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北京官话,以及老北京日常口语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说话贫是话特多的意思,特絮叨的意思,稍微有点儿贬义。北京话,话多的意思。你真贫。
北京官话,又称北平官话,为清朝官场使用的标准语。
这种北京腔调的官话是在北京话和北方话的基础上发展的,是官话的一个分支,虽名称中有“北京”二字,但并非北京话。更准确的说北京官话是热河地区的方言,主要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内蒙古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葫芦岛市建昌县、阜新市部分地区。
更多关于说话贫是什么意思,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北京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虽名称中有“北京”二字,但并非北京话,更准确的说北京官话是热河地区的方言,主要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内蒙古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葫芦岛市建昌县、阜新市部分地区。可分为京师片、怀承片、1朝峰片、石克片四片。使用人口约1500万。三声四调,古入声派入平、上、去且相对均匀。其中,属于北京官话区的承德市滦平县是全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
北京官话、中原官话、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1、北京官话
这种北京腔调的官话是在北京话和北方话的基础上发展的,是官话的一个分支,虽名称中有“北京”二字,但并非北京话。更准确的说北京官话是热河地区的方言,主要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内蒙古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葫芦岛市建昌县、阜新市部分地区。
2、中原官话
中原官话是中原民系的母语,汉语官话的一个分支,是以洛阳雅言为核心的中国历代标准音的基础上而逐渐形成和发展。
典型中原官话与普通话在声母、韵母和用词上有一定差异,严格区分尖团音。主要以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古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的入声归派方式是中原官话区的划区标准。
3、东北官话
东北官话即东北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官话语支的一门声调语言,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全境,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河北省东北部使用的主要语言。170多个市县旗,使用人口约1.2亿。东北官话细分可分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每片又可分为几小片。
4、冀鲁官话
冀鲁官话是北方官话的一种,属于汉语官话方言的一个分支,分布于河北省大部、天津部分地区(除武清区及市区、塘沽、东郊、西郊、南郊部分外全部地区)、山东省西北部以及北京市平谷区、山西省广灵县和内蒙古宁城县,使用人口约9000余万。
5、兰银官话
兰银官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官话方言的一个分支,它分布于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及河西走廊、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疆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
共75个县市(因阿拉善盟与阿拉善左旗驻地重合,故按1个计)。兰银官话的“兰”指兰州,“银”指银川。兰银官话在我国西北方言中占主要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话方言
普通话是普通话,北京话是北京话。如果你去北京看一看,就知道普通话与北京话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普通话的形成也是很久远的事。
中国太大了,各地有各地的方言,相互交流起来都感觉十分困难,因此,制定并推广一种大家都能听得懂、说得出的语言就十分重要。这种语言就叫“国语”。
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这是因为明清两朝都定都北京,北京口音就在全国使用得较为普遍。
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以上标准注音都是以北京口音为基础制定的。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国家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的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了普通话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
关于北京官话和老北京日常口语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