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铁穆耳,以及铁穆耳_元成宗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一、司马臧,司马臧是司马遹的儿子,是西晋惠帝的孙子,当时因为皇帝害死了太子司马遹。然后有人乘机发生政变,所以就让还没有长大的司马臧登位。
二、司马尚,司马尚是司马臧的弟弟,因为当时司马臧上位之后,因为年纪太小,也就变成了权臣之间的棋子,所以不久被害死了,在之后也就由司马尚登位了,不过司马尚登位不久之后也去世了。
三、萧昭业,萧昭业是萧长懋的儿子,由于萧长懋没有活过他的父亲,所以就把萧昭业立为了皇太孙。在萧长懋死后不到一年,萧昭业的祖父也去世了,随即萧昭业登位。
四、李重照,李重照是唐高宗的孙子,不过在李重照被立为了皇太孙的时候,李重照的父亲还健在。这是因为唐高宗担心自己的江山社稷,而去做的准备。
五、完颜亶,完颜亶是完颜斜的儿子,是完颜晟的孙子。因为完颜斜的早逝,所以经过各位大臣的建议,就把完颜亶立为了皇太孙。
六、完颜璟,完颜璟是完颜雍的孙子。在公元一千一百八十九年的时候,完颜雍的儿子去世,之后在次年就把完颜璟立为了皇太孙。
七、铁穆耳,铁穆耳是忽必烈的孙子,是真金的儿子。因为太子真金早早离世,而忽必烈一直没有确定继承者,所以就将旧溪给了铁穆耳。
八、朱瞻基,朱瞻基是朱棣孙子,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也是在,太子没有去世的情况是被立为的皇太孙,再后来,他和他的父亲统治下的那个时期被称为“仁宣之治”。
九、朱允炆,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他是在他的父亲朱标去世之后被立为了皇太孙,之后登位史称“建文皇帝”。
在这九个皇太孙里面最出色的应该是朱瞻基了,因为只有他是凭借之能力坐上了皇太孙的位置,还帮扶了自己的父亲稳住太子位置,在他登基之后也是有着很大的作为。
唐、宋、元、明、清是我国古代最后铁穆耳的五个朝代。从公元618年唐朝的建立到公元1912年清朝的灭亡铁穆耳,将近1300年的 历史 。其中唐朝有21位皇帝,宋朝有18位皇帝,元朝有11位皇帝,明朝有16位皇帝,清朝有12位皇帝。下面就来简单的盘点一下这五个朝代的第二位皇帝。
话说李世民刚出生时,有位会看相的先生来到家中对其父说铁穆耳: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当这位先生看到李世民时又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于是李渊用济世于民为儿子取名为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从小就很聪明,擅长骑射,少年时就从了军。父亲李渊曾是隋朝官员,母亲是北周的皇族。李世民曾在雁门关营救过隋炀帝杨广。晋阳起兵后,李渊封李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领兵攻入长安。
李渊称帝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迅速平定了各地的割据势力,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玄武门之变后,唐高祖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对内以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拓土,开创贞观之治。铁穆耳他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与北方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民族尊称其为天可汗。铁穆耳他的文治武功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宋太宗赵光义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他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弟弟,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为赵炅。后周显德七年参加陈桥兵变,拥立哥哥赵匡胤为皇帝。
赵光义在宋太祖时期先后做过殿前都虞候、开封府尹、中书令等许多官职,后来被宋太祖赵匡胤封为晋王,位列宰相之上。话说有一天晚上,宋太祖召赵光义到宫中喝酒,第二天清晨时,宋太祖赵匡胤忽然驾崩,紧接着赵光义就继承皇位了,是为宋太宗。
赵光义登基后封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为节度使和郡王、赵德芳为节度使,封宋太祖的三个女儿为国公主,封弟弟赵廷美为开封府尹和齐王,同时包括宋太祖的旧部等都得到了加官进爵。
执政期间,宋太宗为了稳固地位和统一事业,他南征北战,迫使吴越王和陈洪进等割据势力纳土归附。他亲征太原灭掉了北汉,基本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五代时期的分割局面。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太宗两次攻辽,均遭到了失败,此后对辽便采取了守势。
铁穆耳是元朝建立后的第二个皇帝。铁穆耳的祖父是元世祖忽必烈,父亲是皇太子真金。铁穆耳年少之时,他的父亲真金因为禅让之事抑郁成疾而死。
公元1293年,元世祖忽必烈将原来属于铁穆耳父亲真金的皇太子印玺宝授给铁穆耳,间接地表明了传位给铁穆耳的意图。
公元1294年,忽必烈驾崩,铁穆耳即皇帝位,是为元成宗。铁穆耳登基后,下诏减免赋税,整顿国内军政,停止对外战争,使 社会 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和。
元成宗铁穆耳在位期间,其主要成就是击败了西北叛王海都、笃哇等,确立蒙古帝国地位,奠定儒学统治地位。但从他在位初期时,就基本上保持了守成之局。铁穆耳晚年患病,朝政日渐衰败,于公元1307年驾崩。
话说明惠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就下落不明,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被烧死,所以他最终的命运至今仍然是一个迷。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他的父亲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直接就接了他爷爷的班,成为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为明惠帝,年号建文,故称建文帝。
朱允炆少年聪慧,从小就熟读儒家经书。他为人孝顺,性格和父亲朱标一样温文尔雅。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分封诸子为藩王,建文帝即位后,他的这些藩王叔叔们势力过大,对朱允炆的中央朝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就这样,深感焦虑的建文帝登基以后便开始削藩。
公元1399年,朱允炆的皇四叔、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靖难,誓师与朝廷对抗。最终燕王朱棣造反成功。当朱棣攻入皇宫后,只见到了几具烧焦的残骸,最终,朱允炆的皇位被叔叔夺取。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清朝的第二位君主,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从小就受到努尔哈赤的喜爱,经常跟随父亲和兄长狩猎和征战。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承了汗位,皇太极刚继承汗位时,那时候还不叫大清,而是叫后金,十年之后的1636年,皇太极才在盛京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即位之初,皇太极就开始着手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两次征伐朝鲜,迫使朝鲜臣服于清朝。为了削弱明朝,他重用汉将,志在夺取全国的政权。于公元1643年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庙号太宗。
(完)
谈起古代皇帝铁穆耳的继承铁穆耳,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儿子继承父亲的皇位,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的,有的皇帝就是跳过儿子传位给孙子的,最著名的就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的例子了,除此之外,元朝的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也是直接传位给孙子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导致很多人都不知道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的父亲到底是谁,其实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太子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
首先,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本身没有当过皇帝,铁穆耳他的皇帝尊号也是铁穆耳他的儿子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继位以后,给他追封的。当初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本身是很受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的赏识的,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不仅仅是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的嫡长子,而且还是最具有能力与才华的皇子,所以大家都觉得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应该传位于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
其次,也正是因为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太能干了,所以导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对他也有一定的戒心,尤其是后来有大臣直接上书建议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禅位给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这不仅仅导致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很不满,而且也导致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因此而郁郁而终了。
最后,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的儿子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被立为皇太孙,并且成功继承了皇位,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也将自己的父亲追封为皇帝了,只是因为元裕宗孛儿只斤·真金没有真正当过皇帝,所以很多人对他都不太了解。
元朝皇位继承顺序是:
1、孛儿只斤·忽必烈: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2、孛儿只斤·铁穆耳: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元朝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元世祖忽必烈之孙、皇太子真金第三子。母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
3、孛儿只斤·海山: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元朝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裕宗真金之孙、顺宗答剌麻八剌之子、成宗铁穆耳之侄。母亲是昭献元圣皇后答己,弟弟是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4、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元裕宗真金之孙、元顺宗答剌麻八剌第三子、元武宗海山同母弟 。
5、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元仁宗嫡子。大德七年出生,延祐三年立为皇太子,延祐七年三月即位,时年17岁,次年改元“至治”。
6、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位大汗。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裕宗真金之孙,元显宗甘麻剌之子。
7、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元朝第七位皇帝,大蒙古国第十一位大汗。阿速吉八是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与八不罕皇后所生之长子。
8、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蒙古帝国大汗、元朝第八位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1328年10月16日—1329年2月27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在位时间共计四年。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次子,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㻋之弟。
9、孛儿只斤·和世琜:
孛儿只斤·和世㻋,即元明宗,是元朝第九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三位大汗。元武宗长子,元文宗之兄,元宁宗、元惠宗之父。
10、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蒙古帝国大汗、元朝第八位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1328年10月16日—1329年2月27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在位时间共计四年。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次子,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㻋之弟。
11、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元朝第十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四位大汗,元明宗次子。天历三年二月乙巳日,被封为鄜王。至顺三年十月初四,卜答失里皇后奉文宗遗诏拥立年仅7岁的懿璘质班在大都大明殿登上皇位。
12、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大蒙古国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迈来迪。
在元世祖忽必烈去世之后继承皇位的人是元成宗铁穆耳。据史籍记载,忽必烈共有十个儿子,其中年纪最长的为孛儿只斤·朵儿只。不过此人并非嫡出,且在元朝尚未建立之前便已英年早逝。朵儿只逝世之后年纪仅次于他的真金便成为了忽必烈的长子,与此同时他还是嫡子。凭借这嫡长子身份,真金于至元十年被立为皇太子。
真金的太子之位坐得并不安稳。其中在至元二十二年时朝中有一名叫答即古阿散的人探知南台御史曾写下一封内容为“帝春秋高,宜禅位于皇太子。”的文章。真金因心知忽必烈无意禅位而在听闻此事之后深觉惶恐,此章也因此秘而未发。而答即古阿散在得知此事之后便想借此将真金拉下台,于是就差人前去拿此章意欲将此事上告给忽必烈。但是御史台都事得知之后先一步向忽必烈坦白了这件事情,之后当朝丞相又带头谢罪,忽必烈的怒气因此得到缓解。
之后答即古阿散不仅没能扳倒真金,反而还坐奸赃论死。不过真金因为这件事情日夜忧虑,还因此成疾,最后还因此病故。真金去世之后忽必烈并未再立太子,而身为真金嫡长子的甘麻剌则被大多数人默认为正统皇位继承人。话说忽必烈虽然没有明确将甘麻剌立为皇太孙,但是他专门为其设立“内史府”的举动还是体现出了他是有意将皇位传给这个孙子的。
但是相比起这个长子,身为真金正妃的阔阔真却更为喜爱第三子铁穆耳。至元二十四年的时候,铁穆耳受忽必烈之命带兵前去攻打叛王哈丹,因表现出色而渐得忽必烈重视。至元三十年,铁穆耳正式被授予皇太子宝。第二年正月忽必烈逝世,铁穆耳在其母妃以及多位朝中大臣的助力之下顺利登上皇位,是为元成宗。
历史上将皇位直接传给孙子铁穆耳的帝王有南齐武帝萧赜[zé]、辽道宗耶律洪基、元世祖忽必烈以及明太祖朱元璋等人。
南齐武帝萧赜传位给孙子萧昭业
萧赜子嗣多达二十多人,其中年纪最长的是萧长懋。萧长懋于482年被萧赜立为皇太子,但是未及登基便英年早逝,逝世时间为493年。不过萧赜在萧长懋去世之后并没有在剩余子嗣之中重新择选储君,而是将身为萧长懋长子的萧昭业册封为铁穆耳了皇太孙。不久之后萧赜病危,垂危之际他留下诏书让萧昭业即位。待他病逝之后,萧昭业遵循诏书即位。
辽道宗耶律洪基传给于孙子耶律延禧
辽道宗耶律洪基生前就只有一个儿子,即耶律浚。耶律洪基对这个儿子非常宠爱,其原因不单单只是因为耶律浚是其独子,同时也是因为耶律浚十分聪慧。1064年时年幼的耶律浚被明确为储君,然而1077年的时候他却因他人的陷害而遭贬为庶人。此后不久,时年二十二岁的耶律浚被害身亡。而身为他儿子的耶律延禧则在1091年被立为太子,后于1101年即位。
元世祖忽必烈传位给孙子铁穆耳
元世祖忽必烈在1273年的时候将身为其嫡长子的真金立为了储君,但是真金后来却因禅位风波而于1285年抑郁而终。在他去世之后,忽必烈久久再未册立新太子。当时朝堂之上很多朝臣都认为身为真金长子的甘麻剌应该最有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但是忽必烈却在1293年时将皇太子宝授予真金第三子铁穆耳。待忽必烈逝世之后,铁穆耳在其生母以及伯颜等朝臣的帮助之下顺利即位。
明太祖朱元璋传位给孙子朱允炆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最初的太子人选是皇长子朱标。朱标此人生性仁厚,不管是朝臣还是其兄弟对他都较为信服,朱元璋对他亦是十分喜爱。然而谁也不曾料想到他会在1392年因伤寒而病故。在朱标病逝之后,朱元璋将品性十分接近朱标的孙子朱允炆立为了皇太孙。
关于铁穆耳和铁穆耳_元成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