不一。为什么呢尹元衡?一方面,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过人的城府,顺利将政敌踢出权力中心,进而执掌朝鲜王朝大权长达20年,被誉为“小仁粹”;另一方面,她过度崇信佛教,强行干涉君王政务,又不顾封建礼法的束缚,帮助一位贱女赎身,致使朝纲混乱、党伐激烈、民心动荡。这个女人就是中宗李怿的第三任王妃、明宗李峘的亲生母亲、位列“朝鲜三大妖女”之一的郑兰贞的最坚强靠山——文定王后尹氏。

随着2001年SBS电视剧《女人天下》和2003年MBC电视剧《大长今》的热映,文定王后尹氏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也愈发引起世人的关注,受欢迎程度扶摇直上。那么,到底她是如何从一介民女实现母仪天下的梦想?她与郑兰贞之间究竟发生了多少故事?为何至今仍有不少专家学者给她扣上“强权悍妇”的帽子?本期,承旨将深度剖析文定王后尹氏的前世今生,结合权威史料《朝鲜王朝实录》及《燃藜室记述》,带领大家一起去认识这位拨弄王朝风云的强势女主,引领大妃垂帘的传奇女性。

根据李肯翊在《燃藜室记述·中宗朝故事本末》里的记载,文定王后尹氏生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十月二十二日,祖籍京畿道坡平县,父亲是敦宁府事兼坡山府院君尹之任,母亲是司谏院大司谏李德崇的女儿,她是家中的长女。尹氏的出生并没能给家庭带来多少快乐,反而增加了些许苦恼。因为此时的尹之任不是什么高官权贵,相反只不过是一介小官,常年担任着典舰司提调之类的基层官职。官职低微,就意味着俸禄的收入不会太高,一家人的生活质量必然大打折扣。虽然尹之任这一脉出自著名的坡平尹氏,是当时朝鲜 社会 上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可是家族繁衍、人丁兴旺的结果,注定有人混得好、有人混得差,尹之任很不幸成为了家族里混得差的典型代表。由于人言位卑,尹之任一直忍受着家族里其他人的欺负,以致于族内不和睦的消息还传到了朝鲜君臣的耳朵里,成为众人私底下必谈的八卦猛料。

或许是成长环境的负面影响,尹氏从小就养成了性格坚毅、城府极深的个性品质,敢于正面驳斥一切不合理的行为。据说在母亲李氏的葬礼上,尹氏的哥哥们不顾家庭的悲伤,在一旁嬉皮打闹。尹氏看到后悲愤异常,直接当着众人的面呵斥道: “兄有何乐事而敢为戏笑?” 意思是尹元衡你到底遇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一句话就让对方收敛了笑容,足以证明尹氏的成熟和顽强。父亲失意、母亲早逝、家道中落,这些困境成为了尹氏早年的辛酸回忆。也许是上苍有意考验这个可怜的小姑娘,带着这样一种情绪,尹氏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顺利成长为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无可否认,如果剧情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尹氏很有可能会选择嫁给某位达官贵人,从此过上生儿育女、平淡无奇的普通人生活。只是,命运没有让她如愿以偿,反而给她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九月一日傍晚,伴随着无数怒吼声,忍无可忍的吏曹判书柳顺汀聚集了成希颜、朴元宗、张珽、朴永文、辛允武、洪景舟等人,指挥义军悍然发动政变,成功推翻暴君燕山君李㦕的昏庸统治,进而拥立成宗大王李娎的嫡次子、晋城大君李怿即位,是为朝鲜中宗,史称【中宗反正】。

燕山君的倒台,是朝鲜王朝前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同时也是君权衰落的开始。中宗李怿性格懦弱,缺乏足够的魄力和胆识压制朝野,从登基那一刻起便一直遭受功勋集团的压迫。由于中宗的原配、端敬王后慎氏出自奸臣之家,因此让成希颜、朴元宗等人倍感芒刺在背,反正政变发生后仅仅一周时间,他们就纠集群臣向中宗呈递奏疏,强烈要求废黜中宫慎氏,并且将其赶出景福宫。功勋集团的嚣张气焰让中宗十分不满,但他又不敢公开得罪对方,最后只好接受群臣的谏言,用轿子载着慎氏从景福宫建春门出,将她寄宿于河城尉郑显祖的家中,夫妻二人从此天各一方。

慎氏被赶走后,中宫之位空悬,选择谁来续任王妃成为朝野上下争论的焦点。为了达到控制朝政的目标,功勋集团的成员纷纷举荐本族女子入宫,企图在中宗身旁安插眼线,进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迫于形势的压力,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八月四日,中宗李怿再次选择妥协,册封尹汝弼(朴元宗的妹夫)之女为朝鲜王妃,是为【章敬王后】,这是坡平尹氏宗族第3位荣登朝鲜王妃之位的女子(第1位是世祖的原配贞熹王后,第2位是成宗的继妃贞显王后),而这位章敬王后则是日后文定王后的堂姐。

章敬王后尹氏入宫8年,在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二月二十五日产下中宗的嫡长子李峼,随后因妇产科疾病红颜早逝,年仅25岁。章敬王后的死,又一次把朝鲜王朝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并且彻底点燃了朝野党争的导火索。士林派的大臣认为,既然章敬王后已经薨逝,那么王廷应该迎接废妃慎氏回宫复位,这样做合情合理。但是勋旧派的大臣却激烈反对,他们把慎氏的回宫视作士林派对自己反攻倒算的开端,所以坚决不同意慎氏回来。这一来二去,双方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闹得整个王廷鸡飞狗跳。心力交瘁的中宗无力解决两派间的矛盾,只能冷眼旁观事态的发展。

王廷动荡的传闻,不可避免地传入后宫,让中宗李怿的母亲慈顺大妃(贞显王后)忧心忡忡,因为她不想再看见“下克上”的忤逆举止发生。到底该由谁来继任王妃呢?慈顺大妃考虑了很久,这是一个相当头疼的问题。倘若继续选择功勋集团的人入主中宫,儿子未来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如果不选择功勋集团的人入主中宫,着眼于其他两班贵族家的妙龄女子,又容易引发他们对王室的恨意,没有谁敢保证朴元宗一帮人不会再来一次政变。抉择来抉择去,最后慈顺大妃相中了同族出身的尹之任的女儿。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她?慈顺大妃的决定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尹之任的女儿隶属坡平同族,不会引发功勋集团过大的猜疑和争议,毕竟已故章敬王后也是坡平出身,功勋集团的人里也有不少出自坡平;其二,目前尹之任的家庭背景很寒酸、很朴素,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官小人微,对王权的威胁较小,几乎称得上是人畜无害,很难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他的女儿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了。因此,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七月十九日,中宗李怿身穿冕服,带着御驾人马亲自来到太平馆门前(准王妃在入宫前,都会被送到指定的场所接受中宫教育,这是朝鲜王朝礼制的规定),迎接新王妃尹氏入宫,是为文定王后,尹氏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篇章。

入主中宫,标志着尹氏正式踏入权力争夺的漩涡之中,而她也很快发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美好。一个人的崛起,必然伴随着不断的 探索 和试错。文定王后的登位,瞬间让她成为了朝野上下重点关注的对象,尤其是世子派的成员,诸如尹任、尹殷辅、金安老等人,非常担心尹氏会诞下嫡子,从而威胁到世子李峼的地位。这时的文定王后如同行走在刀刃上,只要一步踏错将会万劫不复,废妃慎氏的下场并没有过去太久,众人都准备看她的笑话。然而,早年培养出来的个性在此时此刻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文定王后接下来的举止,将彻底颠覆朝野群臣对她的轻蔑态度。

通过对《中宗恭僖大王实录》的考订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文定王后是一位具备长远眼光的女性,这从她入宫那一刻起便知分晓。虽然文定王后是以16岁芳龄嫁入王室,但她的心智完全跟年轻的外貌不匹配,入宫后就迅速看出了自己的劣势。首先,她在宫廷中没有任何靠山,亲生父亲尹之任即便被授予敦宁府都正之职,但这个职位仅相当于名誉性质的官爵,任何人只要有女儿做了王妃,国舅都会担任该职位,故而算不上什么核心身份,更别提给自己女儿提供帮助了。况且尹之任在此后经常遭到言官们的批判,一度被扣上“强奸犯”的罪名,已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其次,文定王后名义上是中宫之主,可实际上掌管后宫权柄的是婆婆慈顺大妃。要知道当初拍板决定中宫人选的决策者就是慈顺大妃本人,既然她能够把尹氏扶上正位,那自然有能力把她踢下来,所以慈顺大妃是绝对不能得罪的,文定王后并不想重蹈燕山君母亲废妃尹氏的覆辙;再者,文定王后坐上王妃的位置,就已经让不少人眼红了,尤其像敬嫔朴氏、淑仪洪氏、熙嫔洪氏这些早就生下王子的后宫嫔妃,她们都盼着文定王后出丑,自己好替补上位。可以说,文定王后开局抓的是一手烂牌,无论是父亲还是亲族,没有人可以依靠,只能靠自己自力更生。因此,文定王后开始了漫长且惊心动魄的夺权斗争。

文定王后踏出的第一步,便是韬光养晦,紧紧握住王世子 李峼 这把伞。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宗李怿与文定王后两人之间的感情很一般,并非影视剧里所描绘的那样爱得深沉。究其原因,这属于政治婚姻的副作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影响下的婚姻,能有多少是具有真挚感情呢?所以中宗迎娶文定王后,说难听点就是完成政治任务,给自己儿子找个后妈。文定王后也深知其中缘由,因此她坐上王妃之位后,就承担起照顾年幼世子的重任,而《中宗实录》里也清晰地记载了两人的真切感情: “仁庙为元子时,孜孜抚育,过于所生。” 值得一提的是,文定王后与世子间的感情,也促使世子派的成员对她放下戒心,为她以后肃清政敌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照顾世子的同时,文定王后也不忘尽到媳妇的孝道,对婆婆慈顺大妃是体贴有加、贤惠能干,给慈顺大妃带去了很好的印象,老人家常常笑口常开,称赞文定王后是不可多得的好女子,即使自己驾鹤西去也很放心,逐渐把后宫权力移交给她,文定王后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博得王世子 李峼 及慈顺大妃的好感后,文定王后随即踏出了第二步,暗中培植势力,构建新权力集团。 饱读诗书的文定王后很清楚搞政治斗争是不允许单打独斗的,必须拥有一整套后勤团队作为支撑。恰逢此时,文定王后的亲弟弟尹元衡文科及第,被授予春秋官记事官之职,开始迈入朝鲜官僚队伍。于是,最能干且最富有野心的尹元衡在文定王后的秘密提携和授意下,纠集了哥哥尹元弼、尹元老、尹元亮等人,组建起文定王后最初的领导班子,为她提供强有力朝野支撑。可能有读者会感到疑惑,难道尹元衡不是文定王后的亲哥哥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尹元衡并非文定王后的哥哥,这是国内某平台及某作者的误传,其证据来源于两处:第一,大护军郑礥曾在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八月十七日向明宗大王李峘上疏言事,期间提及对尹元衡的处分,明宗以 “然文定王后之弟,予岂忍窜谪乎?” 来否决郑礥的提议,这是最有力的证据,侄子不可能认错舅舅的身份;第二,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四月十四日尹之任病逝后,朝鲜史官在《中宗实录》里记录下了 “之任有五子,其季子元衡,时为注书,为人温恭俭约” 这样一段话。很明显,尹元衡是家中最小的儿子,根据“伯仲叔季”的辈分排序,“季”是古人对小儿子的称谓,故而可以判断尹元衡的出生时间一定不会在文定王后之前,所以各位要记清楚咯!

当宫廷内外都培植起自己的势力后,文定王后踏出了第三步,即置身党争事外,挑拨功勋集团(勋旧派)及世子派成员的内部矛盾,尽享渔翁之利。 文定王后入宫后,一直对功勋集团和世子派心存芥蒂,因为她很清楚对方拥有开天辟地的庞大力量,也是自己在夺权道路上不得不除掉的政治宿敌,而后面发生的【己卯士祸】则进一步让文定王后体会到功勋集团的可怕之处。【己卯士祸】是朝鲜王朝时代发生的“四大士祸”之一(戊午士祸+甲子士祸+己卯士祸+乙巳士祸),同时亦是朝鲜王廷党争激烈的标志性事件。 【己卯士祸】发生的原因总结起来就是一段话,士林派领袖赵光祖希望通过改革朝政的方式弹压功勋集团,结果因为一片写着“走肖为王”的树叶翻车,士林派遭到毁灭性打击,赵光祖本人也身死异处。 在此次事件中,功勋集团狠毒、精准的手段给文定王后留下了深刻印象。南衮能够准确抓住中宗害怕有人夺权的心病,将写有反词的树叶从位于景福宫后山的自家院里顺流飘出,提前预料到宫中会有人捡到,这说明功勋集团对王宫内务了如指掌,实在是令人不得不防。虽然【己卯士祸】给朝野带来的剧烈震荡,也波及到一些己方势力的官员,但文定王后始终没有趟这浑水,反而继续置身事外,冷静寻找敌人的弱点。同时,透过此次血腥事件,也让文定王后发现了功勋集团和世子派的成员并非铁板一块,士林派下台后,彼此间的利益纠纷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这正是推波助澜的好时机。

很快,文定王后等待的机会到来了。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三月初一,由于有人在东宫大殿的屋檐悬挂一只只被切去四肢和鼻子的灼烧老鼠,瞬间在宫廷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摆明是在诅咒世子。中宗李怿也异常震怒,专门下令调查此案。【灼鼠之变】是朝鲜王朝 历史 上著名的悬案,其中牵扯的人物和事件皆语焉不详,导致后人难以辨别事情的真相。但是在文定王后看来,这正是挑拨政敌内部矛盾的良机。她透过都承旨柳溥的内人得知敬嫔朴氏组织了此次巫蛊事件(官方说法),因此支持世子派及中宗将矛头指向敬嫔朴氏和福城君李嵋。结果,敬嫔朴氏被废为庶人,福城君李嵋被剥夺爵号,母子俩双双遭到流放,有关人员尽皆遭到处罚。经过此次【灼鼠之变】,功勋集团在宫廷的势力受到极大打击,文定王后借助世子派之手铲除了功勋集团的威胁,随后她就调转枪头准备对付最后的敌人世子派。

嘉靖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文定王后在景福宫内诞下庆原大君李峘,这是她与中宗唯一的儿子。嫡子降生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汉阳城,让尹任和金安老等人坐立不安。世子派之所以一直没有对文定王后动手,并且愿意在【灼鼠之变】中全力打击功勋集团,其中原因除了文定王后肩负着照顾世子的责任外,无嫡子降生是最关键的因素。自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到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文定王后先后生下了3位公主,即懿惠公主、孝顺公主和敬显公主,唯独生儿子的消息从未有过,这就让世子派的人很放心,因为他们明白只要中宗双脚一伸,王世子李峼便是即位之君,未来的康庄大道等着他们去享受。可是现在,文定王后居然生下了嫡子,麻烦就大了,更何况以尹元老、尹元衡为首的“小尹派”逐渐后来居上,开始与世子派针锋相对。眼看着到手的鸭子即将飞走,以尹任和金安老为首的世子派开始酝酿阴谋诡计,企图将小尹派及文定母子一起从景福宫里抹去。

世子派的政治活动,自然逃不过文定王后的眼线,她透过弟弟的妾室郑兰贞了解到尹任等人的行踪很不寻常,貌似在密谋些什么。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文定王后遂将瓦解世子派的突破口对准了核心人物金安老。中国有句古话:“一山不容二虎”,意思是一座山上容不下两只老虎,用来形容强者间无法和平共处。毫无疑问,尹任在世子派里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因为他即是已故章敬王后的亲哥哥又是如今王世子李峼的亲舅舅,地位不容置疑。但是,金安老却没有尹任这层血缘关系,他是凭借投机取巧的手段赢得中宗的赏识,故而选择加盟世子派。根据《中宗实录》和《燃藜室记述》的记载,金安老是一个野心极强的男人,而且他很喜欢打着“保护东宫”的旗帜四处宣扬,搞得天下就他一个人在守护世子,这就令尹任十分反感。后来在【灼鼠之变】中,金安老直接甩开尹任的存在,自己扳倒了政敌花川君沈贞,进一步让尹任对他提升了戒备,双方的关系也跌入冰点。

祸起萧墙,这是历朝历代最有效的政治斗争方式。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十二月六日,金安老以谋反罪遭到逮捕和审判,并且很快被中宗下旨赐死。对于金安老的突然倒台,文定王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此前金安老与尹任之间摩擦升级,致使金安老被义禁府抓住后,尹任选择明哲保身,与文定王后达成统一战线,坐看曾经的盟友被政敌除掉。虽然大权独揽的感觉很香甜,但尹任却忘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即将步上盟友的后尘。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十一月十五日,在位39年的中宗李怿薨逝,享年57岁,王世子李峼即位,是为仁宗大王,成为朝鲜王朝第12代国君,遵奉文定王后为王大妃,尊号为慈懿。仁宗的即位,吹响了文定王后向世子派发起总攻的集结号。

仁宗即位后,尹任成为他掌控王廷唯一的政治依靠,所以很快就晋升他为刑曹判书,负责协理朝政。侄子当王上,做舅舅的自然很风光,尹任着实爽了一把。然而,还没等尹任的VIP服务到期,即位一年不到的仁宗就薨逝了,年仅30岁。仁宗的突然离去,历来引发后人热议,不少人认为是文定王后毒死了他,证据源自《仁宗钦孝大王实录》。当年的六月十八日,仁宗来到景思殿参加文定王后举办的茶会,期间吃了不少点心,文定王后还高兴地赏赐给随驾的人员许多物品。可是在3天后的夜晚,仁宗突然发病且面色萎黄,急命药房抓药熬制。凡事都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为何仁宗早不得病晚不得病,偏偏在茶会结束后才得病呢?而且对比此前的文献记载,仁宗的体质一直很不错,很少出现重症,像这种突发性疾病更是无从记载。无论如何,国不可一日无君,应该速推候选之人。遵照仁宗生前的遗诏,同父异母的弟弟庆原大君李峘接替王位,是为明宗大王,文定王后升格为大王大妃,并以“国君年幼”为由垂帘听政,开启了往后长达20年的大妃统治。

仁宗薨逝,标志着大尹派失去了争权夺势的最大砝码,此时已经成为光杆司令的尹任再也发挥不出什么作用了。果不其然,明宗即位后不久,文定王后突然驾临景福宫差备门并且下懿旨诏见尹任,以 “外间有予不善于东宫之语” 为由将其怒斥一顿。随后,被扣上密谋造反的尹任很快就遭到了逮捕。终于,这位权倾一时的男人在文定王后和尹元衡的一连串毒辣打击下被赐死,大尹派势力轰然倒台。至此,曾经威胁文定王后的宫廷势力全部被肃清,小尹派完全控制了局面,再无强手可以与之抗衡了,整个朝鲜王朝已然是文定王后及坡平尹氏的天下。文定王后用了整整28年的时间,以一介弱女子的身份周旋于各方势力间,白手起家、隐忍悲痛,却出人意料地成为了笑到最后的最大赢家,实在是令人无比佩服!

大尹派倒台后,文定王后迎来了辉煌的后半生。这段时期,也是朝鲜史官对她颇具微词的时期。一方面,小尹派把持朝政,即便明宗亲政后,文定王后依旧干预儿子的决断,导致朝纲紊乱;另一方面,文定王后的心性随着斗争胜利愈发轻浮,不仅信任妖女郑兰贞,无视她在民间为非作歹、大兴土木,而且崇信妖僧普雨,在全国掀起大规模佛教运动,极大耗费了国库的钱财。

只是,正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登鼎天下的文定王后没有在乎外界的评论,她开始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自己的战友们。尹元衡自然不用说,不仅被提拔为正一品领议政,而且获赐【瑞原府院君】,权势急速膨胀。另外,尹元衡的妾室郑兰贞在整个政治斗争中做出了突出成绩,为文定王后和尹元衡提供了不少计谋。于是,文定王后颁布懿旨,宣布郑兰贞摆脱贱民身份,同意尹元衡休掉原配金氏的决定,认可郑兰贞续任正室,并且赐予她一品贞敬夫人的爵号。郑兰贞与文定王后之间的关系,是后世百家津津乐道的故事,韩国SBS电视剧《女人天下》更是将她塑造成一个玩弄权势于股掌之间的女人。不过,影视剧终究参杂着艺术加工,现实里的郑兰贞并没有上天入地的本事,但她敢于挑战封建礼法、敏锐捕捉一丝机会、成功摆脱低贱的身份,这在整个朝鲜王朝 历史 上属于特例,可以称得上是绝无仅有的人物了。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四月六日巳时,拨弄王朝风云的强势女主文定王后尹氏在昌德宫昭德堂薨逝,享年64岁,葬于京畿道泰陵,一代传奇女性落下帷幕。文定王后的一生,可以说是一本宫廷女性的生存指南,也可以称之为“女性厚黑学大作”。在残酷无情的宫廷斗争中,文定王后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准确定位自己的优劣势,选择忍耐和等待崛起的机会,化不可能为可能,她的成功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朝鲜王朝实录·中宗恭僖大王实录》

2.《燃藜室记述·大小尹争权》

3.《朝鲜王朝实录·仁宗钦孝大王实录》

4.《朝鲜王朝实录·明宗恭宪大王实录》

P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提前告知。尊重版权,感激不尽。

李氏朝鲜历史上的三大妖女都是谁?

在李氏朝鲜历史上,出现过三个乱政尹元衡的女人,被称为“三大妖女”。这“三大妖女”分别是张绿水、郑兰贞和张玉贞。

一、张绿水。张绿水是县令张汉弼的庶女。按说,好歹也是官二代,可惜她是贱民出身的庶妻所生。依朝鲜王朝的从母法,她的身份也只能是低下的贱民。在等级森严的李氏朝鲜,像她这样的身份,甚至得不到张汉弼的承认。因此,她从小就只能生活在和她同等身份的贱民中。而她的未来,也只能做妓生和官婢,服务于有身份的达官贵人。正是这种令人绝望的身份,让张绿水一直迫切希望能改变命运。张绿水凭着娇艳动人的姿色,先在齐安大君的府中做家妓。

她能唱会跳,又极懂得魅惑男人,很快就得到齐安大君的宠爱。不过,齐安大君只是把张绿水当作玩物,常常拿她在宴会上炫耀。一旦其他人对张绿水有非份之想,他便以张绿水的拥有者自居,并洋洋得意。久而久之,张绿水看清齐安大君绝不会纳她为妾,便处处留意起与齐安大君往来的达官贵人。有一次,王世子燕山君出现在宴会上,张绿水认定这是一个机会,所以在宴会上使尽手段引诱燕山君,最终得到了燕山君的宠幸。张绿水想要入宫,自然受到仁粹大妃等人的阻挠。

可是,被张绿水迷得晕头转向的燕山君却不顾大家反对,还是执意将张绿水带入宫中,并封她为淑媛。1494年,成宗李娎去世,燕山君得以继位。贱民出身的张绿水,因此一跃成为身份尊贵的王的女人。为了能一直得到燕山君的宠爱,也为了得到更多的荣华富贵,张绿水对燕山君极为谄媚。比如,燕山君憎恶佛教,她便劝说燕山君赶走僧侣,将寺庙改为妓院,或者宴饮会所,供他们玩乐。再比如,燕山君喜好玩耍,不事朝政,张绿水便投其所好,陪他寻欢作乐,做些荒唐无度的游戏。

因此,燕山君对张绿水极尽宠爱。张绿水对曾经鄙视她和阻挠她入宫的官员和妃子们,也毫不留情。为了报复这些人,张绿水不惜把燕山君生母的真实死因告诉他,从而导致很多人牵连被杀,这就是朝鲜史上有名的“甲子士祸”。很快,燕山君的暴政让百姓怨声载道,大臣也人心不附。最终,大家联合起来发动政变,迫使燕山君交为传国玉玺,而他则在流放中死去。除掉了暴虐的燕山君,王室的尊严却不能不维护,所以王室对外宣称燕山君之所以如此,全是受张绿水这个妖女的蛊惑,并将怀着身孕的张绿水斩首示众,慰告民众。

二、郑兰贞。郑兰贞是总官郑允谦的庶女,她的母亲是官婢出身的庶妻。和张绿水一样,母亲的出身注定了郑兰贞的未来,也只能成为官婢或者妓生。郑兰贞所在的妓生院,是达官贵人娱乐的去处。她为了摆脱妓生的命运,对官职微小的尹元衡多有亲近,最终成为尹元衡的小妾。郑兰贞之所以看中尹元衡,实际上是看上他是文定王后的哥哥,有外戚的身份。文定王后是中宗李怿的继后,亦是王世子李峼的养母。

一方面,后宫前朝的旧勋派对文定王后多有阴谋迫害之嫌;另一方面,王世子如果继承王位,文定王后的地位将极为尴尬,所以文定王后急需生子巩固地位。可是她如果生下王子,那么王世子所在的世子派又一定会对她多有提防。面对文定王后的艰难,郑兰贞敏锐地察觉到这正是改变她命运的机会。郑兰贞以她独到的政治眼光,通过尹元衡频频为文定王后出谋划策,每次都让文定王后化险为夷。

这样一来,她便得到了文定王后的器重,从此成为了文定王后的心腹谋士。郑兰贞先用“灼鼠之变”清除了后宫势力中最大的敬嫔一派,随后,又将事件嫁祸给世子派首领金安老,使他最终被流放致死。中宗去世后,王世子继承了王位,是为仁宗。他的舅舅尹任所领导的大尹派和代表文正王后的小尹派(尹元衡领导)发生冲突。不到一年,仁宗暴毙。

在郑兰贞的谋划下,文正王后的儿子李峘得以继位,子少母壮,文正王后代为摄政,成为李氏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郑兰贞诬告尹任谋反,文正王后于是将尹任和他的党羽全部赐死。至此,文正王后排除了所有异己,终于巩固了地位。尹元衡的正妻金氏由于和尹任有亲戚关系,受政乱波及,遭到尹元衡的驱逐,郑兰贞趁机毒杀了金氏。

随后,她被文正王后扶为正室,并封为“贞敬夫人”。正室金氏的继母曾向朝廷告发郑兰贞毒杀正妻,但由于文正王后的庇护,事情不了了之。文正王后去世后,尹元衡由于在文正王后在位时,把持朝政,因此遭到士人的弹劾。金氏的继母也再次向朝廷告发郑兰贞。由于没有了靠山,尹元衡和郑兰贞害怕朝廷问罪,于是双双自杀。郑兰贞死后,她生前的爵号被朝廷剥夺,并恢复了她“官婢”的身份。

三、张玉贞。张玉贞是译官张炯和继室尹氏所生的女儿,中人出身。本来张玉贞虽说出身不够高贵,但日子也还算好过。可是,因堂伯张炫涉及“三福之变”,张炯受到牵连,因此被抄家治罪。张玉贞也因罪臣之后,没入宫中为仆。张玉贞聪慧机敏,很快就得到了肃宗祖母大王大妃赵氏的喜爱。并且靠着绝色的容貌,得到了肃宗的临幸。不过,肃宗的母亲王大妃金氏却认为张玉贞出身卑贱,极力排斥她,并将她赶出了宫。

仁敬王后因病去世,为了不让肃宗亲近张玉贞,王大妃金氏很快就替他择选了闵氏为继后,是为仁显王后。由于仁显王后无子,在王大妃金氏去世后,张玉贞又回到了宫廷。张玉贞入宫后,深得肃宗宠爱,于是便有些恃宠而骄,在后宫飞扬跋扈,不把仁显王后放在眼里。同时,张玉贞为了巩固权力,有意培植娘家势力,娘家兄弟得以身任重职。朝中有些想要升官的官员亦多依附于她,因此,她在朝中势力颇盛。

好运未褪的张玉贞,不久又为肃宗诞下了他第一个皇子。这愈发让肃宗欢喜,而她也愈发在后宫中肆无忌惮。为了能得到王后之位,她数次在肃宗面前诬告仁显王后。被谗言迷惑的肃宗,很快废掉了仁显王后。张玉贞心想事成,被册封为王后,她所生的皇子,也被封为王世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张玉贞容颜渐衰。为了能保住肃宗对她的宠爱,她不光在前朝广结党羽,以期得到朝臣们的支持。

同时,她还在后宫对嫔妃宫女们多有监视,凡是得到肃宗宠幸的,必然会遭到她的毒打。张玉贞的所作所为,慢慢被肃宗所知。再加上她平日骄纵跋扈,肃宗对她的感情也渐渐冷淡。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股厌恶之情。在朝臣的劝说下,肃宗颇后悔当初废掉了贤惠的仁显王后。张玉贞害怕肃宗重迎仁显王后回宫,暗中派人谋害仁显王后。结果事泄,引得肃宗大怒。

于是,张玉贞的党羽遭到诛杀流放,而张玉贞也被降为禧嫔,仁显王后则复立为后。但张玉贞并不甘心,她不断请巫下咒,企图以巫术加害仁显王后。结果再次被人告发,肃宗忍无可忍,用三碗毒酒,赐死了张玉贞。(参考史料尹元衡:《朝鲜王朝实录》《承政院日记》)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尹元衡和尹元衡后代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