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埃及女法老,以及埃及女神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哈塞普苏女王是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女法老,也是争议最多的一位。有人说她是个心狠手辣的姑姑,摄政夺权,取代侄子。最近的论调认为她是个非常优秀的君主,统治强有力且非常有效。这已是公元前1500年的事情,今天谁也无法断定女法老的真实性格和意图,我们只能在不同的观点之间,绘制个人心目中的女法老。
最有名的是: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约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约前30年8月12日),通称为埃及艳后。是古埃及克罗狄斯·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她让一条毒蛇咬死自己来同时结束自己和埃及的生命(不过,研究却证明她死于屋大维谋杀的可能性更大些)。从此以后,埃及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直到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崩亡。
感谢好莱坞电影《埃及艳后》,顺提一句,法律规定,她先后与自己的两个弟结婚,他们家祖祖辈辈都这样。而且是法律。
女法老不是指王后,是指女国王。埃及只有一位女法老,不是世人熟知的埃及艳后,而是十八王朝的哈特谢普苏特。她是法老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图特摩斯二世的异母姐妹和妻子,图特摩斯三世的养母。图特摩斯二世死后她成为图特摩斯三世的摄政,后来自封为埃及法老,她是女人但每次出现在重大场合都佩戴礼须表现出男性形象。
女法老的形象
哈特谢普苏特自小就对权术十分痴迷,她相信自己才是法老的唯一正统继承人,她一直认为所有的经历都是老天的暗示,在苦心谋划之后,她在公元前1503年正式即位。
哈特谢普苏特,或译哈雪苏、哈采普苏特、哈特舍普苏特、赫雀瑟(意为最受尊敬的),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公元前1479年—公元前1458年在位)。
女法老是国王,女法老或译哈采普苏特,哈特舍普苏特,赫雀瑟(意为最受尊敬的),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公元前1503年-公元前1482年在位)。戴假胡须、身着男装、束胸宽衣、手执权杖、威严无比,这就是古埃及最有权力的女法老的一贯装束。极少有人见过她本人,她的真实相貌和她的传奇故事一样神秘。哈特谢普苏特是开创古埃及一代盛世的第18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一世与王后唯一的孩子。哈特谢普苏特是法老图特摩斯一世与王后阿莫斯之间唯一的嫡女,图特摩斯二世的异母妹与妻子,图特摩斯三世的继母。
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两个,哈特谢普苏特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哈特谢普苏特是毫无疑问的最伟大的女法老,与其说她是古埃及的武则天,不如说武则天是中国的哈特谢普苏特。她不喜战争,提倡经济贸易,让埃及第十八王朝空前富裕繁荣,也正因为有她的奠基,图特摩斯三世才有足够的财力去征服周边各国。
“埃及艳后”是后人送给克利奥帕特拉的绰号,很多人都认为她是红颜祸水,但如果没有她的美貌与智慧,埃及可能会更早就变为罗马的行省。她是一个悲哀的末代统治者,用纤细的双臂挡在历史的车轮前,试图阻止历史的进程,阻止托勒密王朝的覆灭,却注定被碾为尘埃。
第一王朝的美丽奈茨,第六王朝的尼托克莉丝,第十二王朝的塞贝克涅弗鲁,虽然都是掌权者,但只能算是摄政王,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法老。
另外还有阿肯那顿的王后娜芙蒂蒂,阿肯那顿死后图坦卡蒙并没有马上继承王位,中间出现过一个叫斯蒙卡拉的法老。这个法老的身份一直都有很多种说法,我本人比较倾向于他就是女扮男装的娜芙蒂蒂。
即使古埃及的女性地位很高,强大美丽如她们,也只是男人的附属品,甚至连她们的结局都没有真实性。哈特谢普苏特是病死还是被图特摩斯三世谋杀,克利奥帕特拉是自杀还是被屋大维所杀,娜芙蒂蒂神秘失踪的原因是什么,其他几位女王的资料更少,只有寥寥几笔,就写尽了她们传奇的一生。
早在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有一名法老曾大刀阔斧的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通过宗教改革,法老治下的王国的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并间接强化了王权。这名法老名叫埃赫那吞,他所推行的改革也被称之为埃赫那吞改革。
或许是因为埃赫那吞的功绩太过耀眼,以至于掩盖了他身边人的光芒。实际上埃赫那吞的王后纳芙蒂蒂也曾经十分活跃,甚至后来还曾出任过法老一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功绩丝毫不逊色于她的丈夫。
关于纳芙蒂蒂的出身,如今尚且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有声音认为纳芙蒂蒂是当时朝中重臣的后代;也有声音认为是与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同时存在的米坦尼王国的公主。不管是哪一种可能,能确定的是纳芙蒂蒂大概率出身贵族阶级。
在纳芙蒂蒂十几岁的时候,就与埃赫那吞相结识。在埃赫那吞继承法老之位后,纳芙蒂蒂也顺理成章成为了他的王后。在纳芙蒂蒂及其背后家族的辅助下,埃赫那吞才具备了进行宗教改革的能力。
当时古埃及的宗教问题非常严重,具体体现在神庙及其内部的神职人员借助自身独一无二的地位获得了大量的权力,并逐渐威胁到了王权。为了清除神庙的势力并强化中央集权,埃赫那吞及纳芙蒂蒂强行修改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强迫国民改信太阳神阿吞。在此之前,古埃及人普遍信仰阿蒙神,掌握大量权力的神庙自然也就是阿蒙神庙。为了减小改革所要面对的阻力,二人还将都城从底比斯迁至埃赫塔吞。
通过宗教改革,埃赫那吞和纳芙蒂蒂成功削弱了阿蒙神庙及大祭司的势力,在实行对古埃及的统治时不再会轻易受到宗教势力的牵制。并且通过迁都这一手段,还进一步削弱了位于底比斯古城内的旧贵族的势力,进一步强化了王权。
为了避免新的阿吞神庙成为下一个阿蒙神庙,埃赫那吞和纳芙蒂蒂决定自己担任大祭司一职。如此,王权就不会重新受到新的威胁,二人对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统治便可以继续延续下去。
公元前1335年左右,埃赫那吞不知因什么缘故突然离世,较大可能是某种疾病带走了法老的生命。在丈夫死后,纳芙蒂蒂独自一人挑起了大梁,成为了第十八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其实早在埃赫那吞在世时,纳芙蒂蒂的地位就基本上已经与法老平行了。结合古埃及墓葬上的壁画内容及相关史料,可以发现纳芙蒂蒂在埃赫那吞在世时就已经具备了单独行使法老权力的能力,这也是埃赫那吞主动授予她的权力。
需要提到的是,当时的古埃及人并没有在埃赫那吞死后逼迫王后交出权力。这不仅证明埃赫那吞改革确实对古埃及 社会 起到了积极作用,也证明夫妇二人所采取的应当是较为温和的治国方针。 在纳芙蒂蒂的治理下,第十八王朝成功解决了诸多 社会 危机,国民也愈发爱戴这名"女法老"(不确定纳芙蒂蒂是否进行了加冕仪式)。
正当纳芙蒂蒂治下的第十八王朝解决了部分 社会 矛盾,并逐渐向巅峰状态前进时,纳芙蒂蒂的统治却突然终结了。在如今存世的材料中,还并没有发现纳芙蒂蒂统治终结原因的记载。不仅如此,在帝王谷内也并没有发现纳芙蒂蒂的墓葬,甚至连她的木乃伊也都未曾发现,好似人间蒸发了一般。对此,曼彻斯特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讲师Joyce Tyldesley(乔伊斯·泰尔德斯利)在 《Nefertiti》(纳芙蒂蒂) 一文中曾经提到:
按照正常逻辑来说,纳芙蒂蒂的活动痕迹多少应当会被保留,至少不会没有丝毫线索指向纳芙蒂蒂的下落。我们不妨大胆猜想一下:纳芙蒂蒂的活动痕迹很有可能是被人为抹除了。
基于这一猜想,可以推测纳芙蒂蒂有可能是遭到了守旧派贵族的毒手。 换句话说,纳芙蒂蒂很有可能已经按古埃及的礼制正常下葬,但墓葬和木乃伊却被守旧派贵族所摧毁。从后来继任的法老所推行的宗教政策来看,当时守旧派贵族仍具有较大的势力,否则图坦卡蒙也不会宣布废弃埃赫那吞的改革措施并恢复对阿蒙神的崇拜及阿蒙神庙的地位。
在古埃及的众多法老中,纳芙蒂蒂可能并不显眼;但是在女法老中,很难再找到比纳芙蒂蒂的功绩更加突出的女法老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埃赫那吞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多半要感谢纳芙蒂蒂的辅佐。
在许多已经被后人发现的古埃及的墓葬中,常常能够看到壁画上的纳芙蒂蒂的形象。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纳芙蒂蒂对古埃及的影响力应当是巨大的。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才让她成为了守旧派贵族的眼中钉,最终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就算她没有被后来的古埃及法老当作"圣君"膜拜,至少也是"明君"水平。但可惜的是,除了这些壁画,我们已经很难找到其他更多有关纳芙蒂蒂的相关记载和线索了。
参考文献:
【1】《Nefertiti》,Joyce Tyldesley著
【2】《Encyclopedia Britannica》
埃及女法老哈赛普舒特是古代埃及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她是法老图特摩斯二世的王后。法老驾崩后.她与年幼的王子图特摩斯三世共同摄政,独揽大权,于第二年始自称为法老.在她统治的长达22年时间里,国内和国外和平。她在国内大兴土木建造神庙、陵基和其他建筑物;在国外发展贸易,最著名的便是对篷特的军事贸易远征。另外,考古工作证明了她曾有过的几次对外军事活动,规模不大,但是对“女王时期没有任何军事活动"的结论是一个否定。
一,采取措施,巩固自己在国内的统治地位
她为自己的统治寻找理论依据,宣称自己是阿蒙神的女儿,是阿蒙神预先指定的继承人,来巩固她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为此,她编造了许多故事,如她叙述她的出生,是她的母亲睡觉时,阿蒙神走进了她的卧室与之交媾生下了哈赛普舒特,并指定她是埃及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二,哈赛普舒特自认为自己的权力是神授的,因而她统治时期大兴土木,建筑神庙敬神,希求得到神的庇护。
根据有关记载,哈赛普舒特还是王后时,就派遣庞大的远征队到阿斯旺附近的红色花岗岩采石场,采得一块方尖碑石,后来在作法老的第十三年,得到了第二块。这种方尖碑石体积很大,如现存的-块就有九十七点五英尺高。卡纳克神庙是新王国时期重要的阿蒙神庙,十八王朝从图特摩斯一世始,各位法老都投身于卡纳克神庙的建设工作,哈赛普舒特也不例外,她统治时期为卡纳克神庙立过两对方尖碑石,一对立于卡纳克神庙的东区,另一对立在了神庙第四和第五塔门之间的窄廊上。
三,为了获得建筑神庙所需的各种珍贵石料和其他用品,哈赛普舒特多次派出远征队进行国际贸易,其中最主要的是对篷特的贸易远征。
篷特(Punt)位于非洲的东海岸,接近红海的南端,因盛产香木.被普为“香木的产地”(香木主要用于神庙的拜祭)。篷特人属于含米特人种。从古王国起.埃及便与篷特保持着断断续续的贸易关系。同以往一样,哈赛普舒特派遣的贸易远征也是为了取得树胶(没药或乳香)和香木,另外,他们还要带回成船的活的没药树以便在阿蒙神庙的园林中栽种。女王时期.红海和地中海之间还没有开凿运河,所以远征队必须从尼罗河河谷向东穿过沙漠走很长一段陆路,然后再从红海岸的某个港口出发,向南航行。
关于埃及女法老和埃及女神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