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东迁 周平王东迁史称什么

金汇小助手 网友投稿 2023-03-31 38 0

本篇文章主要给网友们分享周平王东迁的知识,其中更加会对周平王东迁史称什么进行更多的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记得关注本站!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即位后,将都城迁至什么地方?

周平王在即位之后将周王朝的都城迁移到了洛邑,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洛阳。周王朝被划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而这两个时期的划分时间线便就是“平王迁都”这一历史事件。而促使周平王做出迁都这一决策的理由是“犬戎之祸”。

“彘之乱”爆发,周朝进入“共和行政”时期

周朝在周懿王即位之后因国力的衰退而开始经常受到戎狄的侵扰,周懿王为此只能借迁都犬丘来躲避战事。然而纵然如此,战事还是愈演愈烈,百姓为此苦不堪言。待到了周厉王时期,这位君王不仅不采取措抵制外来战事,他还大肆垄断社会财富以供自己所用,周朝百姓因此越发不满,最后终是导致国人暴动。周厉王于这种情势之下出逃至彘,周朝随之进入到短暂的“共和行政”时期。

犬戎之祸,西周灭亡

“共和行政”时期仅持续了十余年,待周厉王之子周宣王即位之后这一时期便宣告结束。周宣王在位期间将都城迁至镐京,先后平定猃狁、戎秋等部落的叛乱,继而带领周朝进入到“宣王中兴”时期。但是在其执政后期,由于周宣王出手干预鲁国承继而引发众诸侯不满。与此同时,周朝对条戎、西戎等部落的征伐也相继遭逢败战。

在此境况之下,周幽王即位。就在周幽王即位的第二年,周朝便先后爆发多场天灾,周朝运势因此越发萎靡。而周幽王却只顾享乐,不问政事。后来周幽王更是因宠爱褒姒而将王后申后以及太子姬宜臼废黜,姬宜臼因此被迫逃亡至申国。之后身为申后父亲的申侯因不满而与缯国、犬戎结盟,并帮忙他们顺利攻入镐京,是为“犬戎之祸”。周幽王最后于这场动乱中被杀,西周自此灭亡。

东周建立,平王迁都

周幽王被杀之后,姬宜臼在郑、晋等多位诸侯的支持之下继任为新王,史称周平王。当时犬戎虽已在诸侯的助力之下败走,但是周平王却还是认为镐京已非安全之所。为了躲避犬戎的再次来袭,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正式宣布将都城东迁至洛邑。这一历史事件也被称呼为“平王东迁”,以此事件为划分基准,周王朝被划分为西周与东周。

就在周平王即位之时,当时另一公子姬余臣也在部分王朝大臣的拥立之下被立为“周携王”。这种“二王并存”的局面直至公元前750年才结束,周携王最终被晋文侯所杀,东周的统治从而得以日渐趋向稳定。

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什么?

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周平王为躲避犬戎周平王东迁的侵袭周平王东迁,于是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将都城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周平王任命郑武公担任司徒,让周平王东迁他与晋文侯一同辅佐周王室。周平王在郑武公、晋文侯的辅佐下,勉强支撑残局。东迁之后的周朝,史称东周。东周开始的这一年,便是春秋时期的开端。

东周王朝介绍: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则“尊王攘夷口号团结自卫。

周平王东迁洛邑是哪一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是公元前770年。

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的历史事件。周幽王时,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等等。

考古工作者在东周王城遗址的“王陵区”发现了一座“亚”字形大墓,并出土带有铭文“王作宝彝”的青铜鼎,附近还发现了两座大型陪葬坑,在坑内清理出53个车轮和56匹马的残骸。此墓主人是东周第一代天子周平王,还是其他周王的陵墓,尚需要更加可靠的考古资料予以佐证。平王迁都,洛阳再一次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都洛阳发展史上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于周平王东迁和周平王东迁史称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