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拱门

金汇小助手 网友投稿 2023-03-21 40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拱门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报恩塔是中国的古董吗?

报恩塔

[明]张岱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信属鬼工。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翻译:

报恩塔是中国的一大古董,永乐年间的重大陶瓷器。这座塔建于永乐年初,没有明成祖开国时的雄心,人力物力和令行禁止,加上胆识智慧足以掌控此塔,是不可能建成的。

塔中上下有金刚佛的金身千百个,每一个金身都是十数块琉璃砖砌成的,衣服上的皱褶不差一分,面目不差一毫,须发眉毛不差一忽,榫头严丝合缝,确是鬼斧神工。

听说烧制时,同时完成有三座塔,其中一座为成品,另外两座埋了起来,用编号标记清楚。如今塔上有一块砖损毁,只需报告砖的编号给工部,就发掘一块砖补上,就像原生的一般。

每夜塔上必定点灯,一年要消耗若干斛油。

天日转晴,细雨雾霭,摇摇曳曳,有奇怪的光影在塔顶出现,就像塔上香烟缭绕,半天才散去。

永乐年间,海外说着不同语言的人来自一百多国家,一旦看到报恩塔,必定顶礼膜拜大加赞叹后离去,说这是海外四大洲所没有的。

扩展资料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大报恩寺,是大报恩寺的核心建筑,高78.2米,九层八面,周长百米。这项工程耗时近20年,使用的匠人和军工达10万人,耗资248.5万两银子。塔建成后,9层内外共设篝灯146盏,每盏芯粗1寸左右。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被称为“天下第一塔”。

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

明成祖建大报恩寺塔,为世界奇迹

大报恩寺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南京三大寺。大报恩寺的具体地点在南京(古称金陵)城南的东长干里、现今的雨花路东侧,民间传说,早年这里有「 ”异气”。其前身是三国时吴王孙权建的阿育王塔。南北朝时,崇佛的梁武帝萧衍对塔作了改造,复建长干寺,易名长干塔。塔建成后顿现祥光,遂成为佛门宝地。宋天禧年间,又改为天禧寺,后建圣感塔。 南京大报恩寺塔 建大报恩寺 报答父母大恩大德 为何明成祖朱棣选此地建寺呢?「 ”报恩寺”顾名思义就是为报答恩情建造的寺庙,据《明太宗实录》等记载,永乐二十二年春三月,天禧寺将建成,明成祖赐名「 ”大报恩寺”,并亲制碑文。根据碑文,明成祖要报答的是父亲明太祖朱元璋和母亲马皇后,因为他们「 ”开创国家,协心致理,德合天地,功在生民,至盛(圣)极大,无以复加”。 明成祖朱棣著衮龙袍像 事实上,早在永乐十一年,明成祖就在《重修报恩寺敕》中说了要建造大报恩寺来报答父母的大恩大德之心。不过,后人认为朱棣要报答的可能是他的生母杠妃,因为大报恩寺的大殿就是杠妃殿。 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朱棣靖难起兵前曾向马皇后发誓,如果当上皇帝后,便建一寺塔报答。在兵渡长江时,江中忽然涌出一座宝塔,朱棣想到起事前的誓言。 当了皇帝后第二天出现一起怪事,天禧寺突然发生大火灾。有人报信给朱棣,朱棣听说后让人不要救火,结果大火把寺院烧得一干二净。火灭后,朱棣命人把寺址上所有灰烬杂物全部铲净扔到长江里,在原址重新建寺建塔,即大报恩寺和大报恩寺塔。 约翰柏纳费歇尔冯埃尔拉赫于1721年出版《Plan of Civil and Historical 规模宏大 施工考究 从朱棣亲自拟就的《御制大报恩寺左碑》看,朱棣的想法里还是考虑到这里的「 ”佛缘”。「 ”辉焕一新,重造浮图,高壮坚丽,度越前代,更名为‘大报恩寺’⋯⋯”但不管朱棣建寺的真正用意何在,金碧辉煌的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是按照皇宫的标准建造。 修造大报恩寺由下西洋的郑和等人担任监工官,因其中间几次下西洋,因此工程进展缓慢,历时十九年,在朱棣孙子明宣宗时最终完工。 大报恩寺整个寺院规模极其宏大,有殿阁30多座、僧院148间、廊房118间、经房38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为百寺之首。其中以四天王殿及大殿最是壮丽,下墙石坛栏楯均用白石,雕镂工致。大殿即杠妃殿,非礼部祠祭,终年封闭。 世界七大奇迹之大报恩寺塔 大报恩寺中最为人称道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78.2米,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门框装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塔内外置长明灯146盏,昼夜通明。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并列,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也被视为「 ”天下第一塔”。 大报恩寺塔琉璃构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而「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折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笋合缝,信属鬼工。”每天晚上报恩塔燃灯数十盏,如星光灿烂,十里之外都可以看见。这是何等的壮观! 据说,大报恩寺的建造与古埃及法老的「 ”金字塔”建筑方法很相似,不是用脚手架一层一层搭建,而是「 ”造一层,四周壅土一层,随建随壅,至九层,则亦壅九层,始终在平地建造。及工竣,复将所有壅土除去,而塔身始现。”这样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南京大报恩寺御制右碑 可以说,南京大报恩寺塔代表了中国古代皇家寺院建筑的最高成就,甚至还成为后世部分皇家园林建筑的典范,如北京圆明园。它的建成「 ”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西方人关注大报恩寺塔 永乐时,海外使臣到大报恩寺参观的人员来自一百多个国家,他们「 ”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亲眼目睹大报恩寺壮观瑰丽的欧洲人将其介绍到西方,引起西方人对中国皇家「 ”第一寺塔”的普遍关注和向往,促进了欧洲「 ”中国热”的升温。 1839年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在他的《天国花园》中这样写道:「 ”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文中的瓷塔,就是大报恩寺琉璃塔。 乾隆年间,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描绘的南京大报恩寺塔 乾隆年间,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描绘的南京大报恩寺塔 毁于雷击和战火 这座令人无比赞叹的寺塔在多年平安无事后,于嘉靖四十五年时毁于雷击,「 ”惟塔及禅殿仅存”。这被认为是不祥征兆,有警告新皇帝的天意。 万历年间,「 ”报恩寺佛殿尽毁,一塔尚存,斜向东北。万历庚子年,本寺讲僧弘恩化缘修之,用万金焉。此塔未修之先,早晚日射光彩万状,令人目夺。既修之后,觉光彩顿少。” 康熙三年居士沈豹募款重建,但在1856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尽毁于战火。后来虽然重建,但占地仅方亩,已完全没有以往的壮观和神奇。 2008年8月,在大报恩寺遗址地宫出土的铁函中发现七宝阿育王塔等一系列世界级文物与圣物,内藏「 ”佛顶真骨”。而这让人们再次回想起昔日大报恩寺、塔的辉煌。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关注中华五千年演义,看精彩文章。 微信搜索「 ”五千年演义”公众号,看更多好文。

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是怎么来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有哪些价值?

中国的寺庙也是古代建筑文化里面十分重要的标志之一,而且这类形式的建筑结构跟中国的宗教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这样的体系让佛教这种口口相传的虚幻的物体变成了实体,更受到大家的欢迎。而南京的大报恩琉璃塔就是这样的建筑,它是明朝的朱棣为了纪念母亲马皇后而建的寺塔。它里面不仅有现今最全的经书,还有最后一个佛骨舍利,为大家了解佛教文化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一、大报恩寺琉璃塔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明成祖朱棣的江山是从他的侄子手中夺来的,名不正也言不顺,因为怕朝廷内外民心不服。于是为了稳定民心,朱棣决定修建大报恩寺和琉璃塔来怀念自己的母亲马皇后,以代表自己是正统的身份。可以说朱棣当时花了很大的心思来修建,可惜的是直到他逝世也没有看到修建完成。直到他的孙子继位了以后,前后花了十七年的时间总算是完成了。建好的建筑流光溢彩,十分的美观。宝塔总共有九层和八个面,每一面都有一个门,每一级都有八个拱门,总共九层就有七十二个拱门。而这些门全部都是由不同图案的琉璃砖建成,每个门实实虚虚,隔层错分,含有深意。

二、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价值

除了外观十分华丽之外,里面的设置也带着浓浓的佛教信息。一进入大门就可以看到中国人十分熟悉的佛教人物玄奘。在他的四周有飞天纹琉璃砖,上面雕刻着飞天的仙人,飞天代表着佛教的艺术。在下面着白象,身上背着莲座,这些都代表着佛教中菩萨的仆从和坐骑。除了这些还有着藏经阁这类的独特建筑,里面的经书是现存最完整最齐全的经书。同时还有教教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念珠和舍利等物品和金身卧佛都保存于此。并且这里还藏有全世界最后一颗佛顶真骨的舍利。

南京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可以说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建筑之一,它是当年明太祖为了平稳民心、巩固自己的地位修建了这个寺塔。在晚清时期曾经被摧毁过,现在重新绽放的寺塔给大家带来了浓厚的佛教氛围,里面存有大量的佛教文化,让人们充分的了解宗教文化知识。同时为了让普通大众能接受佛教文化,还加入了现代科技将佛教的场景重现在人们的面前,方便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的佛文化。

苏州地标建筑介绍?

说起苏州地标建筑,最为有名的就是云岩寺、轩辕宫、太仓石拱桥、报恩寺等苏州标志性建筑。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有2500多年历史。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苏州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苏州地标建筑——报恩寺

报恩寺简介:

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是明清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的象征,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

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碽妃而建,其原址有建于吴赤乌三年(240年)的长干寺及阿育王塔,史称“江南佛寺之始”,永乐十年(1412年)重建,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金碧辉煌,昼夜通明。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一百多米通体用琉璃烧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地标建筑——报恩寺

报恩寺建筑历史: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传说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为纪念其惨死的生母碽妃(朝鲜人)而兴建的。在1412年到1431年期间兴建的一组规模庞大,有如宫殿般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地基上先钉入粗大木桩,然后纵火焚烧,使之变成木炭,再用铁轮滚石碾压夯实,木炭上加铺一层朱砂,以防潮、杀虫。寺内有殿阁20多座,画廊118处,经房38间。历时19年,耗银250万两,征调工役10多万人。位于大殿后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建造于永乐十年(1412年),宣德三年(1428年)竣工,九层八面,高达78.2米,甚至数十里外长江上也可望见。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底层建有回廊(即宋代的“副阶周匝”)。塔室为方形,塔檐、斗拱、平坐、栏杆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由于各层传递,所以使用的砖瓦尺寸不一。该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明清时代,一些欧洲商人、游客和传教士来到南京,称之为“南京瓷塔”,将它与罗马斗兽场、亚历山大地下陵墓、比萨斜塔相媲美,称之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也是中国的象征之一。

苏州地标建筑——报恩寺

报恩寺建筑格局:

大报恩寺周长达九里十三步,内有金刚殿、左右碑亭、天王殿、大殿、佛殿、大禅殿、后禅殿、左右观音殿、法堂、祖师堂、无梁殿、伽蓝殿、藏经前殿、藏经殿、左右贮经廊、轮藏殿、禅堂、韦驮殿、经房、东西方丈、三藏殿、钟楼等,僧院一百四十八房,东西画廊廊房一百一十八间,规模极其宏大。寺中还种有郑和自西洋带回的五谷树、婆娑树等奇花异草。当时佛教的十大宗派在寺内都设有讲座,供僧徒任意选修;并雕版印刷了号称“南藏”的大部头佛经六百三十七函五千余卷收藏于寺内。

苏州地标建筑——报恩寺

报恩寺建筑景点:

硕妃殿

大报恩寺大殿俗称硕妃殿,其中供奉有硕妃的碑位,每年由礼部按时祭祀,除此之外终年封闭,不许人进入。

大报恩寺规模宏大,以佛殿(即大雄宝殿,又称硕妃殿)、天王殿、宝塔为主体,包括金刚殿、观音殿、伽兰殿、经藏殿、论藏殿、三藏殿、法堂、祖师堂、禅堂、经房、东西方丈及御亭、左右碑亭、画廊等殿堂;其中画廊有118间,经房38间。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宝塔的建筑极其精美,集明代以前中国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其中以大雄宝殿和四天王殿最为壮丽,下墙、石坛及栏杆,都用汉白玉石砌成,雕镂得非常别致。

整个建筑群的施工都十分精致。地基均用木炭垫底,其方法是先插木桩,然后纵火焚烧,化为烬炭,再用重器夯砸结实,使地质不再迁变,能够承受重压;上面用朱砂覆盖,起到防潮杀虫的作用。当年,郑和还将从海外带回的五谷树栽种在寺内,供人们欣赏。五谷树不但结子如五谷,据说还可以验年岁丰歉。在历史上,人们由参观寺内的五谷树,而追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和郑和不平凡的一生。清陈文述在《五谷树诗》中咏道:“楼船十万泰西回,此树曾随舶棹来。移植远从鹦鹉地,托根终傍凤凰台。种分萧寺双株老,花为丰年几度开。野史纷纷说三宝,貂珰亦自不凡才。”

2004年始,南京市政府开始筹划复建事宜,2007年,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启动前期工作。2008年8月7日南京大报恩寺铁函中阿育王塔的发现,震惊了世界。2008年11月22日下午,鎏金七宝阿育王塔在瘗藏千年之后重现世间。2010年06月12日,南京大报恩寺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被打开,佛顶真骨盛世重光。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大报恩寺琉璃塔在哪里?为何被誉为“世界第七大奇观”?

我国的建筑都是砖木结构,遇到战争和自然灾害,就容易焚毁,南京城就属于这种情况,历次战争,对城市建筑破坏都比较严重,所以,少有古迹遗存。目前尚存的,大都是民国建筑!公元548年,侯景之乱爆发,建康城遭到致命的战争破坏,石头城、东府城、西州城等都成为荒凉之地。陈朝建立之后,建康有一定的恢复。这是她的基因里面自带的,甚至未来可能成为凌驾于西方文化之上的文化。这个属性,也决定了西方文化会永远带着敌意,谨慎与恶意审视中国文化。永远。

需要证据,真实的实物。传说,曾经记载都没有实物可靠。南京建城比较晚,中国600城市历史比南京历史长200多城市。中国城市市区世界遗产最多的是北京南京作为其中之一完全没有问题。2004年,中国古都学会评选出八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至此可以说南京古城的文化历史已经得到了世人的普遍认可。自衣冠南渡、五胡乱华开始,南京就是延续华夏文化复兴的基地,就是承担中华文脉的承重墙,所以每当异族入侵、社会动荡之际,南京就必然受到屠戮,生灵涂炭,城垣尽毁,所以留存的文物较少。

548年梁武帝时,候景叛乱,建康(南京)28万户居民死亡十之八九,按每户两口人统计,至少50万人死亡。南京这座古城历史非常深厚,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市区里有许多旅游景点也都跟历史相关。在市区东部的钟山风景区,就是南京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大部分的国都是敌人进攻的主要方向,而且当时的人根本没有什么文化建筑的保护意识,这就导致绝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

大报恩寺琉璃塔怎么毁的

清军入城后,洗劫了天王府及其他王府和仓库,并纵火焚烧,使金陵遭到了一次浩劫,连明故宫、明孝陵及大报恩寺琉璃塔亦均被毁。

南京的“大报恩寺”,这座寺庙里的琉璃宝塔举世闻名。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是明成祖朱棣为报答父母之恩所建,高80米,9层8面,周长百米。这项工程耗时近20年,使用的匠人和军工达10万人,耗资248.5万两银子。据传,塔建成后,9层内外共设篝灯146盏,每盏芯粗1寸左右。

荷兰人约翰·尼霍夫在1654年跟着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到中国访问,第一个报道了此塔,很快被西方人惊叹为“完美无缺的建筑”,在西方国家被认为足以跟万里长城并称为“世界七大奇迹”。1856年,太平天国占据南京期间,琉璃宝塔毁灭了。

关于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和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拱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