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三县桥,以及三县桥介绍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我的大学室友,安徽合肥人,大四毕业后,我们寝室四人一起去合肥玩了,合肥旅游景点特别多,室友事先给我们选择了一些景点,合肥徽园、三河古镇、大蜀山森林公园、包公园、李鸿章故居等,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三河古镇和包公园,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哦~
一、三河古镇
景点介绍:三河古镇是一座典型的水乡古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而得名。古镇内荟萃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古镇特色”。集合了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巷、古茶楼、古民居、古庙台、古战场,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这里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初具雏形,素有“游在黄山,食在三河”之誉。
地址:合肥市肥西县南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内部小景点大致营业时间8:00-17:00
门票:
三河古镇四点联票:45元起(省25元);
三河古镇八点联票:70元起(省50元)
交通:合肥到三河古镇乘车路线:
1、从合肥的南门换乘中心坐小巴去三河。路程在1小时左右。基本全天都有车。很多去那个方面其他地方的车也会途径三河。
2、从南门换乘中心或东流路上乘坐合肥-庐江的大巴,是那种合肥现代的大客车,乘坐舒适(乘坐1路车可以到达南门换乘中心)
3、从南七里站或华联超市那乘坐合肥-三河中巴
玩法推荐:
1、一般从镇中心开始游览古镇,坐长途汽车到三河汽车客运站后,右手转弯步行10分钟,穿过为纪念“三河大捷”而建的大捷门牌坊,便来到镇中心的三拱石桥三县桥,因此处是合肥市的肥西县、庐江县,六安市的舒城县,三县交汇处而得名,桥下流淌着南北走向的小南河。
2、由仙姑楼沿着小南河东岸北行,是青石板铺就的古西街,长500米,曾是古镇历史较繁华的街道,多老字号,比如先前仙姑楼旁边有还在营业的中和祥糕点店。而在这些老字号中,较大的是刘同兴隆庄,内部依旧按商铺的模样布置。此外,在古西街上还可以看看宗贤根雕馆。
3、从三县桥沿着小南河的西岸南行,首先看下河上有1500多年历史的鹊渚廊桥,然后在古南街、万年街两条街上,主要看民居,有杨振宁旧居、孙立人故居、古娱坊、鹤庐(刘秉璋故居)等,名人旧居里都有屋子主人的图文介绍。
二、包公园
景点介绍:包公园,简称包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72号,始建于北宋嘉佑七年(1063年),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园林。包公园占地34.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5公顷,总体布局为开放式,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72号
开放时间:8:00-17:00(夏季17:00停售门票,冬季16:30分停售门票)
交通:
大钟楼站:4、14、27、116、117、121、129 包公园站:6、11、119、154、226
菜场站:109、17 合肥地铁1号线 包公园站
门票:
包公祠:20元/人 包公墓(含清风阁):35元/人 浮 庄:5元/人
联票 包公园(含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50元/人
玩法推荐:
1、包公园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位于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72号,东起马鞍山路、西至徽州大道、南傍芜湖路、北临环城路。占地34.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5公顷,总体布局为开放式,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
2、全园以"历史包公-文物包公-文化包公"来组织游线,以最权威最详实的历史资料陈列、文物展示和戏剧表演向世人展现这位生于斯、长于斯、坐镇开封府的宋代重臣包拯的清正廉洁、执法严明、铁面无私、不畏权贵的人格魅力。
3、全园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了包公 "忠、孝、清、廉"的一生。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了包公园的吸引力,使人们在轻松赏玩中获得难以忘怀的精神收益。
ps:这两个景点充满浓厚的文化历史气息,到合肥必须要游玩的景点哦~
众所周知,位于合肥西南的三河古镇,是省城合肥目前唯一的一处5A级景区,作为合肥5A级景区的独苗,三河古镇有哪些最好玩的景点呢?
今天,我们大鱼号:一起走遍世界暂且给大家介绍6处比较典型的古镇古迹,后续,我们会继续详解,先来看看是哪6处古迹吧。
第一:鹊渚廊桥
三河古镇,古已有之,根据《左传》的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三河古镇就已经形成了城邑,当时这里叫做:鹊渚,后又叫做:鹊岸,这座鹊渚廊桥,据说是三河古镇最为古老的桥,其渊源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只不过,现在看到的鹊渚廊桥,是上个世纪重新修建的,古桥已经不复存在。
第二:三河古街
三河古镇在过去,是繁华的水码头,商贸业十分繁荣,古街文化浓郁,最著名的,莫过于古西街和古南街,其中,西街最繁华,历史上这条街上有多家颇有名气的商家,曾经是店铺林立。
第三:一人巷
看,上图那个窄窄的巷子,就是三河古镇上著名的一人巷,这条巷子,在南街中段的老大楼茶馆对面。因为巷子非常窄,只能容得一个人通过,两人如果相遇,还得侧身才能通过,所以取名:一人巷。
第四:太平天国古城墙
晚清时期,三河古镇因为有利的地形条件,成为天平天国重要的据点,历史上,著名的三河大捷,就发生在这里。在三河古镇上,至今还留有两段太平天国的古城墙,上图就是。
第五:古炮台
除了太平天国时期的古城墙之外,在三河古镇境内,还留有古炮台,古炮台上的古炮,虽然锈迹斑斑,但是,当年鏖战湍急的场景,似乎可以窥见一斑,看来,太平天国时期,三河古镇可不是一般的小镇。
第六:三县桥
话说在三河古镇之内,有许多桥,其中,有一座古桥最为特殊,它就是始建于宋代的三县桥,之所以叫三县桥,是因为这里地处三县交界地带,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一桥跨两岸,鸡鸣三县闻”!
三河古镇的景点介绍
古镇三河地处合肥市肥西县境内三县桥,位于巢湖之滨三县桥,与庐江县、舒城县相邻三县桥,素有一步跨三县,三县闻鸡鸣之称,是安徽省16个著名大镇之一,合肥新十景之一。下面是我整理的三河古镇的景点介绍,欢迎来参考三县桥!
三河古镇景点介绍:
三河古镇望月阁
位于三河古镇景区内,三河古镇的最高建筑,是七层的国粹楼,原为忠武阁,望月阁,现三河古镇博物馆。
孙立人故居
孙立人故居,坐落在金牛镇旁,金牛山半山腰处,坐北朝南。初建时有百余间房屋,解放后逐渐拆除,现为金牛镇中学校址,留下房屋一幢11间,约250平方米,是孙立人24岁时结婚时住处,木架结构,青砖小瓦,走廊及房内雕梁画栋,为明显的晚清民居建筑风格。
三河古民居三河镇上连片的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皖中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马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的挂灯,深幽的一人巷长满的青苔,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身临其境,不禁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三河民俗博物馆
三河民俗博物馆位于国家4A景区、古镇三河内,由一位私人藏家提供三县桥了约2000件藏品,为三河游客提供了一饱眼福的机会。
小南河
南河全长2900多米,两岸以蔚为壮观的徽派建筑为主,古今合壁,自然和谐,那洁白的马头墙,黝黑的屋脊瓦,参差错落,檐牙高啄,依势而建;还有茶楼酒肆,亭台楼阁傍水而立,众多小桥掩映其间。 小南河横贯三河古镇,是三河的母亲河,历史上就是三河最为繁华的地方。特别是从望月桥到二龙桥之间,跨三县桥、鹊渚桥,河畔两岸古迹众多,酒肆林立。河岸边建设了展现三河的“十舍不得”、太平天国三河大捷故事的`大型浮雕,以此为背景,在画舫上开展各项演出,在游览区和表演区设置聚光灯、激光灯、扫描灯,画舫上配备大小花灯,设计出良好的视觉效果,成为三河旅游的新亮点。
杭埠河
杭埠河古称龙舒水、南溪,清代称前河、巴洋河。1949年舒城县人民政府定名为杭埠河,沿用迄今。杭埠河以晓天河为上源,出岳西县境大别山区的猫耳尖(海拔1415米)东麓,东北流,经白果、姚河,至南岳畈左纳龙井河;折东流至晓天镇,右纳双河、黄河;折北流至大河口,左纳救母河;折东北右纳山七河后,于石滩进入龙河口水库库区。库区左纳滑石河等支流来水,右纳乌沙河等支流来水;原中梅镇是山区商贸重镇,排筏上通晓天镇,舟楫下达三河镇入巢湖,1958年建龙河口水库后被淹入库底,拆迁至水库大坝下游重建,名新梅镇,现改名龙河口镇。
丰乐河
丰乐河位于楠木铁索桥至丰乐桥河段,紧靠公路。河段全长11公里,21个滩口。河道落差小,流速缓,滩连碧波,挥浆拨浪,有惊无险,乐趣横生。两岸或壁立千仞、天开一线,或回峰阔岸、河水清涟,或岸沚汀兰、翔鱼浮鸳,实为游人逐滩戏水、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古老的三河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丰乐河、杭埠河和小南河三水流灌其间而得名。早在战国时期古镇就已具雏形,因为经常有许多水鸟在这里聚集所以在那时又被称为鹊渚、鹊岸;直到明朝才被称为三河。在这三条河流中,主要的河道要数丰乐河和小南河了。镇内,河水缠绕五里长街;镇外,圩堤交错,支津回互;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洲的独特地貌,占尽庐南水乡地利,是安徽著名的鱼米之乡。因为这里交通便利,本地的稻米鱼虾,上游的山货特产,下游的丝绸百货都经过此地集散后流向四面八方,故三河赢得了 装不完的三河和皖中商品走廊等美誉。
古镇三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历史上是著名的古战场。春秋战国时期,在这里发生过吴、楚之争的鹊岸之战。明末,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利用三河为跳板攻打庐州,在三河缴获双樯巨舟300余艘,并凭借着三河的有利地形建立了水军。清咸丰八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在此歼灭湘军悍将李续宾部及曾国藩胞弟曾国华等共6000余人,这就是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现今还保存有太平军城墙遗址、大捷门等。
古镇三河水乡如梦,古河如画。水多,河多,行走不方便,所以桥也自然多了起来,仅在小南河上就有三县桥,望月桥,天然桥,人民桥等5座桥梁。这些桥,不但古韵犹存,而且座座桥名都有着不同的传奇故事。就拿望月桥来说吧:望月桥是古镇三河新建的风景桥,是一座拱形踏步单孔石桥。整座桥全是用厚青石铺就,栏杆上皆有青石浮雕。晚上登上这座桥,仰望空中明月,俯瞰水中倒影,会给您诗一般的感受。在众多桥梁中最为著名的还要数三县桥了。或许大家会问为什么会称它为三县桥呢,那是因为这座三县桥是三河古镇现存的古桥中历史最久的一座,横跨小南河上,位于古镇的中心,成为连接肥西、舒城、庐江三县的纽带,所以称三县桥。由于整座桥全是用大料石搭建,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石头大桥。最令人称奇的当数三县桥的建桥工艺了,当年一块块桥石都是用煮熟的糯米加鸡蛋清熬成的浆灌缝牢牢地粘结在一起的呢。
古镇三河因水得名也因水而闻名。三河水美,水给古镇带来了灵性,但也不断遭受水患之苦。特别是1991年7月11日16时17分,丰乐河水位高达1423米,新圩段大堤溃决,古镇三河遭受灭顶之灾,被特大洪水吞没。在那场震惊全国、震动世界的特大洪水面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全国人民和国际友人的援助下,上下一心,军民合力,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6000余人,创造了百年不遇的大水中未淹死一人、饿死一人、病死一人的亘古奇迹。
现如今到三河旅游,我们不仅可以参观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的旧居,欣赏如画的水乡风光,更能品尝美味的三河美食:三河米饺、油炸烧卖、油炸狮子头等等香脆酥鲜。还有三河虾糊、酥鸭元宝、八宝酥鸡等名菜,酥鸡、酥鸭不仅皮、肉、骨皆可入口,特别好吃!
;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 历史 ,在这漫长的 历史 沿革中我国从一个又一个的部落到形成乡镇、集市成为一个有着成熟 社会 体系的 社会 群体。在乡镇形成之后,随着当地人们的发展,一些乡镇有着更好的发展。
例如距今有着6千多年 历史 的乌镇,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平遥古城等等,在我国众多的古镇中有着一个典型的水乡古镇,这个古镇是三条河流的汇聚,因此人们称之为三河古镇。
在三河古镇这片土地上,从夏商周时期开始便成为了辖地,随着时代的变革,这里也归属于不同的朝代。直至元朝,这片土地正式命名为三河,在民国时期成为了三河镇,建国后三河镇被很好地保护,成为了优质的 旅游 景点,有着国家5A级别的评定。
三河古镇是三条河流的汇聚之地,借此得名三河。在三河古镇内有着浓郁的传统气息,例如在三河古镇能够看到的古桥、古城墙、古民宅等等场景。古巷、古桥将三河古镇内的各个建筑进行了连接,其中三河古镇内最为知名的古巷则是一人巷,听名字便能够猜到这条古巷较为狭窄,只能允许一人进行通过。
而在1922年内的一人巷诞生出了一位名人,在物理学等方面发表了多个学术性论文,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也为一人巷增加了更多的名气,让三河古镇迎来了更多的游客。此外,除了一人巷,在三河古镇还有着一条在南宋时期便成型的济公巷以及八扇巷、二龙街等等古巷。
沿着古巷前行,在三河古镇能够看到的还有多个古桥,倘若从三河古镇的南门进入,将看到三河古镇最为知名的古桥,三县桥位于三河古镇南门门口,三县桥的 历史 也极为悠久,宋朝时期诞生在三河古镇之上,传说三县桥的修建是宋朝一位包和尚用尽自己一生所修建而成。
在三河古镇除了三县桥之外,还有木鹅桥、鹊渚桥等古桥,这些古桥的建成时间基本也都在民国、宋朝时期,可以说三河古镇内的古桥的 历史 非常悠久。
除了古桥、古巷,在三河古镇还有着古民居、古茶楼。说起古民居在三河古镇有着多位名人的故居,例如杨振宁、刘同兴等,在这些名人的故居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当时时期的 历史 文明和时代发展。古茶楼则是当时人们听书闲聊之地,在天然楼、古风楼等茶楼能够听到民间故事、修伞换伞等故事,人们的生活可谓是非常惬意。
除了古桥古巷古茶楼等,在三河古镇内的大夫第内陈列着明清时期的诸多建筑,不管是对于研究人员研究明清 历史 还是游客前来感受明清 历史 韵味,大夫第能够满足着人们的需求。
此外还有着望月阁,望月阁更像是一座塔楼,耸立于古桥旁,河流在其前方流动,为望月阁增添了一份秀丽的山水之美。此外,在三河古镇还有着古 娱乐 坊等景点,对于喜欢 旅游 的人们来说,三河古镇绝对是一个适合拍照打卡之地。
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安徽三河古镇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安徽三河古镇导游词1
庐剧作为中国一个剧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江淮地区广为流传。三河是庐剧的发源地,庐剧的第一剧目——《小辞店》生活来源于三河,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小辞店》里发生的缠绵纯洁的爱情故事。
三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办耍龙灯、闹旱船、河蚌舞等活动,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舟;中秋节仍玩火把;婚丧娶嫁,仍抬花轿、请“良玩”,保存着淳厚的民风。
三河饮食,以徽派菜系为底蕴,融百家菜系之长,堪称中国饮食的一大奇葩,闻名遐迩,传统宴席—“八八席”、“八四席”,无不传递着久远饮食文化的底蕴,“三河酥鸭”、“米粉虾”、“豆腐面鱼汤”等名菜无不展示水乡的风韵,“三河小米饺”、“三河马蹄酥”让你回味无穷,还有三河茶干、三河米酒,工艺品三河羽毛扇更让人流连忘返。至今,仍保存明清民谣《十大舍不得》:“一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 游览三河,观赏的是风景,感受的却是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三河,这座镶嵌在巢湖岸畔璀璨的明珠,以“水乡古镇”独特的魅力,笑迎四方宾朋。
安徽三河古镇导游词2
三河镇位于肥西县南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丰乐河、杭埠河在此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北距合肥40公里,距上派镇24公里,南距庐江县城32公里,西距舒城县城30公里。
对三河古镇的简短介绍也是极为重要来到这里,便遇到了两位身穿暗红和米白色长袍的老大爷,他们咱跟我们详细的讲着这里的简单介绍,可我并没注意。跟着他们的步伐我们走到了两架像黄包车一样的三轮车,上面印着四个大大的字“三河古镇”。
就这样,我们来到了这个古色古香的小镇。拉我和姐姐的大爷是安徽人,他说话我们听不太懂,他一边拉,一边给我们讲解。
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姐的闺房,最神奇的是,晴天可以看到彩虹。走到楼里,大大的鱼塘便映入我们的眼帘,鱼塘中间有个长得像乌龟般的石头,上面爬满了乌龟和青蛙,池塘内还有两条红红的金鱼。石头上面有亮闪闪硬币,怎么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们上楼,在楼上往下看,又看到了那个池塘,导游走过来,拿起旁边的木板,架在从上往下留出来的'水中,一道美景就出现了,银光闪闪的池塘边,竟有一道彩虹。说实话,我见到的彩虹并不多,所以我很珍惜每次见到彩虹的时间。那一刻真的很美。
最令我羡慕的是三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办耍龙灯、闹旱船、河蚌舞等活动,特别是保持着挨家挨户的拜年,讨喜糖的风俗,小孩每逢初一早上都召集好伙伴拿个袋子去讨糖果,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说声新年好!恭喜发财,都能得到一大把糖果,拜完年把糖果卖给小店换点花炮玩,其乐融融。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舟。中秋节仍玩火把。婚丧娶嫁,仍抬花轿、请“良玩”,踩云片糕表示步步高升。保存着淳厚的民风。
就这样我们在获得全国文明城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旅游景区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的“三和古镇”中结束了我们的安徽合肥之旅。
三河古镇位于合肥至黄山、九华山的黄金旅游线上,离市区40公里。三河古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而得名。三河古镇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面积4。71平方公里。
三河古镇以八古(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巷、古茶楼、古民居、古庙台、古战场)诱人,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古镇特色”。素有“游在黄山,食在三河”之誉。
三河古镇乃庐南水乡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统饮食文化源源流长。它取南北菜系之长,集徽、川、淮扬菜之大成,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菜肴风
安徽三河古镇导游词3
非常高兴向各位朋友介绍美丽的三河。三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自古水陆通衢,车船辐辏,百货交通,商贾云集,甚是繁荣,曾于1949年设市,当时人口5。6万,被誉为皖中商品走廊,是典型的中国水乡古镇。21世纪的三河正在缔造新的辉煌,21世纪的三河旅游业展开了腾飞的翅膀。开放、和谐、美丽、神奇的三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日新月异。三河镇把旅游业确定为“十五”期间三河经济的龙头产业,按照“高起点,新思路,大手笔,创一流”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把三河纳入合肥大旅游经济发展圈;高标准建设,打造“合肥顶级,安徽精品”的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环境,把三河建成最适宜人类旅居的城镇;壮大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三河经济发展的支柱,努力塑造“经济强镇、生态新镇、历史名镇”的旅游城镇形象。世纪之交,千年更替,改革开放的三河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三河。三河人民热情好客,珍重友情,渴望海内外朋友到三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并分享三河经济腾飞的欢乐。
三河,座落在巢湖岸畔,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位于安徽省城合肥至黄山、九华山的旅游黄金线上,距合肥35公里,因环镇而抱的丰乐河、杭埠河与流贯镇内的小南河合而为一而得名。镇内五里长街,古建筑飞檐翘壁,雕梁画栋,青石板路光滑清澈,见证着三河所经历的风雨岁月;镇外,河湖环绕,稻花飘香,碧波万里,风光潋滟,一派“‘春秋’古镇,皖中水乡”的美丽风光,形成了“外环两岸、中峙三洲”的独特地貌。三河是具有2500多年的水乡古镇,史称“鹊渚”,是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安徽省环境优美镇,合肥市“新十景”之一。
三河,以水乡古镇为特色。源于水,灵于水,活于水,盛于水,水是三河的灵魂。2900米小南河穿镇而过,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河上古桥横跨,水中游船荡漾,河边垂柳拂水,岸上却是古老的徽派建筑群和百铺相连的古大街,前门店铺,后门码头,依河傍水,河街相连,再现了一幅现代的“清明上河图”。
三河镇以水乡古镇为特色,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自古就有的古河,从古代流淌到今天;古河上有石桥,连接着记忆与梦想;走进古圩,则让我们感受到原始的自然风光;青石板上的古街巷,保留着历史街区德肌理;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形成少见的晚清建筑群;古茶楼依堤傍水,荟萃了三河饮食文化的精华;曾经十分红火的古庙台,缭绕着昔日的沧桑云烟;太平军遗下的两段城墙,则给我们留下了古战场的战火痕迹。总之,三河八古,佐证和诠释着三河的古老,给今天的游客增添了访古探幽的雅兴和情趣。
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作为中国一个剧种,在江淮地区广为流传。三河是庐剧的发源地,庐剧的第一剧目——《小辞店》生活来源于三河,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小辞店》里发生的缠绵纯洁的爱情故事。
三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办耍龙灯、闹旱船、河蚌舞等活动,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舟;中秋节仍玩火把;婚丧娶嫁,仍抬花轿、请“良玩”,保存着淳厚的民风。
三河饮食,以徽派菜系为底蕴,融百家菜系之长,堪称中国饮食的一大奇葩,闻名遐迩,传统宴席—“八八席”、“八四席”,无不传递着久远饮食文化的底蕴,“三河酥鸭”、“米粉虾”、“豆腐面鱼汤”等名菜无不展示水乡的风韵,“三河小米饺”、“三河马蹄酥”让你回味无穷,还有三河茶干、三河米酒,工艺品三河羽毛扇更让人流连忘返。至今,仍保存明清民谣《十大舍不得》:“一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游览三河,观赏的是风景,感受的却是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三河,这座镶嵌在巢湖岸畔璀璨的明珠,以“水乡古镇”独特的魅力,笑迎四方宾朋。
安徽三河古镇导游词4
古镇三河地处合肥市肥西县境内,位于巢湖之滨,与庐江县、舒城县相邻,素有一步跨三县,三县闻鸡鸣之称,是安徽省16个著名大镇之一,合肥新十景之一。
古老的三河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丰乐河、杭埠河和小南河三水流灌其间而得名。早在战国时期古镇就已具雏形,因为经常有许多水鸟在这里聚集所以在那时又被称为鹊渚、鹊岸;直到明朝才被称为三河。在这三条河流中,主要的河道要数丰乐河和小南河了。镇内,河水缠绕五里长街;镇外,圩堤交错,支津回互;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洲的独特地貌,占尽庐南水乡地利,是安徽著名的鱼米之乡。因为这里交通便利,本地的稻米鱼虾,上游的山货特产,下游的丝绸百货都经过此地集散后流向四面八方,故三河赢得了 装不完的三河和皖中商品走廊等美誉。
古镇三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历史上是著名的古战场。春秋战国时期,在这里发生过吴、楚之争的鹊岸之战。明末,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利用三河为跳板攻打庐州,在三河缴获双樯巨舟300余艘,并凭借着三河的有利地形建立了水军。清咸丰八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在此歼灭湘军悍将李续宾部及曾国藩胞弟曾国华等共6000余人,这就是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现今还保存有太平军城墙遗址、大捷门等。
古镇三河水乡如梦,古河如画。水多,河多,行走不方便,所以桥也自然多了起来,仅在小南河上就有三县桥,望月桥,天然桥,人民桥等5座桥梁。这些桥,不但古韵犹存,而且座座桥名都有着不同的传奇故事。就拿望月桥来说吧:望月桥是古镇三河新建的风景桥,是一座拱形踏步单孔石桥。整座桥全是用厚青石铺就,栏杆上皆有青石浮雕。晚上登上这座桥,仰望空中明月,俯瞰水中倒影,会给您诗一般的感受。在众多桥梁中最为著名的还要数三县桥了。或许大家会问为什么会称它为三县桥呢,那是因为这座三县桥是三河古镇现存的古桥中历史最久的一座,横跨小南河上,位于古镇的中心,成为连接肥西、舒城、庐江三县的纽带,所以称三县桥。由于整座桥全是用大料石搭建,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石头大桥。最令人称奇的当数三县桥的建桥工艺了,当年一块块桥石都是用煮熟的糯米加鸡蛋清熬成的浆灌缝牢牢地粘结在一起的呢。
现如今到三河旅游,我们不仅可以参观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的旧居,欣赏如画的水乡风光,更能品尝美味的三河美食:三河米饺、油炸烧卖、油炸狮子头等等香脆酥鲜。还有三河虾糊、酥鸭元宝、八宝酥鸡等名菜,酥鸡、酥鸭不仅皮、肉、骨皆可入口,特别好吃!
各位团友三河我就讲到这里了,接下来就请大家走进三河,亲身去体验一下它那别样的风情吧!
安徽三河古镇导游词5
三河古镇的基本格局是:外环两岸,中峙三洲。临水建房、沿河延伸,呈狭长型、四周环水,三水环绕三河,河湖通航、河圩相连,所谓“枝津回互,万艘可藏。”丰乐河、小南河和杭埠河三条河流成“口”字形布局环抱古镇,街区的基本格局是以小南河为中轴,沿河成街,以码头为端点、河道为边沿,辐射状衍生成数条古商业街。
以“街巷”为骨架,连接众多窄巷,串起成片民宅,街巷宅院相对规整,有中心轴,边缘界定明确。街巷体系呈树枝状,主街与支巷以“十”字连接,将古镇凌驾于三河河堤之上,中间留一条青石板路形成古街,由方向区分为南街、北街、西街三条主街,街道与支巷构成了古镇的主要交通要道。
以“建筑”为节点,在古镇两端有太平军古战场遗迹城墙留存,城墙、炮台与深而宽的河道,既能供给货物,又有防御功能。
安徽三河古镇导游词6
非常高兴向各位朋友介绍美丽的三河。三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自古水陆通衢,车船辐辏,百货交通,商贾云集,甚是繁荣,曾于1949年设市,当时人口5.6万,被誉为皖中商品走廊,是典型的中国水乡古镇。21世纪的三河正在缔造新的辉煌,21世纪的三河旅游业展开了腾飞的翅膀。开放、和谐、美丽、神奇的三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日新月异。三河镇把旅游业确定为“十五”期间三河经济的龙头产业,按照“高起点,新思路,大手笔,创一流”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把三河纳入合肥大旅游经济发展圈;高标准建设,打造“合肥顶级,安徽精品”的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环境,把三河建成最适宜人类旅居的城镇;壮大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三河经济发展的支柱,努力塑造“经济强镇、生态新镇、历史名镇”的旅游城镇形象。世纪之交,千年更替,改革开放的三河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三河。三河人民热情好客,珍重友情,渴望海内外朋友到三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并分享三河经济腾飞的欢乐。
三河古镇位于合肥至黄山、九华山的黄金旅游线上,离市区40公里。三河古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而得名。三河古镇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面积4。71平方公里。
三河古镇以八古(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巷、古茶楼、古民居、古庙台、古战场)诱人,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古镇特色”。素有“游在黄山,食在三河”之誉。
三河古镇乃庐南水乡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统饮食文化源源流长。它取南北菜系之长,集徽、川、淮扬菜之大成,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菜肴风烹饪小吃。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三县桥和三县桥介绍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