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王 衡山王维荣

金汇小助手 网友投稿 2023-03-17 34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衡山王,以及衡山王维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衡山王刘赐为什么会走向自杀的道路?

衡山王刘赐与淮南王刘安是亲兄弟,但两人关系极差,讽刺的是最终都落了个谋反自杀的结局。唯一不同的是,衡山王知道刘安向谋反后担心衡山国被淮南国吞并,招兵买马为的是防备刘安,对皇位和天下根本就没想法,只是想着在刘安起兵造反时能够自保并浑水摸鱼。然而,这种想法代价非常大。

一、衡山王在从招兵买马防备刘安转变为谋反

是因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衡山王在国内胡作非为,多次抢老百姓田产,平人坟地变成自己的农田,还逼迫淮南国内史枉法判人死刑,于是汉朝调查后认定衡山王有罪,汉武帝收回了衡山国二百石以上官员的任命权。衡山王因而怀恨在心,在招兵买马的基础上和手下人策划谋反,搜罗会星象和兵法的宾客。此后,衡山王发现儿子刘孝很有才能,让他佩戴王印和将军印,负责招揽宾客,又指使人制作战车和箭支,雕刻天子玉玺和官印;同刘安和解,共同制作谋反的器具。至此,衡山王完全走上了不归路,其谋反事发就属于刘安谋反这颗萝卜带出的泥。

二、两人在家庭问题上都很失败

但衡山王的家庭闹剧比刘安得更狗血。衡山王与第一个王后生太子刘爽、刘孝和刘无采,又与第二个王后徐来生下四个孩子,与美人厥姬生下二个儿子。第一位王后死后,刘孝和刘无采被王后徐来善待、拉拢过去,都与太子刘爽关系不好,而刘无采被人休回家后,先后与奴仆和宾客通奸,遭大哥刘爽训斥后两人绝交。厥姬与王后徐来同时受宠,势如水火,就找太子刘爽说“徐来指使婢女用巫蛊杀死太子生母”,于是太子刘爽内心怨愤,时刻准备报复。但是,刘爽是势弱的一方,经常挨毒打。

三、王后徐来的哥哥来到衡山后

太子刘爽和他喝酒后将人刺伤,因此王后与刘爽的矛盾彻底激化。王后多次向刘赐污蔑刘爽,又用计谋拉拢刘爽的弟弟刘孝和妹妹刘无采,一同向刘赐说刘爽的坏话,导致刘爽经常被鞭打。有人伤了王后的继母,衡山王怀疑是刘爽派人干的,就将刘爽打一顿;在衡山王生病时,刘爽称病没有侍奉,王后及刘孝兄妹共同诬告他装病,衡山王就打算废掉太子刘爽、立刘孝为太子。

衡山王刘赐:大汉第一奇葩家庭

汉高祖刘邦虽然有八个儿子,但经历吕后专权后,存活下来的只有两个。

一个是低调隐忍的汉文帝刘恒,一个是恃宠狂妄的淮南王刘长。

狂妄的刘长最终因谋反失败而在流放的路上自杀身亡。五十多年之后,他的长子刘安也因为谋反计划暴露而步了老爸的后尘。

不过事情并未结束。就在同一年,刘长的另一个儿子,衡山王刘赐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刘长一家子仿佛都是为谋反而生,并且还为谋反而死,堪称奇葩家族。

不过相较于整个刘长家族,刘赐的家族更是奇葩中的奇葩。

祖传狂妄

刘赐的谋反是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他是刘长的第三子,最初被封庐江王。在吴楚七国之乱期间,刘赐虽然没有响应吴王刘濞的行动,却频繁与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越国往来。因此在七国之乱平定后,被迁徙到了衡山国为王。

衡山国紧邻着淮南国,虽然刘赐和刘安是亲兄弟,但二人的关系却很差。他们彼此指责对方失礼,兄弟之间不能相容。

因此在听闻刘安准备谋反之后,担心领地被吞并的刘赐也在暗中招纳人才筹划谋反。

如果真的只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封地,那么他大可以向朝廷上书告发刘安。选择响应谋反,只能证明其早有野心。

而其野心的来源便是他的狂妄,这也是他谋反的另一个因素。

刘赐的狂妄同父亲刘长和哥哥刘安类似,都因为自己是高祖的直系血亲,当今皇帝的长辈。

身为皇叔,他和刘安其实都不大看得起这个侄子,更加看不起朝廷。

刘赐觉得那个小毛孩的政府根本不如自己的衡山国伟大,因此在听说有人想从自己的手下跳槽到中央去工作时,他感到自尊心遭受了严重的伤害。

恼羞成怒的刘赐将那个跳槽者投入监狱,为其罗织了一个死罪,并准备屈打成招。

但封国毕竟还是汉朝领土,这里还有朝廷直接委派的官员任职。

内史认为跳槽者无罪,于是驳回了刘赐的判决。

这再度伤害了他的自尊。

接着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指使人将内史告到了中央。

结果不告则已,这一告,内史非但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还顺便将刘赐强占民田甚至平坟为田的劣迹反应了上去。

司法机关请求批捕刘赐,但汉武帝没有允许,最终决定夺取他任命副县级以上官员的权力。

偷鸡不成蚀把米,刘赐本来打算干掉中央派来的官员,现在却连县级干部都不是自己人了。

这让他的自尊心更加受伤。

就这样,本来只是为提防刘安而准备的谋反计划,其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他要推翻这个朝廷,维护自己的尊严。

身为王爷就是这么任性,完全不考虑自己究竟有没有和中央对抗的实力,更加不会去想,自己那些奇葩的家人会不会给自己的计划带来麻烦。

混乱家庭

刘赐家的那些事,简直比电视剧还要精彩。

刘赐有一后二妃,其中王后为他生下三个孩子:太子刘爽、次子刘孝以及女儿刘无采。另外两个姬妾也为他生下了六个孩子。

故事主要发生在刘赐嫡出的这三个孩子,以及两个姬妾徐来和厥姬身上。

刘赐的王后病故,刘赐便将徐来册立为新王后。这引起了厥姬的嫉妒,于是她跑去告诉太子,说他的母亲是被徐来用巫蛊之术害死的。

从此太子便对徐来有了恨意。

某次徐来的哥哥来到衡山国,同太子一起宴饮。席间或许是喝多了,酒劲激发了心底的怨恨,太子拔刀将徐来的哥哥砍伤。

徐来也因此对太子有了不满,两人的关系开始对立。

但太子根本不知道,他得罪的是怎样一个人。

徐来是一个深谙权谋的女人,她对太子的报复,是夺去他的太子之位。

首先她利用自己的地位不断向刘赐吹枕边风,说尽太子的坏话,让刘赐对其心生厌恶。

然后她又分化瓦解太子兄妹三人。

太子的妹妹刘无采是一个性格非常奔放的人,出嫁之后又从婆家跑了回来,并且回来之后还经常和家奴与门客通奸。太子因此经常斥责刘无采,引起了刘无采的恼怒。而太子的弟弟刘孝则因为觊觎太子之位而蠢蠢欲动。

徐来抓住机会,向刘孝和刘无采示好,二人果然对其投怀送抱,加入了反对哥哥的行列。

从此太子陷入了麻烦的漩涡之中。

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4年),衡山国发生了一件行刺案,王后徐来的奶娘被刺伤。刘赐马上便认为是太子刘爽所为,责打了太子一通。

后来刘赐生病在床,太子称病不去侍奉,他弟弟和妹妹趁机跑到父亲床前告状,说他其实没有生病,而且看样子十分高兴。

刘赐闻言大怒,于是想要废掉太子,改立刘孝。

眼见太子将被废黜,徐来却又有了新想法。因为刘孝也不是自己的儿子,如果改立的话,还是趁机扶自己的儿子上位最好。

于是徐来又开始了新的阴谋。她暗中牵线搭桥,让刘孝和他父亲曾经宠幸过的一个舞女通奸,并准备将此事作为刘孝的罪证,使他失去太子继承权。

这件事传到了太子耳中。他觉得自己如今处境如此不利,都是因为徐来从中捣鬼,因此他也想出一条计策,要制造口实要挟徐来,让她不敢对自己动手。

但这位太子继承了他从祖父刘长开始便传承下来的家族一贯传统:狂妄,自恋,愚蠢。

他的这条妙计,成为了衡山国覆灭的导火索。

同归于尽

太子刘爽的计划是使用美男计,而这个美男的人选也十分简单粗暴——就是他自己。

某次他和王后徐来喝酒,接着敬酒的机会,太子一屁股坐到徐来的大腿上,想要勾引她与自己亲热。

他显然高估了自己的魅力。

这样做的结果是徐来大怒,跑到衡山王刘赐那里告状。刘赐马上传召太子,想要对其进行责打。

眼见计划失败,自己无法保住地位的太子决定鱼死网破,向父亲摊牌。

太子将妹妹和家奴私通以及弟弟和舞女私通的事情和盘托出,并对刘赐说:

“大王您吃好喝好,我这就要去京城告状了。”

说罢回头便走。

刘赐赶忙派人去追,结果众人都拦不住,于是他只好亲自驾车前往,将太子抓回来囚禁在了宫中。

从此刘赐开始亲近二儿子刘孝,并发现他颇有才能,开始对其器重有加,甚至将制作弓箭战车等谋反物资的事情交给他办理。

汉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2年)刘赐决心废掉太子刘爽,改立刘孝。由于这件事需要得到中央的批准,于是他正式上书朝廷。

得到消息的太子赶忙派人前往京城状告刘孝,说他私造武器准备谋反。

刘赐听说太子派人前去告状,担心自己的谋反计划败露,于是反告太子不孝,请求将其斩首。

于是朝廷收到了两份诉讼,一个父亲告长子,一个长子告次子。

但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不久,衡山国又传来了第三份诉讼:次子告父亲谋反。

一个完美的“父慈子孝三角形”就这样构成了。

原来朝廷收到太子的状告后便派人到衡山国搜查,结果在刘孝的家中找到了参与谋反的人。当时汉朝有坦白从宽的规定,于是刘孝果断决定自首,将父亲谋反的事实供认不讳。

至此衡山王的谋反计划彻底败露,刘赐自杀,相关参与谋反者全部被灭族。

太子刘爽因为不孝罪名属实被斩首,王后徐来则被查出使用巫蛊之术杀害前王后,也被处死。

次子刘孝因为检举有功被免罪,不过他的太子之梦也完全破灭。

因为朝廷废除了衡山国,将其改为了中央直属的衡山郡。

刘赐雄心勃勃的谋反大计,就这样在内斗中化为了泡影。

纵观刘长父子三人的历史,可以发现他们谋反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性格中的狂妄,计划的破产也都是因为行事的草率,而刘安和刘赐更是因为内部矛盾导致其自取灭亡。

由此可见,对自身的明确认知和沉着稳健的行事态度,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而一个团队只有消弭矛盾,上下一心,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无往而不利。

刘赐是汉朝的什么人?

刘赐是西汉庐江王、衡山王。

刘赐(公元前174年—公元前122年)沛郡丰县(今徐州丰县)人,生于淮南(今属安徽省)。汉朝宗室,西汉庐江王、衡山王。汉高帝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的第三子,淮南王刘安之弟。

刘赐初封为阳周侯。公元前164年,他被汉文帝封为庐江王。公元前153年,七国之乱后,他被改封衡山王。

在刘赐当衡山王期间,他手下的一个谒者(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想到皇帝身边做事,被刘赐发现后,刘赐很恼怒,在史记中司马迁用“恚”表示刘赐当时的心情,恚的意思是忌恨。

刘赐的家庭也很悲惨,家里人都不合,哥哥告弟弟乱伦,父亲告儿子不孝。最后被汉武帝抓住把柄,把他们一家全杀了。

项羽灭秦之后,曾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这十八人最终结局如何?

汉元年(前206年)正月,项羽西入关中灭秦后,尊楚王熊心为义帝,自立为西楚霸王,并代为分封天下,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那么,这十八路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诸侯王,都有哪些作为,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

注:秦朝及汉初采用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

1、汉王刘邦:建立西汉,最终病逝 。刘邦生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或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沛县丰邑人,虽出身农家却不事生产,为人豁达大度,早年曾与信陵君门客张耳交好,秦国统一天下后,出任泗水亭长。后因私自释放徒役,流亡于芒砀山,陈胜吴广起义后,集合三千子弟起兵响应,后投奔反秦义军首领项梁。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刘邦率军进入关中,接受秦王子婴投降,“鸿门宴”后受封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地区。后听从韩信建议,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杀回关中,遂与项羽争夺天下,击败项羽之后,于汉五年(前202年)称帝于汜水北岸,建立西汉王朝,称帝后,刘邦在采取“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在恢复国力的同时,陆续消灭臧荼、韩王信、韩信等异姓诸侯王,最终于汉十二年(前195年)四月病逝,享年六十二岁(另说五十三岁)。

2、雍王章邯:被刘邦所灭,自尽而亡 。秦二世时担任少府,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叛军攻入关中,章邯建议赦免骊山刑徒,派他们去迎击叛军,并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率领骊山刑徒击败叛军,多次击败陈胜、魏咎、田儋、项梁等义军,后在“巨鹿之战”中战败并投降项羽,后随项羽入关,获封雍王。

项羽分封章邯、司马欣、董翳,本是希望他们能够守住关中,将刘邦困死在蜀地和汉中。汉元年(前206年),刘邦采用韩信的计策重新杀回关中,章邯仓促迎战惨遭战败,被迫退守废丘,在汉军的围攻之下,章邯于汉二年(前205年)六月城破自杀。

3、塞王司马欣:被刘邦所灭,自刎于汜水 。曾为栎阳狱吏,秦末时期获封长史,率军随章邯作战,“巨鹿之战”中曾返回咸阳求援,失败后劝章邯投降项羽,并随项羽入关。秦亡之后,项羽大封天下,司马欣获封塞王,建都栎阳,管辖关中东部。

刘邦重入关中后,司马欣兵败投降,汉二年(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之战”中战败,司马欣再度叛汉降楚。汉三年(前204年)十月,与刘邦在前线对峙的项羽,因为粮道被断,被迫回军攻击项梁,留曹咎、司马欣等驻守成皋,曹咎被刘邦激怒出兵攻打刘邦,兵败于汜水,司马欣自刎而死。由于司马欣反复无常,刘邦对其极为恼恨,在其自尽之后,将其尸首带回栎阳斩首。

4、翟王董翳:被刘邦所灭,自刎于汜水 。秦末担任都尉,后奉命随章邯与起义军作战,“巨鹿之战”后与章邯一起投降项羽,后随项羽入关,获封翟王,建都高奴(今陕西延长县),管辖关中北部。

汉二年(前205年),刘邦重新杀入关中,翟王董翳兵败后投降刘邦。董翳应该与司马欣一样,在“彭城之战”后又转投项羽,后在汉三年(前204年)的“成皋之战”中,随曹咎作战的董翳由于兵败,与曹咎、司马欣一起自刎于汜水。

5、西魏王魏豹:两度投降刘邦,后被周珂所杀 。魏豹原为魏国公子,魏国被灭后流落民间。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魏豹与兄长魏咎投奔陈胜,后陈胜派周市攻陷魏地,封魏咎为魏王。章邯击败陈胜后,魏咎自尽,魏豹转投楚王熊心,又率兵攻占魏地二十余城,因而获封魏王,后随项羽西入关中。汉元年(前206年),项羽大封诸侯时为了腾地方,将魏豹迁徙至河东郡,号“西魏王”。

汉二年(前205年)三月,重新一统三秦的刘邦出关攻楚,魏豹见刘邦势大,遂转投刘邦,并与刘邦一起参加“彭城之战”。刘邦兵败之后,魏豹认为刘邦必败,遂以探亲为由返回封地叛汉自立。同年秋,为防止两线作战,刘邦派韩信、曹参、灌婴等攻打魏地,魏豹兵败投降,后与御史大夫周珂一起驻守荥阳。汉三年(前204年)八月,楚军围攻荥阳,周珂以“反国之王,难与共守”为由,杀死魏豹。

6、河南王申阳:转投刘邦,下落未见于史料 。申阳原为张耳宠臣,随张耳一起拥立赵王赵歇。“巨鹿之战”后,申阳率军攻陷河南地区(今洛阳一带),在迎接项羽南下后,随其一起西入关中。项羽大封天下时,将韩地分为河南、韩两部分,申阳获封河南王,建都洛阳。

汉二年(前205年),一统三秦的刘邦率军东出,河南王申阳转投刘邦,此后事迹不见于史料。

7、韩王韩成:项羽不许归国,后被项羽所杀 。韩成乃韩国宗室后裔,秦末反秦势力并起,各国先后自立为王,唯独韩国无王,在张良的劝说之下,项梁遂立韩成为韩王,后韩成虽然率军夺取了几座城邑,但因自身实力太弱,不久又被秦军击败,只得率军在颍川一带游击作战。项羽大封天下时,将韩地一分为二,韩成获封韩王。

诸侯受封完毕后各自归国,但项羽却以“(韩)成无军功”、“(张)良从汉王”为由,不许韩成归国,将其带回了彭城,并废为侯。汉元年(前206年),得知刘邦重入关中,项羽将韩成杀死,改立郑昌为韩王,让其西拒刘邦。

8、殷王司马卬:战败投降刘邦,死于彭城之战 。秦末时期,司马卬曾为陈胜麾下武信君武臣部将,曾随武臣率军攻略赵地。“巨鹿之战”前后,司马卬率兵平定河内地区,后随项羽西入关中。秦亡之后,项羽大封天下,项羽将魏地分为西魏、殷两国,司马卬获封殷王。

在刘邦攻掠关中地区时,司马卬先主动反楚,被陈平(此时在项羽麾下)打败后又降楚,不久又被刘邦击败俘虏,遂于汉二年(前205年)三月前后投降了刘邦,并随刘邦参加“彭城之战”,并在此战中身死。

9、代王赵歇:被韩信攻灭,兵败被杀 。原为战国时赵国贵族,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赵王武臣被杀之后,张耳、陈馀拥立赵歇为赵王,“巨鹿之战”中被围困于邯郸。项羽大封天下时,将赵地分为代和常山两国,赵歇被改封为代王,张耳则获封常山王。

汉二年(前205年),陈馀率兵杀回赵地,常山王张耳战败转投刘邦,陈馀重新迎立赵歇为赵王,迁至信都,赵歇则封陈馀为代王。汉三年(前205年)十月,韩信击败西魏王魏豹后,于“井陉之战”中大败赵王歇和陈馀联军,随之攻入赵地,陈馀兵败被杀后,赵王歇逃回信都,刘邦派靳歙、周緤北上攻打,赵歇兵败被杀。

10、常山王张耳:转投刘邦,西汉初病逝 。原为信陵君门客,曾任外黄令,早年便与刘邦交好。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耳转投陈胜,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八月随武臣攻略赵地,并劝武臣自立赵王,武臣被杀之后,又拥立赵歇为王。在“邯郸之战”中与陈馀反目,后接收陈馀兵权,并随项羽入关,后被项羽封为常山王,建都信都。

汉三年(前205年)十月,陈馀向田荣借兵杀回赵地,张耳战败转投刘邦。汉四年(前204年)十月,张耳与韩信一起杀回赵地,平定赵地后被刘邦封为赵王。汉五年(前202年)七月,张耳病逝。

11、九江王英布:彭城之战后转投刘邦,汉初反叛被侄子诱杀 。早年犯罪遭受黥刑,故也称黥布,曾为骊山刑徒。秦末天下大乱之际,英布随番县令吴芮反秦,并娶了吴芮女儿。后来,英布率兵追随项梁作战,项梁死后又归入项羽麾下,因在灭秦战争中屡立战功,项羽大封天下时,将其封为九江王。

汉元年(前206年)八月,英布奉项羽之命杀死义帝熊心。齐地田荣叛乱之际,项羽曾向英布征调军队平叛,英布称病不往,只派了几千人应征。“彭城之战”中,英布再度称病不往,后被刘邦使者随何策反,在被项羽部将龙且击败后,英布转投刘邦。“垓下之战”前,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并命其率兵自九江合攻项羽。

汉十一年(前196年),由于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先后被杀,心中恐惧的英布开始暗中布置,后因部下告密被迫起兵谋反,但旋即被刘邦击败,后被侄子(即吴芮之孙)诱杀。

12、衡山王吴芮:转投刘邦,汉初病逝 。吴芮是秦末时期的百越领袖,曾任番县县令,乃是秦末时期第一个响应农民起义的秦吏,曾出兵横扫扫赣、湘、桂一带,并支持项羽在楚地作战。项羽大封天下时,封其为衡山王。

“楚汉争霸”中,吴芮在洞庭湖一带巡视时,结识好友张良,后在张良劝说下改拥刘邦,并在项羽兵败自杀后,拥立刘邦称帝,刘邦则封其为长沙王,且将赵佗拥有的南海、桂林、象郡也封给了他。汉七年(前201年)冬,吴芮病逝。

13、临江王共敖:奉命追杀义帝,楚汉争霸时病逝 。秦末时期,曾任楚王熊心的柱国,奉命攻打南郡地区。项羽分封天下时,因共敖攻打南郡有功,封其为临江王。

汉元年(前206年),共敖曾奉项羽之命,追杀义帝熊心。汉三年(前204年)七月,临江王共敖去世,其子共尉承袭其王位。在项羽兵败身亡之后,临江国被刘邦回军攻灭。

14、辽东王韩广:因不愿迁往辽东,被燕王臧荼所杀 。原为战国末期赵国上谷小吏,秦末天下大乱之时,曾跟随武臣攻略赵地,后奉武臣之命安抚燕地,结果韩广被燕地贵族拥立为燕王。“巨鹿之战”时,韩广派将领臧荼救赵,项羽分封天下时,改封韩广为辽东王,反而将其部将臧荼封为燕王。

汉元年(前206年),各诸侯王返回封地,韩广因不愿迁往辽东地区,与臧荼发生火并,结果被臧荼所杀。

15、燕王臧荼:拥立刘邦称帝,后因谋反兵败被杀 。臧荼本为战国末期燕国旧将,秦末天下大乱时,归附燕王韩广。“巨鹿之战”时,奉命率兵救援赵国,后拥立项羽为诸侯盟主,并随其西入关中,项羽分封天下时,获封燕王。

汉元年(206年),与辽东王韩广发生火并,杀死韩广后吞并辽东。汉四年(前204年),韩信击杀代王陈馀、平定赵地后,听从李左车的建议,派使者送信给燕王臧荼,臧荼遂转投刘邦。汉五年(前202年),项羽乌江自刎后,臧荼拥立刘邦称帝,后因刘邦大肆捕杀项羽旧部,臧荼恐惧之下起兵反叛,最终兵败被杀。

16、胶东王田市:被叔叔田荣所杀 。本为齐国贵族之后,秦末时期其父田儋起兵反秦,田儋被章邯击杀后,齐人拥立齐王建的弟弟田假为王,田儋的弟弟田荣则起兵将田假轰走,改立田儋之子田市为齐王。项羽分封天下时,将齐地一分为三,田市被改封为胶东王。

汉元年(前206年),各诸侯王归国后,田荣不服对田市的改封,遂要求田市不要离开临淄前往胶东就封。然而,田市因为害怕项羽怪罪,还是悄悄跑到了胶东。同年六月,田荣率兵追至胶东,杀死田市后,自立为齐王。

17、齐王田都:被田荣赶跑,下落未见于史料 。本为田儋、田荣的副将。当初,田假被田荣击败后,逃走投入楚国,田荣要求交出田假,楚国对此置之不理,因此田荣并未跟随项羽入关,但副将田都却背叛田荣,跟随项羽入关,后获封齐王。

汉元年(前206年)五月,不服项羽分封的田荣起兵反叛,率兵攻打田都,田都败逃西楚,此后事迹不见于史料。

18、济北王田安:被田荣所杀 。田安乃是齐国最后一位君主齐王建的孙子,秦末天下大乱之际,田安也笼络了一些兵马。“巨鹿之战”时,田安率兵攻下济北数城,并率部投奔项羽,随其西入关中。项羽分封天下时,田安获封济北王。汉元年(前206年),田荣返回封地后,田荣率兵攻打田安,田安兵败被杀。

如上所述,这十八路诸侯王虽然割据一方、拥兵自重,但除了汉王刘邦、常山王张耳、衡山王吴芮等少数诸侯王之外,其余下场大多不好。

西汉衡山王谋划反叛,为何被亲儿子告发?

西汉时的列侯中,刘赐算作较为奇怪的一个了。衡山王刘赐往往知名,是由于他是一个典型性的侵吞农户农田的“坏人”,并且更关键的是,他把汉武帝刘彻作为了仇人,与心腹奚慈、张广昌合谋,每天请人看星象学,方案着要造反,可谓是“谋情”。但是为何最终又没有取得成功呢?这是由于,他竟然被自身的孩子揭发了。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当爹的当上皇上,孩子当然是“太子”,为什么闹得父子反目呢?里边的小故事真是是部精彩纷呈的乱伦剧。

太子刘爽:“我”和后妈的爱恨情仇

衡山王和其他列侯一样,有一堆媳妇和一堆小孩。在其中,衡山王后乘舒生了三个孩子,分别是衡山国太子刘爽,曾孙刘孝和女儿刘无采。很有可能是由于人体缘故,王后乘舒很早已过世。帝王家从不缺渣男。因此,她的部位迅速就被衡山王的宠姬徐来承继。这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徐来也很是有志气,一口气连生了四个小孩,稳坐王后之职。帝王家也从不缺擅于妒忌的女性。徐来的部位坐得稳,有些人却不开心,她便是佳人厥姬。

厥姬看自身年轻漂亮,也有兄弟俩,居然不可以做王后,逐渐恨到了徐来。充分考虑自身一个人应对不上徐来,因此,厥姬逐渐欺骗年青的太子刘爽。对刘爽说,“太子,你了解你的妈妈怎死的吗?全是被你的后母徐来咒死的。”太子一听,果真逐渐恨到了徐来。

有一次,徐来的亲哥哥来拜会衡山王,结果居然被太子砍了一刀,差点没有了生命。此后,王后徐来完全恨到了太子。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亲人,也是为了更好地自身的孩子能当太子,徐来用毒计,说太子危害自身的家庭保姆,结果太子被衡山王痛打了一顿。此后,徐来和太子的冤仇愈来愈深了。

为了更好地不许徐来老是排挤整理自身,太子想想许多鬼主意,历经悠长的心理状态抗争,太子刘爽决策舍生牺牲自己,去找徐来。

一大早,太子就找徐来饮酒,徐来不太好明着回绝,也想看看另一方的牌面究竟是什么。可一到宴席上,却发觉了不太对。太子就请了自身一人。一开始,太子还能恭恭敬敬地表明要和徐来合好,徐来也信了,两个人逐渐开怀畅饮。没想到,太子居然借着半醉的情况下,一臀部坐着了徐来的大腿根部上,红着眼睛说,“徐来,我想与你困觉!”

徐来哪见过这场景,好家伙,年青人不讲武德,欺负人这一拥有四个娃的王后。因此,赶紧冲破太子家中,去禀告衡山王。那麼,结果怎样呢?先不要着急,为了更好地表明前因后果,大家再聊说太子的侄子。

次子刘孝:爸爸的快乐,我也想体会到

听闻太子想占据徐来,太子的侄子刘孝或是尤其发火的。他和姐姐刘无采自小就被徐来收留了,衣禄生活起居全是徐来筹备,因此 更喜欢王后徐来。见到亲哥哥老是对于徐来,刘孝就气小一处来。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刘孝的欲望也越来越大,他觉得,大伙儿全是世子,为何亲哥哥就能做太子,自身只有做准备太子。因此,逐渐合谋徐来一起贬低自身的亲哥哥。

日子渐长,徐来逐渐轴力自身的三个儿子。她想让自身的孩子做衡山王。因此,徐来逐渐在私下里方案把刘孝也干掉。但是,如何手里不沾血地干掉刘孝呢?徐来忽然想起了一招苦肉计,因此,她起先找了一个婢女和衡山王入睡,以后,又让这一婢女引诱刘孝。这件事情又留有了一个祸患,结果如何呢,大家往后面看。

刘无采:我的生活我做主

西汉时的皇宫女士,日常生活并并不是平淡如水。衡山王的女儿,太子和刘孝的亲妹妹刘无采在这些方面就十分玩得开。一开始,刘无采并没有那么豪放。就由于犯了一些不正确被婆家休了,这才开始了五彩缤纷的日常生活。刘无采返回家中以后,起先和男奴仆在一起,以后又和爸爸的门客在一起,真是便是西汉时的尤其女士。

但是,亲妹妹刘无采的私人生活,让太子哥哥刘爽了解后,气小一处来,一直找机遇经验教训一番。这却引来刘无采的憎恨,不仅和儿子断绝关系,还添加了后妈徐来的势力,把握机会就一起贬低自身的亲姐姐。

有一次,衡山王病了,太子称病没有去探望。有谁知道,刘无采居然协同弟兄刘孝和王后徐来,一起诬陷太子装疯卖傻。衡山王大怒,决策毁掉太子。徐来了解太子完全打入冷宫,因此逐渐找婢女引诱刘孝,想把刘孝一并去除。没想到,太子知道,为了更好地不许徐来再欺压自身和刘孝,决策和徐来开展挑明。这就返回了大家第一部分讲的太子和徐来热情饮酒的小故事。

徐来向刘赐状告后,衡山王一听太子要强暴王后,急得大怒,连称要击败太子。有谁知道,太子也是很强势,直接说,“爸,你也无需打我了。老二刘孝与你婢女在一起,我表妹和奴仆在一起,您老就好好吃饭吧,我要去京都告大家造反了。”但是太子跑不了多远就被衡山王追回关入牢房,但是却跳开了太子的侍者。就是这样,一群汹涌澎湃的状告团队从淮南市考虑,直通北京长安的汉武帝刘彻眼前。

多说无益,衡山王造反的事也东窗事发了,他判刑造反而自杀。刘孝由于违背伦理道德被杀,王后徐来被拖累而死,太子刘爽也是由于大逆不道之罪被处决。就是这样,奋不顾身的衡山王一家把自己瞎折腾没有了,衡山国也立即撤销。汉武帝刘彻把衡山王全家人解决的一个整洁。

好好地的一个大家族,却由于冲动、愚昧、贪欲而被祸及全族,可以说遗憾、嗟叹。古代人曾说:修身养性、施政、齐身,有一定的心愿是好事儿,但德不配对,终究会殃及。当然,即便她们全家人团结一致,也不太可能应对得了汉武帝刘彻。终究,这名杰出的君王,并不是省油的灯的,看一下他整理匈奴人的战事就懂了。

西汉衡山王想造反,怎么先被亲儿子告发了?

西汉衡山王谋反衡山王,却被自己亲儿子告发衡山王,这事就是好大一出西汉藩王宅斗大戏,可以说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衡山王的骄奢淫逸和骨肉相残残酷一面。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统治衡山王的时候,天下只设郡县,不再分封诸子。结果秦二世篡位的时候,把自己兄弟姐妹们一网打尽。所以刘邦创建汉朝后,吸取经验教训,把自己的兄弟、子侄们都派到各地去当藩王,为大汉镇守江山。他最小的儿子刘长,就被封为了淮南王。

淮南王刘长他又生了四个儿子,其中第三个儿子叫作刘赐。刘赐因为是王子皇孙,首先被封为阳周侯,后来被叔叔汉文帝封为庐江王。汉景帝年间的七国之乱后,刘赐又被改封为衡山王。

说起淮南王这一支,可能真是有反骨基因,父子兄弟持续造反。当初第一代淮南王刘长,暗地里和匈奴、闽越相勾结,试图谋反叛变,最后被汉文帝拘禁,被迫绝食而死。第二代淮南王刘安,也就是衡山王的哥哥,他才华横溢,因为父亲之死一直对朝廷心怀怨恨,也试图谋反,最后被汉武帝消灭。

衡山王刘赐因为是刘安弟弟,本来也要被连坐,汉武帝大手一挥想放过他。不过武帝愿意放过他,有人却不愿意,这个人就是衡山王的亲儿子、衡山国太子刘爽。父子之间的问题也很简单,就是小老婆挑拨离间、父子相互看不顺眼,最后矛盾爆发到顶点,刘爽豁出去点燃火药桶。

原来刘赐的原配王后乘舒生了两个儿子刘爽和刘孝,作为嫡长子,刘爽当然是毫无疑问的衡山国太子。不料乘舒死得早,刘赐又立姬妾徐来当了王后。徐来自己也有儿子,她就想玩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于是极力挑唆刘爽和刘孝兄弟俩个内斗,她首先做的就是拉偏架,拼命踩太子捧刘孝。

这招非常成功,衡山王刘赐越来越讨厌太子,越来越喜欢刘孝。如果刘孝上位了,徐来这么做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要急,宅斗高手她还有后手,那就是引诱刘孝和衡山王的侍妾通奸。这事只要一曝光,刘孝当然也就废了。刘爽这时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病急乱投医打算勾引继母徐来,被徐来告发给衡山王。衡山王大怒,气急的刘爽把家里这些丑事抖落得一干二净,打算逃跑,被衡山王抓回来关了起来。

就在形势越来越走向徐来计划好的轨道时,专心宅斗的她却不知道志大才疏的衡山王有多愚蠢。淮南王造反时,才华能力和实力远不如兄长的衡山王,他也在忙着结交宾客,找了一大堆看星望气的神棍,一起策划谋反大业,他们私下制作了很多兵器,连天子玺印和将相的印章都做好了。

最为荒唐的是,淮南王一边忙着谋反,一边还在忙宅斗,他上书朝廷要求废掉刘爽另立刘孝。要知道这会朝廷正在严肃处理淮南王谋反事,这时被逼上梁山的刘爽派亲信告发父亲衡山王谋反的不法事,气急败坏的衡山王知道后,也赶紧上书告发儿子不道应该被弃市处死。

就这样,因为衡山王家斗得这么热火朝天,汉武帝成了那个坐收渔翁之利的最大赢家。衡山王因为谋反被迫自杀,王后徐来、太子刘爽、刘孝等都弃市处死,官员和宾客参与谋反者灭族,衡山国被除,设为衡山郡,从此直接归朝廷管理。

衡山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衡山王维荣、衡山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