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沙皇 俄国沙皇统治下百姓的生活

金汇小助手 网友投稿 2023-04-07 33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俄国沙皇,以及俄国沙皇统治下百姓的生活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俄国的第一任沙皇是谁

1547年1月19日

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

俄国沙皇的历史从此开始。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Александр II Николаевич,1818年4月17日—1881年3月13日,1855年—1881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一世的长子。

1814年,当亚历山大一世率领大军威风凛凛奔驰在法兰西大地上时,作为打败拿破仑的主力的沙皇俄国,其荣耀也达到了高峰。

此后40年中,俄国以“神圣同盟”骨干的身份,扮演“欧洲宪兵”的角色,包括出兵镇压了本来与己无关的匈牙利革命。

但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使沙俄从荣耀的顶端跌落到了耻辱的谷底,本来想从多年的手下败将土耳其身上再咬下一块肥肉,没想到遭遇英、法两国的横加干涉,在这场战争中,沙俄的落后和腐败暴露无遗,从枪到船到路,都和英法差了一大截。

沙皇尼古拉一世在作战连连败北的情况下精神崩溃服毒自杀。

重振这个老大帝国的重任落在了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身上。

亚历山大二世从小就接受了作为一个皇位继承人的培养,在他的老师,主张实行较宽松的君主制的茹科夫斯基的影响下,也能接受一些民主思想,他年轻时代周游欧洲各国,开阔了眼界,也更能反思俄国的现实。

亚历山大二世明白落后的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落后的根源。

当时俄国90%的人口是农奴,被完全束缚在土地上,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也严重妨碍了以自由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数百年来农奴制与沙皇俄国的统治基础紧密结合,以至于历代多少高瞻远瞩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打开这个潘多拉的盒子。

但历史已经将责任无可推却地放到了亚历山大二世面前,克里木战争之后,俄国农奴反抗运动一年比一年高涨,迟一天改革,问题就更严重一步。

实际上,亚历山大从继位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心实行改革。

1857年,他成立了“农民事务总委员会”,开始筹备改革。

1861年3月,沙皇终于下诏进行改革。

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人身自由,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 *** 以有偿债券的方式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

改革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如将获得自由的农民组织到公社中,公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服从地方行政机构的管理。

从亚历山大的改革条文中,充分可看出他的良苦用心。

农奴获得解放之后的关键是土地问题。

连带土地解放农奴,让农奴无偿获得他们一直所经营的土地在一场改革(而不是革命)中是不可能的。

因为土地的产权本来为农奴主所有,农奴的经营权是同他们的农奴义务结合在一起的。

亚历山大想最大限度地使封建贵族和农奴都满意,在巨变的同时维持国内局势安定,让农奴以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或许已是最佳的选择。

说俄国1861年改革只是封建主对农民的一场掠夺显然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解释。

许多农奴解放之后由于土地减少等原因在经济上仍然不能自立,必须以封建地租的方式接受地主的剥削,改革是不彻底的,但毕竟已迈过了最艰难的一步。

改革最深远的影响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大批取得了自由身份但缺少土地的农民涌进城市做工。

上层建筑为了适应经济基础的改变,也做了一些改革,如设立地方自治机构和城市自治局,司法上引进陪审制度,给予大学广泛的自治权等,1874年开始军事改革。

但是,亚历山大统治后期思想越来越趋向保守,俄国离真正的 *** 还很遥远。

被解放的农民由于土地减少、支付赎金,以及由改革带来的混乱破坏了以前的那种安定感,反抗斗争更加激烈了,1860年农民骚动126次,而改革之年1861年增至1176次。

但俄国的政局大体上仍保持稳定,终于度过了这段混乱的时期走向新时代。

亚历山大本人则成为打开潘多拉盒子的牺牲品,他成为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

从1866年到1880年,亚历山大二世遭到的精心策划的未遂刺杀至少有5次。

1879年,激进组织民意党判处亚历山大二世死刑,组成了刺杀组织训练专门的刺杀人员。

在经过两次未遂刺杀之后,民意党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1881年3月1日,埋伏冬宫拐角的刺客将炸弹投降经过的沙皇马车,将沙皇的卫兵炸成重伤。

沙皇以为自己又逃过一次刺杀,他从马车里出来,想察看伤者的伤情并说几句安慰的话,这时又一颗炸弹飞了过来,沙皇倒在血泊中,终因流血过多而死。

他的改革成了他被杀的重要诱因,这也许是他始料不及的。

在亚历山大二世时代,由于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俄国一度被关在欧洲大门之外,转而将它的侵略野心投向东方。

沙俄利用中国清 *** 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机,使用诱骗加武力威胁的方式,先后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大片领土。

60—70年代,俄国先后征服了中亚的浩罕、布哈拉、希瓦三汗国,基本确立对中亚的统治。

普法战争之后,俄国在欧洲又开始活跃起来,1873年与普、奥组成了“三皇同盟”。

亚历山大二世对历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1861年改革,终于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最大的瓶颈,俄国在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

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尽管不彻底,但终被证明是推动历史进步的。

亚历山大二世创立了国家杜马制度,国家杜马制度到今天的俄罗斯仍然存在。

“国家杜马”的称呼是从旧俄国套用过来的。

“杜马”一词,是俄文(дума)音译,意为“议会”。

沙皇俄国原是封建专制国家,1905年爆发革命运动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为缓和政治危机,于同年9-10月间宣布召集“国家杜马”,赐予一定权力。

1906年和1907年,产生了第一、第二届国家杜马,但随后不久就被解散。

后来又产生了第三、第四届国家杜马,其权力都不大,但名义上是国家的议会。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建立了“议行合一”的苏维埃制度。

1993年,俄罗斯又恢复“国家杜马”的称呼。

俄罗斯的国家杜马是1993年建立的。

在此之前,俄沿用苏联时期的办法。

苏联的议会是“人民代表苏维埃”,其常设机构是两院制的“最高苏维埃”,内分联盟院和民族院。

1988年,苏联进行改革,“人民代表苏维埃”改称为“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其常设机构依然称“最高苏维埃”。

当时,俄罗斯也照此办理,建立了“俄联邦人民代表大会”,其常设机构是“俄联邦最高苏维埃”。

1993年10月俄罗斯发生“炮打白宫”事件后,叶利钦总统宣布废除苏维埃制度,建立新的联邦议会,其上院称“联邦委员会”,其下院即“国家杜马”。

俄宪法规定:“国家杜马由450名代表组成”,“每4年选举一次”。

另据俄国家杜马选举法规定,国家杜马的225名代表在全联邦选举中按党派原则产生,得票率5%以上的政党才能进入国家杜马,并按得票率分配议席。

国家杜马另225名代表则在“单席位”选区的选举中由多数票产生,即在全国设立225个选区,每个选区产生一名代表。

新的选举法还规定,从2007年开始,政党进入国家杜马的得票率将提高到7%。

俄罗斯总共有多少代沙皇?

俄罗斯总共有25代沙皇:

1、沙皇俄国时期的沙皇如下表:

2、俄罗斯帝国时期沙皇:

①年彼得一世(大帝),1721年~1725年

②叶卡捷琳娜一世(女),1725年~1727年

③彼得二世, 1727年~1730年

④安娜一世(女),1730年~1740年

⑤伊凡六世(幼帝),1740年~1741年

⑥伊丽莎白一世(女),1741年~1762年

⑦彼得三世, 1762年~1762年

⑧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帝,女),1762年~1796年

⑨保罗一世, 1796年~1801年

⑩ 亚历山大一世(神圣王),1801年~1825年

⑪尼古拉一世, 1825年~1855年

⑫ 亚历山大二世(解放者),1855年~1881年

⑬亚历山大三世(和平制造者), 1881年~1894年

⑭尼古拉二世(殉教者),1894年~1917年

扩展资料

1547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俄罗斯国家诞生。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王国进行大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

俄罗斯正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并于18世纪中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达到鼎盛。在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的俄罗斯参与全欧洲抵抗拿破仑的反法同盟,并成为战后神圣同盟的领导者,此后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俄罗斯帝国

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因为爆政得到了什么称号

伊凡雷帝。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俄语: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称为恐怖伊凡(俄语:Иван Грозный)或伊凡雷帝,俄罗斯沙皇国的开创者。

留里克王朝君主,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533年至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为沙皇。

伊凡雷帝使分裂的封建制度下贵族的权力消弱,统一了俄罗斯的各公国,建立了君主专制,攻灭蒙古金帐汗国的残余势力,如喀山汗国、阿斯特拉汗国,且他为进入西伯利娅和乌拉尔山打开了通路,并削弱了奥斯曼土耳其,继承了东罗马帝国成为俄罗斯第一位沙皇。

扩展资料

沙皇一词来自于拉丁语caesar,或者古希腊语καῖσαρ的俄语转写цезарь,简化后为царь,源自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名号“凯撒”。

在清朝早期的汉文文书中,俄罗斯君主被称作“察罕汗”(或作“察汉汗”),转译自蒙古语,意为“白人的可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凡四世

俄国沙皇的有哪些?

历任俄国沙皇:

基辅罗斯

862—879年留里克

879—912年奥列格(882年迁都基辅,从此开始基辅罗斯的统治)

912—945年伊戈尔

945—962年奥尔加摄政(伊戈尔妻)

962—973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

973—980年雅罗波尔克一世

980—1015年弗拉基米尔一世

1015—1019年斯维亚托波尔克一世

1019—1054年雅罗斯拉夫一世

1054年雅罗斯拉夫死后,其子三分天下,基辅罗斯解体.

1054—1073年伊兹雅斯拉夫

1073—1078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二世

1078—1093年弗塞沃洛德一世

1093—1113年斯维亚托波克二世

1113—1125年弗拉基米尔_莫诺马赫

1125—1132年穆斯提斯拉夫一世

穆斯提斯拉夫一世死后,罗斯完全进入封建割据时期.

1132—1139年雅罗波尔克二世

1139—1146年弗塞沃洛德二世

1146—1154年维雅切斯拉夫

1154—1157年尤里_乔治_多戈里奇一世

弗拉基米尔大公统治时期

1157—1175年安德列_安德鲁一世_伯格柳别斯基

1157—1176年迈克尔

1176—1212年弗塞沃洛德三世

1212—1217年,1218—1238年尤里二世

1217—1218年康斯坦丁

蒙古统治时期

1238—1246年雅罗斯拉夫二世

1246—1247年斯维亚托斯拉夫

1248—1249年迈克尔

1249—1253年安德列二世

1253—1263年亚历山大一世

1263—1272年雅罗斯拉夫三世(特维尔公)

1272—1276年巴西尔_瓦西里

1276—1281年,1283—1294年德米特里厄斯_季米特里

1281—1283年,1294—1304年安德列三世

1304—1319年米切尔(特维尔公)

1318—1326年尤里_达尼洛维奇(莫斯科公)

1326—1327年亚历山大二世(特维尔公)

1328—1331年亚历山大三世

莫斯科大公国

1263—1303年丹尼尔

1303—1325年尤里三世

1325—1341年

1331—1341年立陶宛伊凡一世(又称“钱袋”伊凡)

1332—1341年弗拉基米尔

1341—1353年西蒙

1353—1359年伊凡二世

1359—1389年季米特里_顿斯科伊(顿斯科伊意思为“顿河英雄”)

1389—1425年瓦西里一世

1425—1462年瓦西里二世(“失明大公”)

1462—1505年伊凡三世(伊凡大帝,1480年脱离蒙古统治)

1505—1533年瓦西里三世

1533—1584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1547正式称“沙皇”)

1584—1598年费多尔_狄奥多一世(1598年沙皇费奥多尔死,无嗣,留里克王朝告终.)

王朝混乱时期

1598—1605年鲍里斯_戈都诺夫

1605年费奥多尔_狄奥多二世

1605—1606年季米特里一世(伪沙皇)

1606—1610年巴西尔四世_叔伊斯基

1607—1610年德米特里厄斯_季米特里二世(伪沙皇)

1610—1613年伏拉斯基拉夫(波兰公)

罗曼诺夫王朝

1613—1645年米哈伊尔_罗曼诺夫

1645—1676年阿列克斯

1676—1682年狄奥多三世

1682—1696年伊凡五世

1682—1725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1727年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1730年彼得二世

1730—1740年安娜_伊凡诺芙娜

1740—1741年伊凡六世

1741—1762年叶丽萨维塔_伊丽莎白

1762年彼得三世

1762—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1796—1801年保罗一世

1801—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

1825—1855年尼古拉一世

1855—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

1881—1894年亚历山大三世

1894—1917年尼古拉二世

俄国的第一位沙皇简介

伊凡·瓦西里耶维奇(ИванIVВасильевич俄国沙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称为伊凡雷帝(ИванГрозный)或者“恐怖的伊凡”、“伊凡大帝”。瓦西里三世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是俄国 历史 上的第一位沙皇。下面是俄国的第一位沙皇简介。

伊凡·瓦西里耶维奇登基背景

伊凡四世三岁即位,母亲暂时摄政,却苦于大贵族们的横暴。当时各集团激烈争权、倾轧和谋杀,对伊凡四世冷酷多疑的性格的形成及其活动产生俄国沙皇了深刻影响。1547年加冕称沙皇。他开始执政后,于1549年建立重臣会议,编纂新法典。1549~1560年对中央和地方的行政、 法律 、财政、军队、宗教等方面进行改革。伊凡四世的政府竭力巩固专制政权,强化国家中央集权。其 军事 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完善军事指挥体系,限制按门第选任军官的制度,建立常备军,整顿俄国地方部队的勤务和调整俄国边境守备与屯扎勤务。这次改革奠定了俄国正规军的基础。执政时期,制订了第一部军队条令——《贵族会议关于屯扎和守备勤务 决议 》。伊凡四世改革,尤其是军事改革,使俄罗斯走向强大。

1547年开始,伊凡四世实行独裁统治。对内政策的方针是反对大贵族分立主义,具体表现在1565年建立了沙皇特辖地区制,即把全国化分为两大部分俄国沙皇:普通区和特辖区,给贵族势力很大的打击。打破了领主政体对沙皇的一切权力限制,而以前的大公权力很小,受领主们很多限制,伊凡四世消除了领主政体,建立沙皇专制政体,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俄罗斯,建立了中央集权。

第一位沙皇的对外政策

对外政策方面,伊凡四世开始了俄罗斯对外的扩张。在1547-1552年的远征中灭亡了喀山汗国,1556年阿斯特拉罕汗国也被吞并,然后又吞并了大诺盖汗国和巴什基尔亚,使北高加索许多民族归顺俄罗斯,伊凡四世时期,俄罗斯开始成为多民族国家。灭掉喀山汗国是俄罗斯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标志着从此以后俄罗斯力量强于蒙古鞑靼人的力量,攻灭喀山之前蒙古鞑靼人的力量强于俄罗斯的力量,攻灭喀山改变了俄罗斯人与蒙古鞑靼人的力量对比。而且,攻灭喀山汗国,为俄罗斯越过乌拉尔山脉吞并地域辽阔的西伯利亚扫平了道路。到1557年,西伯利亚汗国也臣服于伊凡并于1579年被占领。1572年粉碎了被称为“奥斯曼帝国之鞭”的克里木汗国政权。当时位于中东地区、并一度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穆斯林帝国——奥斯曼帝国处于鼎盛时期,前进侵略的阴影笼罩着整个东欧地区,而粉碎克里木汗国给奥斯曼帝国的迎头痛击,挫败了奥斯曼帝国统治俄罗斯及东欧的图谋。

以英国船开辟北方航路为契机,伊凡开始探索通往西欧的近道。1558年发动立窝尼亚战争,试图向波罗的海扩张。由于邻近国家波兰、立陶宛、丹麦、瑞典的介入和贵族的反对而受阻,使战争长期化,打了二十五年。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向欧洲展示了俄罗斯的国力。

1556年,沙皇召见了与西伯利亚汗国毗邻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询问边境形势,并授权他们抵挡西伯利亚汗国,令他们在西伯利亚汗国近处构筑工事堡垒,招兵买马,伺机侵占西伯利亚汗国。1574年,沙皇再次下令,准许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在乌拉尔山东侧——鄂毕河及其支流图拉河、托博尔河和额尔齐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国将其势力直接扩张到西伯利亚汗国境内。斯特罗甘诺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进犯西伯利亚汗国,与汗国的人民屡屡发生激烈冲突。1579年,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派人与曾被沙皇处以重刑的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联系,鼓动他入伙,去征服西伯利亚汗国,为沙皇 拓展 疆土效犬马之劳。

1581年,经过长期谋划准备,叶尔马克率领840人的队伍前去征讨西伯利亚。沙皇俄国军队沿水路前进,经过楚索瓦亚河,翻越乌拉尔山,跨越谢列布良卡河、塔吉尔河、图拉河、托博尔河,最后侵入额尔齐斯河。1581年10月26日,攻占了西伯利亚汗国首府卡什雷克。叶尔马克一伙为俄国扩张立下了赫赫战功。沙皇政府 决定 赦免叶尔马克等人,表彰他们的行动并颁发了大量薪饷。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也得到两座城池的奖赏。沙皇俄国军队的侵略暴行,激起了西伯利亚汗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他们奋力抵抗俄侵略者,一直坚持斗争了20多年。1598年,俄军打败了库楚姆汗,库楚姆汗逃到大草原后不久身亡。至此,沙皇俄国最终征服了整个西伯利亚汗国。叶尔马克的远征揭开了俄国向西伯利亚地区大规模扩张的序幕,到17世纪30~40年代,沙皇俄国的侵略势力已经跨越了叶尼塞河,到达勒拿河、楚科奇半岛和鄂霍次克海。

第一位沙皇的军统特点

伊凡四世作为军事家统帅活动的特点是,战略企图大胆,实施企图果断。他亲自领导军队参加了喀山远征(1545~1552)、波洛茨克远征(1563)、1572年和1577年两次立窝尼亚远征,战场上的伊凡四世十分勇敢。在战略方面遵循的方针,是连续打击敌人,动员国家和军队预先做好周密的战争准备。在保障了罗斯东面的安全(征服了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和做好其南面的防御(在克里木鞑靼人入侵的通路上建立了鹿砦边界配系)之后,伊凡四世集中主要力量对付立窝尼亚骑土团。马克思指出:“他反对立窝尼亚的企图是顽强的,其自觉的目的是为罗斯争得波罗的海出海口,打开向欧洲的通路。”在战术方面,伊凡四世认为,野战中应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出发点,但要塞防御和包围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攻坚战中广泛使用火炮和工程器材,其中包括地雷爆破器材。

沙皇的起源

“沙皇”,即“царь”(“恺撒”的俄语发音)称号来自伊凡四世(在俄罗斯又被尊称为伊凡大帝)。早期俄罗斯人认为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是宇宙的中心。位于东欧平原上的俄罗斯人尊称拜占庭帝国的君主为“沙皇”,而认为俄罗斯的大公们是拜占庭沙皇的大臣。蒙古鞑靼人的骇人听闻的统治,使俄罗斯人转而尊称蒙古大汗为“沙皇”,俄罗斯大公是蒙古“沙皇”(即蒙古大汗)的大臣。强盛的蒙古大汗还娶了拜占庭的公主为皇后,但随着蒙古人的衰落,俄罗斯人不乐意再尊称蒙古大汗为沙皇了,但始终不敢正式自称沙皇。1547年,伊凡大帝发表了重要讲话,要亲政并正式自称沙皇。伊凡大帝的讲话令领主们听得目瞪口呆,他们发现伊凡四世的讲话是那么深思熟虑,与他16岁的年龄是不相称的,伊凡四世很早熟。于是伊凡大帝成了第一位沙皇,莫斯科公国改为沙皇俄国,又称俄罗斯。在伊凡四世之前,莫斯科的大公权力很小,受到领主们很多限制。伊凡四世打破了对沙皇的一切权力限制,领主政体改为沙皇专制政体。伊凡大帝一生取得许多令人惊讶的非凡成就,他使俄罗斯挤入欧洲强国之林。

人物的评价

伊凡四世是当时莫斯科最优秀的演说家,他酷爱读书,博览群书,尤其阅读了大量历史书籍。擅长写作,对俄语有很高的造诣,是当时俄罗斯第一流的语言学家和作家,虽然大多数作品已经失传,现存的作品主要是 政治 性的,但他遣词 造句 的本领和尖刻讽刺的技巧却跃然纸上。伊凡四世是所有俄罗斯的大公、沙皇 文化 水平最高的,十分重视俄罗斯文化事业的发展,比如印刷术的推广就是一例子。

伊凡四世时期,俄国的农民们,因1550年的法典和80年代公布的一系列法令,被进一步束缚在土地上。

伊凡四世是个富有才智、英明能干之人,其活动特点是具有远见和坚定的目的性,并具有进步的性质,伊凡四世在沙皇俄国的开国史上占有非常特殊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此人生长在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极其复杂的环境中,自幼即养成意志坚强和冷酷无情的性格,有很强的猜忌心理,好激动,残忍,对贵族们严厉镇压。13岁时就下令处死了反对他的世袭大领主,盛怒之下,竟然用手杖打死了长子伊凡太子,使人感到特别惊骇和恐怖。“雷帝”(即“可怕的伊凡”或“恐怖的伊凡”)的外号由此而来。

俄国沙皇你感 兴趣 :

1. 彼得三世的简介

2. 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简介

3. 彼得大帝的历史简介

4. 彼得大帝的生平简介

5. 俄罗斯历史上的王朝

6. 俄罗斯历史的五个时期

俄罗斯历史上有几个最著名的沙皇?

分类: 教育/科学 科学技术

问题描述:

我现在莫斯科大学读书,对俄罗斯的历史感兴趣。我想知道,俄罗斯历史上有几个最著名的沙皇?

解析:

最著名的有:

1.伊凡四世雷帝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称为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瓦西里三世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533年至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为沙皇。详细介绍,可打开网页:wiki.keyin/index.php/%E4%BC%8A%E5%87%A1%E5%9B%9B%E4%B8%96

2.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Пётр I Великий,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俄罗斯沙皇,1682年——1725年 俄罗斯皇帝,1721年——1725年 。详细介绍,可打开网页:wiki.keyin/index.php/%E5%BD%BC%E5%BE%97%E4%B8%80%E4%B8%96

3.叶卡捷琳娜二世 阿列克谢耶芙娜 原名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4月21日出生于德国斯特丁,1796年11月6日逝世于普希金)是俄罗斯的女沙皇。在位期是1762年至1796年。详细介绍,可打开网页:wiki.keyin/index.php/%E5%8F%B6%E5%8D%A1%E6%8D%B7%E7%90%B3%E5%A8%9C%E4%BA%8C%E4%B8%96

4.尼古拉二世 亚历山德罗维奇(Николай 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68年—1918年),最后的俄罗斯皇帝,在位时间1894年—1917年。详细介绍,可打开网页:wiki.keyin/index.php/%E5%B0%BC%E5%8F%A4%E6%8B%89%E4%BA%8C%E4%B8%96

这是历代沙皇的列表:(包括历代莫斯科公国的大公)

莫斯科公国大公

1276年—1303年,达尼埃尔

1303年—1325年,尤里·达尼洛维奇

1325年—1340年,伊凡一世

1340年—1353年,谢苗一世(高傲王)

1353年—1359年,伊凡二世

1359年—1389年,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顿河英雄)

1389年—1425年,瓦西里一世

1425年—1462年,瓦西里二世(瞎子王)

1462年—1505年,伊凡三世(全罗斯的大公)

1505年—1533年,瓦西里三世

1533年—1547年,伊凡四世

俄罗斯沙皇

1547年—1584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或伊凡大帝)

1584年—1598年,费多尔·伊万诺维奇

(尤里克王朝亡)

1598年—1605年,鲍里斯·戈东诺夫

1605年—1606年,伪沙皇季米特里

1605年—1613年,空位时期

(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1613年—1645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

1645年—1676年,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1676年—1682年,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

1682年—1689年,伊凡五世

1689年—1721年,彼得一世

俄罗斯皇帝和沙皇

1721年—1725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年—1727年,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年—1730年,彼得二世

1730年—1740年,安娜·伊万诺夫娜

1740年—1741年,伊凡六世

1741年—1761年,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

1761年—1762年,彼得三世

(罗曼诺夫王朝的荷尔斯泰因-哥道普分支开始)

1762年—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1796年—1801年,巴维尔一世

1801年—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

1825年—1855年,尼古拉一世

1855年—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

1881年—1894年,亚历山大三世

1894年—1917年,尼古拉二世

(罗曼诺夫王朝灭亡)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俄国沙皇和俄国沙皇统治下百姓的生活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